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物分离工程总结.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745658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分离工程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物分离工程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物分离工程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物分离工程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物分离工程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生物分离工程:是指从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 品的过程。它描述了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过程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因为它处于整个生物产品生产过程的后端,所以也称为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2, 凝集:通过加入无机盐,在无机盐作用下,发酵液中的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凝集 成块状絮凝体的过程。 3, 絮凝:指某些高分子絮凝剂能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桥梁作用,使胶粒形成粗大絮凝 团的过程。 4, 离心分离:是指在离心场的作用下,将悬浮液中的固相和液相加以分离的方法。 5, 过滤:发酵液通过一种多孔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的过程。 6, 滤饼过滤:固体颗粒沉积于过滤介质表面形成滤渣层。

2、7, 深层过滤:固体颗粒进入并沉积于多孔孔道内,溶液经孔道缝隙流过滤渣。 8, 细胞破碎: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使细胞内容物 包括目的产物成分释放出来的技术,是分离纯化细胞内合成的非分泌型生化物质的基础。 9, 机械破碎法: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的剪切力使组织细胞破碎。 10, 物理破碎法:通过各种物理因素作用,使组织细胞的外层结构破坏,使细胞破 碎。生物分离工程(下游加工过程)11, 化学破碎法:通过各种化学试剂对细胞膜的作用,使组织细胞的外层结构破坏, 使细胞破碎。 12, 通过细胞本身酶系或外加酶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使外层结构破坏。 13, 超声破碎法:在超声波作用下

3、,液体发生空化作用,空穴的形成,增大和闭合 产生极大的冲击波和剪切力,使细胞破碎。 14, 空化作用:指存在于液体中的微气核空化泡在声波作用下发生变化,声压达到 一定值,在声波纵向传插负压区,空泡化增大,在声波传播的正压区,空泡闭合,在反复增大,闭合中,空泡化崩溃,崩溃的瞬间,产生巨大的剪切力。 15, 酶解法:利用溶解细胞壁的酶处理菌体细胞,使细胞壁受到破坏后,再利用渗 透压冲击等方法破坏细胞膜。 16, 酶解自溶作用:利用生物体自身产生的酶来溶胞,而不需要外加其他酶。17, 自溶作用:改变其生长环境,可诱发产生过剩的这种酶或激发产生其他的自溶 酶,以达到自溶作用。 18, 包含体:一种蛋白

4、质不溶性聚集体,包括目标蛋白,菌体蛋白等。目标蛋白的 一级结构是正确的但立体结构是错误的,所以没有生物活性。 19, 沉淀:是指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溶质溶解度降低,生成无定形固体从溶液中析 出的过程。 20, 盐析法: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溶解度降低,以至于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的方法。 21, 等电点沉淀法:利用蛋白质在pH等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溶解度下降的原理进 行沉淀。 22,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23, 分配定律:在恒温恒压下,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分配,达到分配平衡后, 如果其在两相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5、,则其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一常数,称为分配系数k。k=a/c2=萃取相中的浓度/翠余相的浓度。 24, 超临界流体:是指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状态 的流体。 25, 超临界流体萃取:也叫气体萃取,流体萃取,稠密气体萃取或蒸馏萃取。作为 一种分离过程的开发和应用,是基于一种溶剂对固体和液体的萃取能力和选择性在超临界状态下较之在常温常压下可获得极大的提高。它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即温度和压力略超过或靠近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作为萃取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某种高沸点或热敏性成分,以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 26, 膜分离过程: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天然或

6、合成薄膜为分离介质,在膜两侧的推 动力作用下,原料液体混合物或气体混合物中的某个或某些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使混合物达到分离,分级,提纯,富集和浓缩的过程。 27, 水通量:指纯水在一定温度,压力下(0.35MPa,25),单位时间,单位膜面 积透过的水的量。 28微滤:以压力差为推动力,截留水中粒径在0.02 10m之间的颗粒物的膜 分离技术。 29,超滤:在压力差的驱动下,用可以阻挡不同大小分子的滤板或滤膜将液 体过滤的方法。30,纳滤: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截留水中粒径为纳 米级颗粒物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31,反渗透:在压力驱动下使溶液中的溶剂(如水)以与自然渗透相反的方

