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T 2158-2021 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浙江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9574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8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T 2158-2021 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浙江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33∕T 2158-2021 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浙江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33∕T 2158-2021 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浙江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33∕T 2158-2021 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浙江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33∕T 2158-2021 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浙江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GS03.080.01CCSA 20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2158一2021代替DB33/T2158一2018、DB33/T2159一2018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Us eo fr e g u1a t1o n sf o rp1a n n1n ga n dm a n a g e m e n to fs h e1t e r sa n dr e s e t t1e m e n tp1a c e s2021一06一15布2021一07一15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3/T2158一2021目次一一Z山一一立一别茜.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选址要求.5建设要求

2、.6物资储备要求.7管理要求.附录A(规范性)视频监控设备要求.附录B(规范性)应急生活包物品.附录C(规范性)浙江省避灾安置场所LOGO及浙江省避灾安置场所标识牌示意图附录D(规范性)避灾安置场所指示牌示意图.1O12DB33/T2158一2021士一口前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代替DB33/T2158一2018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储备和管理规范、DB33/T2158一2019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 一将DB33/T2158一2018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储备和管理规范中

3、救灾物资储备相关内容整理并入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中(见第6章);一 一修改了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和管理主管部门(见第7章,2018年版的第6章);一 一增加了避灾安置场所建筑安全检查和评估的要求(见5.1.7);一 一增加了测定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模的参考依据(见5.2.2);一 一修改了场所内各类设施配置的要求(见5.4.2,2018年版的5.4.3);一 一修改了救灾物资储备的要求(见6.3.1,DB33/T2158一2018的5.2.1);一 一增加了避灾安置场所命名规定(见7.3.3 );一 一增加了对功能分区牌、宣传牌等摆设的要求(见7.3.4)。一一增加了对视频监控设备的要求(见附

4、录A )一 一修改了对应急生活包物品的要求(见附录B,DB33/T2158一2018的附录A、附录B)本标准由浙江省应急管理厅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应急管理数字与技术中心、浙江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晓和、邵琦、石永国、方恒、毛树怀、徐骋、陈星、王鹏飞、罗壮、王俊。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一DB33/T215尸一ZC18、DB33/T2159一2018;一一本次为第一沙今订。DB33/T2158一2021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避灾安置场所的选址要求、建设要求、物资储备要求和管理要求等内容。

5、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含新造、新挂牌)、改建(含改造、扩建)的避灾安置场所及运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种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GB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T24439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规范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22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DB33/1066村镇避灾场所建设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6、避灾安置场所s h e1t e r sa n d;:,etl e m e n tp l a c e s由政府确认或组织建设,为受目 泌:灾害等突发事件影响、需要转移安置的当地群众及外来人员,无偿提供临时性避护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场所3.2避灾安置人员s h e1t e ra n dr e s e t tl ep e o p l e因受到自然灾害风险威胁或自然灾害袭击以及突发事件影啊,由允贻 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需要临时安置的避灾人员。3.3自然灾害n a t u r a1d1Sa s t e r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

7、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DB33/T2158一20214选址要求4.1避灾安置场所选址时应考虑覆盖区域内需要转移安置的人员数量、空间分布和公共设施状况,合理布局,确保选址安全。4.2避灾安置场所的选址应符合当地建设规划,且交通便利、转移便捷,避开下列地段、建筑物和线路:一 一地震断裂带、不稳定斜坡或滑坡、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段;一 一江堤、海塘或溪滩边、旧有河道或山口、谷口;一 一工矿排污污染源、病源、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源等的下风、下游或下坡;一 一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一 一高压输电

