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两区2014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14.7.6).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769013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区2014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14.7.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两区2014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14.7.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两区2014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14.7.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两区2014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14.7.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两区2014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14.7.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昆明市倘 甸 产 业 园 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项目实施方案昆明晟瑞果蔬种植有限公司云南诚赛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七月目 录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3(一)蔬菜生产基本情况3(二)市场潜力分析与预测3(三)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障碍因素4(四)蔬菜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5(五)申报项目合作社、企业上年度的蔬菜产业运营情况6二、蔬菜产业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7(一)项目区基本情况7(二)项目建设地点8(三)项目区选建的理由8(四)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9三、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9四、项目编制依据10五、项目建设任务目标11六、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2、11(一)标准化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11(二)园艺设施建设12七、产业链协作情况12八、技术路线及有关要求14(一)技术路线14(二)相关要求15九、扶持方式。16十、实施进度17十一、保障措施17(一)组织领导措施17(二)政策保障措施17(三)技术保证措施18(四)资金管理措施18(五)建设和运行管理措施18十二、效益分析19(一)社会效益19(二)生态效益19(三)经济效益19附件:1、合作社、龙头企业资质证明2、产业链协作证明材料3、蔬菜产品商标、包装等证明材料4、相关项目承担主体上年度财务报告5、相关项目承担主体生产销售购销合同6、相关项目承担主体土地使用证明7、蔬菜产品种植技术规程

3、8、蔬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9、项目区位置图10、项目区现状图11、蔬菜基地基础建设的相关工程图12、相关附表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一)蔬菜生产基本情况2013年,昆明市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以下简称“两区”)蔬菜生产发展面积2.8万亩。实现总产量4.6万吨,总产值9000万元,其中生产产值5000万元,加工运输营销等综合产值4000万元。单产水平1.61吨,复种指数0.8,轮作菜地面积3万亩 。 (二)市场潜力分析与预测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和消费发展很快,特别是快餐店、厂矿、机关单位等市场容量大。在国外,云南无公害蔬菜面临两大市场:一个是拥有11个国家,4.2亿人口的东南亚市场;另一个是

4、拥有31个国家,17.6亿人口的南亚和中东市场,如果平均按1个人一个月只消费3千克无公害蔬菜计算,仅这两个市场每个月也有65.4亿千克无公害蔬菜的市场容量。在国内,如果约3亿城市人口中,有1亿人平均每月消费3千克无公害蔬菜计算,其每个月也有3亿千克无公害蔬菜的市场容量。云南的无公害蔬菜供应量远远不到1亿千克,极度供不应求。随着昆明曼谷的泛亚高等级公路建设,及泛亚铁路建设,为我省与东盟各国的往来,尤其是为蔬菜的出口提供了便捷的运输条件。优厚的自然资源使得云南省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将是世界许多国家的需求。云南无公害蔬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正迈入小康生活水平,人民群众注

5、重环境和自我健康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无公害生菜的消费市场也必将从快餐店逐步走向人们的家门,需求必会日益增加。目前,国内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是求大于供。据国内对消费者进行调查,7080%的消费者希望购买无公害食品,然而我国目前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仅占食品总量的20%左右。对于庞大的消费市场来说,生产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具有广阔前景。“两区”蔬菜种植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为昆明近郊,是发展蔬菜产业的理想区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随着全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蔬菜产业发展迅猛,面积、产量、产值不断增加,已成为我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三)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6、和主要障碍因素1、有利条件气候资源条件优越。“两区”所处地区气候类型为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明显,年日照2100小时以上,冬季日照长,光质好。年无霜期270天左右,年均降雨量1132毫米,生态环境好,是发展蔬菜生产的理想之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好。项目区距S101省道300米,距凤合镇12公里,距昆明市12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项目区有轿子山旅游专线及S101省道等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水、电、通讯、邮电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两区”蔬菜生产区域化布局已基本形成。“两区”蔬菜种植形成了以凤合镇为中心的特色农业种植区,充分利用凤合镇北部地势平坦、水源充沛、无工业污染等生态优势,重点发展无公害特色种植业,