7、向通过半透膜进入膜的低压侧,从而达到有效分离的过程。 32,浓差极化:由于水透过膜而使膜表面的溶质浓度增加,在浓度梯度作用 下,溶质与水以相反方向向本体溶液扩散,在达到平衡状态时,膜表面形成一溶质浓度分布边界层,它对水的透过起着阻碍作用。 33,吸附:是指溶质从液相或气相转移到固相的现象。 34,离子交换吸附:简称离子交换,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将溶 液中的待分离组分,依据其电荷差异,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脂上然后利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质从树脂上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35,吸附平衡等温线:当温度一定时,吸附量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的函数关系称为吸附平衡等温线。 36,色谱:能用于混合

8、物分离的方法称为色谱。 37,色谱法:是一种基于被分离物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不同,使他 们在某种基质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38,液膜(液体膜):是从生物膜奇妙的选择性输送功能上得到启发而模仿 的一种人工膜。 39,膜膨胀:是一个传递外水相溶液进入内相的过程。 40,反胶团:若将表面活性剂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并使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便会在有机溶剂内形成聚集体,这种聚集体称为反胶团(或反胶束)41,膜分离技术:用人工合成的某种材料作为两相之间的不连接区间实现不同物质分离的技术。 42,配基:在亲和层析中起可逆结合的特异性物质。 43,“Ks”分级盐析法:在一定pH和温

9、度下以改变离子强度进行盐析,常用于提取液的处理。 44,硫酸铵饱和度:指饱和硫酸铵溶液的体积占混合后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比。 45,提取:利用一种溶剂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从混合物中分离出一种或几种组分的过程。 46,柱层析:将固定相装于柱内,使样品沿一个方向移动而达分离目的的方法。 47,“”盐析法:在一定离子强度下仅改变pH和温度进行盐析。常用于初步纯化。 48,分配系数K:当萃取体系达到平衡时,溶质在两相中的总浓度之比。 49:有机溶剂沉淀法:在含有溶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亲水的有机溶剂,降低溶质溶解度时沉淀析出。 50离心机:是在高速旋转的转子中,借离心力作用过滤和澄清悬浮液,分离,分

10、析生物大分子或一种相对密度不同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设备。生物化工产品通过生物发酵过程、酶反应过程或动植物细胞大量培养获得,从上述发酵液、反应液或培养液中分离精制有关产品的过程称为下游加工过程。2. 传统生化产品和基因工程产品的区别传统生化产品都为小分子(工业用酶除外,但它们对纯度要求不高、提取方法较简单)其理化性能(如平衡关系等)数据都为已知,因此放大比较有根据;基因工程产品大多为大分子,必要数据缺乏,放大多凭经验。由于第一代基因工程产品都以E.coli作为宿主,表达产品处于胞内,提取前需将细胞破碎,细胞内物质释放出来,给提取增加了很多困难;而发酵液中的产物,浓度较低,杂质又多,且一般大分

11、子较小分子不稳定(易失活,如对剪切力),故提取较困难。大分子(蛋白质)的分离主要困难在于杂蛋白的分离,由于蛋白质都内氨基酸所构成,所以性质相似,分离主要依靠高分辨力的精制方法,如色谱分离等。3.选择依据 依据目标蛋白和杂蛋白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性质的差异,尤其重要的是表面性质的差异。例如,表面电荷密度(滴定曲线)、对一些配基的生物学特异性、表面金属离子、糖含量、自由巯基数目、分子大小和形状(相对分子质量)、PH值和稳定性等。4.下游加工工艺过程的一般流程图1.发酵液预处理概念、方法概念:以细胞培养液或发酵液为出发点,设法使目标产物转移到液相中,同时除去其它悬浮颗粒以及改善滤液性状,利于后续

