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作图题试卷模拟训练(Word版含解析)
1.A、B两物体如图所示静止在地面上,请画出B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详解】
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B共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物体A的压力三个力的作用,并且重力与压力之和等于支持力;物体B受到的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符号为G;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
解析:
【详解】
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B共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物体A的压力三个力的作用,并且重力与压力之和等于支持力;物体B受到的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符号为G;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符号为;A物体对B的压力从物体B的重心竖直向下画,符号为,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它所受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答案:【详解】
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3.重 30N 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中作出物体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答案:【详解】
静止在水面上的物体受竖直向上的浮力F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而处于静止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两个力大小相等
F=G=30N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物
解析:
【详解】
静止在水面上的物体受竖直向上的浮力F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而处于静止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两个力大小相等
F=G=30N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物体所受浮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4.如图所示,装有重10牛物体置于水平桌面上,请用图示法画出桌面所受的压力F。
答案:【详解】
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即
F=G=10N
作用点在物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的中点上,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下;设定标度为5N,过压力的作用点,沿压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
解析:
【详解】
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即
F=G=10N
作用点在物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的中点上,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下;设定标度为5N,过压力的作用点,沿压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使线段长度为标度的2倍,如下图所示:
5.重为10牛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为6牛,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斜面受到的压力。
答案:【详解】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大小为;选取标度为,则所画线段长度为标度的两倍。如图所示:
。
解析:
【详解】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大小为;选取标度为,则所画线段长度为标度的两倍。如图所示:
。
6.图中,轻质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为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力F2的示意图。
答案:【详解】
过支点O作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1;过力臂l2的下端作垂直于l2的直线,与杠杆的交点B为力F2的作用点,方向斜向左下方,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详解】
过支点O作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1;过力臂l2的下端作垂直于l2的直线,与杠杆的交点B为力F2的作用点,方向斜向左下方,如下图所示:
7.如图所示,标出杠杆的阻力作用点及方向,并画出动力臂、阻力臂。(_______)
答案:【详解】
阻力是物体对杠杆的拉力,其作用点在绳子和杠杆的接触点上,从支点O分别向动力和阻力作用线做垂线,垂线段即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阻力是物体对杠杆的拉力,其作用点在绳子和杠杆的接触点上,从支点O分别向动力和阻力作用线做垂线,垂线段即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所示:
8.请在图中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2,并画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最小的动力F1,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详解】
由图可知,杠杆所受的阻力为物体给杠杆竖直向下的拉力,经过杠杆的重心做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即为阻力的示意图;因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要使杠杆所受的力最小,即力臂最大,最大力臂就是连接支点和力的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杠杆所受的阻力为物体给杠杆竖直向下的拉力,经过杠杆的重心做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即为阻力的示意图;因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要使杠杆所受的力最小,即力臂最大,最大力臂就是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的线段,所以连接OA,过A点做OA的垂线,该垂线即为最小力的作用线,因为杠杆所受阻力和动力使杠杆转的方向相反,所以最小力应该是垂直于OA向上,如图所示:
9.图甲是拍照时用的自拍杆,可以简化为图乙中以O为支点的杠杆,请你在图乙中画出:
(1)阻力F2的力臂l2;
(2)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答案:【详解】
(1)过支点O向阻力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阻力F2的力臂l2;
(2)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动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需要最长,则由图知OA为最长的动力臂l1;阻力为手机
解析:
【详解】
(1)过支点O向阻力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阻力F2的力臂l2;
(2)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动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需要最长,则由图知OA为最长的动力臂l1;阻力为手机对杆的压力,方向向下,所以为了使自拍杆平衡,则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因动力与动力臂垂直,则过A点作垂直于OA向上的力,即为施加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如图所示
10.如图所示,是起重机将货物吊起的情景。O为支点,F1为动力,F2为阻力。请你画出F1、F2的力臂l1、l2。
答案:【详解】
已知图中支点为O点,分别从支点作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则垂线段的长即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如下图
解析:
【详解】
已知图中支点为O点,分别从支点作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则垂线段的长即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如下图
11.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绕线,使匀速提升重物G时最省力。
答案:【详解】
要使该滑轮组最省力,绳子应从动滑轮开始绕,此时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最多,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要使该滑轮组最省力,绳子应从动滑轮开始绕,此时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最多,如图所示
12.如图所示,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使所用拉力最小。
答案:【详解】
如图所示,该滑轮组是由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动滑轮上最多有三根绳子分担,此时的拉力最小,故先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的上面的钩子上,绕过定滑轮后再绕动滑轮,故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该滑轮组是由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动滑轮上最多有三根绳子分担,此时的拉力最小,故先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的上面的钩子上,绕过定滑轮后再绕动滑轮,故如下图所示:
13.如图所示,画出人站在地面上向下拉绳的绕法。
答案:【详解】
由题意知,人站在地面上向下拉绳,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一端应固定在定滑轮上,从动滑轮绕起 ,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人站在地面上向下拉绳,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一端应固定在定滑轮上,从动滑轮绕起 ,如图所示:
14.画出人站在地面利用如图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正确绕线。
答案:【详解】
要使该滑轮组向下用力物体向上运动,应从定滑轮开始绕,绳子接到定滑轮的下端的挂钩,依次绕过动滑轮、定滑轮后,接到人的手上,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详解】
要使该滑轮组向下用力物体向上运动,应从定滑轮开始绕,绳子接到定滑轮的下端的挂钩,依次绕过动滑轮、定滑轮后,接到人的手上,如下图所示:
15.如图所示,画出用该滑轮组提升水桶时,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绕绳方法。
答案:【详解】
由题意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定滑轮的下挂钩开始绕起,依次绕过下面的动滑轮、上面的定滑轮;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定滑轮的下挂钩开始绕起,依次绕过下面的动滑轮、上面的定滑轮;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