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27060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87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一章 情绪的发展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第二节 儿童情绪的获得第三节 儿童的害怕和一些情绪障碍第四节 气质及其发展第五节 依恋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一、情绪的组成成分1、情境当前的事件、回忆、思考、甚至先前的情绪体验都能引起儿童的情绪。Strayer(1986)要求4-7岁儿童回答什么使你高兴、伤心、愤怒、害怕和惊奇,儿童的回答可归结为:材料性质、想象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事情、环境事件、成就、食物、动物。2、身体状态3、情绪表现4、情绪体验二、婴幼儿的情绪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儿童具有先天的情绪机制,愉快、感兴趣、惊奇、厌恶、痛苦、愤怒、惧怕和悲伤八种基本情绪,都是从进化中获得的,并

2、在外部刺激的诱发下发生和展现。华生指出新生儿具有三种非习得的情绪:爱、怒和怕。但有人研究认为新生儿的情绪状态是笼统的。加拿大心理学家Bridges认为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种杂乱无章的内脏和肌肉反应。通过成熟和学习,各种不同性质的情绪才渐渐分化出来。3个月原始激动分化为痛苦和快乐;6个月痛苦进一步分化为怕、厌恶和愤怒,12个月快乐分化为高兴与喜爱,等。伊扎德用摄象机录下婴儿与母亲在一起玩时出现的表情,让未知事件发生原因的被试从录象中婴儿的表情判断婴儿的情绪,结果判断相当一致。伊扎德指出婴儿出生时具有五种面部表情迹象:惊奇、苦恼、厌恶、微笑、感兴趣。3-4个月会表示愤怒,5

3、-7个月表示悲伤和恐惧、随后是羞耻和害羞,1岁后有了蔑视、内疚等复杂情绪。表11-1 婴儿情绪发生的时间、诱因和情绪表现 选自孟昭兰选自孟昭兰选自孟昭兰选自孟昭兰人类情绪人类情绪人类情绪人类情绪时时 间间诱诱 因因情情 绪绪初生初生3-6 3-6 周周2 2 个月个月3-43-4个月个月7 7 个月个月1 1 岁岁1-1.51-1.5岁岁痛痛异味异味新异光、声、运动新异光、声、运动看到人脸或听到高频语声看到人脸或听到高频语声打针打针痛刺激痛刺激与熟人分离,在高处与熟人分离,在高处新异刺激突然出现新异刺激突然出现在熟悉的环境遇到陌生人在熟悉的环境遇到陌生人做了不对的事做了不对的事痛苦痛苦厌恶厌恶

4、感兴趣和微笑感兴趣和微笑社会性微笑社会性微笑愤怒愤怒悲伤悲伤悲伤、怕悲伤、怕惊奇惊奇害羞害羞内疚、不安内疚、不安婴儿不仅有表达情绪的能力,还有识别情绪的能力。有的研究表明出生两天的婴儿就能识别别人的情绪(Sagi&Hoffman,1976)。情绪对婴儿来说有重要的生存价值和社会适应意义。看到照料者时的微笑、依偎,看到陌生人时的严肃、害怕都具有保护个体生存的意义。当婴儿在环境不确定时参照照料者的表情再作出反应的现象,被城为“社会性参照”2、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3、婴儿的微笑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行为。通过笑,可以引出其他人对他积极的反应。微笑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

5、。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是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第二节儿童情绪的获得一、学习理论儿童的情绪可以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获得。如华生和雷诺所做的恐惧习得的经典实验;老式孤儿院中的孤儿的微笑发展更慢,长大后对周围人在感情表达和丰富性上存在问题。每种文化中的“情绪表达法则”是通过儿童对成人或其他人(影视角色)的观察和模仿,通过自身生活体验的积累获得。二、知觉再认理论儿童是一个信息加工的机体,试图用已形成的结构或工具来影响输入的刺激。凯根(1966)给4个月的婴儿看一张规则的人脸照片或三维人脸塑像,再给他看两者的变式,结果对前者产生更多的

6、微笑,而且从注视到微笑之间有3-5秒的潜伏期,说明婴儿要解释新刺激。Hebb(1946)使用黑猩猩做实验发现在正常视觉条件下生长的黑猩猩看到石膏做的黑猩猩感到害怕,在看不到其他黑猩猩条件下抚养的个体不会感到害怕,因为没有原有经验。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是指对人类和人类事物的知觉、思维和推理。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会影响儿童的情绪,随着儿童学会采取别人的观点,感受到别人情绪的移情作用逐渐成熟,(1)引出儿童情绪反应的刺激性质也发生变化。(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看一个儿童被黄蜂袭击的情绪反应不同)(2)儿童逐渐学会对别人行为的正确分析和归因。第三节 儿童的害怕一、害怕的发展(一)怯生1、怯生通常是指对不

