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最新推荐-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政工作的角色定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政府职能逐渐从经济领域淡出,重点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民政工作作为政府工作部门在经济发展全局和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明确民政工作的职能定位,塑造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新角色,推进民政工作的改革创新,是摆在民政工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角色重塑 民政工作是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承担社会管理和公
2、共服务领域的大量基础性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生活中存在不协调因素,尤其当前农村经济面临农产品价格波动隐患的存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增加,反映形势严峻。学者推算目前我国城市总人口45844万,贫困人口3200万,占总人口的7%。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性,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出,这些都给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政府职能转变,一部分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从政府和单位剥离出来,使民政工作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工作对象由特定性向公众性转变,工作领域由以农村为主向城乡并举转变,要求民政工作全方位参与社会发展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政工作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
3、政工作,把民政工作放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大背景中,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国家整体改革走势,把握民政工作的新趋势、新特点,着眼于民政工作功能作用的延伸和强化,就要向现代“大民政”观念转变,实现角色重塑。 首先,思想观念要重塑。用科学发展观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民政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始终。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政府职责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民政工作的发展方向就是民政工作社会化,即吸引社会力量帮助政府开展民政工作,解决过去只注重民政自身力量,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缺少向社会赢得支持,没形成社会行为,民政工作仍停滞在计划经济时期工作模式上。因此,要在思想观念上转变重塑,探
4、索出一条民政工作社会化的新路子。 其次,工作思路要重塑。由传统民政向现代“大民政”转变,由扶贫济困向维护人民生存权、发展权和民主政治权转变,由民政部门包揽向全社会参与转变, 第三,工作作风要重塑。实现从旧的管理模式向完善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多元化开发民政资源,引进市场经济机制。积极探索可能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深入到群众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工作理念要重塑。用科学发展观提升民政工作理念。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由自由裁量的治理体制向法制规划的治理体制转变,由闭门操作的治理方式向公开、公正、公平的治理方式转变。进行探索性、试点性工作,探索出一条
5、民政工作社会化的新做法,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新的实践。 二、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是推进民政工作规范高效的途径。减少政府行为随意性,促进政府监管的规则性,稳定性和透明度,就要依法行政。塑造法制性政府,是实现政府深层次改革的要求。关系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要把民政工作纳入到法律规范中,实现职责程序法定化,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法律对所有社会行为主体的约束,最重要的是对政府的约束。要使民政部门成为有效的政府工作部门,就要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强法制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
6、个人权力利益化。解决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又管不好的事情。从“越位”方面“退位”,从“错位”方面“移位”,在“缺位”方面“补位”,不该管的坚决不管,该管的一定要管好。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民政法律法规体系。逐步解决法规滞后问题。民政工作 其次,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执政理论。立足于部门法视角,民政法律法规有其特殊性,要分清部门法特点,清楚其调整的对象和方法。执政理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多方面。民政部门各级干部要学习研究民政业务、民政法律法规。建立各级民政干部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提高制度。 第三,严格依法行
7、政。法治社会是正在形成的新时代发展要求,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法律法规是民政工作施政的依据。严格按宪法、组织法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职责范围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责权统一,规范行政行为。 最后,改进和加强民政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执法工作一 直是民政法制建设的薄弱环节。要明确民政行政机关执法主体,要在内部进行机构职能和执法力量调整,明确执法内容、执法任务。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的执法程序,执法文书,健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民政执法。 三、管理体制改革 民政工作服务对象是广大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体。民政工作是“三个代表”最具体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民政工作坚持以人
8、为本,具有特殊的意义。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前,民政工作在某些体制上、法规政策上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要实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要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目标,改革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服务,促进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 首先,优化职责设置。“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最优化的管理,就是管应该管的事。目前,民政部门的机构职责设置仍没脱离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作模式,不适应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机构设置上,笔者认为在民政工作大系统下主要分三个分系统:一是社会救助系统;二是公共管理服务系统;三是基层民主政治系统。凡是
