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帝内经期末考试知识整理名词解释1. 和于术数:和,调和,引申为恰当运用。术数,此指养生的方法,如导引、按蹻、吐纳 等;和于术数,即恰当地运用各种养生方法。2. 形与神俱: 形,形体;神,精神;俱,全也,一也。引申作健全、和谐。形与神俱,即形神健全和谐。是健康的标志。3. 中正之官:中正,正直刚毅、不偏不倚、准确无私之意;中正之官,此指胆。比喻胆的决定判断功能。4. 使道:指十二脏相互关系的通道。5. 怵惕:指惊恐不安。6. 破(月囷)脱肉:月囷,隆起的大块肌肉。全句形容肌肉极度消瘦。7. 煎厥:古病名。指阳气亢盛,煎熬阴精,阴虚阳亢,逢夏季之盛阳,亢阳无制所制阳气上逆昏厥的病症。8. 薄厥:
2、薄,迫也。薄厥,古病名。指因大怒而迫使气血上冲,脏腑经脉之气血阻绝不通所致的昏厥病症。9. 气立如故:立,犹行也。气立如故,指脏腑经络之气运行如常。10. 阴平阳秘:互文句,即“阴阳平秘”,阴阳平和协调之意。11. 尻以代肿:尻,尾骶部;踵,足后跟;指足不能站立行走,以尻代之。12. 去菀陈莝: 应作“去菀莝陈”解释。“去”,“莝”同义,即除去、祛除之意;“菀”,通“郁”,郁积之义;“陈”,陈旧、陈腐;在此“菀”、“陈”同义,指恶血而言。整句指 去除郁久的恶血(指用放血疗法去除血脉中的瘀血)简答题:1. 试述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P2-Q34):(论述题要写出自己的观点) 天人合一,五脏一体
3、-整体的把握生命规律;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辩证的对待生命活动 候之所始,道之始生-从功能概括生命本质2. 如何理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P12Q 104) 喜怒,指五志太过:寒暑,2六淫 因喜怒等五志太过,直接损伤五脏气机,故说喜怒伤气;寒暑等六淫伤人,首先侵犯形体肌表,故说寒暑伤形。3. 如何理解素问-六节藏象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P20- Q 99) 这是强调胆的功能既特殊而又重要。 胆主少阳春升之气,胆气的生发对五脏六腑气机均有调节作用,且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精神活动,系于五脏,称之为五神藏,然决断在胆,胆虚则谋虑不决,必影响精神魂魄意志,而致五脏不安。 因此
4、经文提出十一脏功能的发挥,取决于胆的功能正常。4. 用原文回答灵枢-本神关于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的概念及人的认知思维的过程。(P28-T89/90)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5. 结合素问-营卫生会试述营卫的生成。(PP28-103) 经文指出:“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说明营卫之气均化生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之精专柔和部分化为营气,剽悍滑利部分化为卫气。6. 结合灵枢-营卫生会,谈谈老年人
5、“昼不精,夜不暝”的道理(P28- Q 105) 原文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暝”。 即老年人营卫之气不足,运行不畅,尤其是卫气不能按时出表及里,营气不足,故白天精力不足,夜里睡眠不安。7. 素问-生气通天论对阴阳失和的病理变化时怎么样论述的(P37- Q 145) 阴不胜其阳,则阳用事,可出现“脉留薄疾,并乃狂”等病症,甚至“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阳不胜其阴,则阴用事,可见“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若阴阳离决,则危及生命。8. 如何理解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的发病学观点(P37- Q 147)“气”,在此指情志过激、外感
6、六淫、劳逸过度等各种因素引起人体之气的失常。“百病生于气”意为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各种致病因素首先导致人体之气失常引起的。 因“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 ),气与血的关系非常密切,气病往往及血,而“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素问调经论 ),故提出“百病生于气”这一重要的发病学观点。9. 如何理解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脾胃乃伤”(P48-Q98)“阴气”,指五脏之精气。“静”,言人安宁闲静而无外邪和情志、劳作的干扰。“静则神藏”,意即人若安静而无邪气之干扰,则神气宁静以内藏。“燥则消亡”,即五脏之气离散。此句经文提示痹证的内因所在。论述题:1. 怎样理解
7、素问-上古天真伦“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写”?有何指导意义?(P6-Q86) 原文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肾主藏精的功能。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来自五脏六腑的后天之精。二是说明五脏之精气充盛,一则能泻藏于肾,二则是肾才能泻精。 提示肾中精气的盛衰与五脏六腑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故欲保肾气又不可忽视对五脏六腑之精的培育。2. 联系素问-咳论原文,试述咳病得病因病机。(P48-Q100)根据素问咳论所述,咳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寒邪袭表,内传于肺。即经文所说:“皮毛者,肺之和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内伤于寒饮食,从肺脉上至于肺。即经文所说:“其寒饮食入胃,
