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提高试题测试卷(答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633629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提高试题测试卷(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提高试题测试卷(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提高试题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犇认真拼音,规范书写词语。 牪shū   shì             chénɡ   dù               mào   shènɡ          dà     ɡài 牪                         牪pái   liàn             xùn     chì           shān   bēnɡ     dì     liè 牪                二、选择题 2.犇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牪A.幻想       搏斗       干旱       哄堂大笑 B.幕色       缘分       枯萎       无可奈何 牪C.庞大       即然       围绕       顶天立地 D.违抗       自毫       比塞       提心吊胆 三、选择题 3.犇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牪A.成千上万只白鸥在金色的夕阳下飞翔,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牪B.在艺术之都巴黎,形式多样的街头艺术表演成为了城市活力的点晴之笔。 牪C.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 牪D.爷爷说,大概是因为上了年纪,最近爬楼梯的时候总是无能为力。 四、选择题 4.犇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牪①( )存高( )       ②大( )凛然       ③( )忠报国 牪④眉清目( )       ⑤( )雀无声       ⑥救死扶伤 牪⑦神通( )( )       ⑧随遇( )( ) 牪(1)战争年代,______的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______的梅兰芳为了拒绝给侵略者演戏而蓄须。和平年代,医护人员______,驰援抗疫战场;解放军战士______,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填序号) 牪(2)读词语⑦,你会想到____________(填人物),我眼前浮现出了这样的画面: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3)词语④是描写人______的。 五、选择题 5.犇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牪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牪B.《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叶圣陶写的。 牪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牪D.操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六、选择题 6.犇请仿照例子简要写出下面惯用语指哪一类人。 例:“铁公鸡”(小气吝啬之人) (1)小蜜蜂( )                  (2)老黄牛( ) (3)纸老虎( )                  (4)变色龙( ) 七、选择题 7.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填写汇款单上的金额时,数字必须大写。 B.“锲而不舍、焦躁不安、心急如焚”都是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 C.“他站在窗口远眺”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一样。 D.“地球上的第一只恐龙和狗一般大小”这句话运用比较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八、选择题 8.犇句子练习。 (1)星期天,爸爸带我去观赏了美妙的《月光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巨人的花园里没有孩子们的踪迹。小鸟不肯在巨人的花园里唱歌。 (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把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 一双手就像_____________,扭着我的两只耳朵,疼痛极了。 一双手就像___________,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给我温暖。 九、选择题 9.犇口语交际。 牪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许多民间故事,请向同学推荐一篇民间故事或一本民间故事书籍,并写明推荐理由。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选择题 10.犇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牪(1)古代诗词,让我们感受颇深。白居易为我们描绘了奇特的傍晚江景:“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朋友依依惜别,我会劝勉道:“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 牪(2)汉代王充说:“智能之士,不学不成,____________。”韩愈说:“____________,孰能无惑?”不懂就要问,这是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 牪(3)生活中,我们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并细心总结生活经验,比如说,“_________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棉”。 十一、选择题 11.犇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牪①近年来,各种塑料制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可是,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危害。 牪②瞧,一刮风,马路上随处可见像风筝一样到处飘飞的塑料袋。风停以后,这些飘飞的塑料袋就挂在树枝上,停在屋顶上,落在草坪上,或是聚在墙角处,成了影响环境卫生的塑料垃圾。 牪③这些塑料垃圾常给人们带来不便。有一次,我们镇上的一条地沟不通了,污水外溢,臭气熏天。人们花了很大气力才疏通了地沟,从地沟中掏出了造成堵塞(sè   sāi)的“坏蛋”——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有塑料瓶,有塑料盒,当然还有很多塑料袋…… 牪④怎样处(chǔ   chù)理越来越多的塑料垃圾呢?有人主张焚烧,但塑料燃烧时会放出难 闻的有毒气体。这些气体会污染空气,危害人的健康。有人主张埋掉塑料垃圾,但事实证明,塑料垃圾很难在地下腐烂。