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华人善堂的历史转型与当代发展--以旅港顺德绵远堂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775749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人善堂的历史转型与当代发展--以旅港顺德绵远堂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华人善堂的历史转型与当代发展--以旅港顺德绵远堂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华人善堂的历史转型与当代发展--以旅港顺德绵远堂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华人善堂的历史转型与当代发展华人善堂的历史转型与当代发展*以旅港顺德绵远堂为例景燕春 朱健刚*【摘要】经历了清末民国的革故鼎新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传统的善会善堂并没有如一些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成为历史记忆,而是继续在当代社会的脉络之中延续和发展。旅港顺德绵远堂创始于 1876 年,迄今依然活跃在香港和顺德两地,其历史发展与当代转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究此类善堂的鲜活案例。本文以绵远堂为例,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力图呈现这一华人传统善堂 140 余年的发展和转型,以此来丰富当下对公益慈善组织的研究。从绵远堂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人祖先崇拜的文化认同、地缘性的同乡

2、网络和全球性的慈善网络贯穿其发展的全过程,成为该组织延续与发展历程中具有稳定性的因素,持续地推动着组织的发展和演变。【关键词】善堂;华人社团;绵远堂*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侨乡慈善的文化逻辑与动力机制研究”(22BMZ041)的阶段性成果。景燕春,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海外华人与侨乡慈善研究;朱健刚,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区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公益社会学、发展人类学、非营利组织发展。C中 国 非 营 利 评 论hina Nonprofit Review2 一 引言和问题的提出在 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 一书中,日本

3、学者夫马进指出,善会善堂作为“民间自发结社而经营的公共事业”(夫马进,2005:644),在明末至民国的三百余年间,在中国各地蓬勃发展,显示出了中国民间社会的活力。同时他的研究也指出,中国传统的善会善堂到清末开始式微,因为它们或者陷入官营化和徭役化的危机无法自拔,或者自身无法完成近代化的转型而被国家吸纳,抑或因为理念无法相容而被政府取缔(夫马进,2005)。除了香港的保良局和澳门的同善堂,“其余所有的善会善堂基本上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消失了”(夫马进,2005:643)。今天国内学界依然深受夫马进这一观点的影响,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虽然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依然有一些发轫于清末的传统善

4、堂经受了政治经济的巨变而延续至今,和当代的公益慈善组织一起,构成了华人慈善组织发展的图景。旅港顺德绵远堂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旅港顺德绵远堂(以下简称“绵远堂”)是 1876 年由旅港的顺德商人在香港发起成立的善堂组织,1930 年正式注册为香港可豁免缴税的慈善机构,也是香港现存为数不多的具有百年历史的慈善机构之一。成立之初的绵远堂以围绕顺德人运棺和祭墓展开的慈善活动为中心,此后随着海外华人逐渐在移居地定居以及香港社会环境的改善,原籍归葬和义葬逐渐成为历史,绵远堂的服务宗旨也在逐渐转变,1980 年以后开始转向以关爱社群、造福桑梓为核心。其慈善服务集中在医疗、教育和敬老三个方面,并在香港和顺德两

5、地开展其慈善活动。本文基于 2015 2017 年在顺德和香港两地对绵远堂的田野调查和目前尚存的绵远堂的历史档案,以时间为轴,梳理绵远堂这一传统善堂 140 多年的发展历程,以此来探讨这类具有悠久历史并绵延至今仍然保持活力的传统善堂,其发展延续的内在动力究竟是什么。二 文献回顾传统中国的慈善活动以家族、宗教及官方的慈善救济为主。一个普遍被接受的观点认为,明末清初中国出现了专业的慈善组织,中国善堂善会的历史也3 华人善堂的历史转型与当代发展正是从那时开始的。陈宝良、夫马进、梁其姿等都曾对中国的善堂做过重要的研究(陈宝良,1996;夫马进,2005;梁其姿,2013),研究主要聚焦处于明清地方社会

6、之中的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探讨其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角色和功能。近年来,开始有学者关注那些在当代复兴并重新活跃的传统善堂之历史与当代发展的研究,这些研究拓展了我们有关此类慈善组织的认识。陈岱娜通过考察中国潮汕与马来西亚善堂互动的过程来探讨跨国社会场域建构如何推动传统善堂的复兴和延续(陈岱娜,2016)。陈蕊等关于改革开放之后潮州传统的大吴善堂如何在停滞近 30 年后再度发展的研究,指出大吴善堂之所以得以复兴和继续发展,其原因在于海外潮人及当地政府“引侨”“联侨”政策共同发挥作用(陈蕊、杨锡铭,2020)。韩俊魁则通过汕头存心善堂的个案研究,指出历经百年延续至今的存心善堂集中体现出如下的特征:民间