9、市场和社会能做的事,都交给市场和社会,引导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参与民政事业,促进政府主导型社会向多元化、民主化社会转变,推进民政工作社会化。真正实现政府职能“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 其次,规范行使权力。行政权力行使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依法行政,不能妄为,不受约束,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民政工作人性化,就是以人为本。民政是国政、德政、仁政。行使权力要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满足社会和公民需要,重视人民的发展权和民主政治权力的基本生活权益。 最后,引入市场机制。公共服务也是商品,同样要遵循市场规律。要提高行政效率,民政工作就要运用经营理念,进行成本核算,厉行节约,要懂
10、经营,会管理,重效益。借鉴中等发达国家民政工作实践,使我们的民政工作逐步与市场运行规律相适应。浅析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对策乡村旅游,大多数人会认为就是平常所说的“农家乐”,其实这只是片面理解,乡村旅游,是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围绕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将其精心设计制作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包括:文化探秘、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生态旅游、体验旅游和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是一种帮助贫困人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又能为游客提供深度文化体验的全新旅游产品。 在我国,由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变化所带来的巨大的潜在市场,以农家乐和民俗游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在
11、全国各地方兴未艾。广安作为一个相对工业经济落后之地,乡村旅游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当然,由于乡村旅游刚刚起步,在开发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观念不统一、强调短期效益、商业化太浓、保护措施滞后等问题。本人从广安实际出发,浅谈己论,以抛砖引玉,共同为广安市旅游业发展出谋划策。 一、广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1、农业资源丰富,乡土风情浓厚 广安位于四川省东部、华蓥山中段、渠江和嘉陵江中游,是四川最东端的城市。全市幅员面积6344平方公里,辖广安区、华蓥市及武胜、岳池、邻水三县。面积6344平方公里,总人口427.11万。由于受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广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12、,产业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约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也正是因为如此,广安至今仍保存了众多奇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神秘的川东民俗文化。广安自然的喀斯特景观和古朴神秘的山地文化,是旅游资源最突出的特色,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这种自然与文化是为游客提供的一种全新体验的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条件,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依托。 2、广安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广阔 乡村旅游具有邻近城市,回归自然,交通便利,费用较低等特点,已成为城镇居民周末和节假日休闲度假的首选项目。广南高速、广渝高速的全线贯通,南合、邻垫高速公路的建成,广安已逐渐成为连接上海、成都、西安
13、、重庆、广州的交通枢纽。广安与外界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成都犹如近邻,重庆近在咫尺,上海朝发夕至,广安的区位优势正在显现。 3、广安旅游开发基础扎实 近年来,广安市依托”小平故里”独特的政治优势,凭借自身优越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在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和宣传促销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华蓥山“红色之旅”、“绿色之旅”成为了广安市独特的旅游品牌,广安市、华蓥市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小平故里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华蓥山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神龙山
14、巴人古堡、隋唐古镇肖溪等等,都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4、广安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性 广安是川东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城市之一,工业化程度较低。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发展工业化,每年都在为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却也是亦步亦趋,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很难有所超越。我们只有另辟溪径,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跳跃式发展,使广安的总体发展从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直接跳跃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这样才能实现广安经济、社会的质的飞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作节奏的加快,自下而上竞争压力的增大,人们对于乡村美丽的风景、幽雅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浓厚的生活风味,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活方式、保存
15、久远的文化传统等越来越向往,乡村旅游的内涵也因为满足了一部分游客对原始广阔、和谐自然的乡村生活的兴趣而逐渐被人们认识。人们为到乡村观光娱乐,休憩度假、康体健身、进行自然与文化的“软探险”而乐然陶然。因此,把广安农村建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是广安旅游业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广安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和其他地区一样,我市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由于没有可用经验,处于边摸索、边发展的状态,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1、缺乏整体规划指导 由于缺乏总体规划, “农家乐”发展盲目性很大,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
16、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地域上分布较广,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在与旅游景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差,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2、基础、配套设施简陋 设施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客源的可进入性差,安全、供水、农家卫生等方面的问题,都成了体验乡村旅游的阻碍因素。有些“农家乐”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定区域范围内缺少必要的医疗点和医疗设施,游客用水量大时,自来水龙头的数量明显不够。厨房、厕所的卫生条件与预期标准相差甚远。村里对苍蝇、蚊子、老鼠等缺乏有效的控制。甚至有些就餐地点靠近厕所、牲畜饲养圈,给游客心里上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不同年龄层的游客,相应
