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0∕T 1115-2021 城市桥梁运营状态监测技术规范(重庆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9580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65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0∕T 1115-2021 城市桥梁运营状态监测技术规范(重庆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DB50∕T 1115-2021 城市桥梁运营状态监测技术规范(重庆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DB50∕T 1115-2021 城市桥梁运营状态监测技术规范(重庆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DB50∕T 1115-2021 城市桥梁运营状态监测技术规范(重庆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DB50∕T 1115-2021 城市桥梁运营状态监测技术规范(重庆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40CCSR18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1 115一2021城市桥梁运营状态监测技术规范2021一06一15发布2021一09一01实施重庆市 市场监督 管理局发布DB50/T1 115一2021目次前言. H引言. 工H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25监测参数与监测点布置. 36传感器模块. 97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 108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 139数据管理模块. 1410结构安全预警模块. 18n系统验收. 2012系统运行与维护. 21DB50/T1 115一2021之止.鑫.月l J吕本文件按照GB/T1.1

2、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市政设施运行保障中心、重庆亚派桥梁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招商局重庆市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特种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城投路桥管理有限公司。本文件起草人:杨宏、蒋鸿、陈智勇、刘纲、章鹏、康衡、黄伟、胡涛、吴海军、张永水、陈斌、李琦、王戒躁、吴运宏、周逸、苗秀鹏、唐建辉。DB50/T1 115一2021引言重庆市地形复杂,江河众多,城市桥梁结构类型多样,为了规范重庆市城市桥梁运营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实施及维护,提升城市桥梁运营状

3、态监测系统的针对性和可靠性,通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以及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及我市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城市桥梁运营状态监测设计、实施及服务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文件。DB50/T1 115一2021城市桥梁运营状态监测技术规范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重庆市城市桥梁运营监测的系统总体设计、监测参数与监测点布置、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结构安全预警模块、系统验收、系统运行与维护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所辖各区、县(自治县)所在地及建制镇城市规划范围内除轨道专用桥外的运营城市桥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

4、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GB5025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9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H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82建筑和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JGJ/T90建设领域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规范JT/T1037公路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B50/231重庆市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桥梁运营状态b r1d g eo p e r a t1o ns t a t日s指桥梁的结构运营安全状态和所处的运营环境状态。3

5、.2桥梁运营环境b r1d g eo p e r a t1o ne n v1r o n m e n t指桥梁运营过程中桥址处的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3.3桥梁运营状态监测系统b r1d g eo p e r a t1o nc o n d1t1o nm o ni t o r i n gSv s t e mDB50/T1 115一2021由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信号传输等硬件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桥梁运营状态评估与预警等软件组成。3.4数据采集站d a t aa c q日151t1o ns t a t1o n数据采集设备的集合。3.5预警值w arn1n gv a l日e针对监测量所设定的警戒值,用于表征

6、监测对象可能发生的异常或危险状态。4监测系统总体设计4.1一般规定4.1.1运营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实用、可靠、先进、经济”原则,确保系统长期稳定工作。4.1.2应根据桥梁结构和运营环境,结合己有病害和类似桥梁常见病害等因素,在桥梁结构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运营状态监测系统。4.1.3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各模块或子系统之间应相对独立,并提供公共接口便于兼容,方便维护、更换、扩展和升级。4.1.4在系统软硬件正常维护和更换条件下,运营状态监测系统应与被监测的桥梁结构剩余使用寿命相同。4.1.5系统设计应考虑系统软硬件的安全措施。4.1.6系统设计应考虑硬件的维修通道,应尽量利用

