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5∕T 1722-2018 甘蔗种植机技术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213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T 1722-2018 甘蔗种植机技术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DB45∕T 1722-2018 甘蔗种植机技术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DB45∕T 1722-2018 甘蔗种植机技术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DB45∕T 1722-2018 甘蔗种植机技术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DB45∕T 1722-2018 甘蔗种植机技术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60.30 B 91 DB45/T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7222018 甘蔗种植机技术条件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ugarcane planter 2018 - 04 - 20 发布 2018 - 05 - 2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5/T 1722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型号编制规则 . 3 5 技术要求 . 3 6 试验方法 . 6 7 检验规则 . 9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11 DB45/T

2、 17222018 II DB45/T 1722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鉴定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志华、叶长青、黎波、吴英满 、易建贵、王敏、莫彧、傅国东。 DB45/T 17222018 1 甘蔗种植机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蔗种植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编制规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的甘蔗种植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22015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GB/T 5262 农业机械试验条件 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GB/T 56672008 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 GB/T 9480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 GB 10395.1 农林机械 安全 第1部分:总则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

4、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 GB/T 13306 标牌 JB/T 5673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 通用技术条件 JB/T 77322006 铺膜播种机 JB/T 78642013 中耕追肥机 JB/T 8574 农机具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JB/T 9832.21999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 漆膜 附着性能测定方法 压切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甘蔗种植机 sugarcane planter 与拖拉机配套使用、实现甘蔗布种(苗)或开沟、布种(苗)、覆土等复合功能的机具,可根据需要增加施肥、 喷药、 喷水、 铺膜、 铺管等功能。 甘蔗种植机按蔗种 (苗) 形式分为整杆式 (实

5、时切段式) 、段种式、钵苗式;按与拖拉机联接方式分为牵引式、悬挂式、半悬挂式。 3.2 蔗种(苗) buds(seedling) DB45/T 17222018 2 用于种植的含有效芽的甘蔗蔗茎或蔗苗, 整杆式蔗种为含有多个效芽的整条蔗茎。 段种式蔗种由整杆式蔗种分切而成,一般为含13个有效芽的蔗茎段,钵苗式蔗苗为根部与营养土(钵)的结成一体的单株蔗苗。 3.3 种植密度 planting density 每公顷地块种植的有效芽(苗)数量。 3.4 蔗茎弯曲程度 sugarcane stem bending degree 整条蔗茎上距蔗根至蔗尾连线垂直距离的最大值与蔗根至蔗尾直线长度的比值W表

6、示。W0.1为不弯曲,0.1W0.2为中等弯曲,W0.2为严重弯曲。 3.5 机械伤芽(苗) injury buds(seedling) 蔗种通过种植机构布种到蔗地时,种芽受损伤或种芽与切口(或破裂处)距离小于5 mm的现象(机械伤芽),或者蔗苗通过种植机构布种到蔗地时,蔗苗茎杆有受损伤的现象(机械伤苗)。 3.6 漏植 missing spacing 同一植行相邻最近的有效芽(苗)之间的距离(C)大于农艺要求的平均株距(Lzj)1.5倍为漏植。 1.5 LzjC2.5 Lzj为漏1处;2.5 LzjC3.5 Lzj为漏2处;3.5 LzjC4.5 Lzj为漏3处;依此类推。 示例:如农艺要求

7、每米种植行内至少应有有效芽(苗)N=9 株,则农艺要求的平均株距则为 100/(N-1)=12.5 cm。 3.7 露芽 reveal buds 种植后蔗芽距离覆土表面小于10 mm的情形。 3.8 合格种蔗段长度 qualified cutting length 种蔗段长度在设计值30 mm范围内的为合格种蔗段长度。单头切口的种蔗段不考核。 3.9 覆土厚度 cover soil thickness on cane seeds 种植后的蔗种茎杆的上表面到覆土表面的垂直高度, 或种植后的蔗苗的钵土上表面到覆土表面的垂直高度。 3.10 未覆土苗 uncover soil seedling 钵苗

