1、初二上册期末强化物理试题附解析(一)一、选择题1中秋佳节,人们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锣、鼓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而唢呐的声音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人们通过音色来分辨锣、鼓、唢呐的声音C唢呐做成喇叭形状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锣、鼓、唢呐的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图中有关声现象的四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丙图,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推理说明真空不能传声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3
2、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D用铁水浇铸工件4关于教室内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同学感觉最舒适的室温约37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300gD空气的密度约为1.29103kg/m35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大气压为1标准气压),烧杯下面垫有石棉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B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没有达到100C杯口冒“白气”,是汽化现象D撤去酒精灯,水立刻停止沸腾6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物理
3、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疑水浅”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7平行光从左侧通过透镜的情形如图甲所示,现让光从右侧沿原图中的光路入射透镜(如图乙),关于以上情形有下列说法该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该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光从透镜右侧入射后,将会平行射出光从透镜右侧入射后,将不会平行射出其中正确的是()ABCD8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
4、的是(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倒立、缩小的虚像9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王小朵骑着自行车行驶在上学路上,她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旁的建筑B她骑的自行车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她身边飞驰而过的汽车10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做速度为4m/s的匀速运动B第6s时两者相距12mC乙5s运动距离6m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前运动二、填空题11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这
5、说明声能传递_,“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_产生,通过_传到人耳的。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即声音的_越高。12湖面上能够映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儿。人站在湖边能够看见水中的鱼与鸟在一起嬉戏。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_现象;看见水中的鸟是光的_现象;找到一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铅笔的形状_(选填“不变”或“变化了”);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时,透过玻璃瓶看到铅笔尖会逐渐_(选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以后,铅笔尖的方向_(选填“不变”或“改变”)。13冬日,城市公园的腊梅如期盛开了,看到腊梅花呈红色,是因为腊梅_(选填
6、“吸收”或“反射”)了红色的光;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光在大银幕上发生的是_反射,使坐在不同位置的人都能看到;小明在公园的河里看到一条鱼,人眼看到的鱼是_(选填“实像”或“虚像”)。14花露水主要由酒精、水和食用香精配制而成;“花露”初见于宋词“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花上露水和草丛雾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喷洒在手臂上,香气弥漫,清凉爽肤,这是因为酒精容易_(填物态变化)会_(填“吸热”或“放热”)的缘故。15人眼的成像原理和_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如图所示,属于近视眼的是_(甲/乙)图,矫正近视眼时配戴的眼镜
7、镜片应选用_ (丙/丁)。16木块的长度为_cm;温度计读数为_。17小波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景,水中的“云”是由光的_现象产生的,水中的“鱼”则是由_现象产生的。(均选填“反射”或“折射”)18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倒立_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等大),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 _。20
8、心电图仪(如图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乙的心率为75次/min。则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出纸速度是_mm/s,上甲的心率为_次每分钟,三、作图题21(1)如图一束与水平地面成30的光线射向地面画出这束光线的反射光线;(2)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前的光线。四、实验题22利用声现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小刚敲击一个音叉,如图1所示,
9、现放大音叉的右臂,那么此音叉臂从最左端的A位置经过B位置到达C位置后,再由C位置再次经过B位置返回最左端,这样叫做振动一次。(1)以下关于物体所做的机械运动,属于振动的是_;(选填以下对应的字母)A蝴蝶飞行时其翅膀的运动B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C射出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的运动D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变“胖”变“虚”了(2)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如果一个物体在1s的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50次,它的频率就是50Hz。小刚从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录像中获知,音叉振动200次所用的时间是2s,则音叉发出声音的频率是_Hz;利用手机的某个应用可以显示瞬间的声音波形图,仅由
10、该音叉发声时,保持手机和音叉的位置均不变,在相同的设置下,小刚先后两次用手机显示其声音波形图,截屏如图2,可知手机接收到的声音的_(选填“音调”或“响度”或“音色”)发生了变化。(3)图3中的分贝仪是检测噪声强度的仪器。根据小刚在(2)小题中手机先后截屏的声音波形图,可判断放在手机旁边位置不变的分贝仪的示数会_(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23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如图乙A、B、C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2)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
11、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_(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3)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4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标有刻度的可以沿ON向前、向后折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也能方便地测量_;(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3)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着AO入射时,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25小丽
12、和小红共同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所示。小丽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在实验时,小丽用该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如图中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若看到如图中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均填字母)A小于10cm B大于10cm,且小于20cm C等于20cm D大于20cm(3)小丽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_(选填“上”或“下”)调整。(4)小丽完成实验后,小红继续探究,她把两只点燃的蜡烛、凸透
