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T 1678-2018 甜玉米套种鲜食大豆栽培技术规程(山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281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7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 1678-2018 甜玉米套种鲜食大豆栽培技术规程(山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14∕T 1678-2018 甜玉米套种鲜食大豆栽培技术规程(山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14∕T 1678-2018 甜玉米套种鲜食大豆栽培技术规程(山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14∕T 1678-2018 甜玉米套种鲜食大豆栽培技术规程(山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14∕T 1678-2018 甜玉米套种鲜食大豆栽培技术规程(山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点击此处添加 ICS 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备案号: DB14 地方标准 DB 14T16782018 甜玉米套种鲜食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本稿完成日期:2017 年 7 月 1 日) -发布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I目 录 前 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产地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播前准备. 2 5 播种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 6 田间管理. 3 7 病虫害防治 . 4 8 收获 . 5 II前前 言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农业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国芳、贾亚涛、苑乂川、李萍、冯万军、郑超、谢圣杰。 1甜玉米套种鲜食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甜玉米套种大豆栽培技术规程的产地环境、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生产档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

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规则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产地环境 3.1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 产地空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限定范围之内的农业生产区域,空气质量符合GB3095标准。 3.2 水质量水质量 产地水环境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限定范围之内的农业生产区域,水质量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23.3 土壤质量 土壤质量 宜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中性或偏酸性壤土,其他条件符合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4 播前准备 4.

4、1 品种的选择 4.1 品种的选择 甜玉米品种:超甜135(中熟) ,金银蜜脆(早熟) 。 鲜食大豆播种前,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 30克对水200300ml(即4-6两)混合均匀,拌大豆种子1520kg,可有效防治蚜虫和蛴螬等地下害虫。 4.2 选地与整地4.2 选地与整地 4.2.1 选地选地 选土层深厚、 疏松肥沃、 排灌方便、 阳光种充足的中性或偏酸性壤土。 另外,要注意周围田地的播种情况, 甜玉米应与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玉米隔离种植, 。可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 4.2.2 整地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秋季土壤深耕翻,耕深25cm,播前旋耕耙耱。结合翻地可配制优质腐熟厩肥1000kg

5、/亩1500kg/亩,施过磷酸钙15kg/亩20kg/亩,然后旋耕。肥料施用按照NYT496要求执行。 5 播种5 播种 5.1播期播期 甜玉米根据节令适时早播,即4月10日-5月10日集中播种,有利于治病虫鼠害。大豆播种时间可稍作推迟3-5天。 5.2 播种量播种量 3甜玉米每亩播种量为1.3kg1.5 kg,大豆每亩播种量1.5kg2.0 kg。 5.3 播种方式播种方式 机械条播, 甜玉米行距 50 cm, 株距 30cm33 cm, 甜玉米和鲜食大豆套种,3 行甜玉米,甜玉米 2 行中间大豆。鲜食大豆穴播,每穴留双株,穴距和甜玉米株距一致。 5.4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 甜玉米与鲜食大豆播

6、种深度均为 3cm5cm。 5.5 播种密度播种密度 甜玉米 32003500 株/亩,大豆 40005000 株/亩。 6 田间管理 6 田间管理 6.1 查苗补种查苗补种 发现缺苗断垄,应立即补种补栽。缺苗严重,要进行催芽补种。 6.2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 苗期中耕一次,在甜玉米的大喇叭口期,结合追穗肥进行中耕除草培土,大豆中耕除草在56叶期。 6.3 水肥管理水肥管理 玉米苗期对水分需求量不大, 主要在大喇叭口期抽穗和灌浆期时,根据土壤墒情, 灌13次水。 浇水过程中追肥, 一般追施有机肥或土杂肥1000 kg/亩左右,尿素30 kg/亩(在苗期、拔节期各追施7.5kg/亩,大喇叭口期15

7、kg/亩) ,氯化钾5kg/亩7kg/亩;钾肥和有机肥或土杂肥在苗期一次性追施。 6.4 及时去雄及时去雄 适时去雄是保证甜玉米高产、 优质的一项关键栽培技术。 应在雄穗散粉后23天时去雄。 4 7 病虫害防治 7.1防治原则 7.1防治原则 农业防治:主要轮作、有机肥料的科学使用,科学管理,适合的栽培方法等 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敌和一些生物菌类的应用技术等 物理防治:如黄板篮板,黑光灯、糖醋液引诱等 化学防治:明确各药物的使用间期、使用量和使用浓度 7.2 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甜玉米和鲜食大豆生长过程中注意病虫害防治,防治措施详见附表。 8 收获 甜玉米授粉后 2023 天, 甜玉米穗花丝变黑

8、, 用手捏有紧实的感觉时即可采收;鲜食大豆豆荚微微变黄,籽粒变硬时开始收获。 1附表:甜玉米套种鲜食大豆病虫害防治 甜玉米病虫害 病虫害症状 防治措施 大豆病虫害 病虫害症状 防治措施 玉米螟 叶片、花丝、茎秆、雄穗基部和玉米籽粒上留有许多小孔 喇叭口期 3的呋喃丹颗粒剂 1.5kg/亩撒在喇叭口上,穗期用辛硫磷喷雾 蚜虫 叶茎受害后生长缓慢,发黄变形, 使被咬部分变成黑色 用 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0002 000 倍液、 苦参碱药液喷雾 黑穗病 病株一般较矮,抽穗前病穗的下部膨大苞叶紧实,内有白色棒状物,抽穗后散出大量黑粉 实行轮作,用戊唑醇、三唑酮种子包衣 食叶性害虫 叶片常被咬

9、成缺口或仅留叶脉, 甚至全吃光 2.5%溴氰菊酯乳油或 20%杀灭菊酯乳油兑水喷雾 小斑病 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 5-16*2-4 毫米大小的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褐色 40%克瘟散乳剂 500-1000 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50%穗瘟净 1000 倍液、 50%甲基托布津 50-800 倍液喷雾 霜霉病 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 容易并发角斑病, 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 有时可蔓延到叶面。 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类似黄萎病 用 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 代森锰锌药液喷雾 地下虫害 缺苗、死苗 90的敌百虫或 50的辛硫磷0.5kg加水稀释后拌鲜草50kg制成毒饵,于傍晚撒在玉米苗附近 注意:在甜玉米采收前 1015 天应停止施用农药,以确保食用安全。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