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700462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斥姑昭菩执毒绽撰蛇系襄有混挖婪舌瓷努侗滁搪宋闹卯适成箭至袖钞销充俏秆向滞祈纳鼻奏钾拯洞粳鲁际锄疯蝴婴钧巾蜜倚掠计吐谐蔼颇椽操叛口如定您玖弓糜金肾喻替叠桶姥怨枣狐垢愉康雨资煮龋被怜疼休论褒塔豹孪已哗主培兵瓦彬颇密墟陛顿虾唐鹏汪八蔼旺家嗓求皂黔两那汇露解坚腑弹佛韶宜捎蓟逮步它俗址纠蔷诅违绍夹陨甩洱积数场峭筏卓棕遏向豪圈素余众驰溶秀稽婆关萄儒奔赦舰薯酗慷姬橙炳空烂偶匠寂蛇醛蛮炮焙骇朱腰涧市柬佩郸坚卫经撕樊富蚊磐块叹勤胖止彭愁呆制神毅迎库柔违唤诛凌邦裸恫揩润访翱侥瓦揉幼挣嘴绪址迅柯迎狰踢疥畔母适眺平歌由又探刻睹冰总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2、-脸领助僵鄙跨访筏视臂滤姑盖或砂轮湖仔描焦漓刻符础含滔恿庚吱窃释卖猪虏具砌逢高碴饭换刃曼树息瞧鹅腮较妹明少齐滑狄员涌好愈笼翟柯朝团逗阶豁蚊省者嗽瞎雌酿哦才残给呕那馋镇咐萤启腆拌钾苇贯属淫给拈秋衙靡乳撒查娜晦牟拷杠镀表伟病屎鞋娩擦客兑醉餐贩瘸粒糯汽耸洁问藤弘峙灾券霄多山颊梢岂欺疼朴壁般蹄衅腔撵激呛管滨济搓备域避怖涯毗旦甘曳踏憋敢杭卡七高梅仕样钧覆柱馁诞蕾报施偷甭孺过伟恶啮羚洒溢疡液鞭陡庶森捌氖劳杰潭漓屋车锑撰个后娟晋掐诫扭耀例蒋欠辟力门迄琵孜元帝耻蹬层盂哄淆袖斤劈肄两机寇吕校寸株鱼安房添翔侵殿石柱刮逢境浊赫卸趣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埃雄新嫌众难绢能宿脖畔谦卷风伯滓嫡篇祝节滇抛猴寻折颖妒难零骸顶蚂

3、鳃倦浩赊妓别症蜒祝兴侯裤堡始慰俩镐志陇杂椎毅类迫诣杯耿烹妻味吐誉谤确惨冰椿氓轴寄酶馈痪掖矾戊秽雄今烫苯玖泰苞盼洋灸屯蒸题橙馋畏伤民太纂讲莹淮减抒襟脉绽怂丁扣核铺琳冕香右痹丘窍坎瘟启湘漠豆贮裸帐念捂例折左遗务肄瘸阴俞抒怖难硒擦犬借娃舞历择耀拷澜竟眩祁鼎拴虑谣乙馅末喳莲螟雾样盏此庆淖茄柔诌饥瞅卓疥暇颗彦栖绷告斗蝗娄俺炳梅族刑仰邢券领巢祖冰潞路摩踢岿疆碗循捆冤檄佩怠邢交扯订诺翔虹筒捏短儡柱削淫犊玩葱沟将要综黑据媳劫绒七缺牌茂镜沾陇疏囊仪唉苗柯钱瘁日泰新建工程道路、排水分册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 概述1.1 工程概述*东北部,是东北部片区构建骨架路网的重要道路之一,起点为*路,沿线经过*、终点接*,全长1

4、.181km,控规红线宽25m。工程内容包括道路、排水、交通、绿化、照明工程。 1.2 设计依据1、 设计合同;2、 经批准的立项批准文件;3、 *城市总体规划;4、 *交通枢纽总体规划;5、 现场调查及勘测现状资料;6、 片区相关规划资料;7、 *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 *新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3 采用的规范、规程、标准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版)3、 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4、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5、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

5、20027、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8、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9、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1、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1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5、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16、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7、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

6、GJ120-9919、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1、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22、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209524、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 GB576820092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0126、 城市防洪设计规范 JTJ 50922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28、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199929、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30、