7、种植特色水果及无公害蔬菜,休闲观光农业、城郊农业已经成为“两区”产业发展的新势力。2、主要障碍因素“两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在产业发展上仍存在较多不足,一是项目区蔬菜基地机耕路、灌溉管网、喷滴灌、土壤改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标准化生产及管理制度不完善,蔬菜基地抗灾减灾能力弱;二是蔬菜种植分散,标准化栽培程度低,规模化经营效益差,营销组织不健全的状况,蔬菜种植难以形成产业化。(四)蔬菜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2013年,两区蔬菜产业总产值9000万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4.5亿元的20%。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区农业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全区从事蔬菜生产农户数为18000多户,从业人员达37000余人

8、,菜农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五)申报项目合作社、企业上年度的蔬菜产业运营情况昆明晟瑞果蔬种植有限公司要种植品种有结球甘蓝、马铃薯、西葫芦。2013年公司与昆明源元万寿菊种植专业合作社展开深度合作,在“两区”杨家湾推广基地1500余亩,其中,结球甘蓝800亩,马铃薯500亩,西葫芦200亩,直接带动种植户600余户。公司分别与云南瑞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七彩生物公司、昆明绿然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订单,年销售产品5000吨、种植户收入达1000万,各种植户人均纯收入增收800元,公司年盈利200万元左右。1年来公司对推广基地内地块进行统一规划,完成规范化土地整改1000亩,新建主干道1000

9、米,次干道10000米,安装完成80千伏安变压器及地块内其它电力设施建设,新建蓄水池2000立方米,完成1500米提水量为每小时50m的提水管道及1500亩水利主管设施建设;。在推广种植过程中,开展技术培训、科普讲座共15次,收益人数达1500人次,培训蔬菜工200人次,通过科普宣传、培训,彻底改变农户传统的种植品种、种植方式及种植观念,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水平,实现农户增收。二、蔬菜产业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昆明市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凤合镇杨家湾,属于山区、半山区,距离镇12.00公里。凤合镇位于寻甸县县境西北部,距寻甸县城97公里,距云南省会城市昆明

10、140公里。地处东经102。56至103。11、北纬25。43至25。54之间,平均海拔2070米。东邻金源乡、甸沙乡,西接倘甸镇,南接六哨乡,北邻东川区、联合乡,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明显。 全镇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144个村民小组。全乡总户数9537户,人口39415人,在农业人口中,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23972个;从事农林牧渔业人数19253人;从事第二、三产业人数为3980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80.3和16.6%。全镇国土总面积233.4平方公里,土壤主要为红壤土、黄棕壤土。境内河流有牛街河、新城河;拥有大小水库6座,年储水量285万立方米;区域内年平均气温14.5。年降雨量1

11、132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烤烟、马铃薯及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 83962亩,人均耕地2.1亩,林地141238亩。2013,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20元。(二)项目建设地点昆明市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凤合镇杨家湾村委会。(附图)(三)项目区选建的理由1、项目区自然气候资源适宜蔬菜种植。蔬菜种植要求土地平坦、排灌方便、交通方便。综合考虑气候、交通、土地等因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认为项目区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优越,水利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是蔬菜种植的较好区域。2、示范辐射带动效果强。轿子山旅游专线的开通,加速了凤合镇农产品的种植、运输,因此近年果蔬种植发展较快。项目区全乡总户数953

12、7户,人口39415人,项目建成后能辐射带动农户发展蔬菜种植,使蔬菜种植形成规模化、产业化。3、项目建设用地已留足。项目排水沟渠和机耕路用地,已在引进单位时,从农户租用(或征用)留足,项目批准后,就可以进行建设。4、组织化程度高,有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项目区由昆明晟瑞果蔬种植有限公司与昆明源元万寿菊种植专业合作社展开深度合作发展社员,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由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同,由公司安排种植期,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确定单价和保证按质收购,组织化程度高,并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四)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由中央财政支持,由昆明晟瑞果蔬种植有限公司负责组织

13、实施。 昆明晟瑞果蔬种植有限公司是一个以农业综合开发的农业公司,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31日。公司地址位于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凤合镇杨家湾村委会。公司设执行董事,执行监事,总经理,旗下设置财务部、生产部、销售部、行政人事部及推广部五个部门,管理人员人数31人。公司主要以建设农业为基础,以农业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种植。公司项目定位于集农业种植、加工及销售,注重建设形成规模较大,科技水平较高,辐射面积较大的无公害、无污染生态农业种植基地。公司将坚持走生态农业路线,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发展农业资源的深层次可持续发展。实行农产品多元化经营,逐步打造以绿色蔬菜种植及推广为核

