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模拟试卷(答案)
1.请把这句名言规范、端正地抄写到田字格内。
(1)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2)“爱、人、敬”字都有相同的笔画,分别是: 和 ,这两种笔画在书写时要写得 ,这样字形才优美。
2.照样子,写一写。
例1:手舞足蹈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例2:颤巍巍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例3:五湖四海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开展“做动作猜成语”的游戏时,下面不好用动作或表情表示的成语是:
(1)A.张牙舞爪 B.手舞足蹈 C.摇头晃脑 D.春华秋实( )
(2)A.手忙脚乱 B.大吃一惊 C.春光明媚 D.提心吊胆( )
4.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张】①陈设,铺排;②看,望;③量词;④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
妈妈给我拍了一张好看的照片。( )
上课时,我们不能东张西望。( )
我们不能养成铺张浪费的习惯。( )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香甜 练习 花丛 邮漂 B.招引 雨珠 尽头 跳舞
C.照例 胡涂 迟到 飘杨 D.墙璧 准备 石径 橙子
6.补充成语,并照样子仿写一个。
耿耿( )( ) 津津( )( ) __________
笔墨( )( ) 琴棋( )( ) __________
守株( )( ) 拔苗( )( ) __________
7.下列句子中哪一句不是比喻句。( )
A.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
B.梁龙的身体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C.洞庭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D.张华像他爸爸一样又高又大。
8.按要求写句子。
修改病句: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成陈述句: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句子补充完整。
这间房子小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积累。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 )。乱入池中( ),闻歌始觉( )。——《采莲曲》
水光潋滟( ),( )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 ),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牧童骑(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 )。——《所见》
( )中断楚江开,碧水( )至此回。两岸青山( ),孤帆一片( )。——《望天门山》
灯不拨( ),理不辩( )。——日积月累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 )。——《夜书所见》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打翻的鱼缸
①三年级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期中考试,监考老师也静静地守在这里。教室最后一排,一个小男孩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这并不是因为试题太难,而是他太想上厕所。但是,腼腆的他想等考试结束后再冲向洗手间。忽然,尴尬的事发生了,他尿裤子了。小男孩羞愧得不知所措,他想:这下完了,如果同学们发现,我会被笑死的,再也不会有人愿意和我一起玩了,怎么办啊?小男孩的眼中盈满了泪水。幸好同学们都在埋头写题, 。
②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小男孩的焦躁不安。他轻轻地走到小男孩身边,立刻就明白了一切。随后,老师不动声色地来到窗边,端着窗台上的金鱼缸走过来,经过小男孩身边时,他“一不小心”打翻了鱼缸,小男孩身上溅满了水。这突如其来的事故惊扰了其他同学,大家都回过头来看着老师和小男孩。老师连忙向小男孩道歉,并示意其他同学继续考试。接着,他领着小男孩来到自己的办公室,擦干小男孩身上的水,并给他换上一条干净的裤子。
③小男孩回到教室的时候,穿着一条极不合身的裤子,皮带都系到胸口上了,看上去滑稽极了,但是 ,而是对他报以友善和同情的眼神。小男孩心里对老师充满了感激。
④考试结束了,同学们陆续离开了教室,最后剩小男孩一个人,他走到老师身边,怯生生地对老师说()()谢谢您,老师()()
⑤()不要紧,我小时候也弄湿过裤子()()老师拍拍小男孩的头( )微笑着说( )
⑥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穿着那条不合身的裤子,一蹦一跳地走出了教室。你看,老师巧妙地利用了打翻鱼缸这件事情,来掩饰小男孩的尴尬事,这是多么聪明,多么富有爱心的老师啊!