8、式蔗苗种植后,钵体未能完全被土覆盖的蔗苗。 3.11 翻倒苗 overtruned seedling DB45/T 17222018 3 钵苗式蔗苗种植后,钵体呈翻倒状,苗叶鞘与地面接触的蔗苗。 4 型号编制规则 产品型号在JB/T 8574表示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种植方式代号,具体表示方法为: 2CZ 改进代号:原型不标注;改进型用字母 A、B标注; 主参数代号:表示工作行数; 种植方式代号:段种式用“D”表示,钵苗式用“B”表示;整杆式(实时切段式)留空; 分类代号:表示种植和施肥机械类的甘蔗种植机。 示例:首次生产的种植方式为整杆式(实时切段式)的两行甘蔗种植机表示为:2CZ-2。 5 技术

9、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紧固连接质量及紧固件机械性能 各紧固件应经防锈处理,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有漏装和松动现象。承受交变载荷螺栓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GB/T 3098.12010规定的8.8级,螺母不低于GB/T 3098.22015规定的8级。 5.1.2 钣金冲压件质量 钣金冲压件应光滑、平整,不应有裂纹、飞边、毛刺和明显划痕等现象。 5.1.3 焊接质量 焊接件的焊缝应均匀牢固、平整,不允许有烧穿、漏焊和虚焊等缺陷,其它焊缝缺陷应不超过5处。 5.1.4 开沟铲(或开沟刀具)硬度 开沟铲(或开沟刀具)表面淬火区硬度应为HRC 40HRC 55。 5.1.5 操纵件操纵灵活性

10、 各手柄应操纵灵活、准确可靠。所有自动回位的操纵件在操纵力去除后应能自动复位。非自动回位的操纵件应能可靠的停在操纵位置。 5.1.6 传动件运行灵活性 各传动件运动应灵活,不应有卡滞现象,运转时不允许有异常声响和振动。 5.1.7 密封性能 液压系统和传动箱各结合面、油管接头以及油箱等处,静结合面应无渗漏;动结合面应无滴漏。 DB45/T 17222018 4 5.1.8 涂漆质量 5.1.8.1 涂漆外观 涂漆应符合JB/T 5673的规定,涂层外观应色泽鲜明,平整光滑,无漏底、橘皮、起泡和起皱。 5.1.8.2 涂层厚度 涂层厚度不小于35 m。 5.1.8.3 漆膜附着力 漆膜附着性能应

11、达到3处级以上。 5.1.9 运输间隙 种植机的运输间隙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运输间隙 牵引式 半悬挂式 悬挂式 200 mm 240 mm 300 mm 5.2 安全要求 5.2.1 危险运动件安全防护 各轴系、带轮、链轮、胶带、链条、传动轴和万向节等运动件应有符合GB 10395.1规定的安全防护装置。 5.2.2 安全标志 对于正常操作时必须外露的功能件、 防护装置的开口处和维修保养时有危险的部位等对操作者存在危险的部位,应在其附近永久固定符合GB 10396要求的安全标志。 5.2.3 操纵符号 操纵符号应固定在相应操纵装置附近,操纵符号应清晰耐久且用适合操作者理解的符号或文种描述

12、。 5.2.4 肥料箱 肥料箱应有料箱盖。质量大于10 kg的料箱盖应有保持料箱盖打开的装置;并应设置把手,把手与料箱盖可制造成一个整体,采取适当的设计并易于识别(如形状或颜色)。 5.2.5 进入操作或非操作位置的梯子 5.2.5.1 脚踏板宽度:300 mm;脚踏板深度:梯子后面有封闭板的150 mm,无封闭板的200 mm。 5.2.5.2 梯子的结构应防滑、防止形成泥土层。 5.2.5.3 从梯子上下来时向下可以看到下一级梯子踏板外缘。 5.2.6 剪切和挤压部位 DB45/T 17222018 5 5.2.6.1 操作者坐在座位上,手或脚触及范围内不应有剪切或挤压部位。 5.2.6.

13、2 钣金件不能有锐角。 5.2.7 使用说明书 5.2.7.1 使用说明书的编制应符合 GB/T 9480 的规定。 5.2.7.2 说明书中应对有关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说明。至少包括: a)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b) 运动件处会出现与其功能相关危险的提示。 5.3 主要性能要求 5.3.1 作业性能 5.3.1.1 作业条件 5.3.1.1.1 种植前应经过碎土, 土壤表层以下 20 cm 内碎土率大于 70 (尺寸小于 25 mm 土块的比例) ,土壤绝对含水率不大于 25、蔗地应无影响作业的石头、树桩等坚硬异物。 5.3.1.1.2 种植机及其配套的拖拉机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整到正常工作状