12、操作,该过程称为预处理。方法:(1)凝聚和絮凝技术(2)杂蛋白的去除方法等电点沉淀法加热吸附作用蛋白质沉淀剂(3)高价无机离子的去除方法2.凝聚和絮凝技术概念(混凝)(1)凝聚作用是在某些电解质作用下,如中性盐作用下,使扩散双电层的排斥电位降低,破坏胶体系统的分散状态,而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2)絮凝作用: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架桥作用,而使粒胶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它是一种以物理的集合为主的过程。(3)混凝:在料液中,先加入无机电解质,使悬浮粒子间的相互排斥能降低,脱稳而凝聚成微粒,而后再加入絮凝剂,凝聚作用为絮凝剂的架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提高了絮凝效果。 这

13、种包括凝聚和絮凝机理的过程,常称为混凝。3.滤饼质量比阻概念衡量过滤特性的主要指标是滤饼的质量比阻rB (或).它表示单位滤饼厚度的阻力系数,与滤饼的结构特性有关,rB(或)越小,则发酵液越易过滤。单位:(m/kg)4. 影响rB的因素影响滤饼比阻的主要因素有形成滤饼的颗粒物性(颗粒尺寸,形状等),过滤压力差,料浆的浓度,溶液的PH,过滤速率和过滤时间等。形成滤饼的颗粒直径越大,其比表面积越小,比阻越小。颗粒在堆积过程中所形成的颗粒与颗粒的孔隙也就越大,过滤阻力越小;对于可压缩性滤饼, rB是操作压力差的函数,滤饼的比阻值是随操作压力差的提高而增大的。料浆浓度对比阻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浓度,当料

14、浆浓度小于临界浓度时,比阻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料浆浓度大于临界浓度时,比阻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过滤速度的增加会导致滤饼阻力系数的增加和空隙率的减少。由于滤饼的孔隙率随时间而增大,因而滤饼比阻有随过滤时间减小的趋势。5. 草酸调节发酵液PH的作用1、由于大多数蛋白质的pI在酸性范围,所以把pH调到等电点附近,杂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被除去。提高滤液质量。2、发酵液酸化后目标产物容易转入到液相。3、加入草酸钠调pH值,草酸根离子还可以跟钙离子、镁离子结合,形成不溶物,而去除钙离子和镁离子。4、酸化后的发酵液粘度降低,有助于提高过滤速度。6.板框过滤的应用条件优点:1)过滤面积大,过滤推动力(压力

15、差)能较大幅度地进行调整,并能耐受较高的压力差,2)适应性强,3) 设备结构简单、价格低、动力消耗少等。适用范围较广,一般用于滤饼较干的场合,不用于含挥发性有毒物质或有生物危害的场合。1.高压匀浆,高速珠磨概念与比较比较:细胞所受到的作用力 高压匀浆:液相剪切力 高速珠磨:剪切力层之间的碰撞和磨料的滚动高压匀浆:从高压室压出的细胞悬浮液经过阀座的中心孔道从阀座和阀杆之间的小环隙高速喷出,高速喷出的浆液又射到静止的撞击环上,被迫改变方向从出口管流出,细胞在高速造成的剪切力、碰撞力和高压到常压的变化等作用下,造成细胞破碎。高速珠磨:细胞悬浮液与极细的研磨剂在搅拌浆作用下充分混合,珠子之间,珠子与细

16、胞之间互相剪切、碰撞,促使细胞壁破裂,释出内含物。动力学方程:高压匀浆破碎的动力学方程: Ln S =kPaNb S:细胞破碎率 K:破碎速度常数 (破碎的阻力) P:操作压力 N:循环操作次数 a、b指数因细胞种类和培养条件而异高速珠磨法: k 为破碎速率常数,主要与微球粒径、密度、填充率以及细胞浓度、搅拌速度、进料速度、搅拌浆的形状有关。(影响因素) 温控与能耗:高压匀浆:活性物失活与产生热有关系,一般需多级操作,每次循环前要进行级间冷却。能耗:提供动力()+低温维持的耗费;高速珠磨:珠磨机采用夹套冷却的方式实现温度控制的。 能耗与细胞破碎率成正比适用范围:高压匀浆适用于酵母和大多细菌细胞