10、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在文中横线上。(填序号)
A.没有一个同学嘲笑他 B.没有人发现小男孩的异常
11、在短文中的“( )”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2、短文第②自然段中“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在文中具体指( )
A.小男孩尿裤子了
B.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小男孩的焦躁不安
C.老师“一不小心”打翻了鱼缸,小男孩身上溅满了水
D.老师连忙向小男孩道歉,并示意其他同学继续考试
13、按照短文记叙的顺序,给下列表述小男孩心理变化的词语标上序号。
羞愧( ) 感激( ) 焦躁不安( )
14、用“ ”在短文中画出能概括短文中心的一句话。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①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②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子。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③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④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⑤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5、山坡上的树木被人们砍去做什么了?请用“ ”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
16、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出现——( ) 增加——( ) 缩小——( )
17、“大雨没喘气儿”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18、请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短文给我们深刻的道理,判断下面说法,对的打“√”,不对的打“×”。
A.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
B.告诉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
C.小村庄被洪水冲走是因为那把斧头,跟人们没有任何关系。( )
20、习作。
这段时间,你一定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也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请把你最近观察到的印象深刻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书写工整,字数300字左右。
1.(1)
(2)丿 丶 舒展
【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注意字的偏旁结构,做到工整规范,正确美观。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的意思是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这句话出自孟子的《仁者爱人》中的一句。
(2)仔细观察“爱、人、敬”,发现它们都有撇、捺。书写时要做到舒展自然。
2.A
【解析】 兴高采烈
喜上眉梢 胖乎乎
红彤彤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手舞足蹈”是表示高兴的词语,类似的有欢蹦乱跳、龙腾虎跃等。
“颤巍巍”是ABB的词语,类似的还有白花花、黄澄澄、金灿灿等。
“五湖四海”是含有数字的词语,类似的还有“四面八方、千山万水”等。
3.D
【解析】 D C
【详解】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
作答时要从成语的意思考虑,再结合题干要求进行选择。
(1)A.张牙舞爪:形容猛兽凶恶可怕,张开嘴巴又挥舞着爪子的。也比喻猖狂凶恶。
B.手舞足蹈:双手挥舞,双脚跳动。形容高兴到极点的样子。
C.摇头晃脑:形容讲话或吟诵时自得的样子,也形容自以为是的样子。
D.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选:D.
(2)A.手忙脚乱:指慌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B.大吃一惊:形容非常吃惊。指事情突然发生,思想上根本没有准备。
C.春光明媚: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D.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选:C。
4. ③ ② ① ④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解释的字,我们称之为多义字。我们在理解这类字时,不能离开句子仅仅理解它的本意,而必须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碰到这类题目时,我们只要多作比较,认真分析,弄清它的表意和所指,就能较好的理解与把握。
(1)、一张:量词。
(2)、东张西望: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张:看。
(3)、铺张浪费: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张:陈设,铺排。
(4)、张开:使合拢的东西分开。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
5.B
【解析】B
【详解】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A.邮票:由国家邮政部门发行及出售,作为交付邮资的凭证。故“邮漂”错误。
B.正确。
C.糊涂:人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飘扬:指随风摆动或飞扬。故“胡涂”“飘杨”错误。
D.墙壁:指院子或房屋的四围。故“墙璧”错误。
6. 于 怀 有 味 斤斤计较 纸 砚 书 画 望闻问切 待 兔 助 长 刻舟求剑
考查词语的识记和仿写。
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
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AABC式类似的词语还有斤斤计较、恋恋不舍。
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
琴棋书画: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文人四友”“雅人四好”。
四字属于同一类,分别表示一种事物。类似的词语还有望闻问切、魑魅魍魉。
守株待兔:喻不主动的努力,抱着一定的侥幸心理,希望能够有意外的收获。
拔苗助长:意为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它成长,借以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类似与寓言故事词语还有刻舟求剑、南辕北辙、买椟还珠。
7.D
【解析】D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A项:喻词是“是”,本体是“云雾”,喻体是“大海”。
B项:喻词是“好像”,本体是“身体”,喻体是“吊桥”。
C项:喻词是“犹如”,本体是“洞庭湖面”,喻体是“银镜”。
D项:这句话虽然有“像”但不是比喻句,比喻句中应该有两种相似但性质不同的事物,“像着了火一样”知识说明森林给人的一种感觉,没有本体和喻体。
8.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 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一只小鸟都住不进。
【解析】
①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搭配不当,帽子应该是戴着。
②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③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前后意思一致。
如:这间房小得像个火柴盒子似的 。
9. 两边开 看不见 有人来 晴方好 山色 比西子 黄牛 闭口立 天门 东流 相对出 日边来 不亮 不明 动客情 一灯明
【解析】
本题考查课内背诵与默写。
(1)、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2)、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3)、出自清代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4)、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5、“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这句话的意思是:灯油不经过木棒拨一下,是不会明亮的;道理不经过辩论,是不会被人所明悟的。
6、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B
【解析】10、B A 122.: “ 。 ” “ 。 ” , 。 123.C 124. 1 3 2 125.你看,老师巧妙地利用了打翻鱼缸这件事情,来掩饰小男孩的尴尬事,这是多么聪明,多么富有爱心的老师啊!