14、态,且技术状态良好,作业时按正常的作业速度。 5.3.1.1.3 整杆式(实时切段式)蔗种要求弯曲程度为不弯曲和中等弯曲的蔗种比例在 80以上。 5.3.1.1.4 蔗种的自然坏芽率不大于 5。 5.3.1.2 作业性能指标 在满足5.3.1.1规定的作业条件下,种植机的作业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作业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 实时切段式 段种式 钵苗式 实时切段式 段种式 钵苗式 伤芽率, 伤苗率, 6.0 3.0 5.0 种植密度,芽(或苗)/h 符合农艺要求 覆土厚度合格率, (以当地农艺要求的覆土厚度20mm 为合格) 80 切口不合格率, / / 3.0 / / 漏植率, 5.0

15、 露芽率, / 6.0 / 种蔗段长度合格率, / / 90 / / / / 未覆土率, / / 3.0 / / 翻倒率, / / 5.0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7.8 各行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 13.0 种肥间距(F),cm 3F8 采光面宽度合格率, / 80 膜边覆土宽度合格率, / 95 膜边覆土厚度合格率, / 95 DB45/T 17222018 6 5.3.2 使用可靠性 5.3.2.1 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不少于 50 h。 5.3.2.2 有效度不低于 90。 6 试验方法 6.1 一般要求 6.1.1 紧固件连接质量在性能测试后,采用开口扳手检查螺栓螺母紧固情况,以手

16、感评定。某些部位亦可用观察弹簧垫圈是否完全压平的方法评定,同时观察防松措施是否完善。 6.1.2 开沟铲(开沟刀具)硬度检测:在开沟铲(开沟刀具)淬火区内测 3 点,3 点中允许 1 点为软点,遇软点后在软点周围(半径 20 mm 内)再测 2 点,2 点都合格则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1.3 涂层厚度检测在主要覆盖件上取 3 点,以平均值作为涂层厚度。 6.1.4 漆膜附着力测定方法按 JB/T 9832.21999 的规定进行。 6.1.5 其它项目采用常规量具和目测感官的方法。 6.2 安全要求 6.2.1 目测安全装置的配置情况,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安全距离、用测力计等验证防护装置的

17、强度。 6.2.2 检查安全标志是否醒目、不易被折移并能持续保持清晰可见,检查各危险部位的安全标志是否齐全,安全标志的耐久性是否符合要求。安全标志的耐久性检查方法:经用水浸泡过的抹布擦拭 15 s后,再用汽油浸泡过的抹布擦拭 15 s,每秒往复擦抹一次,擦拭后安全标志应清晰可见,不出现卷边,不能轻易被折移。 6.2.3 其它项目采用常规量具和目测感官的方法。 6.3 作业性能 6.3.1 试验条件 6.3.1.1 试验前对地块及蔗种情况进行田间调查。田间调查按照 GB/T 5262 的规定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试验地坡度、土壤类型、土壤绝对含水率、土壤碎土率、碎土层深度、种蔗直径及长度、自然坏芽率

18、等。 6.3.1.2 整杆式(实时切段式)蔗种弯曲程度调查方法:在种蔗堆中大致均匀取 5 点,每点取 10 条蔗茎进行测量,计算不弯曲和中等弯曲、严重弯曲的蔗茎所占比例。 6.3.1.3 自然坏芽率调查方法:整杆式(实时切段式)蔗种在种蔗堆中大致均匀取 5 点,每点取 2 条蔗茎,数蔗茎上的芽数,计算坏芽占全部芽的比例。段种式蔗种在种蔗堆中大致均匀取 5 点,每点取不少于 5 kg 的段种式蔗种样品,计算坏芽占全部芽的比例。 6.3.1.4 测区长度应不小于 20 m,离地边的距离应不小于 1 个作业幅宽,并在测区前后均应留出适当的稳定区。 6.3.2 种植密度的测定 测区种植行内,用总芽(或

19、苗)数(自然坏芽不计)减去机械伤芽(或苗)数得出总有效芽(或苗)数,按式(1)计算出种植密度,测3个测区,计算平均值。 LBHNzyxz=10000 . (1) DB45/T 17222018 7 式中: z种植密度,单位:芽(或苗)/hm2; Nzyx总有效芽(苗)数,单位:芽(或苗); H行数,单位:行; B行距,单位:m; L测区长度,单位:m。 6.3.3 伤芽(伤苗)率的测定 在测种植密度时同时进行,测出测区种植行内总芽(或苗)数和机械伤芽(或苗)数,按式(2)计算出伤芽(或苗)率,测3个测区,计算平均值。 100=zyjssyNNP . (2) 式中: Psy伤芽(或苗)率,; N