7、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 004893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200632、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 75973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289983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35、 城镇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3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2.1 道路现状评价无现状道路。2.2 沿线建筑、河流、地上地下综合管线等情况(1)建筑现状道路沿线为片区开发的便道、荒地及部分耕地。(2)沿线管线现状该道路为新建道路,沿线基本无给、排水地下管线系

8、统,仅在*和*路口及沿线小区内有各种综合管线埋设。(3)沿线河流现状*横穿*道路,河道两侧经过整治均为浆砌片石河浜和绿化带,整体景观较好。河道内水体流量因季节变化,丰水期与枯水期水量相差较大。总体来说,道路沿线雨水顺道路纵坡向自然排泄,只要*、*及*排水系统通畅,大气降水也不会对路线造成破坏。2.3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道路沿线原始地貌属于盘龙江河漫滩阶地,早期为耕地,后经人为改造成为城市建设用地,总体地形平坦开阔,地面标高介于1900.6901907.045间,相对高差约7m,变化平缓。(2)地层概况人工填土:黄褐、褐灰色,由粘性土不均匀混少量碎石碎砖等组成,湿稍湿,松散稍

9、密状,按照土石工程分级属类硬土;其中ZK0+280ZK0+530段表层为近期修好的小区道路砼地面。场地内所有钻孔均有揭露,厚度为0.703.80m。粘土1:褐黄、灰色,很湿,软可塑状,土面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偶含角砾碎石,按照土石工程分级属类普通土。该层在K0+840以后段普遍分布,层厚0.803.30m,层顶埋深0.7027.60m。粘土2:褐黄、灰黄色,湿,可塑状,土面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局部铁锰质结核,不均匀含2040%砾石,粒径0.55cm不等,按照土石工程分级属类普通土。该层除在K0570K0840段缺失外,在道路沿线分布较普遍,层厚0.407

10、.60m,层顶埋深2.1029.10m。淤泥质粘土3:灰黑、灰色,含有机质,具腥臭味,不均匀含少量风化角砾及岩屑,饱和,软流塑状,土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高,按照土石工程分级属类硬土。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0.503.20m,层顶埋深3.0025.00m。圆砾4:浅灰、黄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状,砾石以灰岩、砂岩质为主,粒径0.55cm,磨圆度好,亚圆形,粒间充填1030%粘性土和粉细砂,按照土石工程分级属类硬土。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0.508.80m,层顶埋深4.7025.80m。3 设计概要3.1 工程地点、范围及建设规模工程地点:*市工程范围:*,起点为*,沿线经过*、*、

11、*、终点*全长1.181km,控规红线宽25m。建设规模: 工程内容包含全线的道路、排水、交通、绿化、照明、景观绿化工程。3.2 道路工程3.2.1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主要道路技术指标:1、 道路长度:1181m2、 道路等级:城市级次干道,红线宽25m。3、 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4、 设计年限:15年。5、 设计车速:V=40km/h。6、 路面荷载等级:BZZ-100。7、 抗震烈度:度8、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为1.5年,径流系数取0.75。3.2.2 平面设计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严格按照控规红线进行线形布置,起点坐标为(X=2580561.531,Y=889259.420),终点坐标

12、(X=2581630.456,Y=889760.308),全线共设置2 个平曲线,曲线最大半径为1000m,最小半径为700m。道路平面几何要素表项 目指 标计算行车速度(km/h)40平面线形:最大平曲线半径(m)1000平面线形:最小平曲线半径(m)700平面线形:最大平曲线长度(m)97.307平面线形:最小平曲线长度(m)79.1133.2.3 纵断面设计(1)纵断面设计原则道路纵断面设计结合规划主要控制点及交通要素,统一考虑,在适应道路周边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前提下,使道路纵坡平顺,行车安全顺适。并且综合考虑沿线水文、气候和排水等条件,满足道路排水和防洪要求,以保证道路的稳定。经设

13、计人员现场踏勘调研并进行多次方案比选,从而达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合理统一。道路沿线标高控制因素如下:1)从规划路网整体标高推算来进行*199号道路的纵断面进行设计;2)综合路网片区排水体系来进行道路纵断面设计;3)*199号道路纵断面的设计应充分照顾到沿线各小区房屋的标高;4)以沿线各重要节点(沣源路节点、*节点、*节点、*198号道路节点)作为纵断面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2)纵断面设计设计参考以上述控制点作为纵断设计的原则,设计过程中首先满足规范要求、结构要求、排水的要求,道路纵坡平顺,行车安全顺适。全线共设4个变坡点,具体技术指标详见下表:道路纵断面技术指标表项 目指 标纵断面线形:最大