7、信仰驱动型、志愿性、内敛性、网络结构松散和专业性弱。他指出存心善堂无论是在组织名称、组织形式、制度还是慈善文化方面都表现出极强的延续性。信仰驱动的组织使命和捐款、相对封闭的慈善文化、内敛性的会员制、坚持古老的款物使用而非占有原则等制度,使得存心善堂能够延续至今依然保持活力(韩俊魁,2020)。上述研究虽然角度不同,但兴趣大都集中在这类具有较长历史的慈善组织延续的动力上。正如章晓丹的研究所指出的,宗教信仰和慈善活动的结合是潮汕地区善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章晓丹,2020)。陈志明等基于对中国潮汕及东南亚地区奉有一位或多位神的拜神善堂的研究进一步指出,对这类善堂来说,慈善传统和宗教因素对其成功立

8、足与持续发展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宗教性质增强了这些善堂的适应能力,而在需要强调其非迷信性质的时候,布施乐善的传统也有助于确立其世俗和慈善的形象(陈志明、孟庆波,2014)。此外,还有学者努力挖掘这类善堂延续的宗教信仰驱动之外的其他动因。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传统中国的慈善组织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但其视野仍然是聚焦中国内地的善堂,并未触及在中国香港和海外创立、与中国地方社会保持互动的善堂组织。而关于海外华人及侨乡社会的研究中对这类华人善堂则有不少关注。高伟浓研究早年美国的华社善堂与华侨的落叶归根,他指出早年旧金山的一些会馆下属的善堂就是为了服务于这一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例如三邑会馆下属的南海福荫堂(185

9、5)、番禺昌后堂(1858)、顺德行安堂(1858),冈州会C中 国 非 营 利 评 论hina Nonprofit Review4 馆下属的新会福庆堂和鹤山德厚堂,宁阳会馆下属的积庆堂,阳和会馆下属的12 个善堂。在善堂成立之后,原来由会馆承担的这部分功能就逐渐转移到由善堂专责处理。并且这些善堂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都在继续服务于本邑同胞的身后善事,都拥有稳定的物业、管理制度和机构使其可以长久地存在(高伟浓,2006)。钟大荣等对泰国华侨报德善堂百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阶段梳理,并概括出其在扩大宗教慈善的影响、凝聚华人社群、获得移居地主流社会认可、与“文化原乡”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等方面的功能,以

10、此来理解报德善堂延续百年的原因(钟大荣、王珊珊,2014)。景燕春对旧金山顺德行安堂的研究则指出,这样的传统华人社团杂糅了祖先崇拜的华人文化和现代非营利机构特征,使其可以在 160 多年的发展历程之中,成为推动海外顺德人面向家乡举行慈善活动的组织化力量,而以顺德家乡为核心的慈善活动和慈善网络也为其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景燕春,2018)。香港是华人向海外移民的重要中转地,同时也是海外华人返乡之路的中间点,因而,在同期的香港也成立了提供类似服务的机构,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东华义庄(东华三院的前身)。东华三院随后发展出一套华人的全球运棺网络,为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提供原籍归葬服务,借此也形塑了一个华人的全

11、球慈善网络(叶汉明,2009)。本研究正是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全球华人社会的视野中来考察华人善堂的历史发展和当代转型。三 初创期:以“义坟”祭拜为象征符号建立乡缘组织1842 年鸦片战争结束之后,香港开埠。越来越多的闽粤先民赴港谋生。由于地理区位上的邻近,顺德人赴港谋生的高潮大概也是从此时开始兴起,彼时也正是香港华人社会兴起的时期。在早期香港的华人社会中,华人在港死亡之后的义葬和祭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此时,在港谋生的地缘性群体主要参与到这样的公共事务之中。绵远堂的成立也缘起于对华人义坟的祭祀和管理。早在绵远堂成立之前,在香港谋生的顺德人就承担了两座义坟的管理工作,它们分别位于西环摩星岭和

12、下环咖啡园。关于西环摩星岭义坟的由来,文献记载如下:西环义坟,有碑记泐石,“始由同治五年丙寅,四环盂兰值理,目击溪5 华人善堂的历史转型与当代发展谷草莽之间,旅榇鲜主,权厝无碑,乃将醮务余赀,拨充善举,搜拾遗骸八百余具,蒙当轴允许,合瘗于摩星岭。内有八十骨骸杂遂,莫分甲乙,瘗于中穴,排骼承骨,石盖而窆封之,又环骸塔八十,共成一大穴。其六百余具,各储新塔,每三塔一穴,层列共堂,阅数月而工竣”(照碑记录)。死者男女姓氏里居,均无可考,大率死于同治丙寅以前,或十年或数十年。其人生时,当在港埠未开,或初开,概可知矣;其人不能有据证实为我邑同乡,又可知矣(道光二十二年开港埠帆船往来,其时我邑人到港必不多