【解析】
1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联系上下文。这里应该填“没有一个同学嘲笑他”。选项A“没有一个同学嘲笑他 ”显然不对,小男孩儿的裤子是被老师打湿的,所以同学们是不会笑话他的。
11、本题主要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识记、理解与应用能力。首先要了解不同标点符号的作用,本句中“说”为提示语。提示语在前用冒号,提示语在中用逗号,提示语在后用句号。因此“怯生生地对老师说”后面用冒号,“微笑着说”后面用句号。除此以外,说的话需要用“引号”引起来,需要停顿的地方用逗号,且句子最后要以句号结尾。
1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突如其来的事故”在第二自然段中,是指老师打翻了鱼缸。完成此类题目时,可以看一看这句话的前一句或者是后一句,一般答案就在这里。
13、本题主要对人物角色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进行考查。一开始小男孩儿尿裤子了,他感到很羞愧。接着,他害怕大家发现感到焦躁不安。最后,老师故意把鱼缸的水泼在他身上,让大家误以为他的裤子是老师弄湿的,所以他心里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
14、本题主要考查随身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小朋友尿裤子了,老师巧妙的利用打翻鱼缸这件事来掩饰小男孩的尴尬,可以看出来老师很善良,很聪明。
15、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97. 消失 减少 扩大 98. 拟人 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 99.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小山村被洪水卷走了。 100. √ √ ×
【解析】
15、考查关键句提取。
选文第③段,运用“变成……”句式,叙述了,村民将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还有取暖做饭的材料变成屋顶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此题解答时注意将内容画完整,不能遗漏。
16、考查反义词掌握。
注意审题,是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出现”反义词有“消逝、消失、隐匿、湮灭、隐没、隐藏”等。文中第③段找出反义词“消失”。“增加”反义词有“裁减、减少、削减、节减、缩减、减削、省减、下降”等。文中第③段找出反义词“减少”。“缩小”的反义词有“扩充、扩大、延长、发展、夸大、放大、膨大”。文中第③段找出反义词“扩大”。
17、考查赏析句子。
“喘气”意思指急促地呼吸。有时亦指紧张活动中的短暂休息。这里形容“大雨”,赋予雨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用“没喘气”形容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
18、考查概括内容。
第④段介绍了多年后,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要注意概括出村庄最后的结局。
19、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的故事。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环境,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
20、范文:
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每天放学时,我总喜欢去我家附近的一家花店。那里摆放着一个铁笼子,里面有几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不停地跳来跳去。
小白兔长着一身白白的绒毛,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团白绒绒、圆滚滚的大雪球。眼睛就像两颗红色的宝石嵌在白色的绒毛上,红白相间,非常漂亮。可小灰兔个子比小白兔矮一些,眼睛是黑色的,就像在灰色绒球上嵌了两颗乌黑发亮的黑珍珠。它们小小的鼻子两旁都长着几根翘翘的胡须。一阵微风吹来,胡须还会轻微摆动。它们也都有着很长很长、总是直直地竖起来的耳朵,还有着像花瓣一样的三瓣嘴。更为有趣的是它们前腿短小,后腿粗大。哦!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兔子跑起来这么快、一步能跳得那么远。原来是因为它的后腿粗大,所以蹬跳能力极强,我想它们跑下坡就肯定得变成一个大圆球喽!俗话说“兔子尾巴长不了”,它们的尾巴果真非常的短,有一种搞笑说法,说兔子尾巴很短是因为被鳖咬断的。
小兔子的睡相,真是太可爱了,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是一只兔子呢。我一开始看以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绒球,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兔子在睡觉。
我知道胡萝卜和青菜是小兔子的最爱。原本在睡觉的小兔,只要一发现嫩嫩绿绿的青菜,就会马上迎上来。因此我常常拿一些新鲜的叶子引诱他们,它们马上跟踪追击,让我正中下怀。和小兔玩耍一会儿后,我会将这些美味乖乖地送给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小兔三瓣嘴一张一合,配合默契,非常有趣。这些小家伙细嚼慢咽、有滋有味的吃相,常常逗得我开怀大笑。吃饱后的小兔,又会在铁笼子里乱蹦乱跳地锻炼身体呢。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动物一一小兔子!
【详解】本题考查自命题作文。
要求你向大家介绍你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可以是写植物也可以写动物,也可写一个场景,无论写什么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写作构思: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写植物可以按照茎,叶,花的顺序来描写。写动物可以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来描写,用上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会更加生动,最后记得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情感。如果是写一处景物,就是写景文,在写景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动静结合,注意抒发自己游览时候的心理感受,心情变化等。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