7、桥梁结构己有的检修通道。4.1.7系统设计应包含软硬件更新时的处置方案。4.2系统类别划分4.2.1城市桥梁运营状态监测系统葵别应按表1进行划分。表11孟测系统的类别划分类别监汕系统吃寸性能监测参数全面;系统自动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程i泛高;自,:实时获取数据、自动评估桥梁安A类全状态并实时预警。B类监测参数较全;能自动获取数据、自动评估桥梁安全状态并预警。C类监测参数较单一;能自动获取数据并预警。4.2.2别。应根据桥梁结构的重要性系数、技术状况和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运营状态监测系统的类DB50/T1 115一20214.3系统构成4.3.1系统应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处

8、理与分析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结构安全预警模块,并通过系统集成技术将各子系统集成为统一协调的整体。4.3.2传感器模块应包括传感器、附属设施及保护设施,应能量测桥梁结构和运营环境的状态。4.3.3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应包括采集、传输硬件设备和采集传输控制软件,能实现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信号传输至信息中心,应保证数据质量。4.3.4数据处理及分析模块应包括计算机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应具备监测数据的预处理、后处理、数据分析等功能。4.3.5数据管理模块应具有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功能,应具备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库维护等功能。4.3.6结构安全预警模块具

9、备预警及运营状态信息显示等功能。5监测参数与监测点布置5.1一般规定5.1.1城市桥梁的监测参数可分为三类:a)荷载类,包括风、地震动、撞击、车辆荷载和人群荷载等;b)响应类,包括位移、应力、索力、转角和振动等;c)环境类,包括温度、湿度、雨量、腐蚀、冲刷以及交通流量、桥区监视等。5.1.2监测参数的选取应密切结合桥梁具体条件,按照表2、表3、表4、表5确定。5.1.3监测点应统筹安排、合理布设,且关键部位的监测点数量宜有冗余。5.2监测参数及监测点布置要求5.2.1梁式桥的监测参数宜根据表2选择。表2监测参数风速、风向地震动撞击车辆荷载人群荷载温度湿度梁式桥监测参数选取)_监测系统类别B类O

10、0000丫丫荷载类环境类DB50/T1 115一2021雨匡习坚旦冲刷腐蚀交通流量表2梁式桥监测参数选取(续)监测系统类别监测参数桥区监视挠度伸缩缝宽度基础沉降响应类应力振动转角注:了一应监测项;一宜监测 项;O一可监测 项。5.2.2拱式桥的监侧考竺宜根据表3选择。表3监测参数风速、风向地震动荷载类撞击车辆荷载人群荷载温度环境类湿度A米A米A米拱式桥监测参数选取监测系统类别A类B类C类DB50/T1 115一2021雨匡习坚旦冲刷表3拱式桥监测参数选取(续)监测系统类别监测参数A类腐蚀环境类交通流量丫桥区监视丫挠度丫伸缩缝宽度了基础沉降响应类索力了应力了振动了转角了注:了一应监测项;一可J吐

11、侧 项一可监测 项。5.2.3斜拉桥监测参数宜根据表花命择。表件斜拉桥监测参数选取一一下?监测参数_:类风丫地震动丫荷载类船舶撞击丫车辆荷载丫人群荷载环境类温度丫B类C类监测系统类别OOOO!八00DB50/T1 115一2021斜拉桥监测参数选取(续)监测系统类别A类A类A类环境类表4监测参数湿度雨量冲刷腐蚀交通流量桥区监视桥面挠度伸缩缝宽度基础沉降锚锭变位响应类应力振动索力宝塔变形注:丫一应监测项;一宜监测 项;O一可监测 项。5.2.4悬索桥监测参数宜根据表5选择。表5悬索桥监测参数选职监测系绞类别监测参数A类丫C类一。二一峨荷载类地震动DB50/T1 115一2021表5悬索桥监测参数