13、)。据此,西环义坟是由“四环盂兰值理”设立的。根据香港早期华人社会的相关文献记载,西营盘、太平山、上环及中环等四区街坊曾于 1857 年成立盂兰委员会,负责盂兰节的筹备工作,包括巡游、宗教仪式、演戏、街道装饰和布施,以悼念先人。罗耀生根据义坟设置的时间来推测,指出这座义坟埋葬的并非顺德籍人士,因为这座义坟设立的时间是同治九年(1870),而捡拾掩埋的骨骼则估计是死于此前十数二十年,也即1850 年前后。据此推测,义坟中埋葬的华人先民大致生活在香港未开埠之时及至开埠之初,而那个时候顺德人到港谋生的其实并不多,出现一处集中掩埋近千人的大规模顺德义冢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尽管如此,义坟一旦设立,就需要有

14、人定期管理和祭拜。梁鹤巢和一群顺德商人在 1876 年发起成立了旅港顺德绵远堂,“诸公等,集资创立绵远堂,举办清明重九致祭本港义坟之事心种福田,惠施幽宅”。除了梁鹤巢之外,参与发起的顺德商人还有李泽庭、梁侣楷、刘荫泉、梁炳南等:“联经商各行各业,有金山行曾荣珍、岑月泉,当押行黄宗晓、梁侣楷,银业界李阜声,杉木行谈振男,油漆行霍熙亭,搭棚行何信,街市肉行梁昌茂,省陈渡黄文耀,杂行陈瑞生、苏澄溪、李凤山等多个行业,共同组合,乐捐巨款为堂基金,筹得银币共达 2780 余两。群策群力,集腋成裘,奠定绵远堂今日基础。”梁鹤巢及各行各业的顺德商人最初集资成立绵远堂,主要的职责就是义坟的管理和定期祭拜。每年

15、清明、中秋的春秋二祭,绵远堂都要招贴长红或者登旅港顺德绵远堂 征信录(1939 年)。罗耀生:初刊征信录弁言,载旅港顺德绵远堂 征信录(1939 年)。相关资料见于绵远堂 130 周年特刊(内部刊物,出版时间为 2006 年)。C中 国 非 营 利 评 论hina Nonprofit Review6 报公告,邀约同乡前来参加祭祀义冢的事宜,拜祭义坟时,除了要准备香烛、纸帛、金猪之外,还要由当年的值理颂祷祭墓祝文,集体致礼之后,祝文要连同香烛纸帛烧掉。1930 年前后绵远堂的清明祝文如下:维 年 月 日乃清明之辰也,顺巳绵远堂值理等,谨以金猪食楮帛之仪,致祭于义冢诸亡灵而告之曰,清明节届兮,野草

16、蒙茸。梨花飞白兮,杜鹃啼红。羁魂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达观随遇兮,任大冶之陶镕。退一步思兮,化万虑而皆空。彼或孤魂废祀兮,求食无从。或耕犁而蹂躏兮,泉潦激冲。兹则一水杯无盖兮,马口高封。乡亲口至兮,代扫蒿蓬。纸钱布奠兮,麦饭虔供。魂兮魂兮,无悲以恫兮。你安尔宫兮,毋为历于山中兮。尚飨。在华人移民社会,“义冢”往往葬的是无亲人后嗣处理善后和祭祀的孤魂。定期祭拜“义冢”是地方士绅的责任,以此来确保孤魂不来侵扰本地居民。在香港早期的华人社会,华人移民中的绅商主动承担起祭拜“义冢”、祈福地方的职责。在 19 世纪新加坡及东南亚海外华人的宗乡社群之中,通过建构和祭祀社群共祖实现宗乡社群

17、整合,是海外华人社群整合的途径之一,而社团名下的总坟、义坟则成为社群共祖的象征(曾玲,2007),成为衍生华人社团的一种机制:以义冢、总坟作为中介设立“社群共祖”,使之具备社群认同象征的特性,以具体操作和落实坟山崇拜来完成对华人移民社群的整合(曾玲,2001)。桑高仁也注意到了类似的现象,他对台湾祭祀公业和神明会等崇拜组织的研究指出,华人“以形式和功能上十分类似血缘组织的非亲属基础,建立社团”(San-gren,1984),华人社团的这种华人性反映在运作规则的弹性和适应性上,这些社团包含了轮替、工商决议以及委员会的阶层组织等机制。而绵远堂的创立正是以义冢设立“社群共祖”进行社群整合和凝聚的一个