8、、输油或输气线路。4.3避灾安置场所应避开自然灾害高发地带,选址要求如下:一 一台风多发地区 的避灾安置场所不应选择建造在风口地带的建筑,所选建筑宜与周围房屋集中成片;一 一避灾安置场所选择室内公共场所的场、馆,应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一 一蓄滞洪区以及洪水威胁的地段,避灾安置场所选址时应考虑最高洪水位的影响,选择地势高的平坦区域,且应避开蓄滞洪期间漂浮物易于集结的地区及进洪或退洪主流区。5建设要求5.1基本要求5.1.1避灾安置场所的抗震设防应符合GB18306、GB 50011和GB50223的相关要求。5.1.2避灾安置场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应符合GB50016相关要求。5.1.3避灾安置

9、场所主体建筑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台风多发地区 的避灾安置场所,屋盖应采取措施与相邻构件可靠连接,屋顶不应设置天窗。5.1.4避灾安置场所分为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可以新建确认、改造、修缮等方式建设,可利足以下么七资源:一一县(市、区)级避灾女置口心可利用人防疏散基地、体育馆、影剧院、会场、学校和社会福利院等公共建筑物和公园、厂场、乡乏地等公共场所进行建设;一一乡镇(街道)级避灾安置中心司利知乡镇敬老院、文化中心、学校等符合避灾要求的公共设施进行建设;一一村(社区)级避灾安置点可利用社区服务甲心、泛牛活动中心、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文化礼堂、党群

10、服务中心及中小学校等公共设施进行建设。5.1.5选择己有公共建筑物设立为避灾安置场所时,使用单位应做好九听房屋质量安全鉴定工作,必要时应进行加固。乡镇(街道)、村级避灾安置点建设应符合DB33/1户36的要水5.1.6避灾安置场所应定期做好安全评估工作:一一每年汛前应对避灾安置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每隔2年一3年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避灾安置场所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鉴定。一一避灾安置场所若使用教育用房、医疗卫生用房、文化场馆、体育场馆、养老服务用房、交通站场、商场等公共建筑,应在其实际使用年限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三分之二的当年委托房屋安全鉴定;2DB33/T2158一2021一 一若避灾安置场所使用建

11、筑未通过安全鉴定,应协调该建筑的使用单位和产权单位进行房屋修缮,或更换使用建筑。5.2建设规模5.25.2.2避灾安置场所其建设规模由容纳受灾群众所需的建筑面积确定。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模见表1。测定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模(规划安置人口数、建筑面积等)可参考以下标准:以服务责任区范围内的常住人口为基准核定,规划安置人口数不宜低于常住人口数的10%,人均有效避灾面积不宜低于3m 2。表1避灾安置场所规模分类表规模分类规划安置人日数(人)总建筑面积(可县(市、区)级多200)600乡镇(街道)级多100)300村(社区)级多50)1505.3功设置5.35.3.2避灾安置场所应兼顾平时使用和灾时避灾、

12、救灾、临时指挥的功能。避灾安置场所宜分设男女体息室、特殊人员体息室、管理人员办公室、救灾物资储备室、厨房间和卫生间(必要时也可采用移动式简易厕所替代),宜设置医疗室。男、女体息室在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家庭或性别进行区分安置。卫生间不应独立于主体建筑外。各类功能分区构成按表2。宾2避灾安置场所各类功能分区构成详表项目一一一下-!星几、级级别乡镇(街道)级村(社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室男休息室女休息室管理用房特殊人员休息室办公室监控(保安)室DB33/T2158一2021表2避灾安置场所各类功县(区)级丫O丫O”表示可具备该用房。分区构成详表(续)级别乡镇(街道)级村(社区)级房堂项目厨附属用房卫生间

13、注:“丫”表示应具备该用房;5.4设施配置5.4.1避灾安置场所设施配置应符合如下要求:一 一避灾安置场所应有与场所规模相匹配的物资仓储设施,供存放救灾物资;一 一避灾安置场所应有完善的给水、照明、通讯设施,宜设置应急灯和净水器;一 一避灾安置场所应在保护转移安置人员个人隐私的基础上配置至少1个视频监控设备,首选安装在公共活动区域,场所主要出入口通道、登记处,场所物资储备室,场所外全景等区域;视频监控相关要求和设备参数按附录A;一一淋浴设施设置宜区分男女,可设置于场所卫生间等区域;淋浴设施使用时段应在场所管理制度中 明确;一一乡镇级以上避灾安置中心宜配置指挥通信、发电、医疗急救等设备。5.4.