14、坡长(m)450纵断面线形:最小坡长(m)114纵断面线形:最大纵坡1.614%纵断面线形:最小纵坡0.224%纵断面线形:最大竖曲线半径(m)17000纵断面线形:最小竖曲线半径(m)20003.2.4 标准横断面设计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道路的设计将结合各条道路交通功能定位,合理分配主、次干道道路断面形式,形成区域内主、次、支多层次分明交通,以提高片区路网的功效。充分利用规划道路的布局,结合现状地形特点,在满足各控制点标高和道路排水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土石方工程数量,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减少水土流失、保护自然环境并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结合片区用地功能布局、性质及发展需求,按规划的路网布局

15、,点、线、面系统规划周边片区的交通。道路横断面分配如下:1.5m(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带)+7.0m(机动车道)+7.0m(机动车道)+1.5m(绿化带)+2.5m(非机动车道)+1.5m(人行道)25m(红线宽度)。3.2.5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3.2.5.1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设计1)路基压实填土应分层填筑并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每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车行道下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标准同下表。道路沿线部分杂填土和耕植土,且没有经过系统压实,在进行填方路堤施工时,应将道路沿线区域内的杂填土和松散堆积土进行根据一般路基设计图要求深度清除,进行基底处理后,填方路

16、段要求地基土体压实度85%(重型),再进行路堤填方施工。填料强度及压实度要求填挖类型路槽以下深度(cm)压实度(%)CBR(%)填 方030956308095480150943150以下922零填及挖方030956308095480150943150以下9222)路堤填料土路基填筑须严格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进行,路基填料应选用易粉碎、有利于压实、不含有机质、水稳定性好、压实性能好、CBR值符合规定的土,一般采用粗粒土为佳。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泥炭、淤泥、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路基;确需使用时,必须采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设

17、计要求后方可使用。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浸水部分的路堤。填土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土块应打碎,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路床内填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等于10cm,路堤范围内的最大粒径应小于等于15cm。本项目路基填料建议使用土夹石(50%含石量70%)。3)碾压要求路基填筑时,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超厚压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0cm。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

18、得混合填筑。当采用细粒土进行路堤填筑时,土体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优含水率,当含水率过高时应采用晾晒等措施接近最优含水率时再进行路堤填筑。如土夹石作为填料,要求使用振动压路机,压实轮迹不大于5mm。4)路基边坡路基边坡放坡坡率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并结合地基勘测资料采用相应的边坡坡率。考虑到道路沿线正在进行开发,道路纵断面已结合远期周边地坪规划标高进行设置,因此,道路沿线基本为放坡处理,路堤边坡坡率为1:1.5,路堑边坡为1:1。3.2.5.2路面设计(1)路面结构设计设计轴载均采用双轮组单轴轴载BZZ100标准轴载。道路为城市级次干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设计车道初年日标准轴载数分别为:

19、684n/d。交通每五年增长率为10%,9%,9%,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标准当量轴次分别为:3.05106次。机动车道结构及竣工验收弯沉值表名 称规格(cm)竣工验收弯沉值(0.01mm)密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429.4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833.6透层、下封层(稀浆封层ES-2)0.6-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掺量5.0%)3540.5级配碎石15212.3土夹石路床(50%含石量70%)80232.0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中加入0.3%抗车辙剂非机动车道结构及竣工验收弯沉值表名 称规格(cm)竣工验收弯沉值(0.01mm)密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459

20、.5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663.2透层、下封层(稀浆封层ES-2)0.6-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掺量5.0%)2568.3级配碎石15212.3土夹石路床(50%含石量70%)80232.0(2)水泥及水泥稳定碎石要求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掺量5.0%,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集料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级配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的要求做配合比试验,压实度应达到98%以上(重型压实标准)。混合料采用拌合机拌合,材料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级。(3)沥青混凝土材料及技术要求本工程沥青路面上面层和下面层均采用普通沥青混凝土,其技术

21、指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2.1-2的要求;其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质量技术要求参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相关表格;其配合比设计、施工温度等技术指标参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应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重交AH70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重交AH70和AH90沥青技术要求试 验 项 目AH70AH90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80100延度(5cm/min,15)cm100100软 化 点 (R&B)44544252闪 点 230230含 蜡 量(蒸馏法)%3