12、选取(续)监测系统类别监测参数A类B类C类船舶撞击荷载类车辆荷载人群荷载温度湿度雨阵习里巨环境类冲刷腐蚀交通流量桥区监视桥面挠度伸缩缝宽度基础沉降年苗锭变位一)1Jrl响应类厂力振动索力主塔变形转角注:丫一应监测项;一宜监测 项;O一可监测 项。5.2.5不同桥型的监测点宜参照表6进行布置。DB50/T1 115一2021表6监测点布置部位监测点布置位置监测内容梁式桥拱式桥斜拉桥悬索桥主跨跨中、拱顶主跨跨中、塔顶主跨跨中、塔顶地震动桥墩(塔)或承台拱脚桥墩(塔)或承台桥墩(塔)或承台船舶撞击桥墩(塔)或承台拱脚桥墩(塔)或承台桥墩(塔)或承台与主桥相连的引桥桥与主桥相连的引桥桥与主桥相连的引桥

13、桥头、与主桥相连的引桥桥车辆荷载头、上下行车道头、上下行车道上下行车道头、上下行车道挠度跨中、1/ 4跨、3/ 4跨跨中、1/ 4跨、3/ 4跨跨中、1/ 4跨、3/ 4跨跨中、1/ 4跨、3/ 4跨伸缩缝宽度伸缩缝上下游伸缩缝上下游伸缩缝上下游伸缩缝上下游主塔变形塔顶塔顶主跨跨中、1/ 4跨、3/ 4主跨跨中、1/ 4跨、3/ 4主跨跨中、1/ 4跨、3/ 4跨,主跨跨中、1/ 4跨、3/ 4应力跨,边跨跨中,支座处跨,边跨跨中,拱脚边跨跨中,索塔跨,边跨跨中,索塔索力吊杆斜拉索主缆、吊索主跨跨中、1/ 4跨、3 /4主跨跨中、1/ 4跨、3/ 4主跨跨中、1/ 4跨、3/ 4跨,主跨跨中、

14、l/ 4跨、3/ 4振动贻边跨跨中跨,边跨跨中边跨跨中跨,边跨跨中温度跨中湿度跨中主跨跨中、索塔、锚主跨跨中、索塔主跨跨中、塔顶、锚;主跨跨中、塔顶脚,+-一一雨斤习上旦跨中跨中跨中跨中注1:一表示无需监测;注2:表示应根据桥梁结构自身特点适当增减并设置在相应部位。DB50/T1 115一20216传感器模块6.1一般规定传感器应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3传感器应具有抗雷击及抗干扰(电源、电磁)的能力。4传感器模块安装应不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及桥梁的正常运营,且便于施工和后期更换。月1月1月1.6666.2传感器性能要求6.2.1桥梁运营状态监测系统常用传感器性能应符合表7规定。表7常用传感器的性能

15、要求传感器类型技术指标汉,少汉,少1且2风速风向仪风速分辨率:0.l m/ s风速测量精度:三o.s m/ s(0一30m/ s)三1.o m/s(全30m/s)3)风向分辨率:0.1。4)风向测量精度:三士1。(O一30m/ s)三士2(妻30m/ s)加速度计l)灵敏度:七2 .2V/g2)动态范围:封ZOd B3)低频截止频率:三0 .25Hz动态称重系统GNSS勺检测清度:七95%2)检侧该户:5一80k m/ h3 )MTIF:上2,50,价内次l)静态基线:水平精度:3m m+0.SPp m;竖向精度:s m m+1p p m2)实时精度:水平:IOm m+l.s p p m高程:

16、15m m+l.s p p m位移传感器l)分辨率:三0.l m m2)精度:且mmDB50/T1 115一2021表7常用传感器的性要求(续)传感器类型技术指标应力传感器锚索计磁通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雨量计l)分辨率:1匹2)精度:三2林。(士100林。)延 5林。(士500林。)3)蒸15尽。(士1500林。)l)灵敏度:0.1%FS.2)精度:三10KN(250一999KN)蒸30KN(1000一2999KN)蒸50KN(妻3000KN)l)精度:三50KN(250一999KN)三150KN(1000一2999KN)簇250KN(妻3000KN)l)分辨率:0.12)精度:士0

