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开卷)一、 名词解释:(共20分)1、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是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三公分别领导九卿,名义上是宰相之职,他们总隶于皇帝。 所谓九卿,就是奉常(后改太常),掌宗庙礼仪和文教;郎中令(后改光禄勋),掌宫廷车马仪仗及牧养;廷尉(几度改为大理),掌司法;典客(后改为大行令、大鸿胪),掌诸侯、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掌皇族事务;治粟内史(后改为大
2、农令、大司马),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帝私人财政及山海池泽之税。除此之外,还有与九卿地位相当的中尉、大长秋等。这些官员与九卿合在一起称为“列卿”。三公九卿等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能世袭。 2、三省六部制隋代在前代基础上更新厘定中央官制,确立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中央辅政机构,为最高行政机关。 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分管各项政务,其分工如下: 吏部掌管官吏的铨选、考课、勋封等事务;户部掌管户口、田土、赋税等事务;礼部掌管礼仪、祠祭、学校等文教事务;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职铨选等事务;刑部掌管刑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事务;工部掌管水利
3、土木工程及工匠等事务。三省六部是隋代新的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唐朝曾编入著名的行政法典唐六典之中,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二、简答:( 共30分)1、清末政治制度的变化。答案要点:从三个方面的改革来回答:一是军事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建立了陆、海军。二是行政机构的改革,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调整和增设中央各部,组织责任内阁。三是教育制度的改革,建立新式学堂,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废除八股文,另立取士标准。2、南京国民政府规定的参加高等文官考试的必备条件。1929年颁布的考试法规定,高等文官考试是国家最高一级考试,是选拨县长以上高级文官与干部任职资格的考试,其地位尤其重要。
4、高等考试参加者必须具备下述条件之一:国立大学、学院、高等专门学校或教育部认可的私立大学、学院、高等专门学校毕业有文凭;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学院、高等专门学校毕业有文凭;具有大专同等学力并经检定考试合格的;有专门学术技能或者译著经审查合格;通过公务员普通考试4年后或任委任官3年以上。三、论述:(共50分)1、评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参考答案:中国是最早建立监察制度,并将其置于国家主要典制地位的国家之一。以御史所执掌的纠举弹劾,巡按考察为核心的监察制度,可以溯源于西周,但构成“宰牧相累,监察相司,人怀异心,上下殊务”的监察体系是在秦代才开始初具规模的。随着国家政务的日益纷繁和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
5、,监察体制也相应扩大,至南北朝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监察军、政、法等方面为主而旁及国家其他事务的,有明确分工和权限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单线垂直型的监察体系。 监察制度在封建国家体制中,属于制衡地位。其主要对象是官吏勋贵,但也不排除对民间的监视。元、明、清在历代监察制度的基础上,使中央直控的监察体系和各级政府层层控制的监察体系紧密结合,在中央直控监察体系深入到各个部门的情况下,又确立各级政府自下而上,以长官负责的监察制度,以保证下情能及时上达并处理,做到上下结合,组成讯息的和监察的网络。封建帝王建立监察制度是为了强化自己的集权,通过监察机构匡正决策的失误,加强对朝廷政局的控制,加强对百官和全国
6、的控制,使政治生活由无序变为有序。因此,自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设置中央监察机构和职官以来,监察机构被赋予各种职权,而且职权不断发展和变化,成熟和完善。总的来看,主要有言事谏诤权、封驳诏书权、弹劾官吏权、司法监察权、司法审判权、财政经济监督权、监察礼仪权、监军权等多种职权。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及其利弊得失。参考答案: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第一,省的主要长官及官府机构设置。元代的省设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为正副长官。又有郎中、员外郎,都事等分管省内各种事务。明代在省一级由丞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司法监察、军事行政。三者合称“三司”,官互不统属,分别归
7、中央有关部门管辖。清代在省一级设有总督、巡抚,是法定的封疆大吏。总督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在总督和巡抚之下, 各省还设有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提督衙门。布政使司设布政使一人,主管本省民政财政;按察使司设按察使一人,主管司法和监察;提督衙门设提督一人,主管一省军政。第二,道的主要长官和官府机构设置。唐代的道以节度使为主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形成以方镇割据势力为导向的分裂局面。明及清初的道是监察分区,道的长官又分为两种:驻守某地,称为“守道”;巡察某地,称为“巡道”。乾隆时才专设“守道”和“巡道”,始有固定的辖区和编制,长官称“道员”。“守道”主管民政财政,“巡道”主管司法监察。第三,路的主要长官