20、js机械伤芽(或苗)数(自然坏芽不计) ,单位:芽(或苗) ; Nzy总芽(或苗)数(自然坏芽不计) ,单位:芽(或苗) 。 6.3.4 覆土厚度合格率的测定 测区种植行内按种植方向每米测1点,共测20个点,测量各测点蔗种的覆土厚度。如某测点无蔗种,则取离该测点最近的蔗种的覆土厚度。按式(3)计算出种植深度合格率。测3个测区,计算平均值。 10020=fhgftNP . (3) 式中: Pft覆土厚度合格率,; Nfhg测区内覆土厚度合格点数,单位:个。 6.3.5 切口不合格率的测定 在测种植密度时同时进行,测出测区内蔗种段总切口数和切口不合格数,按式(4)计算出切口不合格率。测3个测区,计

21、算平均值。 100=zqkpsqkCCP . (4) 式中: Pqk切口不合格率,; Cps切口不合格数,单位:个; Czqk总切口数,单位:个。 6.3.6 漏植率的测定 在测种植密度时同时进行,测出测区种植行内相邻蔗种上最相近的有效芽(苗)之间的距离大于农艺要求的株距1.5倍的处数,按式(5)计算出漏植率。测3个测区,计算平均值。 DB45/T 17222018 8 1005.1=LLNPzjbclz . (5) 式中: Plz漏植率,; Nc1.5b同一种植行内相邻蔗种上最相近的有效芽(苗)之间的距离大于农艺要求的株距1.5倍的处数,单位:处; Lzj农艺要求的株距,单位:m。 6.3.

22、7 露芽率的测定 在测种植密度时同时进行,测出测区种植行内距离覆土边缘小于10 mm的有效芽数,再测出测区内总有效芽数,按式(6)计算出露芽率。测3个测区,计算平均值。 10010=zyxsryNNP . (6) 式中: Pry露芽率,; Ns10距离覆土边缘小于10 mm的有效芽数,单位:个。 6.3.8 种蔗段长度合格率的测定 在测种植密度时同时进行,测出测区种植行内总蔗种段数和长度合格蔗种段数,按式(7)计算出蔗种段长度合格率。测3个测区,计算平均值。 100=zhgcdNNP . (7) 式中: Pcd蔗种段长度合格率,; Nhg长度合格蔗种段数,单位:段; Nz总蔗种段数,单位:段。

23、 6.3.9 未覆土率的测定 在测种植密度时同时进行,测出测区种植行内总苗数和未覆土苗数,按式(8)计算未覆土率。测3个测区,计算平均值。 100=zmwftwftNNP . (8) 式中: Pwft未覆土率,; Nwft测区内未覆土苗数,单位:苗; Nzm测区内总苗数,单位:苗。 6.3.10 翻倒率的测定 DB45/T 17222018 9 在测种植密度时同时进行,测出测区种植行内总苗数和翻倒苗数,按式(9)计算出翻倒率。测3个测区,计算平均值。 100=zmfdfdNNP . (9) 式中: Pfd翻倒率,; Nfd测区内翻倒的苗数,单位:苗。 6.3.11 种肥间距 在测量种植深度时同

24、时进行, 按测量种植深度的测点测出蔗种与肥料之间的最小离距。 每个测区测20点,测3个测区,计算平均值。 6.3.12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和各行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的测定 6.3.12.1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的测定按 JB/T 78642013 中 5.3.1.2 的规定进行。 6.3.12.2 各行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的测定按 JB/T 78642013 中 5.3.2.1 的规定进行, 试验重复测定3 次。3 行以下的全测,3 行以上的随机取 3 行进行测试。计算排肥各小段内肥料质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6.3.13 采光面宽度、膜边覆土宽度和膜边覆土厚度的测定 采光面宽度不小

25、于所使用地膜宽度减240 mm的为合格, 膜边覆土宽度不小于35 mm为合格, 膜边覆土厚度不小于25 mm为合格,按JB/T 77322006中6.5.6和6.5.7分别计算采光面宽度合格率、膜边覆土宽度合格率和膜边覆土厚度合格率。 6.4 使用可靠性 生产试验考核2台样机,每台样机作业时间不少于200 h,试验按GB/T 56672008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1.1 每台总装完毕的种植机应经检验合格后,附合格证方可入库或出厂。 7.1.2 出厂检验项目按表 3 的规定,并检查整机完整性,不得有错装和漏装现象。 7.1.3 对于检查出的不合格项,需修复或调整后重新