14、2各类设施配置按表3。表3避灾安置场所内各类设施配置项目县、区)红级别乡镇(街道)级村(社区)级物资储备设施供水设施照明设施通讯设施温度调节设施消 防设施环卫设施广播(指挥)系统DB33/T2158一2021表3避灾安置场所内各类设施配置(续)级别项目县(区)级乡镇(街道)级l隋时供电设施丫O医疗急救设施丫O淋浴设施丫丫视频监控丫丫无线网络00注:“丫”表示应具备该设施;O”表示可具备该设施。村(社区)级6物资储备要求6.1基本要求6.1.1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储备应合理确定储备种类和数量,建立和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满足灾害救助和应急指挥所需物资的储备和管理需要。6.1.2避灾安置场所内救

15、灾物资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应参照浙江省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要求。6.1.3应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包括物资台账和管理经费会计账等内容。救灾物资入库、保管、使用应有完备的凭证手续。6.2储备要求6.2.1救灾物资分为生活类和食品类二类。救灾物资的种类与数量应根据沿海、山区和其他地区的不同情况储备,实施差异化管理。6.2.2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应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立专门房间存放,专人负责。存放场所应避光、通风良好,有防火、仔一i人、防潮、防鼠、防污染等措施。6.2.3储备物资应分类存放,码放整齐,留有通道,严禁接触酸、碱、油脂、氧化剂和有机溶剂等。6.2.4应保障储备物资质量合格己拓类物资在保

16、质期内、无损坏变质。6.2.5应保障储备物资账物相符,定期盘声及时补充。6.2.6储备物资的维护应按照GB/T24439中的头淤屯执行6.3品种要求6.3.1生活类救灾物资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种类包括洗漱用品、餐具、床铺和其他必要用品。各尖避灾安置场所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配置见表4,救灾物资质量要求、报废期限参照应急管理部、省应急管理,一万相关文件执行。应急生活包内容按附录B,应急生活包外包装应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等信息。DB33/T2158一2021表4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配置物资品种场所类别交通不便易灾山区其他地区000丫丫丫丫00丫丫丫床铺(行军床、折叠床等)餐具应急灯(手电)帐篷净水器棉被

17、防潮垫应急生活包注:“丫”表示应具备该物资;沿海易灾地区丫丫丫OOO丫丫O”表示可具备该物资。6.3.2食品类救灾物资食品类救灾物资应储备饼干、方便面等方便食品和饮用水,宜增加储备大米、食用油等。避灾安置场所内有厨房等配套设施或有协议储备,保证在2小时内供应食品类救灾物资,可不储备方便食品。6.4数量要求6.4.1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储备的数量应根据规划设计可安置人数确定。6.4.2避灾安置场所内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一沿海易灾地区的避灾安置场所,应按照规划安置人数的50储备;一一交通运输不便、易灾的山区避灾安置场所,应按照规划安置人数的40储备;一一其他避灾安置场所,应

18、按照规划安置人数的20储备。6.4.3食品类救灾物资储备量按每人每日所需数量计算。避灾安置场所内方便食品和饮用水储备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一沿海易灾地区的避灾女置场所,应按照规划安置人数每日所需数量的50储备;一一交通运输不便、易灾的山卜避灾安置场所,应按照规划安置人数每日所需数量的40储备;一一其他避灾安置场所,应按照规划又多人数每日所需数量的20储备。7管理要求7.1基本要求7.1.1避灾安置场所实行属地管理,场所的建设与管理应参照浙江省八民改广办公厅关于加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丁印发浙江省应急管理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等