17、的配套设施也不尽完善,如饭后大人可以去棋牌室,小孩子怎么安置就成了问题。 3、产品单一 目前广安乡村旅游产品非常单一,主要以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乡村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在发掘当地的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形象,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4、旅游销售不成体系 农户的自我销售意识不强,主要依赖关系户和政府进行宣传,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预定和销售系统,没有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与当地或周边大城市的景区、旅行社
18、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整体营销。 三、广安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1、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和管理 旅游开发的大量事实表明,在开发中地方政府主导其开发速度快,投资效益高。鉴于广安乡村旅游开发中自发性、松散性的现状,地方政府在开发时应该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潜力、环境的承载力等因素,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保证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2、挖掘文化,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 深层次、多方位的将我市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宗教理念、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典雅的乡村建筑、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等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开发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如:与教育
19、开发相结合,把“农家乐”与修学旅游、周末短期游相结合,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村落还可开发为“农村社会实践基地”、“生态环境示范基地”,让城市学生来农家乐上户外课,与课本结合,加强实感。与科技开发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仿生仿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创造*姿百态的乡村旅游产品,营造*奇百怪的农业自然景观,增加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与地方饮食文化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开发地方风味小吃,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评定地方十大特色小吃等。 3、产品开发突 出“乡村”特色 乡村旅游强调的是特定的位置、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文化,而不是宽阔的马路、显眼的电话亭、先进的电脑和传真机、进口的装饰用品和高科技的应用等。要充
20、分认识到只有农村特有的甚至是传统的东西,如参与农事活动,体会乡村野趣,学习磨豆腐、纳鞋底、舂糍粑、包粽子等,才是乡村旅游中最有价值的资源。乡村的建筑、民俗、民风、山水、生活甚至小道等都是乡村旅游的特色,这也是其吸引城市客人的独特卖点。新西兰的旅游人类学专家科林•比姆在2004年举办的中国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说:“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这些财富。如果你们有山有河,那么让它们永远干干净净,绿油油的;如果你们有独特的建筑,那么就让它们永远保持古雅的模样;如果你们有独特的音乐、歌谣或舞蹈,那么就保护它们,并熏陶他人。”确实,不同的乡村有不同的发
21、展旅游的要点,而且客人到乡村旅游的诉求也有很大的差异。乡村旅游开发必须紧紧围绕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主题需求,开发中要尽量保持原貌,产品要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不能盲目地模仿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坚决避免开发中商业化、城市化倾向。 4、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道路、通讯、水电、食宿等基础设施改建的力度。在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设施的标准。但同时应该注意乡村旅游设施的档次不能走高低两极端,既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次,也不能过分地追求所谓的“原汁原味”;既不能忽视了舒适也不能不符合卫生的要求,更不能低质量、低品位,否则它就失去了乡村旅游的味道。 5、创新方
22、式,扩大整体营销影响力 一是坚持常规宣传。有针对性的大量发传单、小册子、图册,定期把资料发到各大单位;在交通要道上增加宣传图画;制作宣传片,与旅行社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二是区域联合,整体营销。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方式很难适应农业和农业旅游日益发展的社会化、知识化、规模化、甚至网络化的需求。因此,要尽快建立区域旅游网络体系,形成整体规划,统一筹划,联合促销。三是要不断开展市场调研与市场定位。什么样的产品定位什么样的市场,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目前来看,市民对应的是低、中档产品,部门活动对应的是中档产品,企业对应的是高档产品。经营者要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对产品进行定位,开展有目的促销活动。新形势下
23、秘书人员如何做好信息工作之浅见进入21世纪,我们正经历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大变革。目前面临的是一个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国际贸易一全化的社会。随着信息经济的出现、互联网及全球通讯的飞速发展,信息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作为秘书人员,收集、筛选、整理和加工各种有效信息,为领导者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是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现代秘书应具备和强化信息意识,提高信息工作能力,给领导者决策和管理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辅助。那么,新形势下秘书人员该如何做好信息工作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信息工作,应该从三大方面去下功夫。 一、要树立四种意识 信息是领导者管理和决策的基础,领导者决策的前、中、后期都离不开信息
24、活动。秘书担当的是领导者信息活动的灵敏触角和聪明耳目之角色,要更好地为领导者提供信息服务,秘书人员应该树立信息、政治、创新和全局等四种意识。 1、树立信息意识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他说的“做管理工作的人”指的是领导者和做决策之人,秘书人员信息工作做得好与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了领导者决策的正误和领导水平的高低。在经济工作中,经济信息、商务情报甚至是企业和组织的生命。信息、物质与能源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三大经济支柱。在这样一个充盈着信息的环境中,可以说秘书工作归根结蒂就是信息工作,游离于信息之外的秘书工作是没有的。具体来说,撰拟公文是进行信息的加工,办
25、理公文是进行信息的获取与传递,立卷归档是进行信息的贮存,调查研究、组织会议、接待来宾、打电话等也是信息的沟通过程。秘书人员只有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深刻认识信息社会的特征,从信息的高度来对待繁多的秘书实务;这样才能及时化解隔阂、消除矛盾,提高秘书工作效率,保证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2、树立政治意识 社会生活中是一刻也离不开政治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邓小平就说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此,信息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要把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信息工作的全过程。“三个代表”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不仅在信息工作的指导思想