17、.5l)分辨率:0 .5%RH2)精度:全3%RHl)分辨率:三0.l m m2)精度:且s m m注:表中括号表示传恳协刻试范围:6.3传感器安装要求6.36.3.36.3.46.3.5传感器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i全硷,共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偏差应小于设计文件要众并符合相关规程的规定。传感器及其引出线缆应有标识并设置保护指施J对己安装的传感器、线缆等硬件应具有防止人为破坏礼下水冲刷的措施。7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7.1一般规定7.1.1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应与相应传感器参数匹配、兼容,其精度和分辨率不应低于相应传感器。7.1.2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应设置保

18、护、抗干扰措施,避免受温湿度、雷击、过载冲击及干扰源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防止损坏。7.1.3当需进行相关性分析时,数据应同步采集;动态数据采集的时间差应不大于0.l m s,静态数据DB50/T1 115一2021采集的时间差应不大于35。7.1.4数据采集站的设置应考虑数据同步采集的需求。7.1.5针对地震、撞击等特殊状态,原始监测数据应具有可追溯性。7.1.6数据采集方案应符合下列规定:a)A类监测系统应能实现定时、触发和手工采集数据;b)B类和C类监测系统应根据监测目的、监测参数类型和数据采集、传输能力综合确定采集方案。7.1.7触发采集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根据地震动、振动等动态监

19、测值和应变、位移等静态监测值启动触发采集;b)触发阂值宜根据桥梁结构规范、桥梁结构计算和现场测试统计值综合确定。7.1.8数据采集频率应满足下列规定:a)地震动、振动监测参数的采样频率应不低于50Hz;b)应力、位移等动态监测参数的采样频率对A类监测系统应不低于ZOHz;对B类和C类监测系统应不低于IHZ;c)温湿度、应变、位移、裂缝宽度、索力等静态监测参数采样频率对A类监测系统不宜低于1/600Hz;对B类和C类监测系统不宜低于1/300OHz。7.2数据采集硬件设备性能要求7.2.1数据采集硬件选型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a)传感器种类、数量;b)信号特征、采样频率和数据传输速率;c)信号预处

20、理的要求;d)标准协议和标准接口。7.2.2数据采集硬件设各性能宜符合表8规定。表8数据采集硬件设备性能要求序号设备名称险能参数动态信号采集仪1 )1 1己位数:妻16位2)单通道宋月;速率:妻SOHz3)输入阻抗:)1资,f静态信号采集仪1)A/D位数:妻16位2)单通道采集速率:妻IHz3)输入阻抗:妻IMDB50/T1 115一2021表8数据采集硬件设备性要求(续)序万设各名称险能参数光信号解调仪频率类采集仪l)分辨率:0.2p m2)精度:士Zp m3)动态范围:50d B带宽:)40n ml)分辨率:士0 .o l Hz2)精度:0.IHz3)输入阻抗:妻IM7.3数据传输硬件设备

21、性能要求7.3.1当传输距离较远时,宜采用数字信号或光纤传输技术进行传输,并考虑传输线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更换性。7.3.2无线传输方式宜选用电磁波传输技术,信号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应远离强电磁干扰源。7.4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安装要求7.4.1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检验,确认符合监测系统设计要求及产品技术文件所规定的技术性能。7.4.2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应安装在采集箱或者控制柜中,并设置齐全、清晰的铭牌标志。7.4.3数据采集设备和控制柜的布置应不影响车辆、桥面行人以及检修人员的通行;当数据采集站和控制柜布置在通道中时,应设置有效的防撞措施。7.4.4数据采集站和扮知!柜内的强