19、有关规定要求,产权单位协助配合日常维护管理。7.1.2避灾安置场所权属单位应做好避灾安置场所管理工作,签订避灾安置场所管理使用协议,指定专人配合做好避灾安置场所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救灾物资和避灾设施安全。7.1.3避灾安置场所使用单位应做好各类救灾物资管理,定期检查,及时更新、补充。7.1.4避灾安置场所的主体建筑、电线电路、消防设施等要定期检查维护,并予以记录。DB33/T2158一20217.1.5避灾安置场所内应张贴悬挂有关图片资料、运行管理制度,或以展架、易拉宝等形式设置,宣传防灾减灾救灾科普知识。宣传资料、场所运行制度等标牌平时可统一存放于救灾物资储备室,灾时应及时取出设置于相应区域

20、。7.1.6避灾安置场所应严格进行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管理,及时医治或转送受伤、患病人员,防止疾病传播,保障群众身体健康。7.2启用管理7.2.1启用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及时启用避灾安置场所:一 一当地人民政府发布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时;一 一当地人民政府视情发布紧急转移指令时;一 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面临威胁时;一 一其他条件需要启用时。7.2.2启用方式避灾安置场所的启用应参照浙江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等有关规定要求,及时启用,认真做好接收转移安置群众的各项准备工作。又2.3服务保障7.2.3.1避灾安置场所启用后,避灾安置场所管理

21、单位应实施对避灾安置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对避灾安置人员进行登记,做好食物等基本生活保障物资的发放、登记,安排好群众的基本生活,安抚受灾群众情绪,掌握避灾群众的动态,维护好避灾安置场所秩序。7.2.3.2避灾安置场所启用后,向转移安置群众提供的第一餐可为方便食品,之后避灾安置场所应自行选择方法制作热食,购买热食并提供。7.2.4响应终止7.2.4.1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发布撤离回迁指令后,管理服务人员应组织避灾人员有序撤离。7.2.4.2避灾人员撤离后,管理服务人员应及时对避灾安置场所物品、设施进行整理和补充。7.3标志管理7.3.1避灾安置场所建筑外墙应明显设置全省统一的“趁又安置场所”、“避

22、灾安置中心”、“避灾安置点”标识牌(按附录C ),便于引导群众转移安置。7.3.2通往避灾场所主要路口的醒目位置应设置全省统一的乞(市一区)、乡镇(街道)避灾安置中心、村(社区)避灾安置点”指示牌(按附录D)。若该避灾安置场叮为多个衬(社区)提供服务保障,应在其建筑外墙、多个路口或路边建筑上设置引导路标,其标识牌、指元牌应表让为“XX村(社区)、XX村(社区)避灾安置点”。7.3.3县(市、区)、乡(街道)级避灾安置场所名称统一为“相应级别辖区名称避灾安置中心”,村(社区)级避灾安置场所名称统一为“XX村(社区)避灾安置点”。辖区有2所以上避灾安置场所的,可以采用“辖区名第一(第二、第三 )避

23、灾安置中心(点),或“辖区名所在地点具体名称避灾安置中心(点)”的方式命名。DB33/T2158一20217.3.4避灾安置场所各功能分区和人员疏导的标牌、安全警示标志齐备明晰,符合GB/T10001.1的要求,在启用时及时将标识牌设置在相应位置。功能分区和人员疏导的标牌平时可统一存放于救灾物资储备室,灾时应及时取出设置于相应位置。7.4物资管理7.4.1物资购置7.4.1.1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应通过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调运、各级人民政府采购等方式进行购置。7.4.1.2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购置经费保障应参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浙江省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24、等有关规定要求。7.4.2物资发放7.4.2.1发放使用救灾物资时,应做到账目清楚,手续完备。台账内容要求具备使用时间、使用种类、使用数量等内容。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使用台账需与避灾安置场所启用记录相对应。7.4.2.2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救灾物资的发放和使用,应做到用旧存新、用零存整,减少损耗和浪费。7.4.2.3避灾安置场所管理单位应对救灾物资使用者进行技术指导。7.4.2.4爱护救灾物资,使用者不应出售、出租和抛弃救灾物资。7.4.3物资补充7.4.3.1救灾物资每次使用后,需及时进行补充。7.4.3.2汛期(每年4月一10月)使用后,应在2周内通过仓库调运、紧急采购等方式按储备要求补