7、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许多研究表明,怯生与依恋不同,它既不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普遍存在的。怯生也是在出生后发生的,它的发展比社会性微笑迟一些,4个月的婴儿对陌生人也笑,只是比母亲少些,但并不害怕;4、5个月婴儿注视陌生人的时间多于熟悉人,开始对陌生人与熟悉者的脸来回比较的时期;约到57个月时,婴儿见到陌生人往往会出现一种严肃的表情,7个月以后较明显地表现出怯生,见到陌生人就感到苦恼。一、害怕的发展2、影响怯生的因素。(1)父母是否在场。(2)环境的熟悉性。(3)陌生人的特点。距离研究,成年人和儿童的差别。(4)抚养者的多少。(5)母婴的亲密程度。(6)婴儿接受的刺激。一、害怕的发展(二)儿

8、童害怕的年龄特点儿童害怕的对象是否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杰赛尔和霍尔(1935)有一个关于这方面的经典调查。研究发现,儿童从25岁,对噪声、陌生的物体或陌生人、痛、坠落、突然失去身体支持以及突然的移动等刺激的害怕降低了,减少了;与此同时,对想象中的生物、黑暗、嘲笑、有伤害的威胁、落水、为以及其它潜在的情境的害怕增加了。后一种害怕是随儿童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害怕的发展(二)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另一次研究(巴尼特1969 对712岁的小女孩害怕的发展的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不同年龄儿童的害怕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就想象中的生物、个人安全威胁害怕有随年龄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随年龄的增长,儿童

9、对支配物质世界的规则或知识也懂多了。但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学校和社会有关系的一类害怕明显地增长了。如学校恐惧症、考试焦虑、青少年自杀等发生率都比前高。二、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对某些东西害怕是正常的,而有些害怕是不必要的,甚至有损身心健康,如不敢在黑屋子里睡觉等。(一)对抗性条件作用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共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所引起的消极反应。Jones对34个月的Peter训练,减少他对毛皮的恐惧。(二)系统脱敏法是指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儿童接近所害怕的事物或逐渐提高所害怕事物的刺激强度,使儿童逐渐减轻对所产生惧怕事物的敏感性。基本

10、前提:害怕的心理状态不能与不紧张的身体状态同时并存,这种不紧张的绳梯状态能够组织与害怕相联系的反应。二、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三)模特塑造法:指模特或榜样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情绪。班都拉(A.Bandura,1967)等人用实验证实了模特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害怕性的观点。即向儿童显示同伴能成功地对付自己所害怕的对象,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广泛而持久地减少害怕的程度,如放映不怕牙医治疗的儿童影片帮助儿童克服对牙医的恐惧。二、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班都拉(A.Bandura,1967)等人用实验证实了模特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害怕性的观点。即向儿童显示同体伴成功地对付自己所害怕的对象,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广泛而持久地

11、减少害怕的程度。二、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四)认知疗法通过认识和改变不适当的思想来达到改变行为和情绪的目的,是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三、害怕的预防这是最重要的。应从父母最初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的方法做起,不应过度保护过度保护和过过度限制度限制儿童的行为。父母期望不要过高 不要神经质尖叫等四、儿童的一些情绪障碍(一)沮丧:灰心失望的儿童常感到伤心、孤独、悲观。具有无助感的儿童会表现出沮丧。(二)社会退缩:不敢与其他儿童交往,感到害羞或害怕。团体治疗会有效。(三)焦虑反应(四)青少年抑郁症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缺乏感情,有一种空虚感,冷漠。第二种是以长期反复体验挫折为基础的抑郁,很难消除。第四节 气质及

12、其发展一、气质:个体对环境事件的情感和行为反应模式的特征,包括活动水平、易怒性、恐惧性和社交性等。是个体对环境事件可预见的反应倾向,成年期人格的情绪和行为特点的基础。5个公认的成分:活动水平个体活动的典型步调和精力易怒性/消极情绪性对消极时间感到不安的概率以及这种不安的强烈程度可安抚性从不安到平静下来的容易程度恐惧性对强烈或非常陌生的刺激物的警戒性社交性对社会刺激的接纳性二、儿童气质的类型二、儿童气质的类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大部分幼儿归为以下三种类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大部分幼儿归为以下三种类型:(1 1)“容容易易护护理理的的”(the the easy easy childchild):随