8、和官府机构设置。宋代的路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 路的机构,主要有四个监司, 称为帅、漕、宪、仓。这些官员均由皇帝委派。元代的路是二级行政区划,统属于省。路设总管府,有达鲁花赤、总管、同知等主要官员。第四,府的主要长官和官府机构设置。地方上府的名称始于唐代,有京府和散府之分。府设府尹一人为长官,设少尹二人为副长官。宋代京府设知府为长官,并兼京路留守司留守,后改京府长官为尹。散府设知府事为长官。 明清的京府(顺天即北京,应天即南京,奉天即盛京), 设府尹为长官,并设有府丞、治中、通判等官。其他各府是承上启下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知府为长官,设同知、通判为协理官。第五,州的主要长官和官府的机构设置。东
9、汉时,州作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原为监察区长官的刺史就成为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随后,将刺史改为州牧,又加监军、将军名号,成为割据一方的实际统治者。到南北朝时,确定了州一级军、政组织的规模。隋代改州为郡,降低地方官的等级。唐代为加强地方统治,又改郡为州,以剌史为长官。宋代的府、州、军、监是同一级行政区划。明清的直隶州如府,散州如县,设知州为长官,州同。州判为副官。第六,郡的主要长官和官府机构设置。秦在郡设郡守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掌管全郡事务;设郡尉以辅佐郡守,分管军事;置郡监以掌监察,是中央设在地方上的耳目。他们都接受中央政府的节制,由皇帝直接控制。汉代郡国并行, 郡设守(太守)、国设相,为郡
10、国最高行政长官。 另设郡尉(都尉)、国设中尉、协助守、相分管军事。东汉时,郡的主要长官是太守,另设丞(边郡为长史)为太守副职。魏晋南北朝因循未变,只是封国长官改为“内史”,职权地位与太守相同。隋代虽仍以太守为主要长官,但不再是唯一的长官,形成一郡三位长官的体制。第七,县的主要长官和官府机构设置。自秦以来,县的主要长官是县令(大县)、县长(小县)。宋代,县的主要长官是知县(元代为县尹,并设达鲁花赤)。历代县长官的职责不变,号称“亲民之官”。第八,县以下的基层行政组织。秦汉在一县之内分成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除外,在县以下,还有亭一级组织。魏晋南北朝基本因循汉代的乡、亭、里体系。北魏孝
11、文帝改革时,其中一项就是实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其职责是检查和审定户口、征发赋役、办理一般民事诉讼。隋唐五代宋初,实行乡里行政组织。至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保甲制度。金、元在汉族地区实行村社制度。明清实行里甲和保甲制度。里甲制度,其乡村编制是:110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10人轮流担任里长;其余100户分为10甲,10户户主轮流担任甲首,每年轮流一次,十年轮遍。明代十年重新编审一次,清代改为五年。里甲主要职责在于收税和检查户口,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二,地方行政体制利弊清楚,特点鲜明。其有利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权,不允许有相
12、对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第二,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必然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第三,地方基础行政组织的超稳定与人身控制,从秦建立县级行政组织至清代的2000多年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其数目也总在1500左右。因此,在本级政权结构上也相对稳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地方行政体制的弊端。首先,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不能有效地实行治理。诸侯王在有独立行政权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分裂;但对地方管制过死,也必然会限制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其次,造成地方官对君主和中央的绝对依赖。地方官为保持位禄。总是致力于专伺上峰意图办事,不顾实际治理效果。这是绝对集权专制统
13、治的产物。总是来看,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利大于弊。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小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1、秦汉郡县制郡县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 至秦统一中国而最后完成。 秦朝地方行政机构,设立郡、县二级。秦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四十余郡。郡下设县。汉承秦制,郡县制度有了新的发展。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监察区,东汉魏晋南北朝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州、郡、 县三级地方行政层次。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分封制, 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免,概不世袭, 并接受考核,由中央直接控制各级地方权力, 形成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理各国事务
14、衙门成立于1861年1月。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适应各国公使驻京的需要,设立了这一专门办理洋务、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办理外交,同时经管海防、军务、关税及其他与“洋”有关的各项事权。因其职权之广大,而被外国侵略者视为清政府的内阁。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1、简述秦以后,县以下的基层行政组织?秦汉在一县之内分成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除外,在县以下,还有亭一级组织。魏晋南北朝基本因循汉代的乡、亭、里体系。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其中一项就是实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其职责是检查和审定户口、征发赋役、办理一般民