13、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光屏上、两处会得到清晰的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用一厚纸板挡住处的蜡烛,则,在光屏_(选填“”或“”)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26探究用钢尺进行的相关的实验(1)用无磨损的钢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此物体长_cm;(2)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用力压在桌面,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现钢尺_,同时发出声音;(3)保持(2)中钢尺_不变,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会发现钢尺振动变_,声音的音调变高。实验中应用了_法;(4)如果将(3)中实验放在月球上进行,实验者_(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的
14、变化,因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解析B【详解】A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锣、鼓、唢呐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锣鼓是由物体本身振动产生声音,而唢呐是由空气振动产生声音,故A错误;B通过音色可以分析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故B正确;C唢呐做成喇叭形状,可以减弱声音的散失,让声音传得更远,故C错误;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D错误。故选B。2A解析A【详解】A手指按压弦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琴弦的长短,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则会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A符合题意;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的振动不易观察,通过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15、,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随着空气越来越少,手机铃声越来越小,可知,若空气全部被抽走,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故D正确,D符合题意。故选A。3C解析C【详解】A冰花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要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B西红柿“冒汗”是因为西红柿上有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卫生球是固态的,变小就是变为了气态,消散在空气中,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故C符合题意;D铁水是液态的,工件是
16、固态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解析B【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老师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m左右,故B符合题意;C一份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8g,故C不符合题意;D教室内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A解析A【详解】A水沸腾的特点是,在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故A正确;B1标准气压,水的沸点是100,即温度计示数为100,故B错误;C杯口冒“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D撤去酒精灯,因为石棉网有余热,水会从石棉网
17、上吸收热量,会出现沸腾一小段时间后再停止沸腾,故D错误。故选A。6B解析B【详解】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C“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疑水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7C解析C【详解】由图甲可知,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为凹透镜。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光从透镜右侧入射后,将会平行射出。故选C。8B解析B【详解】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
18、B。9B解析B【详解】王小朵骑着自行车行驶在上学路上,说自己是“静止”的,则她自己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没有改变。选择路旁的建筑、迎面走来的行人、从她身边飞驰而过的汽车为参照物,她的位置都在改变,是运动的;选择她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她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选B。10B解析B【解析】【分析】(1)首先会根据图像判断甲乙的运动状态;根据求出甲的速度;(2)从图像中得出第6s时两者相距的路程;(3)根据图像求出乙的速度;(4)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以甲为参照物乙的运动状态。【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故A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根据知,
19、第6s时甲运动了18m,乙运动了6m,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所以第6s时两者相距18m-6m=12m,故B正确;C、乙5s运动了,故C错误;D、因为v甲v乙,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会向后运动,故D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图像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像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二、填空题11信息 振动 空气 音调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详解】1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
20、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能传递信息。234“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导盲杖距离障碍物越近,声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提示音越尖锐。【点睛】此题考查了声音与信息、声音的传播,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12折射反射变化了变长改变【解析】【详解】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射折射形成的虚像,所以光的折射现象;看见水中的鸟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找到一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玻璃瓶相当于一凸透镜,透过玻璃瓶,因为物体在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
21、虚像,可以看到那支铅笔的形状变化了;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时,成的虚像更大,所以透过玻璃瓶看到铅笔尖会逐渐变长,到某一位置以后,即大于焦距后,会成倒立的实像,所以铅笔尖的方向改变。13反射 漫 虚像 【详解】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看到腊梅花呈红色,是因为腊梅反射了红色的光。2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3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14液化 汽化 吸热 【详解】1花上露水和草丛雾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形成的,
2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23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时吸热。花露水中含有酒精,喷在手臂上清凉爽肤,这是由于酒精容易汽化,汽化时从皮肤吸热的缘故。15照相机 乙 丙 【详解】123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视网膜上;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解析照相机 乙 丙 【详解】123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视网膜上;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属于近视眼的是乙图;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
