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文学批评史A卷(函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64312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批评史A卷(函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A卷(函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A卷(函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A卷(函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A卷(函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密封装订线合肥师范学院2014 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函授(业余)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名称 中国文学批评史 考核类型 考试 A 卷系 别 专业(班级)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1.诗言志 2.思无邪3. 浩然之气4. 物化(物我交融、物我同一)5. 毛诗序(诗大序)6.发愤著书 7.诗缘情而绮靡8.诗经、楚辞 9.49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说明:以下为答题要点,学生回答大意符合即可。)1. “虚静”说庄子的“虚静”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2分)“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

2、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虚静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种精神状态。 (2分)这是要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2分)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出只有达到虚静。2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原则和方法。(2分)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4分)3发愤著书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

3、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作家)怨愤郁结,借著书立说发挥疏通。(2分)“愤”指作家意有所郁结,心理上受压迫而不得伸展,怨愤郁结,借著书立说发挥疏通,这样才能恢复心理平衡。“愤”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穷且益坚的意志,同时它又强调了创作者在逆境中奋起而不消沉的品格,以及极富于批判精神和战斗精神。(4分)4得意忘言“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和意(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2分)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宇宙人生的真谛只能靠直觉感悟获得。因而得到了“意”之后可以舍弃“言”。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说明了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

4、之意”。(4分)5. 自然英旨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一是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2分)二是指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直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直寻”与“自然英旨”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基本是一个意思。(4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 孔子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

5、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诗可以怨”。(5分)“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柔、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举其他的例子也可以)(5分)“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

6、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论题。(6分)2.(说明,本题需联系典论论文中具体内容进行论述,若未联系原文,则需适当扣分。)文气说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一个论诗文论的观点,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因而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5分)其内涵在于:首先,所谓“气”是指在

7、气质、个性、才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其次,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另外,由于作家个性的不同,“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章的风格也必然会不同,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6分)但他过分强调了作家的个性对文学创作的决定作用,而忽略了社会实践和艺术修养对作家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不免有失偏颇。(5分)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祗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提出了“发愤著书”说。(4分)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

8、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6分)“发愤著书”说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6分)(展开论述)四、翻译:(本大题共1小题,15分)(说明:以下为答题要点,学生回答大意符合即可。)翻译要点如下:古人说:身在江湖之上,心却在朝廷之中。这就是被为神思的精神活动了。文章在构思时,精神活动的范围非常广阔。所以静静地凝神思索,思绪可以上接千年;悄悄改变了表情,视线好像已通向了万里之外。吟咏之时,似乎发出了珠圆玉润般的声音,眉目

9、之前,仿佛舒卷着风云变幻的景色:这些都是构思的结果吧。所以构思的妙处,在于使精神随外物而悠游。精神存在于胸臆之中,情志意气统辖着它的活动关键;外物依靠耳目来感受,语言掌管着它的表达枢纽。枢纽畅通,外物的形貌便能刻画无遗;关键阻塞,精神的活跃便会消失。因此酝酿文思,贵在内心虚静摆脱杂念。疏通心中的阻碍,洗涤净化精神,像储藏珍宝一样积累学问,斟酌事理以丰富才情,从容玩味他人作品以寻绎文辞。然后使深得妙理的心灵,按照写作的规则审定绳墨;让见解独到的匠心,依据意象中的形象进行创作。这是写文章的首要方法,谋篇布局的重要端口。评分标准如下:10-15分:文通字顺,符合原文观点,意思完整。5-10分:符合原文观点,但部分语句翻译不准确或不完整。0-5分:与原文意思差别较大,逻辑、词句混乱。中国文学批评史第5页 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