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卷含答案1把一根12米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是7米的( )。ABCD2五(1)班的男生占全班的,五(2)班的男生也占全班的,那么这两个班的男生( )。A一样多B五(1)班多C不能确定3两根铁丝,一根长,另一根长,要把它们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无剩余(每段都是整厘米数),每一段的铁丝不可能是( )。A4B6C84的分子加上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A5B2C30D275在5a,1.2x0,1.50.35,16a1.2中,方程是( )。A5aB1.2x0C1.50.35D16a1.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
2、程,据此判断。【详解】A.不是等式。B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可以判断为方程。C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不是方程。D是不等式。故答案为:B【点睛】掌握方程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任意7个奇数的和( )。A一定是奇数B一定是偶数C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偶数、奇数的性质: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据此解答。【详解】因为奇数个奇数的和是奇数,所以任意7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奇数。故答案为:A。【点睛】明确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下面关于这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说法对的的是( )。A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B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C
3、面积不相等,周长也不相等D面积不相等,周长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图可知:第一个图片阴影部分周长:两个半圆弧的周长加上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由于两个半圆弧拼起来正好是一个以正方形边长的长度为直径的圆的周长和两个正方形边长和,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以正方形边长的长度为直径的圆的面积;第二个图片的周长是4个圆的周长,相当于一个以正方形边长的长度为直径的圆的周长,由此即可比较;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以正方形边长的长度为直径的圆的面积。由此即可比较。【详解】由分析可知,这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熟练掌握
4、它们的公式并灵活运用。8如图,蜗牛和瓢虫同时从点爬向点,蜗牛沿着大半圆爬,瓢虫沿着小半圆爬。谁爬的路程多?( )A蜗牛B瓢虫C一样多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图示可知,设小圆的直径为1,则大圆的直径为4,根据圆周长公式Cd,进一步解答即可。【详解】设小圆的直径为1,则大圆的直径为4,瓢虫:3.141246.28蜗牛:3.14426.28因为:6.286.28所以:蜗牛瓢虫和爬的路程同样多。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圆周长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情况。9里面有(_)个;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_)个。1012( )=( )(小数)1136和144的最大公因数是(_),最小公倍数
5、是(_)。12用分数表示图形中涂色部分的大小。(_)(_)(_)13美术组男生有人,女生人数比男生的3倍多5人,女生有(_)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_)人。14如果AB4(A、B都是自然数,A不等于0),那么A、B的最小公倍数是(_),A、B的最大公因数是(_)。15小明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全书的,已经看了3天,小明已经看了(_)页,还剩(_)页未看。16同学们围成一个圆圈在做游戏,已知围成圆圈的周长是18.84米,每个同学与圆圈中心的距离大约是(_)米。17储藏室的长16dm,宽12dm,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地面铺满(使用整块砖),可以选用边长最大是(_)dm的地砖。18
6、32支球队参加足球比赛,以单场淘汰制(每比一场淘汰1支足球队)进行,一共要比(_)场才能产生冠军。193路公交车每隔15分钟发一次车,早上6:00第1次发车,第7辆车是(_)发车。20在一个大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再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小正方形(如图),大正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面积是(_)平方厘米。21直接写得数。 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3解方程。 24一根绳子,做跳绳用去了它的;捆报纸又用去了它的。25甲、乙两人同时开车从相距7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甲每小时比乙慢4.8千米,甲、乙的速度分别是多少?(用方程解)26如图,一堆钢管堆成梯形,最下面
7、一层有8根,最上面一层有2根,共有7层。你能联系梯形面积公式计算出钢管有多少根吗?27育才小学组织四、五年级的学生去看电影。五年级有96人,四年级有124人,四年级买电影票花的钱比五年级多588元。每张电影票多少元?(列方程解)28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个地点,向背而行,2.5小时后相距360千米。甲车的速度74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29一根长188.4厘米的绳子,正好在一棵树上绕了10圈。这棵树的横截面的直径约是多少厘米?面积呢?30下表是某公司2020年112月的收入、支出统计表。月份123456789101112收入/万元406030305060807070809080支
8、出/万元203010202030203040504050(1)请根据上表绘制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2)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6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 )万元。第四季度实际收入( )万元。平均每月支出( )万元。1B解析:B【分析】用绳子长度段数,先求出每段绳子长度,用每段绳子长度7即可。【详解】1262(米)27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2C解析:C【分析】已知五(1)班的男生占全班的,五(2)班的男生也占全班的;这两个分率都是把每班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尽管两个分率相等,但因为两个
9、单位“1”的大小不明确,所以无法确定哪个班的男生多。【详解】结合单位“1”的意义可知:每个班总人数不一定相等,所以每个班男生的人数也不一定相等。故答案为:C。【点睛】因为男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是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所以要想比较每班男生人数,就得先比较每班总人数的多少;就是比较两个单位“1”是否相同。3B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求出24和32的共有因数,和选项对比,不是共有因数,就是每一段的铁丝不可能剪成的厘米数,即可解答。【详解】24的因数有:1、2、3、4、6、8、12、2432的因数有:1、2、4、8、16、3224和32共有因数有:1、2、4、8根据题意,两根铁丝,一根长24c