22、、弱电的端子应分开布置。7.4.5数据采集与传愉设备的岁装按照国家标准GB50254执行。7.5数据采集和传输软件功能要- - .7.5.1数据采集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a)能根据不同采集方式进行数据采集;b)数据自动存储、缓存管理和自动传输;c)采集参数能本地或远程配置;d)能独立配置传感器个数、定时采集时刻表等参数;e)自动开关传感器与采集设备的电源;f)支持远程实时数据采集、控制与维护。7.5.2数据传输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a)应考虑数据传输的一致性、可靠性,并满足日后系统扩展、升级的需求;b)对A类和B类监测系统,宜具备数据备份及加密功能。7.5.3系统能够进行时钟校验,其时间误差应不大

23、于3m s。7.5.4在工作异常情况下应能自动复位。DB50/T1 115一20218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8.1一般规定8.1.1应进行数据去噪及数据插值等数据预处理。8.1.3处理、分析后数据保留 的位数应与传感器测量精度一致。8.1.4在更换传感器后,应对更换前后数据的衔接进行处理。8.2软件设计及功能要求8.2.1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设计应遵循可靠性、高效性及可扩展性原则。8.2.2结构响应数据分析应包含下列功能:a)同类监测参数中不同传感器的监测数据之间的趋势性分析;b)响应类监测参数与环境类、荷载类监测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分析。8.2.3软件应具有数据特征值统计分析功能,且各类监测参数的数据

24、统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风速、风向应按日统计出平均风速和平均阵风风速;b)车辆荷载应分别按日、月、年为统计周期,给出荷载最大值,并按年给出车辆荷载极值分布;c)温湿度应分别以日、月、年为统计周期,给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累计值;d)应变、位移、裂缝宽度等静态监测参数应分别以日、月、年为统计周期,给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均方根和累计值;e)地震动应分别以日、月、年为统计周期,给出最大加速度值;f)振动应分别以日、月、年为统计周期,给出最大加速度值、加速度极值的均方根以及频率等模态参数。8.2.4数据处理分析的结果应作为结构安全预警模块的输入特征参数。8.2.5数据处理、分沂后的表现形式宜

25、符合表9的规定。表9数据表现形式监测参数数据特征值风玫瑰图风速、风向三秒平均阵风风速告久一右护千均风速监测参数数据特征1户最大加速度值地震动频谱特性温湿度时程图环境温湿度温湿度统计值DB50/T1 115一2021表9数据表现形式(续)结构截面温度梯度结构温度结构整体的温度分布每车道车流量平均车速车重、车速车重统计车型统计车由重分布应力时程图结构应力应力与温度的相关图位移时程曲线位移各测点分时段统计值位移与温度的相关图监测参数数据特征值索力的平均值索(吊杆)大索力变化极值i.毋索力与环境温度的相关图加速度功率谱结构频率结构振动阻尼比少。蔽耳日,/L飞J二立9数据管理模块9.1一般规定9.1.1

26、数据管理模块应具有桥梁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和养护维修记录等信息的接入功能。9.1.2数据管理模块应提供可靠的数据交换与存储平台。9.1.3数据管理模块应具备数据自动备份与恢复机制。9.1.4数据管理模块应提供开放的公共的数据接口。DB50/T1 115一20219.2数据库设计要求9.2.1数据库设计应遵循可靠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原则,并应考虑数据结构的整体性、数据库系统与应用系统的统一性。9.2.2数据库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宜按表10进行数据库模块划分。表10数据库分类序J万数据库名称数据库功能描述原始数据数据库存储传感器监测的原始数据过程数据数据库存储原始监测数据经处理分析后的数据结构状态

27、数据库存储结构安全预警子系统分析的中间数据和最终结论系统参数数据库存储运营状态系统中的各类参数,包括设备编号、监测参数、采样参数、设备状态参数等系统维护数据库传感器自诊断信息、存储系统运行期间所有设备和系统的历史工作状态桥梁信息数据库桥梁的基本信息及病害信息施工监控数据库施工监测测试数据和报告;历次养护维修施工控制数据和报告9.2.3原始数据库及过程数据库中的监测数据存储表宜按表11进行设计。表11索引Pr i代几、,监测数据存储表监测参数名称数扼类型是否为空说明d a t e t i m e采集时间f l o a t测点1监测数据f l o a t测点2监测数据f l o a t和叫点飞监测