照这样下去,工厂不断生产塑料产品,塑料垃圾又难以处理,我们将要被塑料垃圾包围了!塑料垃圾这个魔鬼将要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牪⑤有些发达国家已停止生产塑料袋,用一次性只带代替。我们国家什么时候也能用用一次性纸袋来代替塑料袋呢? 牪11、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牪12、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牪13、第③自然段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牪14、阅读短文,说一说塑料垃圾的危害有哪些?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15、对于减少塑料垃圾,保护环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写一写吧。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选择题 12.犇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牪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传来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老王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牪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说:“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放下电话。|| 牪老王刚准备再拨过去,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寒风阵阵,穿过窗户的缝隙吹进室内,老王还来不及答话,打了一个大喷嚏。 牪母亲听到儿子的喷嚏声可急了□已经感冒了吧□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七岁时的“劣迹”说起。老王赶紧截住母亲的话:“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老人回答道:“雪还在下呢!” 牪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牪在寒潮初袭的清晨,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却忘了匀一些给住在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牪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愣。 牪16、给第四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牪17、短文已用“||”分成三段,第一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牪18、给短文加一个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 牪A.母亲的电话 B.父亲的唠叨 C.牵挂 D.电话 牪19、文中表现老王和老母亲说话时共同特点的一个词语是( ) 牪20、“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 牪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十三、选择题 13.犇习作。 牪打开记忆之门,童年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下河抓鱼、爬树摘果子、和爸爸妈妈外出旅游……请你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和大家分享,注意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别忘了告诉大家你当时的感受。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舒适 程度 茂盛 大概 牪排练 训斥 山崩地裂 牪【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牪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舒、茂、概、练、崩、裂”容易写错,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二、选择题 2.A 解析:A 牪【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牪A.正确。 牪B.有误,暮色:夜晚时分。故“幕”错误,应为“暮”。 牪C.有误,既然:连词,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故“即”错误,应为“既”。 牪D.有误,自豪:骄傲。故“毫”错误,应为“豪”。比赛:竞赛。故“塞”错误,应为“赛”。 三、选择题 3.D 解析:D 牪【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牪“无能为力”指没有能力去做或力量达不到。根据语境,“无能为力”应改为“力不从心”。 牪D项错误,本题选D。 四、选择题 4.     志     远     义     精     秀     鸦     广     大     而     安     ①     ②     ⑥     ③     孙悟空     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     外貌 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全词语、选词填空及词语积累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再根据句子语境填上恰当的词语或按照要求完成作答。 牪①志存高远: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 牪②大义凛然:指坚持正义,不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 牪③精忠报国:指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牪④眉清目秀:形容容貌俊秀。 牪⑤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牪⑥救死扶伤:指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牪⑦神通广大: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牪⑧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牪(1)根据词义,结合句子语境可知,是“志存高远的周恩来……”、“大义凛然的梅兰芳”、“医护人员救死扶伤……”、“解放军战士精忠报国……”,据此填上对应的序号即可。 牪(2)词语⑦“神通广大”意思是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根据词义可想到会驾筋斗云、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 牪(3)结合词语④“眉清目秀”词义可知,这是描写人外貌的词语。 五、选择题 5.C 解析:C 牪【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牪作答时要先判断所给句子的病句类型,再根据修改病句的方法进行修改。