13、随和和的的儿儿童童,脾脾气气平平和和,情情绪绪较较为为积积极极,对对新新事事物物较较为为开开放放和和适适应应。生活有规律,可以预测。生活有规律,可以预测。4040,(2 2)“困难的困难的”(the difficult childthe difficult child):活跃、易):活跃、易怒、生活没有规律,他们对改变常规有过度反应,对怒、生活没有规律,他们对改变常规有过度反应,对新的事物和人适应较慢。新的事物和人适应较慢。1010,(3 3)“慢慢活跃起来的慢慢活跃起来的”(the slow-to-warm-up the slow-to-warm-up childchild):这类儿童不怎么

14、活跃,有点抑郁,对新的人):这类儿童不怎么活跃,有点抑郁,对新的人和环境适应较慢。但与困难儿童不同,他们地新异刺和环境适应较慢。但与困难儿童不同,他们地新异刺激的反应一般较为温和,不会过激和消极。激的反应一般较为温和,不会过激和消极。1515三、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1、气质的稳定性:有追踪研究表明活动水平、易怒性、社交性和害羞等气质成分在婴儿期、童年甚至成年早期都是具有中等程度相关的稳定性。2、养育和气质 早期的气质特征对今后的生活有时候有影响有时候没有影响。也就是说,气质可以改变,而是否改变取决于气质特征类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拟合性(goodness of fit)。敏感、耐心而有要求的培养是

15、最佳方式 第五节 依恋一、依恋的含义和发展过程(一)概念:依恋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感情上的联结。发展心理学特指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情感联结。具体讲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对另一个人(主要是母亲或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二)依恋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初生2、3个月)无差别反应阶段。第二阶段:(2、3个月6、7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阶段。这是依恋关系建立期。第三阶段:(6、7个月3岁)特殊情感联结阶段。这是依恋关系形成阶段。此时儿童积极要求与抚养者、母亲接近。第四阶段:(3岁以后)依恋关系成熟期也可以称伙伴关系阶段。依恋的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但发展的模式基本一致。依

16、恋发展的异常会直接影响到日后的社会行为。二、依恋的测量与类型(一)依恋的测量婴儿依恋行为表现最明显的情景:依恋对象最易抚慰婴儿,使婴儿安静下来;婴儿为了做游戏或得到安慰,更可能接近依恋对象;有依恋对象在身旁,婴儿感到害怕的可能性降低。Ainsworth 等利用婴儿在受到中等程度压力后接近依恋目标的程度以及由于依恋目标而安静下来的程度,设计了一个“陌生情境”,以测量每个婴儿的依恋反应和类型。其陌生情境是一组7个3分钟的情节。父亲或母亲和婴儿一起进入房间 陌生人进入房间 父亲或母亲离开房间 父亲或母亲回到房间,陌生人离开 父亲或母亲离开 陌生人回来 父亲或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二、依恋的类型(二)类

17、型艾斯沃斯(Ainsworth)等,利用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作为依恋性质的评定方法,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安全型:有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约占6570%)2、回避型:缺乏依恋,与母亲没有建立亲密的感情联结;(约占20%)3、反抗型: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亦称矛盾型;(约占1015%)4、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依恋:美国最近研究发现5%-10%的婴儿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极度的压抑,这种类型是最不安全的。它混合了回避和反抗。(三)形成依恋类型的原因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抚养者)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中形成的。母亲对儿童的反应性,部分是由儿童自身的气质特点以及母亲本

18、身先前存在的倾向造成的;同时母亲的反应又影响了儿童依恋的性质。Ainsworth发现母亲抚养婴儿的模式对以后婴儿形成的依恋类型有一定的预见性。(26对母子,头3个月里至少每3周一次到家观察母亲喂养婴儿的情况,结果发现对婴儿的食物需要高度敏感的母亲,其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12个对婴儿喂食不敏感的母亲的孩子有10个是回避型和反抗型的,只有两个是安全型的)。要使儿童获得安全的依恋,母亲必须学会合理地养育儿童的行为方式。1、敏感:对婴儿的信号能迅速正确地作出反应。2、积极态度:对婴儿表现出积极的关心和爱。3、同步性:与婴儿建立默契、双向的交往。4、共同性:在交往中婴儿和母亲注意同一件事5、支持:对婴