26、上要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而且在信息工作的思路、信息内容的取向、信息网络的布局、信息活动的方式等方面都要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坚定的信心、高昂的热情、旺盛的斗志、科学的态度,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途径,努力提高信息工作水平。 3、树立创新意识 为领导者决策提供信息是秘书的重要职能。在铺天盖地的信息海洋中,如何捕捉到领导者最需要的信息,为领导者决策提供最有价值的资讯,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所谓创新,就是主体综合各方面信息形成特定目标,进而产生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之过程。它不是对外界信息的简单模仿剪辑,而是要经过头脑加工厂的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
27、更有价值的信息,为领导者的决策服务。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以知识与信息为发展动力的时代,卫星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以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延伸,使得信息沟通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这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同时也促使人们改变以往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在新世纪,领导者的决策也将由经验型向科学化转变,对秘书工作,尤其是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秘书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必然要求作为秘书工作主体的秘书人员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4、树立全局意识 全局意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判别一切事物的是非、真
28、伪、善恶,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走向,提高信息工作的预测水准。二是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密切关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等重大问题,提高信息工作的预测能力。三是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深入基层,多视角、全方位审视社会不同群体信息,提高信息工作的预测效应。 二、要提高信息质量 领导者工作的核心就是一系列的决策,而信息是决策科学化的基础和依据。领导者决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决策前,要掌握各种信息,找出问题的症结,找出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从而确定正确的决策目标;决策中,依据所掌握的信息,研究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作出正确的决断;决策后,还要掌握反馈信息,对原决策进行评估、控制和调整
29、。领导者的这一决策过程都离不开秘书人员信息工作的有效服务,都需要信息基础作用的充分发挥。由此可知,提高信息的质量是做好信息工作的关键。 1、提高信息质量,应准确把握报送内容 向领导者报送信息,是为领导者中心工作服务的。服务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报送的信息是否对领导者科学活动有适用性、可用性,取决于信息对领导者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的正向推动与促进。要把满足领导者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需求作为上报信息的主要内容。向领导者报送信息,不能有什么就报什么,随意地报、被动地报;而要围绕领导者关注的重大问题,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情况。比如,省市委决策出台前,要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为领导者提供一些带有苗头性
30、倾向性的新情况新问题;省市委决策出台后,要及时报送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情况,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提高信息质量,应广泛开拓信息渠道 市场经济体制下,瞬息万变的市场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信息是有时效性的,必须迅速获得和及时处理,如不能迅速准确地收集、筛选、处理、传递,信息就失去效用。因此要广泛开拓信息渠道,充分利用文书、书刊、会议、调研、信访、档案网络等各种渠道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提高信息质量,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而这些新问题新情况对领导者决策十分重要。因此,报送信息要讲真话道实情,原汁原味实实在在,一是一,
31、二是二,不添枝加叶、不渲染夸大,更不生编硬造;必须实事求是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只有真实准确的信息才有益于领导者的决策和管理,虚假含混的信息不但无益,反而会导致工作失误造成损失。秘书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群众的真实想法、愿望、意见和建议如实地反映,不欺瞒领导者;使报送的信息真正成为领导者了解民意的窗口。 4、提高信息质量,应着力挖掘特色信息 本部门与其他部门相比,肯定会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独特之处,对信息工作来说,这些不同点和独特处则应变成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三、要加强信息开发 信息是可以不断再生的资源,人们可利用失去原有价值的信息经过加工而得到新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增值开发,
32、是进一步丰富信息资源的重手段。信息的增值开发可通过下面途径获得。 1、分析微观的活动,控制潜在性信息 一般而言,多数信息只是反映微观活动。这些信息,往往从不同角度反映宏观信息的一个方面,单个的并不能反映多少面上的问题,但同类信息多了,就能发现对宏观信息有一定影响的共性问题,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可以小中见大,从中发现一些宏观趋势。因此,我们应该立足微观、着眼宏观, 抓住对全局有一定借鉴作用的微观信息,挖出潜藏的、对宏观有指导价值的信息进行细整理、精加工,努力使其上质量上档次。使原有的信息大幅度增值。 2、观察苗头性问题,发现超前性信息 苗头信息的价值大部分是潜在的或间接的,往往被遮盖而不受重视。
33、为使信息不断增值,秘书人员不仅要主动去发现和捕捉苗头性信息,还要进行更大范围的类比分析和深入研究,多开发对超前决策有参考价值的倾向性信息,以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3、利用一次性信息,发展多次性信息 信息不能开发一次就了事,有些信息通过不断加工处理,会出现多次增值。这就要求对内涵容量大的信息要进行系列开发和连续开发。一方面,要抓住对全局有较大影响的重要问题,搞好定点开发,不断发现新问题,使信息在连续开发过程中不断增值。另一方面,要围绕领导者决策的实施过程,开发相关信息,及时掌握热点、难点、亮点问题,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不断进行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开发,使一次性信息发展成为多次性信息。 4、总结过去和现在,开发预测性信息 在各类信息中,总是已知因素少,未知因素多。即使是已知因素,也往往是简单的、直观的,并不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要想在诸多信息中发现未知的事物发展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去预测未来,就需要通过艰苦细致的努力,在总结过去和现在的事物发展中,去描述事物前进的直线或曲线轨迹,从中发现事物本质的运动规律,为准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寻找信息依据。/p 17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