常见病句类型包括: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分类不当、重复啰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不合事理、指代不明、含糊不清、标点用错、比喻不当、关联词语不当。修改病句的方法是增、删、调、换。 牪A.该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将“通过”或“使”任意删去一个。 牪B.该句子句式杂糅,可将“写的”或“的作者”任意删去一个。 牪C.该句子没有语病。 牪D.该句子前后矛盾,“五颜六色”与“红”前后矛盾,可将“红”删去。 六、选择题 6.比较勤劳的人     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     看起来强大,而实际上虚弱无力的人     办事没有原则,喜欢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人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词语解释。 小蜜蜂是一位勤劳的酿造师,它把跑尽千里路,博采万朵花得来的花粉,精心酿成甜甜的花蜜,贡献给人类。 因此,小蜜蜂被人们比作勤劳、乐于奉献的人。 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出自《王杰日记·一九六四年五月三十日》。 纸老虎”的本意无非是指纸扎的老虎,因为纸扎的老虎只能吓唬人而不会吃人,并且容易被戳破,所以人们经常用“纸老虎”来比喻那些看起来强大,而实际上虚弱无力的人或集团。 变色龙是一种爬行动物的俗称,因能根据环境和形式的变化,通过调整自己的肤色来适应而得名。而现在被人们用来讽刺没有立场、没有原则、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欺软怕硬的人。 七、选择题 7.B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词语的理解。 A.正确。“填写汇款单上的金额时,数字必须大写。”说法正确。 B.有误。“焦躁不安、心急如焚”都是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锲而不舍:意思是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这是描写人物性格的成语。 C.正确。“他站在窗口远眺”句子中的“窗口”意思是窗户。“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句子中的“窗口”意思是指的是展示精神上的。 D.正确。“地球上的第一只恐龙和狗一般大小”这句话运用作比较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八、选择题 8.星期天,爸爸带我去欣赏了美妙的《月光曲》。     因为巨人的花园里没有孩子们的踪迹,所以小鸟不肯在巨人的花园里唱歌。     钳子似的     和煦的阳光 (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仔细阅读句子找出病因, 本题错在用词不当,“观赏”意为观看欣赏。“欣赏”指领略观赏,也指认为好和喜欢。 两者的区别在于“观赏”带有客观的成分,只是简单地观看,没有太多的主观评价。“欣赏”带有主观的成分,表明自己很喜欢,其中可以有“观看”的意思,也可以没有。因此本题可改为“欣赏”。 (2)本题考查关联词,注意观察句子之间的关系。 “巨人的花园里没有孩子们的踪迹”与“小鸟不肯在巨人的花园里唱歌”之间是因果的关系,所以应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3)本题考查补充句子,结合给出的信息作答。 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也就是把一个事物比喻成另一个事物,使之更加形象。 注意联系句子前后,如第一个句子要与“疼痛”相关,则可以把“双手”比喻成“钳子”;第二个句子与“温暖”相关,则可以把“双手”比喻成“和煦的阳光”。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九、选择题 9.我向大家推荐的民间故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因为这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民间爱情故事,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虽是悲剧,但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 {详解} 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结合自己的阅读与积累说出最喜欢的民间故事向大家推荐,可简介书的内容从及推荐的理由。 牪《中国民间故事》它以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幻想,讲述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与思考。它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思想,抒发了劳动人民的淳朴情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知名的民间故事有《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西湖龙井的传说》等等。可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民间故事,简介内容及推荐理由。 十、选择题 10.     半江瑟瑟半江红     横看成岭侧成峰     天下谁人不知君     不问不知     人非生而知之者     一场秋雨一场寒 {详解} (1)、此题考查同学们对诗句的识记能力。 牪“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此句出自《暮江吟》。全诗内容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牪“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此句出自苏轼《题西林壁》。全诗内容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意思是说:再聪明的人,不学他不会有成就,不问他永远不会知道。 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3)、“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是一句民间谚语,意思是立秋之后差不多两个半月的时间就是立冬了,在这期间下一场雨就会感觉天气越凉;要是下了十场秋雨的话那就意味着要加厚衣服了,而十场秋雨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不一定非得是十场雨。下了一场秋雨就会变冷是因为进入秋季之后太阳光线逐渐的南移,北方趁此机会就会积蓄冷空气,北方的冷空气南下与南方的暖湿气流交汇,所以就会有阴雨的天气。 十一、选择题 11.牪11、塑料制品的危害 牪12、sè        chǔ 牪13、这些塑料垃圾常给人们带来不便。 牪14、影响环境卫生;堵塞下水道;燃烧后放出有毒气体,气体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活环境等。 牪15、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出门随身带可重复使用的手提袋;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废弃的塑料制品好好回收,循环利用,不乱扔弃。 