15、事诉讼。隋唐五代宋初,实行乡里行政组织。至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保甲制度。金、元在汉族地区实行村社制度。明清实行里甲和保甲制度。里甲制度,其乡村编制是:110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10人轮流担任里长;其余100户分为10甲,10户户主轮流担任甲首,每年轮流一次,十年轮遍。明代十年重新编审一次,清代改为五年。里甲主要职责在于收税和检查户口,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2、简述解放区政权的政治制度。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建立了人民民主政府、简称为人民政府。他是从抗日民主政府发展、演进而来。主要有三种类型:(1)基层人民民主政府的建立 (2)大区人民民主政府的建立(3)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三、论述题(本小题共2小题
16、,每小题25分) 1、评述唐代科举制。 一、隋朝诞生的科举制度,在唐朝进一步得以完善与确立。从考生的资格、考试的科目与内容等,都有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是指更加完善。(1)考生的资格和来源唐代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种,以常科为例,考生主要是两类人,即生徒与乡贡。(2)考试科目与内容,总的来说分为常科与制科两大类;(3)考试形式大抵分为笔试与口试两种;笔试的题型包括帖经、墨义、诗赋等。二、科举制度的社会作用1, 打破世族垄断政治、垄断官员选拨制度的现象,为社会提供了相对平等地考试机会。2,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3,但从根本上说,科举考试是为封建国家服务的。2、评述中国宰相制度。 辅政制度,一般是指
17、“位列百官之长”的“相”或称“宰相”、“丞相”之职。在君主专制的朝代,辅政体制基本上是贵族辅政制。宰相开府施政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个人开府,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政令,独立行使权力。因此,这类宰相的权力较大。这种体制主要出现在隋代以前。宰相开府相对独立施政, 显然是与君主专制制度格格不入的, 因此其无法持久存在,必被皇权所排挤和取缔乃是必然的。宰相机构参议辅政制,虽设置有固定的宰相机构,但现任宰相无权更换各机构的属员,宰相的变动也不会导致相府人事的变动。皇帝对宰相的控制较严,宰相没有单独裁决政务的权力,而是根据旨意通过政务部门组织实施,宰相无非是高级执行人员而已。宰辅制度发展变化的原
18、因和规律:第一,宰辅制度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围绕着皇权进行的。在历史上,许多尊贵的官员及其实际职责,其实都是逐渐演变而来的。宰辅名称的不断变化,正标志着皇权对相权控制的加强和中央集权制的强化。第二,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促使宰辅制度本身不断发生变化的主因。皇权与相权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又是相克相制的。宰辅的地位过尊,权力过大,必然要引起皇帝的猜疑。西汉第一任丞相萧何,屡遭刘邦怀疑,不得不自坏名誉以释刘邦之疑。不断防范和削弱相权,不断为维护和加强皇权而采取新措施,建立新体制,乃是这方面的发展规律。第三,宰辅制度受到社会和阶级关系的影响。宰辅制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某一君主出于臆想设计的产物,它是奠
19、基在各个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总体之上的重要政治制度。各种政治势力的沉浮升降及其力量对比变化,促使宰相体制也发生变化。第四,统治集团对国家机器的调整也是宰辅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原有的宰辅体制往往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促使最高统治者对国家机器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清代军机处的出现,这有力地说明,基于集中权力和提高统治效能的政治调整,经常导致宰辅制度发生重要的变化。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三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小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1、官僚政治所谓官僚政治,乃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官吏普遍以食禄任官为固定职业,只
20、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问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当然,这种形态的出现与当时的政治制度有密切的联系。2、总理衙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訢为有效地办理洋务和外交事务,奏请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1年1月得到批准,该衙门设总理大臣三员至十几员不等,由亲王一人总领。其职权所及与外交及与外国有关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是清朝末期中央管理对外事务的机关,仅次于军机处的最重要部门。1901年改名为外务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属机构有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署,还管辖南、北洋通大臣,选派出国公使等。 二、