17、的破碎,不适用于易造成堵塞的团状或丝状真菌,较小的革兰氏阳性菌,含有包含体的基因工程菌(因包含体坚硬,易损伤匀浆阀)高速珠磨珠磨法适用于细胞悬浮液和植物细胞的大规模处理。破碎率R的影响因素 高压匀浆:温度、压力、循环次数、微生物种类; 高速珠磨:搅拌速度、细胞悬浮液浓度、温度、玻璃小珠的装量和直径、循环速度2.细胞破碎的条件3.包涵体变性与复性,提高收率的方法包含体是无定形的蛋白质的聚集,不被任何膜所包围。细胞破碎后,包含体呈颗粒状,致密,低速离心就可以沉淀。包含体难溶于水中,在变性剂溶液(如盐酸胍、脲)中才能溶解。在这些溶液中,溶解的蛋白质呈变性状态,即所有的氢键、疏水键全被破坏,疏水侧链完

18、全暴露,但一级结构和共价键不被破坏。因此当除去变性剂时,一部分蛋白质可以自动折叠成具有活性的正确构型,这一折叠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复性。提高复性效率的方法:降低变性剂浓度,但如果太低,复兴率会降低;增加蛋白浓度、PH偏碱;温度、离子强度、氧化还原条件。1.盐析法概念、规律、方程式概念: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溶解度降低、发生沉淀的现象称为盐析。机理:(1)高浓度盐离子使蛋白质表面双电层厚度降低,静电排斥作用减弱.在布朗运动的互相碰撞下容易发生凝聚,进而沉淀析出。(2)中性盐比蛋白质具更强的亲水性,因此将与蛋白质争夺水分子,使蛋白质水化膜破坏。方程式:S:蛋白质的溶解度,g/L I:离子强度Ks:

19、盐析常数,斜率,与温度和pH无关,与盐和蛋白质的种类有关。 : 常数,截距,与盐的种类无关,与温度、pH和蛋白质种类有关2. Ks Ks:盐析常数,与溶液的pH及温度无关,只依赖于蛋白质及盐的种类;值为蛋白质在纯水中即离子强度为零时的假想溶解度对数值。用盐析法分离蛋白质时可以有两种步骤: Ks分级盐析法: (粗提蛋白质时常用) 分级盐析法: (进一步纯化用)Ks盐析法:在一定pH和温度下,改变体系离子强度进行盐析的方法;盐析法:在一定离子强度下,改变pH和温度进行盐析的方法;Ks盐析法由于蛋白质对离子强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易产生共沉淀现象,因此常用于提取液的前处理;盐析法由于溶质溶解度变化缓慢,

20、且变化幅度小,因此分辨率更高,常用于初步的纯化。2. Ks盐析法:受蛋白质种类和盐的种类的影响,盐析效果:高价阴离子大于低价阴离子 低价阳离子大于低价阳离子 盐析法:受PH、温度、蛋白质种类的影响,PH值接近PI,最小;在高浓度盐中,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盐饱和度范围的确定:不使目标蛋白质沉淀的最大饱和度和使目标蛋白质沉淀的最低饱和度1.过滤方法比较五种纳滤 孔径2nm滤膜 压力差 能截留分子量在2001000之间的有机物质,能将高价离子和低价离子分离。这类膜对荷相同电荷的分子有较高的截留率。2. RO分离机理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孔径范围在0.0001-0.