25、充到位。7.4.3.3其余时间应在3个月 内补充到位。7.4.4报废处置7.4.4.1严重损坏或超过储备年限无法使用的救灾物资,避灾安置场所管理单位应及时向所属应急管理部门报告,经应急管理部J、财政部门、粮食物资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报废。对报废物资的处置(包括可利用部分的再利用等),了参照了浙工省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执行。7.4.4.2避灾安置场所内储备救灾物资报废处置的沙值收入,按照国库集中收缴制度,全部上缴当地财政。镇(街)、村(社区)自行出资购买的避灾找资残注!交入,由乡镇介入指导,并按照相应制度进行处理。DB33/T2158一2021附录A(规范,l生)视频监控设备要求A.1视频采集

26、设备须满足的要求A.1.1监控摄像机必须能够全天候工作,白天和夜间都可以拍摄清晰的视频。A.1.2所配云台解码器应具有开放的兼容的控制协议以及标准控制接口。A.2摄像机的技术参数应满足的要求A.2.1筒型网络摄像机:一 一支持H.264、H.265、MJPEG视频编码格式;一 一分辨率应不小于192Ox 108025f p s;一 一内置白光补光灯,最远可达30米,白天或夜晚均可输出彩色视频图像;一 一最低照度彩色:0.0004IX;一 一同一静止场景相同图像质量下,在H.265编码方式时,开启智能编码功能和不开启智能编码相比,码率节约85%;一一防护等级IP67。A.2.2半球型网络摄像机:

27、一一支持H.264、H.265、MJPEG视频编码格式;一一分辨率应不小于192o Xl o 8025f p s;一一内置白光补光灯,最远可达30米,白天或夜晚均可输出彩色视频图像;一一最低照度彩色:0.0005IX;一一同一静止场万不r 1同图像质量下,在H.265编码方式时,开启智能编码功能和不开启智能编码相比,码率节约85%;一一防护等级IP67。A.2.3球型网络摄像机:一一支持H.264、H.265、MJPEG视频编识洛式一一分辨率应不小于192o x 108025f p s;一一内置白光补光灯,最远可达30米,白天或夜晚幼可输出彩色视频图像;一一最低照度彩色:0.0003IX;一一

28、应不小于23倍光学变倍,16倍数字变倍;一一水平旋转范围为360。连续旋转,垂直旋转范围为一20。一90八一一防护等级IP67。A.2.4硬盘录像机:一一应不少于4路H.265、H.264混合接入解码;一一带宽:40M接入40M转发;一一支持4XIO80P解码;一一1个千兆网口,4G通信(全网通);一一应不少于1个盘位。9DB33/T2158一2021附录B(规范l生)应急生活包物品B.1应急生活包物品清单应急生活包所包含的物品清单见表B.1。序J万项目表B.1应急生活包物品数量备注条个条条件11111111111空调被2枕芯冰丝席全棉缎档毛巾需绣直径45m m的彩色Lo g o图案T恤胸口印

29、制彩色直径45m m的Lo g o图案双个jljl塑料拖鞋牙刷保温杯餐巾纸印制直径25m m的Lo g o图案及文字10硅胶折叠脸盆印市日直径SCm的Lo g o图案一11卜个包个条jljljl一,月一次性内裤成人长款加厚雨衣(非一次性)洗漱袋1件胸口印创直径SOm m的Lo g o图案1只14包装袋1个材质:防水牛津布;规格:45*35*IOCm工 艺:安装拉链DB33/T2158一2021B.2LOGO图样LOGO图样见图B.1。R:245GB4】R:21SGB24R:】OGB:59R:32G:B;213R:24SG23323173】50182B45图BLOGO图样11DB33/T2158