26、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或出厂。 7.2 型式检验 7.2.1 检验时机 一般批量生产时,每三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检验项目按表3的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及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 结构、工艺、材料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 DB45/T 17222018 10 7.2.2 不合格分类 被检项目凡不符合第5章规定要求的即为不合格。按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A类不合格、B类不合格、C类不合格,不合格分类见表3。 表3 检验项目的分类 项目类别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27、对应 条款 类 项 实时切段式 段种式 钵苗式 实时切段式 段种式 钵苗式 A 1 安全要求 5.2 2 使用可靠性 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 5.3.2.1 有效度 5.3.2.2 3 伤芽(苗)率 表2 4 种植密度 表2 B B1 覆土厚度合格率 表2 2 切口不合格率 表2 3 漏植率 表2 4 露芽率 表2 5 种蔗段长度合格率 表 2 6 未覆土率 表2 7 翻倒率 表2 8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表2 9 各行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 表2 10 种肥间距(F) 表2 11 采光面宽度合格率 表2 12 膜边覆土宽度合格率 表2 13 膜边覆土厚度合格率 表2 14 紧固连接质量及紧固

28、件机械性能 5.1.1 C 1 钣金冲压件质量 5.1.2 2 焊接质量 5.1.3 3 开沟铲(或开沟刀具)硬度 5.1.4 4 操纵件操纵灵活性 5.1.5 5 传动件运行灵活性 5.1.6 6 密封性能 5.1.7 7 种植可调节性 5.1.8 8 涂漆外观 5.1.9.1 DB45/T 17222018 11 表 3(续) 项目类别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对应条款 类 项 实时切段式 段种式 钵苗式 实时切段式 段种式 钵苗式 C 9 涂层厚度 5.1.9.2 10 漆膜附着力 5.1.9.3 11 运输间隙 5.1.10 12 标牌 8.1 注:“”为要求检验项目,“”为不要

29、求检验项目。 7.2.3 抽样方案 按GB/T 28292002规定的一次抽样方案,采用判别水平、样本量、不合格质量水平(RQL)见表4。 7.2.4 评定规则 7.2.4.1 按表 4 的规定判定,表中 Ac 为合格判定数,Re 为不合格判定数。 7.2.4.2 采用逐项考核、 按类判定的原则, 当每类不合格数均小于或等于对应的 Ac 时, 该类判为合格;大于或等于对应的 Re 时,判为不合格。三类均合格则最终判为合格,任一类或多类不合格时则最终判为不合格。 表4 抽样判定表 项目类别 整杆式(实时切段式) 段种式 钵苗式 A B C A B C A B C 样本量n 2 2 2 项目数 4

30、 12 12 4 10 12 4 8 12 判别水平 RQL 40 120 150 40 120 150 40 120 150 Ac Re 0 1 2 3 3 4 0 1 2 3 3 4 0 1 2 3 3 4 注1:经检测项目数为样本数和项目数之乘积。 注2:项目数变动 RQL 值不变。 注3:凡有多项内容者,其子项中有一项不合格者则判定该项为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种植机应装置一个符合GB/T 13306的产品标牌。产品标牌应固定在一个明显的、不受更换部件影响的位置,其具体位置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书指明。标牌应字迹清晰,安装端正、牢固,并应正确标明如下内容: a)

31、产品型号和名称; b) 主要技术参数; c) 商标(若有商标时); d) 出厂编号; e) 制造年月; DB45/T 17222018 12 f) 制造厂名、厂址; g) 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8.2 包装、运输 8.2.1 除特殊订货提供的附件外,出厂的每台种植机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配齐全套配件、附件和随车工具,并应保证在正常运输中不致损坏和丢失。 8.2.2 出厂的每台种植机,制造厂应提供下列文件: 使用说明书; 三包凭证; 合格证; 备件、附件和随机工具清单; 装箱单。 8.3 贮存 在干燥、通风的仓储条件下,应能保证种植机及其备件、附件及随车工具的防锈有效期自出厂之日起不少于12个月。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甘蔗种植机技术条件 DB45/T 1722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