14、心模式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公司。三、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昆明市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建设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统一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突出特色,坚持走高产、优质、高效外销蔬菜产业的路子的发展原则。2、通过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科技入户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生产种植水平,确保蔬菜安全产品质量为原则,有利于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3、通过项目建设实施,使项目区蔬菜产业优势明显,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项目编制依据昆明市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建设严格遵循以下依据进行编制:1、关于做好2014年度中央财

15、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云财农2014110号;2、GB/T 20014.5-2008 良好农业规范 第5部分 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3、NYT 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4、GB/T 18407.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5、NY/T 1654-2008 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控制技术规程6、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水规计2005116号文下发的云南省水利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试行);7、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8、水利部水总2005389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

16、概预算补充定额;9、水利部水建管1999523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10、相关部门提供及现场调查资料;五、项目建设任务目标昆明市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生产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会议,以及中央、省、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以昆明市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生产优质蔬菜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培植优势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实现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提升昆明市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

17、能力和外销、出口份额,促进昆明市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蔬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项目建成后,建成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3000亩,年产量达12000吨,实现销售额3000万,实现利润800万,带动农户超过1200户,项目区菜农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带动全区种植蔬菜2.8万亩,全区菜农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 六、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标准化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基础设施3000亩。1、土壤改良3000亩。2、机耕路建设:修筑蔬菜基地5米宽机耕路全长2500米,铺筑级配碎石12500平方米,开挖土方25000立方米,回填土方25000立方米;3米宽机耕路全长1000

18、0米,铺筑级配碎石3000平方米,开挖土方60000立方米,回填土方60000立方米。3、节水设施建设:喷灌覆盖面积1200亩,滴灌覆盖面积1800亩。(二)园艺设施建设1、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按照NY/T 1654-2008 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控制技术规程、NYT 654-2012 绿色食品 白菜类蔬菜、NYT 655-2012 绿色食品 茄果类蔬菜、NYT 743-2012 绿色食品 绿叶类蔬菜、NYT 745-2012 绿色食品 根菜类蔬菜、NYT 746-2012 绿色食品 甘蓝类蔬菜、NYT 747-2012 绿色食品 瓜类蔬菜、NYT 748-2012 绿色食品 豆类蔬菜等标准进行标准

19、化生产。建立农药化肥管理制度、档案记录制度、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质量追溯制度等 蔬菜生产管理制度。计划开展技术培训、科普讲座共16次,收益人数1600人次,培训蔬菜工500人次,通过科普宣传、培训,彻底改变农户传统的种植品种、种植方式及种植观念,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水平,实现农户增收。七、产业链协作情况蔬菜产业链的建设是蔬菜产业化的关键,菜农处于蔬菜产业链产业链的底端,缺乏参与定价的话语权,对价格的控制能力弱,只能被动接受。另外流通渠道环节过多,过杂造成运输成本增加及中端环节层层加价,最终导致终端蔬菜价格奇高。“菜贱伤农,菜贵伤民”,只有加强蔬菜产业链的建设,依托“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

20、”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展开上下游的链接,以“合作社”弥补强势的企业资本和弱势的生产农户之间存在不对称以及公司(龙头企业)与众多分散农户打交道的交易成本过高问题,使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公司与农户的利益关系更为紧密,让公司与农户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增加菜农参与市场定价的话语权,才能达到保障农户、消费者利益及蔬菜市场的良性发展。昆明晟瑞果蔬种植有限公司以两区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为依托与昆明源元万寿菊种植专业合作社展开深度合作,在“两区”杨家湾推广基地3000余亩,辐射带动全区1114户农户参与蔬菜订单化生产,公司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标准、统

21、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一体化运营模式,确保了蔬菜产品从种植、生产、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及农户利益,以农户为基础,以合作社为平台,以昆明晟瑞果蔬种植有限公司为龙头,通过集成创新,最终形成农户、合作社、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局面。八、技术路线及有关要求(一)技术路线加 工 企 业科 研 院 所市 场公共服务平台基 地 农 户专家技术信息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肥药信息服务平台育苗基地培训培训技术专家组县、乡镇农技人员基地农户标准化生产规程蔬菜加工技术研发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新品种育苗基地安全检测分析优质蔬菜市 场新产品开发蔬菜加工培训(二)相关要求技术集成、转化、推广方式通过新技术转化的技