30、一2021附录C(规范性)浙江省避灾安置场所LOGO及浙江省避灾安置场所标识牌示意图避灾安置场所LOGO见图C.1,避灾安置场所标识牌见图C.2。浙i一省避灾安段场所LOGO示意图.避灾场所Em e r g e n c ySh e l t e r顿色:谷为引。.:, , C100Yl00为M50、门e 6图C.1浙江省避灾安置场所LOGODB33/T2158一2021290-O竹O闪可雷XX县、送灾安置恤匕扮x x x县(市、l式)减灾委员会办“县区应O小TO、270一45643600一一曰材XXX乡镇(街道)避灾安置中心x x x县(杠、l式)减灾委员会办公室x x x县(,11、区)应急

31、管理局c. l口XXX村(社区)口口勺灾安置XXX县牡、t。谈灾XXX县。万、l犬)41二6口J:600X400X20m m(弓)氏I自i)认佘不诱乍冈板、蚀刻丈芳i泰卜州M口卜目已口L人下se中不目r曰侧日厅人刀月日洲日旧田L卜入不l丰!l宋简体,.r(:方:、J月l产月1图C.2浙江省避灾安置场所标识牌13DB33/T2158一2021附录O(规范性)避灾安置场所指示牌示意图县(市、区)、乡镇(街道)避灾安置中心指示牌见图D.1,村(社区)避灾安置场点指示牌见图D.2?割胜一4气11!4一厂仁,)乙六CS人l.甘00吊一。、入,必犷攀,.tE.二悦旦万峨甘布!呈l一一工。O内9(井、,l.

32、j Ar l1日一k,1l ,.,为之州;CS人足伪县市,区、体随敬安种心,二认时1 . : 1.L公侧S缺卜二l腼明印,阶凶d心口闪闪1:10一闪一一公J.?320勺(吟、为Av】r.t一】r日k炒。l.r 1一气巴习-C户工一口如卜闪O心心大七中银半、U干.-一id之l l j二,,!T 几:., / ,、丁!j,., j二1,_. ,少少M叮f二)认Ml,二).丫1!_,_)丫1r: )(Yl(二l(二j460名乡之i也灾交户一30441!001亡、J 污小)弓l;、汤一、!户八6户勺11.111)1I-刃户为2汀门粗i1眨5厂1一!甲-一一:?卜一凝一仁补只日日日阵一一!月00的一口一

33、闪忆。-x480乙刁l县(乡)级i遨火交l , 11,亡、J行,J牌结钩1钊刊半“I:304门2mm)浦、t寿11勺十反、价,、介一烤份个、:夕上IJ图。1x x县(市、区)、x x乡镇(街道)避灾安置中心”指示牌14DB33/T 2158一2021i体).)之CS)、!)。lf呀为Ai a lBl a Ck色!色却,叮卜,,14)乍:气i板i、), Av a n t Ga r d eBk日T.,l!,.i a f寸、为之灿C以之权门户一l-),i l)!色:为C100为C100、Y100为M50、Y100为M100、Y100!.一上一.月!J、啊,j Jl人、产山一l吸,.IJ口口习1000900以曰.J丫,砚甘一1.一因:中囚、,I凡!月灿J声.获行口L:30400.s m m)布、寿l勺个之一。9一111切叹n.!乙:卜!州汽门:、X/气适4:,J;.,4二小:气11悦00的一00幻304!0.s m mJ3X2.SCm5勺飞,1l j留l l ii一)1.,.l, JIJU山氏!J口且弓图0.2,XX村(社区)避灾安置点”指示牌15口口口口口口峨口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