10、m,一根长32cm,要把它们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无剩余(每段都是整厘米数),每一段的铁丝不可能是6cm。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公因数的求法,利用公因数解答问题。4A解析:A【分析】先计算分子加上2时,分子扩大的倍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母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分数值不变,求出扩大后的分母与原分母的差即可。【详解】分子扩大的倍数:(22)225251055故答案为:A【点睛】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5无6无7无8无94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的分母化为15,此时的分子是几就有多少个;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是最简分数;真分数是指分子比分母小的
11、分数;据此解答。【详解】,所以里面有12个;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共4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简真分数的认识。109 15 0.75【详解】略11144 【分析】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大数是两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数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详解】144364,即36和144成倍数关系。所以36和144最大公因数是36,最小公倍数是144。【点睛】注意几种特殊关系的数,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大数是两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数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大公因数是1,最
12、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连乘积。12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第一个图形把整体平均分成8份,其中涂色部分占3份,用分数表示为:;第二个图形把每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为7份,用分数表示为:;第三个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为3份,用分数表示为:;据此解答。【详解】【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解答。133x5 4x5 【分析】根据题意,男生有x人,女生人数比男生的3倍还多3人,用男生的人数乘3,再加上5人,就是女生的人数;再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就是一共有多少人,即可解答。【详解】女生人数:3x5人一共人数:x3x5
13、4x5人【点睛】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化简。14A解析:A B 【分析】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据此解答。【详解】如果AB4(A、B都是自然数,A不等于0),可知A和B是倍数关系,所以A、B的最小公倍数是A,A、B的最大公因数是B。【点睛】此题考查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注意一些特殊情况,还有如果两个数互质,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积。1584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用1203就是3天看的页数,用总页数减去即是整下的页数。【详解】120312336(页)12036解析:84 【分析】根
14、据题意可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用1203就是3天看的页数,用总页数减去即是整下的页数。【详解】120312336(页)1203684(页)【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计算,需要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163【分析】每个同学与圆圈中心的距离就是求圆的半径,根据圆的半径rC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18.843.142623(米)每个同学与圆圈中心的距离大约是3米。解析:3【分析】每个同学与圆圈中心的距离就是求圆的半径,根据圆的半径rC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18.843.142623(米)每个同学与圆圈中心的距离大约是3米。【点睛】掌握圆的周长C2r,
15、并能灵活运用。174【分析】根据题意,因为使用的地砖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应是储存室的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即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即可解答。【详解】16的因数有:1、2、4、8、1612的因数有:1、2、3解析:4【分析】根据题意,因为使用的地砖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应是储存室的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即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即可解答。【详解】16的因数有:1、2、4、8、1612的因数有:1、2、3、4、6、12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可以选用边长最大是4dm的地砖。【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地砖的边长应是储存室的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进而可以求解。183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单场淘汰制比赛
16、,一共有32支球队,两两比赛后,比赛16场,剩下16支球队,接着进行8场比赛 ,剩余8个球队,再接着进行4场比赛,剩余4个球队,接着进行2场比赛,剩余2个解析:3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单场淘汰制比赛,一共有32支球队,两两比赛后,比赛16场,剩下16支球队,接着进行8场比赛 ,剩余8个球队,再接着进行4场比赛,剩余4个球队,接着进行2场比赛,剩余2个球队,最后进行1场比赛可以产生冠军。【详解】16842124731(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单场比赛要进行的场次规律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明白单场淘汰制规则。197:30【分析】根据题干,早上6:00第1次发车,到第7辆车发车,之间有
17、716个间隔时间,即经过了15690分钟,据此用开始发车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即可求出第7辆车的发车时间。【详解】解析:7:30【分析】根据题干,早上6:00第1次发车,到第7辆车发车,之间有716个间隔时间,即经过了15690分钟,据此用开始发车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即可求出第7辆车的发车时间。【详解】15690分钟1小时30分6:001小时30分7:30【点睛】考查了日期和时间的推算,本题的难点是求出中间经过的时间,发车间隔的次数。203【分析】正方形内最大的圆的直径等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设这个圆的半径为r厘米,则正方形的边长就是2r,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可得:2r2r6,整理可得:r21.5