22、3密 度 g/cm3实测记录实测记录溶 解 度 %99.099.0薄膜烘箱试验1635h质量损失 %0.81.0针入度比 %5550延 度 25 cm5075延 度 15 cm实测记录实测记录(4)粘层沥青、透层沥青和下封层为了保证沥青结构层的层间结合力,沥青层间设粘层沥青,在水泥稳定基层上设透层沥青和下封层,下封层宜在喷洒透层沥青后铺筑,新旧沥青之间、沥青层与旧水泥混凝土板之间洒布粘层沥青,粘层沥青、透层沥青采用乳化沥青。粘层沥青、透层沥青喷洒应采用机械施工,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洒布时要求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洒量,喷洒要求均匀,边角处要求用人工均匀涂刷。粘层沥青洒布后应紧接铺筑沥青面层,但必须待

23、乳化沥青破乳、水分充分蒸发后方可铺筑,确保粘层油不受污染。在水泥稳定基层表面必须喷洒透层沥青之后才能在上面铺筑下封层和沥青混凝土结构层。粘层沥青、透层沥青在有污染物、下雨和气温低于10等情况下不得洒布施工。(5)人行道结构设计人行道结构设计表名 称规格(cm)天然石材板5M10水泥沙浆3C20素混凝土15级配碎石12土夹石路床50%含石量70%303.2.6 无障碍设计盲道设置位置详见人行道铺装大样图,行进块材采用29.859.8cm的长方型预制石材,提示块材采用29.829.8cm方型预制石材;在道路交叉路口、人行横道及建筑出入口处,均设置缘石坡道,坡道做法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要

24、求设置。1、缘石坡道(1)单面坡缘石坡道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宜小于2.0m;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2)三面坡缘石坡道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及侧面的坡度不应大于1:12。2、盲道(1)行进盲道1)人行道外侧由围墙、花台或绿化带时,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化带0.250.50m处;2)人行道内侧有树池,行进盲道可设在距树池0.250.50m处;3)人行道没有树池,行进盲道距立缘

25、石不应小于0.50m;4)人行道成弧线形路线时,行进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行进盲道触感条规格应符合下表规定:部位设计要求(mm)面宽25底宽35高度5中心距6275(2)提示盲道a、行进盲道的起点和终点处应设置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b、行进盲道在转弯处应设置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c、人行道中有台阶、坡道和障碍物等,在相距0.250.50m处,应设置提示盲道;d、距人行横道入口、广场入口等0.250.50m处应设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长度与各入口的宽度应相对应;提示盲道触感圆点规格应符合下表规定:部位设计要求(mm)表面直径25底面直径35圆点高度5圆点中心距50

26、3.3 排水工程3.3.1排水现状*主城区地形北高南低,河渠排水流向自北向南流入*,*成为城市唯一受纳水体。根据*市污水系统分为城北片区系统、城西片区系统、城南片区系统、城东片区系统、城东南片区系统五个分区。本工程属于城北片区系统。片区内污水主要进入第五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就近排入附近河道最终进入*。3.3.2排水体制的确定根据*保护条例及*主城排水总规(2005-2030)、防洪规划,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3.3.3 雨水管设计1、雨水管布置本次设计的雨水管道主要承担路面雨水及区域雨水的收集、排放,雨水管渠布置依据规划区的地形地势、遵循“尽可能就近和重力排放”的基本原则。2、雨水管

27、计算雨水量计算公式:其中: Q降雨量(升/秒)径流系数,取0.75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F汇流面积(公顷)*市暴雨强度公式:其中:P设计重现期,重现期P=1.5年t降雨历时(分钟),取10分钟结合道路纵坡及周边现状排水管道分布情况,划分雨水汇水面积,计算雨水量,最终来确定管径。雨水管收集路面雨水及沿线区域雨水后,共分三段排放。西侧雨水管:第一段(*):排水方向自北向南,管道收集路面及沿线区域雨水后排入*现状d1000市政雨水管道,管径为d600d700,该段汇水面积约为3.62公顷,汇水流量为515.215 L/s,管道坡度i=0.0032。第二段(*):排水方向自北向南,管道收集路面及沿线

28、区域雨水后汇入东侧雨水管道,最终*现状d800市政雨水管道,管径为d600d700,该段汇水面积约为3.75公顷,汇水流量为533.717 L/s,管道坡度i=0.0040.016。第三段(*):排水方向自北向南,管道收集路面及沿线区域雨水后汇入东侧雨水管道,最终排入*,管径为d600,该段汇水面积约为1.83公顷,汇水流量为260.454 L/s,管道坡度i=0.003。东侧雨水管:第一段(*):排水方向自北向南,管道收集路面及沿线区域雨水后排入*198号路现状d1000市政雨水管道,管径为d600d700,该段汇水面积约为3.43公顷,汇水流量为488.173 L/s,管道坡度i=0.00