18、典型例子。旅居香港的顺德商人通过集资建堂管理义冢并定期拜祭的方式参与到早期香港华人社会的社区治理之中,以集体的方式承担起在传统乡村社会之中由乡资料来源:旅港顺德绵远堂 140 周年会刊(内部刊物,出版时间为 2016 年)第 48 页。7 华人善堂的历史转型与当代发展绅所承担的社会功能。通过对归于其名下的义冢的管理和祭拜,一方面这些旅居的顺德商人可以在当地社会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通过“社群共祖”的义冢将旅居的顺德移民凝聚在一起,结成团体,参与地方事务,提升商人的地位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商业的发展。与东南亚社会相比,香港与移民家乡的距离更近,因而除了在香港华人社会的经营之外,绵远堂还于 1895

19、 年在家乡顺德大良建立怀远义庄并设立义冢,转运从海外经香港东华三院还乡的骨骸。可以说,绵远堂完成了其作为同乡慈善机构的早期符号建构,从而实现了双边的社群共祖的祭祀,以完成对移民社群的凝聚以及与家乡之间的频密联系。四 发展期:参与全球运棺,开展家乡慈善,建构顺德人的全球慈善网络东南沿海地区的先民沿着水路下南洋进而散居世界各地,香港因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成为华人向海外移民的重要中转地,同时也是海外华人返乡之路的中间点。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为了达成海外华人落叶归根的心愿,在香港,逐渐发展出了以东华医院为核心的一套华人全球运棺网络,主要服务于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东华医院主要作为联系中国与

20、海外的枢纽,而在香港的各地会馆则承担着由香港往内地家乡转运的功能(叶汉明,2009)。旅港顺德绵远堂也由此成为嵌套在东华三院的全球运棺网络之中服务于顺德移民的华人社团,承担起将运抵香港的顺德同乡的棺柩转运回顺德大良进行安置的职责。绵远堂得以成功嵌入东华医院的全球运棺网络之中,要从它的主要发起人梁鹤巢说起。梁鹤巢(即梁云汉,又名梁安,字鹤巢,广东顺德人)是 19 世纪60 年代香港华人社会中重要的华人领袖。在发起绵远堂之前,梁鹤巢在1870 年创办了香港东华医院并担任总理,1871 年参与创立了广州爱育善堂,之后的1880 年他又参与创办了香港保良局并在其中担任要职。成立之初的绵远堂与东华医院一

21、度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与东华医院的这种密切关系,绵远堂成立之后不久便嵌入东华医院的全球运棺网络之中,为海外顺德移民提供根据叶汉明的研究,在东华三院的董事会记录中,有关于绵远堂从东华三院提取经费的内容,绵远堂的公产一度交由东华医院托管,直到 19 世纪 90 年代中期因在大良修建怀远义庄才将这笔钱从东华三院全部取出。C中 国 非 营 利 评 论hina Nonprofit Review8 原籍归葬服务。绵远堂之所以能够实现在香港和顺德两地之间的运棺,有赖于绵远堂与顺德地方士绅合作在顺德大良兴建的怀远义庄。也正是通过在家乡大良的怀远义庄和在香港的东华医院的全球运棺网络,绵远堂成为早期顺德海

22、外移民与家乡联络的枢纽。关于大良怀远义庄的兴建,有文字记载如下:溯其缘起,乃逊清光绪廿一岁次乙未(1895 年)顾煜炜、刘荫泉、吴永年、卢荣光、何斐然、顾洪熙及龙光等邑人,鉴于海外邑人,远离桑梓,他乡作古,旅榇无归,仁者所惜。有感于此,邑中贤达,发起筹募倡建怀远义庄之举,由绵远堂发起,募得巨款,觅得大良佩江碧鉴海边龙窝社坊内兴建义庄。自怀远义庄建成后,从此先友不致凄风冷雨,骨骸无所栖息,海外先友在天之灵,足慰于泉下矣。由这段记载可知,怀远义庄是由顺德和香港两地的顺德籍人士联合发起、共同兴建的。时隔 27 年之后的 1923 年,顺德本地的绅商、旅港的顺德商人和南洋各埠的顺德移民再次共同发起募捐

