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GZTSS 2.1-2022 六盘水早茶 第1部分 茶园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442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3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GZTSS 2.1-2022 六盘水早茶 第1部分 茶园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T∕GZTSS 2.1-2022 六盘水早茶 第1部分 茶园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T∕GZTSS 2.1-2022 六盘水早茶 第1部分 茶园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T∕GZTSS 2.1-2022 六盘水早茶 第1部分 茶园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T∕GZTSS 2.1-2022 六盘水早茶 第1部分 茶园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2.020.20B 35团体标准T/GZTSS 2.12022六盘水早茶 第 1 部分:茶园生产技术规程Liupanshui early tea Part 1:Producting technological regulations2022-01-01 发布2022-01-02 实施贵州省茶叶学会贵州省茶叶学会发 布发 布T/GZTSS 2.1-2022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园地建设.15 茶树种植.26 土肥管理.27 茶树修剪.38 病、虫、草害防治.39 鲜叶采摘.3T/GZTSS 2.12022II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

2、.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而制定。本标准 T/GZTSS 2六盘水早茶综合标准体系按部分发布,分为 3 部分:六盘水早茶 第 1 部分:茶园生产技术规程六盘水早茶 第 2 部分:茶叶加工技术规程六盘水早茶 第 3 部分:商品茶本部分为 T/GZTSS 2 第 1 部分。本标准由六盘水市人民政府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茶叶学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六盘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水城区南部农业园区管委会、水城区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六枝特区农业农村局、水城区扶贫开发投融资有限责任公司、水城区顺场乡洪顺种养殖专业合作

3、社、六枝特区双文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六枝特区九层山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盘州市广润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健、赵华富、曹雨、陈霖、胡华健、刘晓霞、敖伟、王永红、谢坤林、江剑博、赵德彪、杨斌、王平志、张洪、张双文、龚华、黄云。T/GZTSS 2.120221六盘水早茶 第 1 部分:茶园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六盘水早茶园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园地建设、茶树种植、土肥管理、茶树修剪、病虫草害防治和鲜叶采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六盘水早茶茶园的生产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4、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11767茶树种苗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525有机肥料NY/T 798复合微生物肥料NY/T 1109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T 1535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微生物肥料NY/T 5018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 5197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DB52/T 626贵州高产优质茶园栽培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六盘水早茶茶园六盘水市境内,冬至至惊蛰能够持续生产早茶的茶园。3.2 立体采

5、摘技术通过特定茶树修剪蓄梢、配套相应栽培管理技术,使树冠垂直方向具有一定的采摘深度,水平方向具有一定幅度和分枝密度, 以同一级分枝为主要生产枝的茶园采摘技术, 本技术适用于六盘水早茶生产。4 园地建设4 园地建设4.1 立地条件4.1.1 地热资源丰富,有机腐殖土含量丰富的区域,远离工业区,与生活区、主要交通干线保持一定距离。4.1.2 茶园四周、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的空地种植落叶乔木树种,抵御冬季寒风,增加漫射光,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T/GZTSS 2.1202224.1.3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8 的规定,绿色食品茶叶应符合 NY/T 5018 的规定,有机茶园应符合 NY

6、5197 的规定。4.2 基地规划和建设按 DB52/T 626 的 4.2 条执行。4.3 道路和水利系统按 DB52/T626 的 4.3、4.4 条执行。4.4 茶园生态建设按 DB52/T626 的 4.5 条执行。5 茶树种植5 茶树种植5.1 茶园开垦及施肥按 DB52/T 626 执行。5.2 种苗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寒性较好的特早生、早生茶树优良品种,种苗质量符合 GB 11767 中规定的 2 级以上标准。5.3 移栽时期宜在当年 10 月至翌年 3 月移栽。5.4 定植单行双株种植,行距 1.3m-1.4m,种植沟深 0.5m,株距 0.35m-0.4m,每亩种植茶

7、苗 2600-3000 株;双行单株种植, 行距1.5m, 种植沟深0.5m, 小行距0.45m-0.5m, 株距0.35m-0.4m, 每亩种植茶苗2900-3300株。移栽后打顶(离地 15-20cm,保留 2-3 片真叶),随即浇足定根水。5.5 苗期管理5.5.1 定植后及时用杂草、秸秆等材料覆盖行间,防旱保苗,常规茶园 667m2用干材料 750kg 以上。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适时补齐。5.5.2 采用人工除草方式去除杂草,第一年新植的茶园避免在盛夏进行除草,待伏天过后进行。6 土肥管理6 土肥管理6.1 土壤管理6.1.1 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

8、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6.1.2 采用地面秸秆、杂草覆盖、种植绿肥等措施提高茶园冬春季土壤地温,增强保土蓄水能力。作物秸杆、杂草等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种植绿肥不影响茶树正常生长。6.2 茶园施肥6.2.1 以有机肥为主,提倡使用茶叶专用肥,禁止在茶园中使用土壤化学改良剂、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害的城市垃圾污泥和污水等物质。6.2.2 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 NY/T 525 的规定, 微生物肥料应符合 NY/T 1535、 NY/T 798、NY/T 1109 的规定。6.2.3 施肥时期,常规茶园按 DB52/T 626 中 6.4 执行。在冬至前 30-

9、35 天在常规施用基肥的基础上配施氮素含量较高的追肥。T/GZTSS 2.1202236.2.4 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按 DB52/T 626 中 6.4,6.5 执行。7 茶树修剪7 茶树修剪7.1 幼龄茶园及常规茶园修剪按 DB52/T 626 执行。7.2 立体采摘茶园茶园进入盛产期,春茶后离地 40-50cm 进行修剪,10 月中旬左右在第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升40-60cm 进行二次修剪。8 病、虫、草害防治8 病、虫、草害防治8.1 防治原则按 NY/T 5018 要求执行。8.2 农业防治8.2.1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8.2.2 分批、多次、及

10、时采摘,抑制为害芽叶的病虫。8.2.3 冬管采用深修剪或重修剪等技术措施,带走受病虫害危害的枝叶,并结合茶园深耕、施基肥,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减少减轻病虫害的为害和越冬基数。8.3 物理防治8.3.1 采用人工捕杀,减轻害虫为害。8.3.2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8.4 生物防治8.4.1 利用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保护利用瓢虫、草蛉、蜘蛛、寄生蜂、寄生蝇等自然天敌。8.4.2 利用有效的细菌、真菌及其代谢物防治病虫的方法。按照“以菌治虫,以菌治病”的方法,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8.5 化学防治8.5.1 农药使用准则。禁止使用和混配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和

11、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源农药宜在病虫大量发生前使用,矿物源农药应严格控制在非采茶季节使用。8.5.2 严格按制订的防治指标(经济阈值),掌握防治适期施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掌握防治关键时期和农药安全间隔期,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坚持科学用药。对个别病虫害在非化学防治控制效果差的情况下,当茶树病虫爆发时,辅以化学农药防治,但在品种上应有所选择,在应用上应实现减量化。茶园农药使用参见 GB 2763 及最新的贵州省茶园禁用农药品种名单。8.5.3 防治方法。符合 GB/T 8321 的规定。9 鲜叶采摘9 鲜叶采摘9.1 开采适期茶园中 5%芽叶达到鲜叶采摘标准时为开采适期。9.2 采摘方法T/GZTSS 2.120224手工采摘:手工采茶宜采用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带夹杂物。9.3 鲜叶储运鲜叶宜用清洁卫生、透气良好的细孔竹篓、木篓盛放,装叶量以不影响品质为宜。防止鲜叶质变和混入有异味、有毒、有害物质,不得挤压,避免阳光直射,及时运往加工厂。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