28、数据挑毗啊贿嘛。嘛:二?/狈狈狈9.2.4结构状态数据库中的安全预警结果表宜按表12进行设计。DB50/T1 115一2021表12安全预警结果表表名安全预警结果表歹日名数据类型索引是否为空说明IDf l o a tPr i m a r yk e y刁不口序J万Ta b1e Na m en v a r c h a r(50)万茱口表名(类型名)Co l u m n Na m en v a r c h a r(50)冈东口字段名(测点名)Da t e t i m ed a t e t i m e冈不口预警发生时间否否Wa r n i n g Ty p eWa r n i n g Va l u e

29、i n tf l o a t预警类型预警值Ge n e r a l Al a r m Up Va l u ef l o a t一级预警上限值Ge n e r a l Al a r m Do w n Va l u ef l o a t一级预警下限值否否不口不口Se v e r e Al a r m Up Va l u eSe v e r e Al a r m Do w n V威u ef l o a tf l o a t二级预警上限值二级预警上限值Is Ha n d l eb i t环茱口是否处理标记值9.2.5系统参数数据库中的系统参数表宜按表13进行设计。表介系统参数表表名系统参数表一!口勺索

30、歹叮名数据类型Ta bl e Na m en v a r c h a r(50)Pr i m a r yk e yCo l u m n Na m en v a r c h a r(50)Pr i m a r yk e y刁不目歹日名数据类型索引是否为空Co l l e c t i o n Ty p en v a r c h a r(50)Pr i m a r yk e y刁不目说明表名(类型名)李段名(测点编号)U色明采集类型Po f tn v a r c h a r(50)刁不口采集端口l 6DB50/T1 115一2021表13系统参数表(续)表名系统参数表歹日名数据类型索引是否为空说明设

31、备地址采样频率(HZ)不目否Ad d r e SSn v a r c h a r(50)Fr e q u e n c ySt a t l l S环茱口钡(点状态值手L手Lnn刁刁9.2.6系统维护数据库中的系统自诊断状态表宜按表14进行设计。表14系统自诊断状态表表名系统自诊断状态表歹J名数据类型索引是否为空说明IDf l o a tPr i m a r yk e y序列号T11l l C诊断时问否否d a t e t i m eTy p e Nu mSt a t l l SC0f l t Cf l t自诊断类型自诊断状态内容9.2.7桥梁信息数据库中的桥梁信息表宜按表巧进行设计。表巧桥梁信息

32、表不口不巨桥梁信息表数据类型贡引是否为空说明n v a r c h a r(50)n v a r c h a r(50)PI.i m a户k、了桥梁名称桥梁类型十一一一不目不目5i z e Co n t e n tDe s c r i p t i o nIm a g e lx m lx m lIm a g e桥梁相关基本信息病害描述图片1Im a g e nIm a g e刁不目图片n9.2.8施工监控数据库中的施工监测记录表宜按表16进行设计。l 7DB50/T1 115一2021表16施工监测记录表表名施工监测记录表歹日名数据类型索引是否为空说明f l o a tPr i m a r yk

33、 e y序列号T11l l Cd a t e t i m e记录时间Pr o je c t Na m en v a r c h a r(50)监控项目名De s c r i p t i o nn v a r c h a r(m a x)监控记录描述Re p o r tl m a g C监控数据和报告9.3数据管理机制要求9.3.19.3.29.3.39.3.4出量。9.3.59.3.69.3.7宜采用基于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并提供方便的接口和完整的数据控制功能。宜采用成熟的关系 型数据库,具有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易于开发维护。应具有用 户权限控制功能,并具有监控数据库运行状态、自动调整数据缓

