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岛市育才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一个纳米粒子的直径是35纳米(1纳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米B米C米D米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BCD4、满足()条件时,分式有意义ABCD5、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 B CD 6、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ABCD7、如图,点E,C,F,B在同一条直线上,ACDF,ECBF,则添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条件后,不一定能判定ABCDEF的是()AACDFBABDECADDABDE8、解关于的方程产生增根,则常数的值等于()A-5B-4C-3D29、如图,ABCD,
2、点E在AB上,AEC60,EFD130则CEF的度数是()A60B70C75D80二、填空题10、如图,在中,的外角平分线与内角平分线的延长线交于点,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连接,点为中点有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BCD11、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取值为_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点关于轴的对称点,得到点,再将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则点的坐标为_13、已知,则的值是_14、已知,求_15、如图,A、B两点在直线l的同侧,在l上求作一点M,使AM+BM最小小明的做法是:做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接,交直线l于点M,点M即为所求请你写出小明这样作图的依据:_16、若多项式是完全平方式,
3、则k的值是_17、已知a,b均为实数,且a2b296ab,则a2b2_18、如图,AB4cm,ACBD3cm,CABDBA,点P在线段AB上以1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则当ACP与BPQ全等时,点Q的运动速度为_cm/s三、解答题19、(1)计算:(x+2y2)(x2y+2);(2)因式分解:3x2+6xy3y1、20、(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2)解方程:21、如图,AEDF,AE=DF,其中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1)请给题目添上一组条件:_,使得ACEDBF,并完成其证明过程;(2)在(1)的条件下,若AD=
4、14,BC=6,求线段BD的长22、(1)在图1中,已知ABC中,BC,ADBC于D,AE平分BAC,B70,C40,求DAE的度数(2)在图2中,Bx,Cy,其他条件不变,若把ADBC于D改为F是AE上一点,FDBC于D,试用x、y表示DFE :(3)在图3中,当点F是AE延长线上一点,其余条件不变,则(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说明为什么;若不成立,请写出成立的结论,并说明为什么(4)在图3中,分别作出BAE和EDF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如图3、试用x、y表示P 23、小红、小明两人在400m的跑道上匀速跑步训练,他们同时从起点出发,跑向终点已知小明的速度是小红速度的1.25倍,两人
5、跑完全程小红要比小明多用16s,求小红、小明两人匀速跑步的速度?24、如图,将边长为的正方形剪出两个边长分别为,的正方形(阴影部分)观察图形,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题意,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即用两个不同的代数式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方法1:_,方法2:_;(2)从中你发现什么结论呢?_;(3)运用你发现的结论,解决下列问题:已知,求的值;已知,求的值25、如图,是等边三角形,点在上,点在的延长线上,且(1)如图甲,若点是的中点,求证: (2)如图乙,若点不的中点,是否成立?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丙,若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试判断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一、选择题1、A【解析】A【分
6、析】直接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回完全重合,那么这个答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是解题关键2、C【解析】C【分析】根据1纳
7、米=米,可得35纳米=米,即可得解【详解】1纳米=米,35纳米=米=米,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一般形式为,准确确定a、n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A【解析】A【分析】根据运算法则计算判断即可【详解】因为,所以A计算正确;因为,所以B计算错误;因为所以C计算错误;因为,所以D计算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计算,熟练掌握运算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分析】直接利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答即可【详解】解:要使分式有意义,x10,解得:x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零,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B
8、【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解:A、等式右边不是乘积的形式,不属于因式分解,则此项不符合题意;B、等式右边是乘积的形式,且右边等于左边,属于因式分解,则此项符合题意;C、等式右边不是乘积的形式,不属于因式分解,则此项不符合题意;D、等式右边的不是整式,不属于因式分解,则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熟记因式分解的定义是解题关键6、D【解析】D【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可判断【详解】解:A、,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该选项不
9、符合题意;D、,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属于基础题型,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7、B【解析】B【分析】先证明ACBDFE,EFBC,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解:AC/DF,ACBDFE,ECBF,EC+CFBF+CF,即EFBC,当添加ACDF时,可根据“SAS”判定ABCDEF;当添加AD时,可根据“AAS”判定ABCDEF;当添加ABDE时,BE,可根据“ASA”判定ABCDEF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