21、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1、简述苏维埃政权的政治制度。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建立了人民民主政府、简称为人民政府。它是从抗日民主政府发展、演进而来。主要有三种类型:(1)基层人民民主政府的建立 (2)大区人民民主政府的建立(3)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2、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政治制度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政治就是管理国事,政治制度就是国家制度,或者说,国家的管理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及其实际运用的专门史。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代的国体和政体。所谓国体,就是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
22、体制,是由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来决定的。所谓政体,就是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政体和国体是相适应的。 从广义范围理解,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国体和政体,也就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和政权构成的形式。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 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地主买办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等四种国体形式;而在政体上,中国仅存在过君主专制和民主共和这两种主要政体形式。 从狭义范围理解,政治制度则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体制。古代各时期的国家体制是历代王朝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体系,它包括行政、立法、司法、监察、军事、财政、文教卫生、礼仪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民国的国家制度则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监察、考试、政党
23、、选举、军事、财政等制度。三、论述题(本小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 1、试述职官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古代国家官制非常复杂,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社会的发展导致阶级关系的变化, 官僚群体的出现, 基本打破了世袭的贵族。以流动的、可以升降调动甚至罢黜的官僚组成职官队伍,是人事制度的一大进步。在君主专制集权制度下, 一切设官任职以及对此的调整, 无不先从君主的统治利益出发。离开君主专制这一特点,就无法理解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及其演变。 其次,中国古代长期以儒家思想作为设官分治的指导原则。儒家的德治、礼治、礼法伦理纲常等基本原则总是贯彻始终的,仅是依据不同
24、需要对周礼作了一些不同的解释而已。 再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上有鲜卑、匈奴、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等民族先后统治过中国部分或全部地区。他们在进入中原地区以后,为了有效地进行统治,在坚持以本民族统治为主体,保留本民族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和制度的特点的同时,又大力吸收了各民族、尤其是汉族的传统文化和制度。随着中外交通的发达,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与各国之间的交往,在官制上也有所反映,如秦汉典属国(掌少数民族之事务)。唐代市舶司、元代宣政院、清代理藩院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与各民族和各国的交往联系。2、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 1建立新式学堂 1860年,英法联军进
25、攻北京,逼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朝廷鉴于外交挫衄,非兴学不足以图强”,在“自强”的名义下,先后建立了同文馆、广方言馆、福建船政学堂、南北洋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以培养当时急需的翻译、制造技术和陆海军人才,并在1868年以后向外国派遣留学生。此后,一些督抚也模仿西式公立学校制度建立了一些新式学堂,1898年在北京建立了京师大学堂。这种学堂没有与入仕制度相结合,还不能广泛地搜罗人才,有人称之为“无系统教育时期”。 2废除八股文,另立取士标准 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八股文,改以四书、五经及改论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作为取士的标准,这就促使新式学堂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还给
26、予学堂毕业生以文官候选人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学生入学。 3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学堂教育开始步入系统化。章程规定:学堂正规教育分初、中、高三级。分别采用升级制,最高可升入通儒院。通儒院和和分科大学堂的毕业生授予进士,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毕业生授予生员功名,都可取得入仕资格。为加强对学堂的管理,1905年12月中央建立了学部,作为全国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学堂毕业生直接取得功名,学堂教育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促进了教育的制度化、正规化。 新的学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教事业的发展。但它毕竟是在封建专制统治旧 体制之下建立的。因此,它又必然保留着旧制度的许多基本特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