牪【解析】 牪11、本题考查了给题目加标题。 牪本文开头就点出了塑料制品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危害。全文都是围绕“塑料制品的危害”写的,因此可以拟标题为:塑料制品的危害。 牪12、本题考查了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牪结合语境理解,塞:[sāi]堵,填满空隙,堵住漏洞,堵住器物口的东西。[sè]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结合语境选择“sè”。处:[chǔ]处理,处置。[chù]地方。故“处理”的“处”应读“chǔ”。 牪13、本题考查了对中心句的理解。 牪第③自然段通过例子具体写了塑料垃圾常给人们带来的不便。是围绕着“这些塑料垃圾常给人们带来不便”这句话写的。 牪14、本题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牪从“马路上随处可见像风筝一样到处飘飞的塑料袋。风停以后,这些飘飞的塑料袋就挂在树枝上,停在屋顶上,落在草坪上,或是聚在墙角处,成了影响环境卫生的塑料垃圾”“这些塑料垃圾常给人们带来不便”“但塑料燃烧时会放出难闻的有毒气体,这些气体会污染空气,危害人的健康。有人主张埋掉塑料垃圾,但事实证明,塑料垃圾很难在地下腐烂”可知,文中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列举了塑料垃圾的危害:影响环境卫生;堵塞下水道;燃烧后放出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活环境等。 牪15、本题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拓展。 牪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建议即可。例:拒绝使用一次餐具;偶尔用了塑料袋,也要一袋多用,在菜市场买菜的塑料袋,拿回家还可以装垃圾;超市里装菜的袋子也可以换成绳子,用绳子绑住菜还可以方便拿。 十二、选择题 12.C 解析:牪16、:“        ?            ?        ……” 牪17、老王牵挂武汉的儿子,给他打电话要他注意保暖。 牪18、C 牪19、絮絮叨叨 牪20、每一个做父母的首先想到的是对自己孩子的温情,却忘了对自己父母的关心和问候。 牪【解析】 牪16、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由“已经感冒了吧”可知是母亲在说话,因此第一空填冒号和引号;“已经感冒了吧”和“怎么这么不听话”是问句,因此第二、三空填问号;由“絮絮叨叨”可知母亲的话还没说完,因此,第四空填省略号和后引号。 牪17、本题考查概括段意。结合文章内容,将主要内容简单概括清楚即可。第一段主要写老王打电话让儿子注意保暖,儿子却不耐烦。 牪18、本题考查拟取题目。结合内容理解,本文主要写寒潮来临前,老王牵挂远在武汉的儿子,打电话让儿子多穿衣服却遭冷遇;母亲牵挂远在北京的儿子,打电话让儿子多穿衣服。全文围绕“牵挂”展开叙述,因此用“牵挂”为题最为合适。故选C。 牪19、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结合上下文,从第②段“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和第④段“絮絮叨叨,从他七岁时的‘劣迹’说起”,可知,文中表现老王和老母亲说话时共同特点的一个词语就是:絮絮叨叨。 牪20、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短文最后一句“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这也是老王的自问,也是众多儿女的自问。父母对儿女、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应该是人世间最温暖的的,但是在生活中往往是父母对儿女牵肠挂肚,而儿女对父母少有牵挂。因此,我们平时要多多关心自己的父母,她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十三、选择题 13.范文: 牪童年趣事 牪童年生活使人留念,使人向往。童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常常把我们带入美好的回忆中。下面我就讲一件事给你们听听吧!        牪有一年我到奶奶家过暑假。奶奶家屋后是一片连 解析:范文: 牪童年趣事 牪童年生活使人留念,使人向往。童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常常把我们带入美好的回忆中。下面我就讲一件事给你们听听吧!        牪有一年我到奶奶家过暑假。奶奶家屋后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大山,房后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水浅,河边是一片鹅卵石。那里是捉螃蟹的天地。        牪一天下午,兵兵哥哥带我去捉螃蟹。兵兵哥哥让我提着桶站在河边,我看见哥哥打着光脚,挽起裤腿站在河里,弯着腰、盯着河里的石头,用一只手轻轻的掀开石头,再用另一只手猛伸进……“看!一只大螃蟹。”只见哥哥手里捏着一只大螃蟹,大螃蟹挥舞着钳子。我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突然哥哥叫道:“嘉豪快来看。” 牪我走过去,也打着光脚站在哥哥身边,低头一看:石头上怎么有这么多的“蝌蚪”呢?我正在不解时,哥哥笑着拍拍我的肩说:“这不是蝌蚪,是一种叫巴石斑的鱼,肚子下有吸盘。这种野生的鱼可好吃了,肉嫩刺少。”我伸手去抓其中一只轻轻地一拉, 鱼一动不动,后来我用劲把它从石头上拉了下来放在我手上让它吸在我手心上。圆圆的脑袋黑黑的身体,还有条黑尾巴呢!猛一看还真有点像蝌蚪,只是比蝌蚪要大一些,它肚子下的吸盘紧紧地吸住我手心,嘴一张合,尾巴左右摇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鱼,真是太有趣了。        牪这真是个令人难忘的童年呀! 牪【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牪写作时要审清题意,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要求围绕“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写一篇作文。根据要求进行选材构思,确定标题“童年趣事”。 牪一、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牪二、选材:想想童年的生活,发生了让你难忘的事?让你感到印象深刻?选择一件最想写的事,然后将题目补充完整。 牪三、构思,组材:根据所选择的内容,确定写作顺序、方法等。怎样开头、结尾?哪些详细写,哪些内容略写?用运哪些修辞、描写方法才能使人印象深刻?结合所写内容认真构思。 牪1、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扣题: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定位:确定写作范围,完成情感定位。引下文:引出下文,适当过渡。 牪2、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承头:接续开头内容。顺写:按一定顺序写。详重点:详写重点部分,注意写清这些事有趣在哪里,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牪3、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照应开头部分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或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