21、001 m之间;3.浓差极化和膜污染浓差极化:当溶剂透性膜而溶质留在膜上,因而使膜面浓度增大,并高于主体溶液中的浓度, 这种浓度差导致溶质自膜面反扩散至主体溶液中,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它对 通量的影响很大。要减少浓差极化,通常采用错流过滤操作。膜污染:在使用中,尽管操作条件保持不变,但通量仍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污染。一般认 为是膜与料液中的某一溶质的相互作用,或吸附在膜上的溶质与其他溶质相互作 用而引起的。在反渗透中一般不严重,在超滤和微滤中比较严重。浓差极化会加重污染。但两者是有区别的;浓差极化是可逆的,变更操作条件可使之消除,而污染不可逆,必须通过清洗的办法,才能消除。4.截留率和截留分

22、子量截留率:指超滤膜对溶质的截留能力,用(R)表示,并定义为:式中CP和Cb分别表示在某一瞬间,透过液和截留液的浓度。(R)在0和1之间。截留分子量:定义为相当于一定截留率(通常为90%或95%)时的溶质的分子量。1.溶剂萃取的分配原理分配定律:一定T、P下,溶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达到平衡后溶质在两相中浓度之比为常数(K)。 在常温常压下为常数:(1)稀溶液(2)溶质对溶剂互溶没有影响(3)必须是同一分子类型,不发生缔合或离解.由上图可知,溶质在两相的分配决定于选择何种溶剂和水相的pH。1.双水相萃取的概念,分离原理、影响因素、应用概念: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来

23、进行萃取的方法。原理:不同物质分配系数的差异,构成了双水相萃取分离物质的基础。溶质在两水相间的分配主要由其表面性质所决定,通过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而得到分离,分配能力的大小可用分配系数K表示:影响因素:1)成相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当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降低时,会使蛋白质易分配于富含该PEG的相中,使分配系数增大,而葡聚糖的分子量减小,会使分配系数降低。2)成相系统的总浓度:当接近临界点时,蛋白质均匀的分配于两相,分配系数接近于1.如成相聚合物或聚合物/盐混合物的总浓度增加时,系统远离临界点,系线的长度增加,此时两相性质的差别增大,蛋白质趋向于向一侧分配,即分配系数或增大超过1,或减少低于1.3

24、)盐类的影响:在双水相聚合物系统中,加入电解质,首先阴阳离子会有不同的分配.加入适当的盐类,会大大促进带相反电荷的两种蛋白质的分离。但当盐继续增加时,影响逐渐减弱,分配系数基本上无变化。当盐很大时,由于盐析作用,pro易分配于上相。 4)pH值:由于pH值影响protein的离解度,故调节pH可改变蛋白质的表面电荷数,因而改变k的大小。对于 =0,prot的k不受pH的影响(一般来说),但对大多数prot而言,当=0时,k随pH变化而变化,这主要是由于pH值的变化会导致蛋白质自身结构和性质的变化。5)温度:温度影响双水相系统的相图,因而影响pro的k,特别在临界点附近,尤为显著。一般可在常温操

25、作,不需冷却,活性成份收率高。6)荷电PEG作为成相聚合物:在聚合物上引入电荷可以增大两相间的电位差,相间电位差与电荷数成反比,而每一葡萄糖分子上可以引入很多带电荷的基团,故效果较差;每一分子PEG只含两个羟基,只能引入两个荷电基团,故使电场增大的效果较好。应用:胞内蛋白质的提取 根据目标蛋白质和共存杂质的表而疏水性、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和表面电荷等性质上的差别,综合利用静电作用、疏水作用和添加适当种类和浓度的盐,可选择性萃取目标产物。8.离子交换法(树脂法):是应用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着剂,将溶液中的物质,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脂上,然后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物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浓

26、缩提纯的目的。2.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含有高分子活性基因而能与溶液中其它物质进行交换或吸着的聚合物,其高分子活性基团一般是多元酸或多元碱。特点;优点: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缺点:生产周期长,成品质量有时较差,在生产过程中,PH变化大,故不适用于稳定性较差的抗生素,以及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树脂等。应用:抗生素等小分子物质提取,还可用于脱色、去盐、转盐、制备软水、无盐水等。3.常见的4种树脂的比较性能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强酸性弱酸性强碱性弱碱性活性基团磺酸羧酸季氨胺PH对交换能力的影响无在酸性中交换能力很小无在碱性溶液中交换能力很小盐的稳定性稳定洗