23、,对怀远义庄进行重修。民国癸亥年(1923 年)商务局主席梁弼予、刘星昶发议,以义庄正座日久恐防倾塌,应当筹款重修,共推苏震朝、龙翰臣等办理,连注视勘需款 9000 余元,历八个月而竣工,是役由何华生经手向南洋各埠劝募得银1800 余元。负责向南洋筹款的何华生(1871 1945)是顺德伦教人。他是瑞昌药行和鹦鹉牌药品的创始人,被称为香港华人药业的先驱。他的“鹦鹉牌良药”在 20世纪初风行省港和东南亚,其药铺分号遍布两广及东南亚;与此同时,他还非常热心慈善事业,担任东华医院及香港保良局的总理、香港华商总会常务理事、香港顺德商会主席等,同时他还是绵远堂的永远理事。旅港顺德绵远堂 征信录(1939

24、 年),“补录怀远义庄义坟地址方向所在”。旅港顺德绵远堂 征信录(1939 年),“补录怀远义庄义坟地址方向所在”。旅港顺德绵远堂 征信录(1939 年)。9 华人善堂的历史转型与当代发展和兴建义庄时相比,重修义庄时的筹资范围显然是扩大了,从基于顺德和香港两地顺德人的筹款网络,扩展到“南洋各埠”。从中我们能看到,义庄重修的募款网络、绵远堂会员的商业网络以及顺德海外华人的移民网络叠加在一起。这显示出,成立之后的 50 多年里,由于参与到全球运棺的慈善网络之中,绵远堂在顺德海外华人同乡群体中的影响力逐渐得到提升和扩展。1923 年重修怀远义庄,绵远堂共捐资白银 4700 余两。重修时采用水泥混凝土

25、结构,并且用红石砌了台阶。从那之后,棺榇沿大良河运抵义庄的时候,上下就方便了很多(绿榕,1985)。根据现有资料初步估计,在从 1876 年到 1950年的 74 年间,通过绵远堂的网络运抵顺德家乡进行原籍归葬的旅外乡亲有数千人。到 1937 年,因为停厝在义庄的棺柩过多,棺满为患,由海外运回来的骨骸无法存放,绵远堂计划再筹建一间“邑中海外先友停厝所”。但正在策划这件事的时候,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局动荡,于是这个计划就搁置了。1949 年之后,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海外华人逐渐转向定居,从“落叶归根”转向“落地生根”,海外华人的全球运棺网络逐渐走向终结,绵远堂的慈善事业也随之发生转变。在参与东华

26、三院的全球运棺事业时,绵远堂与大良怀远义庄形成一个跨境合作的实体,扮演了顺德海外移民与家乡联系的中间枢纽角色,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顺德家乡与海外之间的中介。与此同时,绵远堂还很重视在香港和家乡顺德两地敦睦乡谊的慈善行为。绵远堂在香港的次活动主要是兴办义学,1938 1942 年,绵远堂在香港举办养正义学,为顺德旅港同乡的子女提供平民教育。另一方面,绵远堂还以顺德家乡为中心开展慈善活动,辐射到了广东省及上海,慈善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救灾赈济,也包括建医院这样的义举。早在 20 世纪初,顺德遭遇水灾,绵远堂就积极组织募款支援家乡救灾。绵远堂 1930 年的 章程 中规定,每年用于顺德家乡的各种慈善支

27、出不能超过当年会内实际收入的 25%。1931 年,粤省水灾,为响应东华医院赈灾,联合捐赠善款,送交东华医院代为施赈;1932 年上海风灾,哀鸿遍野,联合捐款送交东华医院代为施赈,得到东华医院总理致赠的巨匾赞扬善举,以作留念;1938 1941 年,顺德出现饥荒,绵远堂与旅港顺德商会发起募捐赈灾,得到温哥华及南洋邑侨响应,举行平粜,买米运返顺德各乡,以赈济饥民,渡过厄困,办理C中 国 非 营 利 评 论hina Nonprofit Review10 平粜工作达三年之久,直到 1941 年才结束。日军占领香港之后,绵远堂的陈伯益、李间笙、黄灼臣、简萼云、潘晓初、区汇川、刘星昶、罗韫赤、梁秀彝、何

28、智煌等协助政府解决劫后民生问题,联手筹募善款,租赁专门的船只,运送在港的顺德人返乡避难。这一事项持续了两年之久。绵香顺德家乡的慈善活动成为绵远堂慈善事业中除了运棺和春秋二祭之外与家乡保持联系的重要方式。从绵远堂成立直至 1949 年的 70 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处理移民社群的死亡、安置与安抚事务,以为其后参与运送海外顺德移民的骨殖返乡,在处理移民死亡的过程之中,绵远堂逐步确立起其立足香港整合顺德移民社群的地位和功能,而每年拜祭义坟的仪式性行为不断加强香港的顺德同乡对社团的认同,从而将顺德海外移民的商业网络、地缘网络及慈善网络整合在一起。五 当代转型:以顺德家乡为核心的慈善网络的重整19