10、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8、B【解析】B【分析】先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得到x=a+6,由于原分式方程有增根,则增根只能为2,然后在整式方程中当x=2时,求出对应的a的值即可【详解】解:去分母得x-6=a,解得x=a+6,因为关于x的方程产生增根,所以x=2,即a+6=2,解得a=-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把由分式方程化成的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看最简公分母是否为0,如果为0,则是增根;如果不是0,则是原分式方程的根9、B【解析】B【分析】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再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CEF即可【详解】解:ABCD,C=AEC=60,C+CEF=EFD130,CEF=
11、EFD-C=130-60=7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0、D【解析】D【分析】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外角的性质可得,可求,故正确,由余角的性质可证,故正确,由“”可证,可得,可得,故不正确、正确;即可求解【详解】解:平分,平分,即,又,故正确;,故正确;过点作于,如图所示:,点为中点,在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即,故错误;,在和中,在和中,故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外角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等知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1、【分析】根据分式的值
12、为零的条件可以求出x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得,由得或,由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分式为0的条件,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2、(-2,1)【分析】设P点坐标为(x,y),根据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和平移的方式可得(x+3,-y),从而可求出x和y的值,即得出P点坐标【详解】设P点坐标为(x,y),根据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可得(x,-y),再根据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则(x+3,-y),x+3=1,-y=-1,解得:x=-2, y=1,点的坐标为(-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
13、坐标特点,点的平移熟练掌握轴对称变换和平移的特点是解题关键13、【分析】由,利用两个等式之间的平方关系得出;再根据已知条件将各分母因式分解,通分,代入已知条件即可【详解】由平方得:,且,则:,由得:,同理可得:,原式=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的结构特点,灵活运用有关公式将所给的代数式恒等变形,准确化简14、【分析】根据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根据轴对称变换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接,交直线l于点M,根据
14、对称性质得出AM=AM,进而得出AM+BM=AM+BM=AB,在直线l的取M,连接AM,BM【解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根据轴对称变换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接,交直线l于点M,根据对称性质得出AM=AM,进而得出AM+BM=AM+BM=AB,在直线l的取M,连接AM,BM,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AM+ BMAB即可【详解】解: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接,交直线l于点M,AM=AM,AM+BM=AM+BM=AB,在直线l的取M,连接AM,BM,则AM=AM,AM+ BMAB,小明这样作图的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睛】本问题实际上是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思想,把
15、A,B在直线同侧的问题转化为在直线的两侧,从而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问题加以解决本问题可归纳为“求定直线上一动点与直线外两定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的问题的数学模型16、20【分析】根据已知可得完全平方式是,依据对应相等可得k的值【详解】解:是一个完全平方式,k20,故答案为: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完全平方式分两【解析】20【分析】根据已知可得完全平方式是,依据对应相等可得k的值【详解】解:是一个完全平方式,k20,故答案为: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完全平方式分两种,一种是两数和的平方,另一种是两数差的平方,算时有一个口诀“首
16、末两项算平方,首末项乘积的2倍中间放,符号随中央17、19【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b-3)20,求出a+b=5,ab=3,再利用完全公式变形计算即可【详解】解:a2b296ab,a2b29-6ab=0,(ab【解析】19【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ab-3)20,求出a+b=5,ab=3,再利用完全公式变形计算即可【详解】解:a2b296ab,a2b29-6ab=0,(ab-3)20,a+b=5,ab=3,a2b2(a+b)2-2ab=52-6=19,故答案为:18、【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计算,算术平方根及偶次方根的非负性,正确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8、
17、1或1.5【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当ACPBPQ时, 从而可得点的运动速度;当ACPBQP时,可得: 从而可得点的运动速度,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当ACPBPQ时,则AC【解析】1或1.5【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当ACPBPQ时, 从而可得点的运动速度;当ACPBQP时,可得: 从而可得点的运动速度,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当ACPBPQ时,则ACBP,APBQ,AC3cm,BP3cm,AB4cm,AP1cm,BQ1cm,点Q的速度为:1(11)1(cm/s);当ACPBQP时,则ACBQ,APBP,AB4cm,ACBD3cm,APBP2cm,BQ3cm,点Q的速度为:3(21)1.5(cm
18、/s);故答案为:1或1.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掌握利用分类讨论解决全等三角形问题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9、(1);(2)【分析】(1)根据整体思想把(2y-2)看作整体,然后再利用乘法公式进行求解;(2)先提取公因式-3,然后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详解】解:(1)原式=;【解析】(1);(2)【分析】(1)根据整体思想把(2y-2)看作整体,然后再利用乘法公式进行求解;(2)先提取公因式-3,然后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详解】解:(1)原式=;(2)原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公式及因式分解,熟练掌握乘法公式及因式分