19、儿的活动给予密切的注意和情感支持6、刺激:常常引导婴儿的行为抗拒型依恋:婴儿的父母在抚养过程中表现不一致,他们依自己的情绪好坏对婴儿时而关心,时而冷漠,很多时候表现得不负责任。回避型依恋:母亲对孩子缺乏耐心,对他们的信号反应不积极,常对婴儿表现出消极感受,很少能从与子女的亲密接触中获得快乐。刻板、自我中心;过于热心、喋喋不休。方向混乱型依恋:养护者有时接纳,有时虐待或忽视。影响依恋的因素:抚养质量,敏感性和反应性:不同抚养方式导致不同的依恋类型;因此母亲要能对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敏感地及时作出反应,即所谓敏感性和同步性;与婴儿相互作用时,尤其在直到儿童时,要充满热情、鼓励和温和。父亲相对于母亲其

20、风格更剧烈、更富于游戏性,更多通过身体运动。两种不同特点的相互作用模式对婴儿的发展都很重要。儿童特点,依恋的发展是一个双向过程,既有婴儿对父母的依恋,也有父母对婴儿的依恋;婴儿的依恋类型不仅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也与自身气质类型有关。文化因素,德国鼓励婴儿独立性,不喜欢过多亲密接触,德国儿童比美国儿童表现更多回避型依恋,日本母亲与孩子的接触更亲密,尽力满足要求,体现日本文化推崇社会取向(共生和谐)。三、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1)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年期人际关系的雏形。(2)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12-18个月建立安全依恋的婴儿在2岁时有更好的问题解决能力,有更多积极情

21、感,较少消极情感,在同龄人中更具有吸引力。(3)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三、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建立正常、积极、和谐的依恋关系,对个人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婴幼儿期依恋关系发展不良的成人,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不会充满爱心地照料子女。建立起依恋安全感的儿童,一方面能成为适应良好的人;另一方面有助于儿童的认知和创造性的发展,从而使他成为上进、有能力、聪明的人。12-18个月建立安全依恋的婴儿在2岁时有更好的问题解决能力,有更多积极情感,较少消极情感,在同龄人中更具有吸引力。儿童心理发

22、展是受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的同时也要正视现实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美国一项调查发现40%婴儿由父母照顾,21%由亲属照料,4%由家庭中保姆照料,14%由日托家庭照料,31%被送到大型托儿中心。高质量的日托对儿童的智力和社会性发展有利。高质量婴儿托养的特征:1、物质条件:室内环境卫生,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户外活动场所宽敞,有栅栏。没有危险,有适合孩子年龄的游戏设施。2、儿童与养护者的比例:平均一个养护者不应该护理3个以上婴儿或6个幼儿。3、养护者特征:养护者应该接受过儿童发展和急救训练,温和,情感外显,对儿童的需求能及时作出回应。看护者最好比价固定,以便婴幼儿能与之建立

23、友好关系(甚至是依恋关系)。4、玩具/游戏:玩具和游戏适合孩子的年龄,即使在户外活动时,婴幼儿都要有人监护。5、家庭联系:欢迎父母的到来,并能与之交换意见。6、许可证:应该有各州的许可证。父母对工作的态度母亲关于工作和儿童抚养的态度对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影响可能与他们的实际工作状态一样重要。当她们的实际工作状态和她们对工作的态度相一致时,作为养护者的母亲会更为愉快和敏感。如果一位母亲希望工作,强迫她呆在家里是不明智的,那只会导致她的抑郁、敌意或对母亲角色的不负责任。母亲的工作满意度高,父亲对母亲工作给予支持,会提高抚养婴儿的质量。四、依恋的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你喂养我所以我爱你依恋是由内部的

24、、直接的成熟过程所激起的自然现象,并以需要的满足为中介。强调婴儿在与能满足其生物学需要的对象保持接触时投入具有性特征的能量“里比多”的重要性。早期嘴是满足的源泉,母亲提供食物,所以也就成了依恋的对象。强调喂食方式、大小便训练的方式和时间对依恋发展的影响。2、社会学习理论利益带来爱早期社会学习理论十分重视喂食在依恋中的作用.由于照顾者总与满足婴儿食物需要相联系,减少了饿的基本内驱力,从而使照顾者获得二级强化,成了满足婴儿需要的客体.于是婴儿对母亲依恋了哈罗(Harlow)的婴猴实验证实喂食并不是形成依恋的重要因素,舒适的接触对猴子形成依恋比喂养和饥饿的减轻更为重要。当前的观点:喂养不是依恋产生的