27、涤要水解稳定洗涤时要水解再生需过量的强酸很容易需过量的强碱再生容易,可用碳酸钠或氨交换速度快慢(除非离子化后)快慢(除非离子化后)4.H+和OH-对树脂亲和能力的关系 H+:强酸型树脂:与H+结合力很弱,序位和Li+相当 弱酸型树脂:与H+具有最强的置换能力,序位排在同价金属离子之后 OH-:强碱性树脂:和OH结合力弱,序位排在F之前 弱碱性树脂:和OH结合力最强,序位排在ClO4之后结论:强酸、强碱树脂比弱酸、弱碱树脂难以再生,酸、碱用量大,原因在于此。在链霉素提炼中,不能用强酸性树脂,而应用弱酸性树脂,这主要是因为强酸性树脂吸 附链霉素后,不易洗脱,而用弱酸性树脂时,由于H+对树脂亲和力大

28、,因此很易将链霉素葱树脂上取代。结论:在进行离子交换时,除了考虑离子被吸附是否容易外,还必须考虑被吸附上去的离子 是否容易被解吸下来。如链霉素的提炼中,不用强酸,而用弱酸性树脂进行交换吸附。 树脂再生过程中为什么强酸碱比弱酸碱消耗大?1.吸附:吸附法是利用适当的吸附剂,在一定的pH条件下,使发酵液中的产物被吸附,然后再适当的洗脱将吸附的产品从吸附剂上解吸下来,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2.吸附的作用:把物质从流动相(气、液、相)浓缩到固体表面从而达到分离的过程称为吸附作用。3.物理吸附力的本质:范德华力4.大网格聚合物吸附剂及其应用大网格吸附剂:大孔网格聚合物在合成过程中没有引入离子交换功能团,只

29、有多孔的骨架, 其性质和活性炭、硅胶等吸附剂相似,简称大网格吸附剂。优点:脱去臭效力不亚于活性炭对有机物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理、化性质稳定,机械强度好,经久耐用品种多,无机盐对大网格吸附剂提取有机物没有影响吸附速度快,易解吸,再生容易D在0.20.8um之间,不污染环境,使用方便。对于那些极性不强,稳定性差的物质,可以用大孔树脂吸附来分离。它可以弥补离子交换树脂的不足。 缺点:价格昂贵,吸附效果易受流速和溶解浓度的影响。 大网格聚合物吸附剂吸附机理一)吸附规律:大孔网状聚合物是一种非离子型共聚物,它能够借助范德华力以溶液中吸附各种有机物质。根据“类似物容易吸附类似物”的原则。极性吸附剂:在非极性

30、溶剂中,吸附极性物质;中等极性吸附剂:两种情况具有吸附能力。非极性吸附剂:从极性溶剂中,吸附非极性物质。在水溶液中吸附时,对同族化合物分子量越大,极性越弱,吸附量越大。 二)解吸方法:由于是分子吸附,而且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对有机物质的吸附能力一般低于活性炭,所以解吸比较容易,方法如下:1.最常用的是以低级醇、酮或其水溶液解吸。2.对弱酸性溶质用碱来解吸。3.对弱碱性物质用酸来解吸。4.如吸附是在高浓度盐类溶液中进行,常常用水洗就能解吸下来。5.对于易挥发溶质可用热水或蒸汽解吸。 应用:对于在水中溶解度不太大,而较易溶于有机溶剂中的生化物质都可考虑用大网格吸附剂提取。此外,四环素,土霉素,竹桃

31、霉素等都能用XAD-2吸附剂或国产大孔吸附剂来提取和精制。 大网格吸附剂还可用于污水处理,如含酚、含氯、含硝基等化合物废水处理,造纸、印染、洗涤剂废水等的处理,也可作为色谱法的载体等方面的应用。1.色层分离法: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多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如吸附力、分子极性、分子形状和大小、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当各组分混合物随流动相流动时,由于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而以不同速率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目的。2,五种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总结吸附色谱法 分配色谱法 固定相和流动相都是液体 离子交换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 亲合色谱法 3.凝胶层