29、49 年之后,绵远堂与顺德及怀远义庄之间的联系中断,跨境运棺、祭拜义坟、救灾赈济等活动都逐渐停滞。直到 1975 年前后,随着中国逐渐开放与境外海外的联系,在顺德地方政府积极联络华侨华人、引进外资发展地方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绵远堂恢复了与家乡顺德之间的联系。1976 年春,绵远堂的会员何植发回乡探亲,得悉怀远义庄原址仍存。当时义庄所在地已被占用举办大良水上子弟学校,原来停厝在义庄里的骨殖和棺柩都被迁移到后山停放。当地居民罗监澄代表绵远堂向当局反映,请求政府拨地营葬骨灰。第二年,绵远堂的会员刘小吾、李锐志、李君勉等为这件事情,专门回乡拜访顺德有关部门,陈述大良义庄历史,力争领回义庄。经过协商和沟通

30、,最终于 1977 年由地方政府在原址背后的猪仔岗拨出一段山地,把积存在后山的 101 件棺柩骨骸火化,安葬骨灰,并立“怀远海外先友公墓”石碑。从此之后,绵远堂每年清明、重阳的春秋二祭都会组织会员回乡扫墓,称为“公祭”,以表达对先友慎终追远之意。至此,在中断联系数十年之后,绵远堂恢复了与家乡顺德之间的联系。20 世纪80 年代,绵远堂进行改组,在保持传统的前提之下,重新确定了组织的愿景使命,定位为一个跨境的慈善组织,在顺德和香港两地开展慈善服务,服务领域集中在教育、医疗、敬老、扶贫助困几个方面。绵远堂及其会员先后11 华人善堂的历史转型与当代发展在大良捐资兴建凤城敬老院、大良医院、吴宗伟托儿所

31、(社区活动中心)、清凉法苑幼儿园,修缮锦岩公园,并且参与了顺德县政府发起的大型的公共事业的募捐活动,诸如顺德教育基金百万行,顺德体育中心、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2000 年以后,绵远堂与大良医院合作建设了健康管理中心及口腔中心并进行持续的捐赠和医生的培训,促成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培养人才,在大良慈善会设立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刘鼎新是刘氏家族在绵远堂的第五代传人,绵远堂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转型和改组基本上是在他父亲和他的任内完成的。刘鼎新还担任顺德的政协委员,并且一直致力于推进顺德的医疗体制改革,他希望借助自己的医学背景和在香港医学领域的关系网络,帮助顺德建立起更加科学

32、合理的社区医疗体系和全科医生制度。除了这些大型和专项的公益慈善活动之外,绵远堂每年春秋二祭回乡祭拜公墓的时候,都会组织会员及家属、后代走访绵远堂在顺德的捐赠项目以及顺德本地的慈善项目,并进行捐赠活动,在开展慈善活动的同时,加强会员及移民二代、三代对家乡的了解和认同。与此同时,利用在香港进行春秋二祭的机会,绵远堂也会邀请顺德的各级政府官员到香港进行短期的参访,了解香港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绵远堂在香港的捐赠项目。绵远堂依然保留了其作为一个早期华人社团最核心的认同要素:关于祭墓的传统。只是祭拜义坟的传统与当代社会的需求进行重新整合,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1990 年,绵远堂提出在大良兴建“怀远纪念堂”

33、(骨灰楼)的设想。而当时内地刚刚开始推行殡葬改革,提倡火葬。绵远堂建骨灰楼的提议,恰好符合地方政府的政策需求,于是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对于绵远堂来说,这是恢复其慈善传统的行动,旅港乡亲响应地方政府的政策号召,推动地方政府进行殡葬改革,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大良镇政府无偿拨出邻近怀远义庄旧址和“怀远海外先友公墓”的一块大约 800 平方米的山地,绵远堂投入大约 100万元用于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兴建“大良怀远纪念堂”,并且委托大良镇的侨联会具体协助开展工程和工程监理。工程从 1990 年启动,到 1992 年完成。新建的怀远纪念堂为庭院式布局,占地 838 平方米,建筑面积 572 平方米,

34、两座二层主楼分别位于东西两侧,中间有一条连廊贯通两座主楼。纪念堂内总共有骨灰(牌)位 1438 个。大门右侧主楼上下两层为公共的灵骨堂,提供给本C中 国 非 营 利 评 论hina Nonprofit Review12 地乡亲及绵远堂会员的亲戚朋友等安放金塔,收费远低于市场价。另一栋楼的一楼作为接待室,楼上则作为绵远堂会董及会员和家属存放金塔的独立空间,绵远堂的会董和亲属如果愿意在去世后将骨灰送回家乡,可以使用这些专属的位置,满足了绵远堂成员落叶归根、原籍归葬的内在需求。怀远纪念堂的收入除用于维持怀远纪念堂日常运作管理和庭院修缮保养之外,主要用于绵远堂在顺德本地的公益慈善活动。20 世纪90