25、主要原因,照顾者与婴儿接触时为婴儿提供触觉的、视觉的、听觉的刺激和对婴儿需求的敏感反应性是婴儿最重要、最可信赖的刺激。依恋是母子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3、习性学理论也许我天生惹人爱(Bowlby)正常环境下,人类的婴儿和养护者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要相互喜爱和建立亲密依恋的本能,这让婴儿(最终是整个种族)得以生存。具体说,依恋是在父母能越来越准确地理解和回应婴儿发出的信号,婴儿慢慢了解他父母是怎样的人,他又能如何控制他们的行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父母不敏感,儿童本能的发出信号的能力会减弱,安全情感联系的建立需要双方去学习如何对对方的行为作出适应。生态理论的起源:印刻反射(洛伦兹,1937)是一种适

26、应反应,它是自动化的、在关键期出现、不可逆转,经多代遗传,成为天生的、预适应的特性,使个体因跟随母亲提高生存可能性。人类的依恋:婴儿的丘比特外貌(宽阔的额头、红红的脸蛋、娇嫩和肉乎乎的身体)和让他们获得怜爱的反射行为都使养育者更疼爱他。4、认知理论要爱你我必须要知道你总会在那里婴儿依恋的前提:必须要能学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必须具有客体永久性认知理论主张依恋是认知过程的产物。以上四种理论都从自己理论前提出发对依恋作了说明,但又都各有不足与局限。(二)依恋的由来对依恋的由来应包括各种理论的合理成分。第一、依恋具有生物学的根源;第二、在建立完善的或富有个体特色的依恋模式的过程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7、第三、喂食、温暖、抚摸等只是依恋的外在体现。抚养者之所以成为依恋对象,除去根植于血缘关系之外,必定是母婴双方存在一种为对方所依恋的深层的心理上的价值。第四、依恋建立在婴儿对养育者的认知基础之上。第四节 高级情感的发展一、高级情感概述(社会性情感)(一)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思想或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它有三种形式。1、直觉的情感体验。2、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一、高级情感概述(社会性情感)(二)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相联系的。(三)美感是人们美的体验。是在对审美的对象进行审美

28、以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二、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一)道德感的发展儿童萌发最早的社会情感是与认识事物相联系的情绪反应好奇感。新生儿就有好奇的内驱力。1岁左右的婴儿已经产生了一种对人的最简单的同情感。2、3岁儿童已经表现出最初的爱与憎,在成人评价的基础上。他们虽不太了解为什么有的事情可以做,有的事情不可以做,但成人的评价与情绪反应已使他产生相应的情感。这时的道德情绪完全取决于成人的表情、动作和声调,而且是短暂的,不明显的。先幼儿期的儿童只能说是道德感开始萌芽。幼儿阶段已经能够把别的儿童的行为与老师经常教导的行为准则做比较,并主动地产生了某种道德体验。小学生已经有了集体感、荣誉感、自尊感、责任感

29、、爱国主义感等。但还带有直接的和经验的性质。(二)理智感的发展人类婴儿天生有一种好奇的内驱力。随年龄增长,活动能力提高,认识活动扩大,儿童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认识的喜悦。幼儿(1)好奇好问(2)“破坏”行为小学生对不同学科已经产生不同兴趣,但分化尚不明显,也极不稳定。青少年对学科的兴趣越来越分化、稳定。(三)美感的发展美感与人的知觉、思维发展有密切关系,2-3岁儿童不能把艺术形象与真实对象区分开。幼儿的美感与道德感联系在一起,对色彩鲜艳的艺术作品容易产生美感。学龄初期儿童对事物的美的评价有两个特点,一是受事物外部特征所吸引,二是真实感。青少年的美感得到很大发展,不仅形成对与现实有关的情绪体验,还产生了与里及评价艺术作品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段的技术水平和表现力等有关的情绪体验。三、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1.情绪表现形式从外显到内隐2.情绪控制能力从冲动到自制3.情绪引起的动因从直接到间接,从具体到抽象4.情绪表达的内容从生理需要到社会性需要四、良好情绪的特征1.正向情绪或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2.情绪体验丰富多样3.情绪稳定4.能控制情绪冲动5.以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悦纳自己、悦纳别人6.能及时宣泄、转移和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