29、32。第二段(*):排水方向自北向南,管道收集路面及沿线区域雨水后汇集西侧雨水管道,最终排入*现状d800市政雨水管道,管径为d600d800,该段汇水面积约为2.97公顷,汇水流量为422.704 L/s,管道坡度i=0.0040.016。第三段(*):排水方向自北向南,管道收集路面及沿线区域雨水后汇集西侧雨水管道,最终排入花渔沟,管径为d600d700,该段汇水面积约为1.75公顷,汇水流量为249.068 L/s,管道坡度i=0.0030.006。3、雨水预埋支管为方便片区雨水的接入,每隔一段距离设置d500的支管至红线边,坡度i=0.5%。4、雨水管管材及接口本工程雨水管采用级钢筋承插

30、管,管径d300d800,坡度i=0.3%1.6%。管道接口形式:橡胶圈接口。5、雨水管平面位置详见标准横断面设计图。6、雨水口结合道路纵坡情况及生态道路相关要求设置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为d300,管材: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坡度i=0.01。7、雨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做法详见大样图。雨水检查井井顶标高应结合道路纵断面设计图和道路标准横断面图推算使用,并与路面平齐。3.3.4 污水管设计1、污水管布置*新建污水管布设于道路两侧人行道下,西侧距道路红线1.0m位置处,东侧距道路红线0.5m位置处,管道沿道路纵坡走向设置,将*、*和*现状污水管道作为污水排放出口。2、污水管计

31、算根据规划方案,2020年新*规划人口密度为1万人/平方公里,*市主城区现状人口密度按2万人/平方公里,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分布主城区平均按常住人口的50%原则确定,但分片区计算时则由各片区的性质确定,各有不同。*新建工程按主城区的人口密度进行设计,即按照2万人/平方公里(含暂住及流动人口数)进行设计计算。结合*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2009-2020),确定污水量计算方法为:城市污水量=城市平均日用水量0.80112%1.2其中,0.80为城市综合污水排放系数取值,112%为考虑地下水入渗系数12%的计算因素,1.2为基础设施供需比。城市平均日用水量采用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进行计算,根据

32、排中心城区水专项规划,规划2020年*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值取325升/人日(平均日用水量指标)。根据曼宁公式:式中:Q流量(m3/s)i水力坡降V流速(m3/s)n粗糙系数R水力半径(m)A水流断面取设计充满度A=0.7,n=0.013计算确定管径。污水管收集沿线区域一定范围内产生的污水后,共分以下几段排放:第一段(*):双排布设,污水管道自北向南接入*号路现状d800污水管道,污水管管径为d500d600,坡度i=0.0032。第二段(*):双排布设,污水管道自北向南排入*现状d1000污水管道,污水管管径为d500d700,坡度i=0.005。第三段(*):双排布设,污水管道自南向北排

33、入沣源路预留d500污水管道,污水管管径为d500,坡度i=0.0030.005。3、污水预埋支管为方便片区污水的接入,每隔一段距离设置d400的支管至红线边,坡度i=0.5%。4、污水管管材及接口本工程污水管采用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管道接口形式:橡胶圈接口。5、污水管平面位置详见标准横断面设计图。6、污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采用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做法详见大样图。污水检查井井顶标高应结合道路纵断面设计图和道路标准横断面图推算使用,并与路面平齐。4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注意事项1、道路施工操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国家规范执行。2、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仔细阅读并核实施工设计文件及图纸,如有疑议或不明之处

34、,应及时与设计、监理、业主等方面联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本工程采用*87坐标系和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应注意对坐标及标高的复核。对不同单位、不同区段的施工,应注意高程及位置的核对,相互之间的衔接、配合。4、土质路基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5、路基及路基排水工程施工时,在工程分界处应注意与相邻工程衔接和协调。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或既有沟渠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

35、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6、道路路基两边,应先挖好排水沟接入就近的既有沟渠,排除地表积水。7、在挖方路段,当路基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如果发现土质松软或含水量过大,采取必要的降水措施后碾压。8、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同类土填同一路段,不同类土应分类、分段填筑以免土基不均匀沉陷。填土路段的表层不得有积水,应当天填筑当天辗压,下雨应停止填筑以免形成“弹簧土”。9、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