34、冲区大小的功能。应能定义数据存储的有效区 间,具备快速提交、成组提交、多块读出与写入技术,减少输入输当数据库的状态出现异常时应自动给出提示,并自动给出相应的操作建议。数据库应进行备份。应提供公共数据接口。10结构安全预警模块10.1一般规定10.1.1应结合桥梁检测、管养数据进行经:构安全评估和预警。10.1.2A、B类运营状态监测系统应自动给出结构支全评估报告,每年不少于2次;C类运营状态监测系统宜给出结构安全评估报告,每年不少于1次。10.1.3针对结构各类监测参数应建立两级预警指标:a)一级预警表示桥梁出现异常情况,需密切关注桥梁结i月抓境和口认应,并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营;b

35、)二级预警表示桥梁可能出现异常情况,需加强桥梁结构环境和响应的监测频沙,并加强人工观测。10.1.4应能根据结构安全评估结果或预警指标实现自动预警。10.1.5当桥梁遭受突发事件时,应立即进行结构安全评估。DB50/T1 115一202110.2结构安全评估10.2.1结构安全评估可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理论法、专家系统法、灰色理论法、神经网络法等方法。10.2.2结构安全评估采用的应根据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10.2.3有限元模型修正宜符合下列规定:a)采用参数型方法进行模型修正;b)综合利用静力荷载试验结果和动力测试信 息作优化目标函数;c)采用敏感性分析选择待修正参数,并结合人工检查

36、结果及参数物理意义限定参数变化范围。10.2.4应给出桥梁的主要危险状态描述,建立危险状态信 息库,并存入桥梁信息数据库。10.2.5结构安全评估报告应给出评估方法、评估项目、评估结论,以及桥梁结构可能出现的危险状态及处置建议。10.3结构安全预警10.3.1分级预警指标宜根据桥梁结构力学分析、桥梁结构规范和监测数据统计值等综合确定,并应不大于表17的规定。表17各类监测参数的分级预警指标监测参数类型一级预警二级预警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大于设计EZ地震作用加速度峰值加速度峰值大于设计El地震作用加速度峰值车辆荷载车辆轴重或总重大于2倍设计车辆荷载值车辆轴重或总重大于1.5倍设计车辆荷载值风速平好丫

37、风速大于设计风速平均风速大于 0.8倍设计风速温度最高、温度梯度大于设计温度以及最低温度小于设计温度位移最大值大于设计值或单月内同次以上一测惊出丁见10一最大值大十设计值的0 .8倍匕)一一Le s e s e s e s e s?.应变最大值大于设计值或单月内同一测点出现10次以上最值大于设计值的0.8倍索力最大值大于设计值最大值大于设汁值的0.95倍注:表中“一”表示无该项内容。10.3.2预警应通过亮灯、响铃、发短信等多种方式同时进行。10.3.3预警报告应给出预警时间、预警指标、预警传感器所在物理位置等信息。10.3.4应根据不同预警级别,为桥梁管理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相应的处置建议。D

38、B50/T1 115一202111系统验收11.1系统联调合格,并向业主备案后,系统方可开通投入试运行。11.2桥梁运营状态监测系统无故障试运行3个月后方可报请业主组织系统验收。11.3桥梁运营状态监测系统验收时应进行档案资料验收。11.4系统验收的流程应符合图1规定。/开“)成立验收小组确定验收内容和标准项目档案查看项口外场查看系统功能验证索坑戎运行检验一l-I呼。、;柔二一一习云之卜卜飞了叱入一通过验收整改_(结 束、图1系统验收流程图DB50/T1 115一202112系统运行与维护承建单位应对桥梁管养部门进行资料移交,并对指派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桥梁管养部门应建立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桥梁管养部门应安排专人或委托专业单位对桥梁运营状态监测系统进行日常管理。每季度应进行一次系统检查。IC艺Q4八艺八艺艺艺月1月1月1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公路桥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