35、年代担任大良侨联主席、副主席的两位侨务干部,一直承担着为绵远堂管理怀远纪念堂的工作,退休之后仍然义务承担这项工作至今。这座纪念堂的建成,意义非凡。用大良老侨干黄姨的话说,“公墓和纪念堂的建成,彻底地把绵远堂的根留在了顺德。只要有公墓在,有绵远堂的会董们的先人骨灰停厝在此,绵远堂的人就一定会回来,不管到多少代,都是一样的”(访谈记录:DB-HYY-201704)。而事实也是如此。春秋二祭作为绵远堂的古老传统和信仰,是绵远堂每年两次最重要的例行公事。虽然参加春秋二祭的以年长的会员为主,但也有年轻一代的会员参与其中。笔者在香港访问了前任会长潘生,他说:春秋二祭这样的事情,从我个人来讲是没有太大兴趣的

36、,但因为有一班老人家在,有堂的规矩在,就有一个基本盘,我也就得跟着去。(访谈记录:HK-PS-201610)恰恰是这种社团的制度与祖先崇拜的华人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体制化的力量,每年两次香港及从香港移民海外的绵远堂会员从世界各地赶赴顺德,开展各种各样的慈善和祭祀活动。20 世纪90 年代,伴随着中国在海外的大规模乡团主义运动,顺德市政府动员顺德籍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成立了世界顺德联谊总会,绵远堂作为香港最早成立的顺德人的同乡社团,也加入其中并成为理事单位,从而再次接入世界性的同乡网络之中。改革开放之后,绵远堂借助家乡顺德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契机,借助自己在香港及海外的商业网络,成功地重

37、新嵌入家乡地方社会之中,在协助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绵远堂逐渐通过重建公墓和纪念堂、恢复春秋二祭、13 华人善堂的历史转型与当代发展在顺德开展慈善事业、参与家乡改革开放的各项公益事业的建设,重整其香港和顺德两地的慈善网络。六 华人传统善堂延续的动力:移居地社会、家乡与华人信仰夫马进基于史料剖析上海同仁辅元堂经历剧烈社会变革但依然能够持续运作的原因,指出稳定性是重要的因素:业务范围、资金、经营团队的稳定性使它的经营基础没有发生改变,这也避免了善堂徭役化和官营化的危机,使得善堂历经剧烈社会变革但依然能够持续运作(夫马进,2005:533 599)。而处在中国与海外华人世界中间地带 香港的旅港顺

38、德绵远堂,从清末服务同乡原籍归葬的传统善堂发展到当代关注医疗、教育、敬老等事业的公益组织,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实现了从旧式的华人善堂向现代慈善组织的转型,已然成为华人慈善的文化样本(景燕春,2022)。通过对绵远堂历史与现状的考察,我们试图从移居地华人社群的推动力、祖籍地的拉动力以及华人信仰文化的催化力三个方面来理解传统善堂延续至今的动力机制。(一)移居地华人社群的推动力华人在移居地建立社团,凝聚社群,融入移居地社会。而社团精英则通过经营社团来实现其在移居地和祖籍地双边的社会地位提升。华人社团的持续发展,一方面为移民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和保护,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移居地社会,另一方面,在经营社团的过程

39、中,社团领袖也在不断地积累和提升自己的社会声望。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不断提升,与祖籍国保持密切的联系也成为海外华人社团发展的重要动力。海外华人社团作为一种重要的推动力量,推动寓居华人与他们在顺德的家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凝聚和重整顺德人的跨国网络;另外,在这个推动的过程之中,海外华人社团也获得了自身发展的空间、动力和合法性,并且社团成为社会资本积聚、个人社会身份和阶层提升的空间,从而成就和塑造了一批社团的领袖,为其实现社会阶层的转换提供了可能性。(二)祖籍地家乡的拉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被视为重要的“资源”,侨务工作与国内经济发C中 国 非 营 利 评 论hina Nonprofit

40、 Review14 展、文化传播、扩大海外影响的目标联系起来。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侨务政策都积极鼓励海外华人华侨加强与祖籍地之间的联系。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顺德在世界范围内的乡团运动也在客观上再次激发了顺德籍海外华人社团的活力,地方侨务干部则借助深入人心的“爱国华侨”观念,借助“乡亲”与“乡情”的动员以及政策资源、社会关系网络,恢复与海外顺德乡亲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这成为海外华人社团持续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三)慎终追远的华人信仰的催化力绵远堂最初成立时模拟血亲的“社群共祖”,祭祀顺德旅居香港的先民,此后这种社群认同成为凝聚移居地社会的重要象征符号。这种模拟血亲的信仰方式