32、析的分配机理(Kd值)当溶质通过层析柱时,分子直径比凝胶孔径大的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里,只能随溶剂一起移动的,最先流出柱外;分子直径比凝胶孔径小的分子,即进入凝胶相内,延长了路径,向下移动的速度落后于大分子。 Kd=(Ve-Vo)/Vi,洗脱容积Ve:是指被分离物质通过凝胶柱所需洗脱液的体积,常用Ve 表示;Vo表示凝胶颗粒外部水体积,Vi指凝胶颗粒内部体积。在凝胶层析中,凝胶内部中的水分起固定相作用,凝胶外部间隙中的水分作为流动相。如果生物大分子完全被排阻,Kd=0;分子能自由进入凝胶内部,凝胶内外浓度一致,则Kd=1;只有部分分子能达到凝胶空间内部,故内部浓度小于外部浓度,0Kd1

33、.1. 凝胶层析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的比较(介质,概念,应用) 概念机理介质柱內胶体的组成应用优点凝胶层析法又称凝胶过滤层析、凝胶排阻层析,分子筛层析等。它主要用于分离分子大小不同的的样品。当溶质通过层析柱时,分子直径比凝胶孔径大的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里,只能随溶剂一起移动的,最先流出柱外;分子直径比凝胶孔径小的分子,即进入凝胶相内,延长了路径,向下移动的速度落后于大分子。葡聚糖凝胶;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胶体外是流动相;胶体内是固定相。a. 分离蛋白质b.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c.脱盐d.浓缩e.纯化青霉素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损失少回收率高,层析柱可反复使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是应用合成的

34、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着剂,将溶液中的物质,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脂上,然后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物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浓缩提纯的目的。抗生素等小分子物质提取,还可用于脱色、去盐、转盐、制备软水、无盐水等。离子交换反应是可逆反应,这种可逆反是在固态的树脂和溶液的接触界面间发生的。这种反应的可逆性使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反复使用。5.吸附法和吸附层析比较6.PEG在沉淀和有机萃取中分别的作用 在沉淀法中,PEG可用来进行选择性沉淀以纯化蛋白质,其原理相当于降低蛋白质溶解度,使蛋白质过饱和,析出沉淀。PEG沉淀法能在室温下进行,得到的沉淀颗粒较大,收集容易。 在有机萃取中,PEG构成双水相体系的上相,对

35、通过体系的有机溶剂进行选择性萃取纯化。1.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是结晶的前提;过饱和度是结晶的推动力。2.结晶:溶液中的溶质在一定条件下,因分子有规则的排列而结合成晶体,晶体的化学成分均 一,具有各种对称的晶体,其特征为离子和分子在空间晶格的结点上呈规则的排列。3.重结晶:是利用杂质和结晶物质在不同溶剂和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将晶体用合适的溶剂再次结晶,以获得高纯度的晶体的操作。4.晶体质量如何衡量5.结晶的实质 结晶是指溶质自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形成新相的过程。溶质只有在过饱和溶液中才能析出;结晶这一过程不仅包括溶质分子凝聚成固体,还包括这些分子有规律地排列在一定晶格中,这一过程与表面分子化学键力变化有关;因此,结晶过程是一个表面化学反应过程。6.结晶形成和结晶过饱和线的关系 形成新相(固体)需要一定的表面自由能。因此,溶液浓度达到饱和溶解度时,晶体尚不能析出,只有当溶质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后,才可能有晶体析出。首先形成晶核,由Kelvin公式,微小的晶核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实质上,在饱和溶液中,晶核是处于一种形成溶解再形成的动态平衡之中,只有达到一定的过饱和度以后,晶核才能够稳定存在。不稳定区分为三部分:亚稳区,没有新的晶核形成结晶不能自动进行;过渡区,伴随晶体长大的同时有新的晶核形成;不稳区,自发形成晶核,结晶马上开始。精选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