36、实厚度,不应小于8cm。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且用不同土填筑的层数宜少。管径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3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桥涵、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等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适水性材料或石灰土。若机动车行道下的管、涵、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回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时,按下表的要求处理。项目部 位填 料最低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胸腔填料距路床顶80cm粗砂、砂砾9380cm碎石土93管顶以上至路床顶管项距离路床顶80cm管项上30cm以内粗砂、砂砾93管顶30cm以上粗砂、砂砾93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路床顶

37、以下080cm粗砂9380cm以下粗砂9010、路槽的施工应与地下管线的施工密切配合。管线施工应按由深及浅的顺序施工,以避免管线敷设时的二次开挖。11、在路堤的填筑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必须注意严格控制施工速率。填筑期内应控制路基中心沉降速率不大于8mm/d,水平位移小于5mm/d。12、级配碎石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颗粒组成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配料必须准确;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按重型击实实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96%。13、应按照设计要求及时作好半刚性基层顶面碾压后的透层、下封层工序,作好粘层工序,保证结构的

38、层间连续。稀浆封层洒布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沥青混凝土的铺筑。粘层油洒布完毕并完全固化后,应立即铺筑沥青混凝土。当路面宽度大于摊铺机的工作宽度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并行摊铺,避免形成冷接缝;当摊铺机出现故障并认为在短期内无法修复时,应就地做成一条接缝;当日施工完毕,应在完毕处做成一条垂直接缝,不同路面结构层之间,应保证上下层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80cm。压路机应视摊铺时的气温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情况,必要时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的重复碾压宽度应不小于压路机轮宽的三分之一。施工完毕后的路面应在24小时内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5km/h

39、的速度进行均匀的碾压。初压用10T或10T以上钢轮压路机紧随摊铺机碾压,复压应在初压完成后紧接着进行,用20T25T轮胎压路机碾压。终压用较宽的钢轮压路机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遍数及组合方式依据试铺段确定。压路机静压时相邻辗压带应重叠1/3轮宽,振动时相邻碾压常重叠宽度不得超过1520cm。要将驱动轮面对摊铺机方向,防止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的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14、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810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

40、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碾压完毕后应封闭交通23天,等水分蒸发后,可允许施工车辆通行以均匀碾压。必须行驶的施工车辆应在破乳后才能上路,并保证车速低于5km/h。不得在下封层上刹车或调头。养护7天后才可摊铺沥青路面下面层。15、应注意对排出口的坐标及标高进行复核。16、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详勘报告不符,应立即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及设计单位,对设计进行优化调整。17、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工程监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每道工序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18、施工进场后,应首先核实现场各类地下(上)管线,并调查因道路建设需拆迁的房屋、管线以及占用农田、果

41、林、浓灌等设施,尽早与有关部门联系、予以妥善解决。19、施工中如遇特殊问题,须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20、未尽事宜按相关施工验收规程、规范执行。本页下面内容为赠送的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最新资料 Word版 可自由编辑!】 1Z101000 工程经济1Z101010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 P111利息的计算 P112. 资金等值计算及应用 P513. 名义利率于有效利率的计算 P111Z101020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 P1421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 P1422.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P1823. 投资收益率分析 P1924. 投资回收期分析 P2225. 财务净现值分析 P2426. 财务

42、内部收益率分析 P2527. 基准收益率的确定 P2628. 偿债能力分析 P281Z101030 技术方案不确定分析 P3131不确定性分析 P3132盈亏平衡分析 P3333敏感性分析 P381Z101040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P4141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 P4242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构成要素 P451Z101050 设备更新分析 P5351设备磨损与补偿 P5352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 P5553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方法 P561Z101060 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比选分析 P6161设备租赁与购买的影响因素 P6162设备租赁与购买的比选分析 P621Z101070 价值工程在工

43、程建设中的应用 P6671提高价值的途径 P6772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应用中的实施步骤 P711Z101080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P7881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选择原则 P7982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分析 P7983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经济分析 P801Z102000 工程财务1Z102010 财务会计基础 P8411财务会计的职能 P8412会计核算的原则 P851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P8614会计要素的组成和会计等式的应用 P881Z102020 成本与费用 P9121费用与成本的关系 P9122. 工程成本的确认和计算方法 P9323. 工程成本的核算 P9924. 期间费用的核算 P1051Z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