18、,把它代入到圆的面积解析:3【分析】正方形内最大的圆的直径等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设这个圆的半径为r厘米,则正方形的边长就是2r,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可得:2r2r6,整理可得:r21.5,把它代入到圆的面积公式中,即可求出这个最大圆的面积;在圆中所画最大正方形的对角线就等于圆的直径,据此求出正方形的面积。【详解】解:设这个圆的半径为r厘米,则正方形的边长就是2r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可得:2r2r6,整理可得:r21.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5243(平方厘米)【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方形内最大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圆中所画最大正方形的对角线就等于圆的直径,此题关键是利用r2的值
19、。21;2;0.04【详解】略解析:;2;0.04【详解】略22;1;【分析】(),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减法;(),根据减法性质,原式化为:,再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减法性质,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根据减法性质解析:;1;【分析】(),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减法;(),根据减法性质,原式化为:,再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减法性质,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根据减法性质,加法结合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详解】()()()()()101()123;【分析】,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同时加上即可; ,先将左边合并,再同时除以(3.81.7)的差即可;解析:;【分析】
20、,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同时加上即可; ,先将左边合并,再同时除以(3.81.7)的差即可; ,先两边同时乘以6,再同时除以2即可。【详解】 解: 解:解:24【分析】将绳子长度看作单位“1”,用1跳绳用去它的几分之几捆报纸用去它的几分之几剩下它的几分之几。【详解】1答:还剩下这根绳子的。【点睛】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解析:【分析】将绳子长度看作单位“1”,用1跳绳用去它的几分之几捆报纸用去它的几分之几剩下它的几分之几。【详解】1答:还剩下这根绳子的。【点睛】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25甲的速度为92.4千米/时,乙的速度为87.6千米/时【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两车的速度
21、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甲的速度为(x解析:甲的速度为92.4千米/时,乙的速度为87.6千米/时【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两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甲的速度为(x4.8)千米/时;4x(x4.8)72042x4.8 7202x4.8180x87.6;87.64.892.4(千米/时)答:甲的速度为92.4千米/时,乙的速度为87.6千米/时。【点睛】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题目中存在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635根【分析】根据观察图形可知,此图形为梯
22、形,上底为2,下底为8,高是7,根据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即可解答。【详解】(28)72107235(根)答:钢解析:35根【分析】根据观察图形可知,此图形为梯形,上底为2,下底为8,高是7,根据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即可解答。【详解】(28)72107235(根)答:钢管有35根。【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能力。2721元【分析】由题意知:可设每张电影票元,则有方程成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得本题的解。据此解答。【详解】解:设每张电影票元。答:每张电影票21元。【点睛】找出四年级124人的电影票解析:21元【分析】由题意知:可设每张电影票元,则有方程成
23、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得本题的解。据此解答。【详解】解:设每张电影票元。答:每张电影票21元。【点睛】找出四年级124人的电影票总价、五年级96人的电影票总价与两个年级电影票相差的钱数588元之间的等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870千米/时【分析】2.5小时可以看作是两车的相遇时间。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据此用360除以2.5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减去甲车的速度即可求出乙车的速度。【详解】3602.5741解析:70千米/时【分析】2.5小时可以看作是两车的相遇时间。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据此用360除以2.5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减去甲车的速度即可求出乙车的速度。【详解】3602.57414474
24、70(千米/时)答:乙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点睛】本题属于相遇问题。熟练掌握速度和与总路程、相遇时间的关系是解决相遇问题的关键。296厘米;28.26平方厘米【分析】先用188.410计算出绕树的树干1圈的长度,即树干的周长,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r,求出半径进而得出直径。在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r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析:6厘米;28.26平方厘米【分析】先用188.410计算出绕树的树干1圈的长度,即树干的周长,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r,求出半径进而得出直径。在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r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详解】188.4103.146(厘米)3.14(62)228.26(平方厘米)答:
25、这棵树的横截面的直径约是6厘米,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计算出树的树干1圈的长度,继而根据圆的直径和圆周率和周长的关系进行解答。30(1)图见详解;(2)7;30;110;30【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即可;(2)观察统计图,找出纵坐标距离相差最大的两点对应的月份即可;6月份收入6月份支出即可解析:(1)图见详解;(2)7;30;110;30【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即可;(2)观察统计图,找出纵坐标距离相差最大的两点对应的月份即可;6月份收入6月份支出即可。第四季度的收入总和第四季度的支出总和即可;全年的支出总和12即可。【详解】(1)作图如下:(2)7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603030(万元)6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30万元。(809080)(504050)250140110(万元)第四季度实际收入110万元。(203010202030203040504050)123601230(万元)平均每月支出30万元。【点睛】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绘制以及相关应用,能够根据问题从统计图中提取有效数学信息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