22、术集成,建立完善的区、乡(镇)、村三级联动的科技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推广、转化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品种。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辐射带动全县大面积蔬菜生产。培植科技示范户,通过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引导广大菜农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培植龙头、骨干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方式,定向、定位、订单方式组织蔬菜种植和收购加工。实行产学研联合,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自身的科技力量,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整个产业。1、围绕提高鲜菜产量和质量,集成、示范推广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加大优良蔬菜品种的推广

23、力度,示范应用蔬菜新品种,并采用工厂化育苗,商品化供苗的形式,加大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全区蔬菜优良品种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示范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为适应基地化、规模化生产要求,促进支柱产业发展,认真贯彻执行省级颁布的蔬菜生产的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使这些技术规程和标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部推广应用,促进蔬菜生产的无公害标准化建设。2、围绕提升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项目实施期内重点推广的主推蔬菜品种:主要品种包括结球甘蓝、马铃薯、西葫芦等。3、质量标准化管理要求农药化肥管理制度。农药化肥购买、存放、使用及包装容器回收处理,实行专人负责,建立

24、进出库档案。参照NYT 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2013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等实施。档案记录制度。统一印发生产档案本,详细记载播种期、施肥期、肥料品种、施肥量、施肥方法、施药期、病虫防治对象、农药品种、施药量、施药方法、防治效果、农药安全间隔期、休药期和产品采收期等,档案记录保存二年以上。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配备专门的农残检测人员,通过自检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不得采收,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准销售,销售的产品要有准出证明。质量追溯制度。对基地产品实行统一编码管理,统一包装和标识,实现产品质量信息自动化查询。九、扶持方式。现代农业发展由昆明倘甸产

25、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蔬菜生产项目资金,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支持环节进行扶持,采取先建后补和以奖代补两种方式。十、实施进度项目实施期限一年: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分三个阶段进行:(一)2014年710月,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工作,并落实项目资金。(二)2014年11至2015年4月,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三)2015年56月,收集、整理技术资料、撰写项目总结、资金审计、申请验收。十一、保障措施(一)组织领导措施由“两区”管委会负责对“两区”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负责督促落实项目建设计划的实施,各部门各负其责,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发挥组织

26、、协调功能,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推进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二)政策保障措施围绕蔬菜产业发展需要,制定、调整、完善促进支柱产业发展的政策,形成包括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鉴定、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培养、招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激励措施体系;鼓励农业科研、院校及科技人员从事蔬菜产业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建设项目的承包活动或领办、创办生产、加工、流通企业;鼓励蔬菜生产大户、能人、经纪人参与项目的实施、创办、经办、服务产业,销售蔬菜产品。(三)技术保证措施 成立项目实施小组,由昆明晟瑞果蔬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任组长,抽调公司财务部、生产部、销售部、行政人事部级

27、推广部五个部门管理人员人数12人组成实施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邀请省、市专家组定点到项目区对项目进行技术咨询、培训、指导。确保项目关键技术的落实和体系建设。(四)资金管理措施严格执行中央、省、市资金管理办法,并制定“两区”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实行财政报帐制,由财政局负责资金的调配,独立建帐,专款专用,重点批量物资实行政府采购,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实施,完成后请审计部门进行项目资金专项审计。(五)建设和运行管理措施项目建设在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投入的同时,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蔬菜产业建设,建立起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信贷作支撑,招商引资为补充,企业(农户)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

28、制。项目建成验收后,交由建设单位使用、运行管理,确保项目发挥最大效益。十二、效益分析(一)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起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并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两区”蔬菜生产,提高菜农科技意识,加强农业投入,增强农民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全县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新增劳动力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社会效益明显。(二)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将有力推动“两区”蔬菜生产向无公害、标准化方向发展,生产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化肥、农药施用量得到有效控制,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加强,减少污染,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蔬菜产业

29、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三)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建成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3000亩,年产量达12000吨,实现销售额3000万,实现利润800万,带动农户超过1200户,项目区菜农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带动全区种植蔬菜2.8万亩,全区菜农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2010年读书节活动方案一、 活动目的: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

30、,建立起以学校班级、个人为主的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4、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实施的计划 1、 做好读书登记簿 (1) 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容量、实现时间、好词佳句集锦、心得体会等栏目,高年级可适当作读书笔记。 (2) 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中队会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 2、 举办读书展览: 各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 出读书小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