19、解是解题的关键20、(1),;(2)无解【分析】(1)先根据分式的加减计算括号内的,同时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并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进而根据分式的性质化简,最后将的值代入求解即可;(2)分式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公分母,将其【解析】(1),;(2)无解【分析】(1)先根据分式的加减计算括号内的,同时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并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进而根据分式的性质化简,最后将的值代入求解即可;(2)分式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公分母,将其转化为整式方程,进而解方程求解即可,最后注意检验【详解】解:(1)原式,当时,原式;(2)方程两边同乘,得,去括号,得,解得:,检验:当时,所以原方程无解【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
20、值,解分式方程,正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1、(1)E=F,证明见解析;(2)10【分析】(1)添加E=F,根据“角边角”即可证明ACEDBF;(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即可得出,求解即可【详解】解:(1)添加E=【解析】(1)E=F,证明见解析;(2)10【分析】(1)添加E=F,根据“角边角”即可证明ACEDBF;(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即可得出,求解即可【详解】解:(1)添加E=F;证明:AEDF ,A=D,在ACE和DBF中,ACEDBF(ASA)(2)ACEDBFAC=DB,AC-BC=DB-BC,即 AB=DC=(AD-BC)=(14-6)=4,BD=BC+CD=6+4
2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22、(1)15;(2);(3)结论应成立(4)【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得出BAC=180-B-C=180-70-40=70,根据AE平分BAC,得出BAE=,利用A【解析】(1)15;(2);(3)结论应成立(4)【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得出BAC=180-B-C=180-70-40=70,根据AE平分BAC,得出BAE=,利用ADBC,得出BAD=90-B=90-70=20,然后用角的差计算即可; (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出BAC=180-B-C=180- x-y,根据
22、AE平分BAC,得出EAC=,利用FDBC,可得DFE+FED=90,根据FED是AEC的外角,可求FED=C+EAC=,利用余角求解即可;(3)结论应成立过点A作AGBC于G,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出BAC=180-B-C=180- x-y,根据AE平分BAC,得出BAE=,根据AGBC,得出BAG=90-B=90-,可求GAE=BAE-BAG=,根据FDBC,AGBC,可证AGFD,利用平行线性质即可求解;(4)设AF与PD交于H,根据FDBC,PD平分EDF,得出HDF=,根据PA平分BAE,BAE=,得出PAE=,根据对顶角性质AHP=FHD,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得出P+PAE=HDF+EFD
23、,即P+=45+,求出P即可【详解】解:(1)B70,C40,BAC=180-B-C=180-70-40=70,AE平分BAC,BAE=,ADBC,BDA=90,B+BAD=90,BAD=90-B=90-70=20,DAE=BAE-BAD=35-20=15;(2)Bx,Cy,BAC=180-B-C=180- x-y,AE平分BAC,EAC=,FDBC,EDE=90,DFE+FED=90,FED是AEC的外角,FED=C+EAC=,DFE=90-FED=,故答案为:;(3)结论应成立过点A作AGBC于G,Bx,Cy,BAC=180-B-C=180- x-y,AE平分BAC,BAE=,AGBC,A
24、GB=90,B+BAG=90,BAG=90-B=90-,GAE=BAE-BAG=,FDBC,AGBC,AGFD,EFD=GAE=(4)设AF与PD交于H,FDBC,PD平分EDF,HDF=,PA平分BAE,BAE=,PAE=,AHP=FHD,EFD=P+PAE=HDF+EFD,即P+=45+,P=,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角平分线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外角性质,对顶角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角平分线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外角性质,对顶角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23、小红匀速跑步的速度为5m/s;小明匀速跑步的速度为6.25m
25、/s【分析】设小红速度为xm/s,则小明的速度为1.25xm/s,根据题意,得,解方程即可【详解】解:设小红速度为xm/s,则小明的【解析】小红匀速跑步的速度为5m/s;小明匀速跑步的速度为6.25m/s【分析】设小红速度为xm/s,则小明的速度为1.25xm/s,根据题意,得,解方程即可【详解】解:设小红速度为xm/s,则小明的速度为1.25xm/s,根据题意,得,解得,经检验:是分式方程的解,1.25x=6.25,答:小红、小明两人匀速跑步的速度分别为5m/s和6.25m/s【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应用题是解题的关键24、(1),;(2);(3)28;【分析】(
26、1)方法1可采用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方法2可以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两个长方形的面积;(2)由(1)中两种方法表示的面积是相等的,从而得出结论;(3【解析】(1),;(2);(3)28;【分析】(1)方法1可采用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方法2可以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两个长方形的面积;(2)由(1)中两种方法表示的面积是相等的,从而得出结论;(3)由(2)的结论,代入计算即可;设,则,求即可【详解】解:(1)方法1,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即,方法2,从边长为的大正方形面积减去两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面积,即,故答案为:,;(2)在(1)两种方法表示面积相等可得,故答案为:;(3),又,;设
27、,则,答:的值为【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是正确应用的前提,用不同方法表示同一部分的面积是得出关系式的关键25、(1)详见解析;(2)成立,理由详见解析;(3),证明详见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求得DBC的度数,根据BD=DE即可解题;(2)过D作DFBC,交AB于F,证【解析】(1)详见解析;(2)成立,理由详见解析;(3),证明详见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求得DBC的度数,根据BD=DE即可解题;(2)过D作DFBC,交AB于F,证BFDDCE,推出DF=CE,证ADF是等边三角形,推出AD=DF,即可得出答案(3)如图3,过点D作DPBC,交AB的延长线于点P,证明BPDDCE,得到PD=CE,即可得到AD=CE【详解】证明:是等边三角形,为中点,,;(2)成立,如图乙,过作,交于,则是等边三角形,在和中,即如图3,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是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边三角形,,,在和中,【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