8、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上述内外寒邪相合、并聚于肺,导致肺气失于宣降而上逆,从而发生咳嗽。即经文所说:“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其他脏腑病变传及于肺,影响肺气宣降而发生咳嗽。及经文所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3. 如何理解素问-咳论中“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观点?试从病因、病机、治疗的角度加以阐述。(P48-Q101)“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从狭义而言,是指水饮聚于胃,则上关于肺而为咳;从广义而言,是对咳嗽病机的高度概括,说明咳嗽与脾胃两脏关系最为密切。从病因而言,皮毛受邪,从其合入肺,而寒饮食入胃,从脉上肺,总与脾胃相关。从病机而言,邪伤于肺,使肺失宣而咳,故咳嗽不离于
9、肺。咳与胃的关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若胃弱则化源不足、气血虚衰,脏腑失于充养,抗病力弱,易感外邪而病咳嗽。其二胃与肺有经脉上的直接联系,故胃独自受邪或接受其他脏腑内传而聚于胃的邪气,均可通过肺经上传于肺而为咳嗽。其三,胃主受纳,脾之运化,水津失运而内聚,则为痰为饮,痰饮上逆于肺而发咳嗽。故后世有“脾胃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胃为成咳之源”之说。从治疗而言,咳嗽是因肺气上逆,虽然引起肺气上逆的原因很颇多,但胃气上逆可从经脉联系的途径影响于肺,导致肺气上逆,而使咳嗽加剧,故治疗咳嗽常兼用和胃降逆之药(如旋覆花、枇杷叶等)。此外,胃肺之间存在着五行母子
10、相生关系,若脾胃虚弱,土不生金,可致肺虚咳嗽,采用培土生金法治疗,可获良效。因调理脾胃,不但能益气、生血、摄精,而且还能制湿、化痰、消水,故治疗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往往离不开脾胃,这亦说明了咳嗽与脾胃之间的关系。4. 联系素问-脉要精微论原文,试述四时脉象的形成机理。(P55-Q87)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以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阴阳消长,四时更迭,从而有春温,夏暑、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由于人与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影
11、响密切相关,脉象亦随着四时气候阴阳消长变化规律而变化,因此,便形成了“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的四时脉象。5. 联系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试述正治法、反治法各自的概念、使用范围,应用举例及运用注意点。(P60-Q57)答:(1)正治法:1是逆疾病征象而治,即所用药物的属性与疾病性质相反的治则,如经文诉所说“逆者正治”。2其使用与病势轻浅、病情单纯、无假象的病证,即京温所说的“微者逆之”。3经文所说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等,均属于正治法范畴。4运用时应把握“适事为故
12、 ”的原则。 (2)反治法:1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即所用药物的属性与疾病假象相同的治则,但从本质上说,药性与疾病的性质是相反的,即经文所说“从者反治”、“其实则同,其终则异”。 2其适用于病势急重、病情复杂、有假象的病证,即经文所说“甚者从之”。 3经文所说的“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均属于反治法则。 4在运用时应注意“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从少从多,观其事也”。也即先求病因,治其病本,至于所用从要多少,视病情而定。6. 结合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试述虚热证、虚寒证的治则,并分析其机理。(p62)答:(1)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虚热证、虚寒证的治则是:“诸寒之而生热者取之
13、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即阴虚而致阳亢生热的虚热证,治宜滋阴以制阳;阳虚而致阴盛生寒的虚寒证,治宜补阳以抑阴。 (2)因为虚热证、虚寒证以阴虚、阳虚为病之本质,若仅治其相对偏盛的阳亢、阴盛,则愈伤其本来不足之阴、阳,导致阳更亢或阴更盛。故虚热证应滋阴以制阳,虚寒证应补阳以抑阴,即“求其属”而治。7. 怎样理解素问-萎论中“治萎者独取阳明”的原理。(P9-128试题精选(补充)册)经文首先指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并且以足阳明和冲脉、带脉、督脉等奇经的关系,来说明“治萎者独取阳明”的原理。因为足阳明属胃,与脾相表里,为水谷之海,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和皮肉脉筋骨的功能活动,皆虚依靠脾胃所化生的气血津液之濡养。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能将脾胃所化生的气血渗灌溪谷,以维持肢体的功能活动;带脉能够约束纵行诸脉;督脉为阳脉之海,能够调节全身阳经气血的虚实。但冲脉、带脉和督脉等奇经的功能活动,同样均依赖于脾胃所化生的气血津液之濡养,若“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因此,治疗痿证重在调理脾胃,以充化源,使宗筋得以濡润、肢体得以滋养,则痿证有望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