23、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即矫正近视眼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丙。1650 -14 【详解】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端放在刻度尺1.00cm位置,右端放在3.50cm,因此木块的长度为2.50cm。2从图乙中可以解析50 -14 【详解】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端放在刻度尺1.00cm位置,右端放在3.50cm,因此木块的长度为2.50cm。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在0以下,读数为-14。17反射 折射 【详解】1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所以看见水中的“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2鱼生活在水里,鱼反射
24、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解析反射 折射 【详解】1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所以看见水中的“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2鱼生活在水里,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高了,所以看到了鱼的虚像。18晶体 增加 【详解】1熔化过程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该物质的温度是-2,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冰水混合解析晶体 增加 【详解】1熔化过程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该物质的温
25、度是-2,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冰的质量将变大。19放大 投影仪 【详解】12由图像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解析放大 投影仪 【详解】12由图像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2060 【详解】1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出纸速度是2甲的心率为解析60 【详解】1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出纸速度是2甲的心率为三、作图题21(1) ;(2)【详解】
26、(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地面的法线,在法线的右侧从入射点画出与水平面成30的直线为反射光线,标出传播方向和反射角度数30,如图所示解析(1) ;(2)【详解】(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地面的法线,在法线的右侧从入射点画出与水平面成30的直线为反射光线,标出传播方向和反射角度数30,如图所示(2)根据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特点,从焦点射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故用直线连接FA,标出传播方向即为折射光线AC的入射光线;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变,将光线OB反向延长,标出传播方向即为折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四、实验题
27、22AD 100 响度 减小 【详解】(1)1A蝴蝶飞行时其翅膀的运动满足题目中振动的方式,故A符合题意;B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属于转动,故B不符合题意;C解析AD 100 响度 减小 【详解】(1)1A蝴蝶飞行时其翅膀的运动满足题目中振动的方式,故A符合题意;B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属于转动,故B不符合题意;C射出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的运动属于抛体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橡皮筋的运动满足题目中振动的方式,故D符合题意。故选AD。(2)2音叉发出声音的频率是3由图2可知,两次声音的波形图形状相似,频率相同,振幅不同,由此可知手机接收到的声音的响度发生了变化。(3)4由
28、(2)可知,后截屏的声音响度小,则放在手机旁边位置不变的分贝仪的示数会减小。23B 42 吸收 升高 【详解】(1)12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面平齐,故正确的是B,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42。(解析B 42 吸收 升高 【详解】(1)12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面平齐,故正确的是B,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42。(2)3图丙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由图中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即海波是晶体,故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3)4由丁图可知,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熔点,即蜂蜡是非晶体,故蜂蜡在熔化过程中
29、温度升高。24入射光和反射光 入射角和反射角 不发生 不能 【详解】(1)12因为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为了更好的观察入射光和反射光的传播路径,实验中采用了白色硬纸板,光线解析入射光和反射光 入射角和反射角 不发生 不能 【详解】(1)12因为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为了更好的观察入射光和反射光的传播路径,实验中采用了白色硬纸板,光线在白色纸板上的轨迹就容易观察到了,也方便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2)3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因为反射光线是由入射光线决定的。(3)4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
30、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250 B A 下 缩小 照相机 C 【详解】(1)1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由图知道,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直解析0 B A 下 缩小 照相机 C 【详解】(1)1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由图知道,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40.0cm-30.0cm=10.0cm(2)2因为图A的情形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要看到如图A的情形,由凸透镜
31、成像规律知道,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B。3图B的情形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要看到图B的情形,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即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A。(3)4由图示的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位置关系知道,蜡烛的中心高于凸透镜、烛焰的中心,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就要使蜡烛向下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4)56由图知道,此时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7若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B处烛焰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仍然可以成像,所以在光屏上C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现象。26
32、40 振动 振幅 快 控制变量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1由图可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解析40 振动 振幅 快 控制变量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1由图可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与5.4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40cm-1.00cm=4.40cm(2)2将钢尺的一端用力压在桌面,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出声音。(3)345保持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变快,音调会变高,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4)67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将(3)中实验放在月球上进行,实验者不能听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