41、成为绵远堂的文化基础并且一直延续下来。这一套文化机制是与祖籍地共享的,因而在与家乡顺德中断联系近三十年之后,绵远堂还能通过重新安葬解放前运回家乡的海外先友骨殖、建立公墓、恢复春秋二祭、建怀远纪念堂,重建与顺德家乡之间的慈善网络。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当代绵远堂会员及其亲属落叶归根、归葬原籍的愿望,这实为海外华人在居住地以社群共祖的方式凝聚社群这一策略的反向运用。这种方式,更加强化了绵远堂在顺德与香港两地之间的文化纽带作用,为绵远堂在顺港两地的跨地域慈善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七 结语正如华若璧对香港新界宗族祭墓的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华若璧,2011),像绵远堂这样的传统善堂,将华人祖先崇拜的信仰与

42、顺德人海外移民的经历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保持与祖籍地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嵌入全球的地缘性网络中,从而具有持续运作的文化动力,这也成为持续地推动传统华人社团及其周围的海外移民不断地与家乡进行互动和联系的文化动力。在 140 多年的发展历程之中,绵远堂逐渐从一个传统的华人社团转变为具有现代组织特征的慈善团体,在香港与顺德之间进行跨境慈善活动;从早期以东华三院为核心的全球运棺网络的一部分转变为当代积极参与顺德地方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建构起来的全球性乡团网络。这些都使得社团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以顺德家乡为核心的慈善活动和慈善网络都为其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15 华人善堂的历史转型与当代发展参考文献陈岱娜(

43、2016):转型中的“侨”与跨国社会领域 以潮汕与马来西亚善堂的互动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5 期。陈宝良(1996):中国的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陈宝良(2011):中国的社与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蕊、杨锡铭(2020):多维度视角下的潮人社会与侨乡文化 以潮州市大吴善堂为例,潮学研究,第 2 期。陈志明、孟庆波(2014):善堂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慈善寺堂,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 2 期。日 夫马进(2005):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伍跃、杨文信、张学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高伟浓(2006):早年美国的华社善堂与华侨的落叶归根,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44、第 3 期。韩俊魁(2020):本土传统慈善文化的价值与反思 以汕头存心善堂为例,文化纵横,第 4 期。华若璧(2011):纪念先人:中国东南部的坟墓与政治,华琛、华若璧:乡土香港:新界的政治、性别及礼仪,张婉丽、盛思维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景燕春(2018):华人移民慈善的动力机制:以广东侨乡顺德为例,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 4 期。景燕春(2022):绵远堂:华人慈善的文化样本,中国慈善家,第 4 期。梁其姿(2013):施善与教化:明清时期的慈善组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绿榕(1985):香港顺德绵远堂与凤城怀远义庄,顺德文史,第 7 期。叶汉明(2009):东华义庄与环球慈

45、善网络:档案文献资料的印证与启示,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曾玲(2007):坟山崇拜与 19 世纪新加坡华人移民之整合,思想战线,第2 期。曾玲(2001):“虚拟”先人与十九世纪新加坡华人社会 兼论海外华人的“亲属”概念,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 4 期。章晓丹(2020):慈善与信仰的探索:以潮汕善堂为中心,潮学研究,第2 期。钟大荣、王珊珊(2014):泰国华人慈善组织的主要功能及其对中国慈善组织的启示 以华侨报德善堂为例,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3 期。Sangren,P.S.(1984),“Traditional Chinese Corporation:Beyond

46、Kinship,”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3(3).C中 国 非 营 利 评 论hina Nonprofit Review16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and ContemporaryDevelopment of Chinese ShantangTake Shunde Mianyuantang of Hong Kong as an ExampleJing Yanchun&Zhu JiangangAbstract After the revolutio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

47、blic of China,and a series of political wav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China,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hanhui and Shantang did not become a his-torical memory as some researchers thought,yet it continued to exist and de-velop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Shunde Mianyuantang of HongKong(旅港顺

48、德绵远堂),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1876,is still active inHong Kong and Shunde.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provide us with a vivid case to explore this kind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hantang).Based on field work material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this paper takes Miany

49、uantang as a case to study the continuity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is Chinese traditional charitable organization in the past 140 years,so as to enrich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Tracing backto the development of Mianyuantang,we can see that the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of Chin

50、ese ancestor worship,the geographical network of fellow villag-ers and the global charity network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becoming a stable factor in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organization,and furthermore,promoting its evolution.Keywords Shantang;Chinese Tradit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