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WS∕T 608-2018 口腔颌面部X射线检查操作规范.pdf

上传人:sp****10 文档编号:15678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0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S∕T 608-2018 口腔颌面部X射线检查操作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WS∕T 608-2018 口腔颌面部X射线检查操作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WS∕T 608-2018 口腔颌面部X射线检查操作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WS∕T 608-2018 口腔颌面部X射线检查操作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WS∕T 608-2018 口腔颌面部X射线检查操作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1.020 C 05 WS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行 业 标 准 WS/T 6082018 口腔颌面部 X 射线检查操作规范 Basic opera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conventional X-ray practices 2018 - 05 - 10 发布 2018 - 11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 布 WS/T 6082018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医学 X 射线检查的辐射防护 . 2 5 X 射线摄影 . 3

2、5.1 根尖片 X 射线摄影 . 3 5.2 牙合翼片 X 射线摄影 . 4 5.3 上颌前部咬合片 X 射线摄影 . 5 5.4 上颌后部咬合片 X 射线摄影 . 6 5.5 下颌前部咬合片摄影 . 6 5.6 下颌横断咬合片 X 射线摄影 . 7 5.7 曲面体层 X 射线摄影 . 8 5.8 头影测量片 X 射线摄影 . 8 5.9 颅面骨 X 射线摄影 . 9 5.10 涎腺造影 . 14 5.11 颞下颌关节造影 . 16 参 考 文 献 . 18 WS/T 608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放射专

3、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祖燕、马绪臣、李刚、余强、王虎、程勇、王铁梅、陈金武。WS/T 6082018 1 口腔颌面部 X 射线检查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口腔颌面部X射线摄影检查前准备、技术方法、程序及影像显示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受检者进行口腔颌面部X射线摄影检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4、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79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 WS/T 389 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X射线摄影 radiography 以X射线作为载体,利用其穿透性和荧光作用对增感屏和(或)影像接收器系统进行曝光,以获取被照体信息影像的摄影方法。 3.2 X射线影像接收器 Xray image receptor 直接或间接地把X线影像转换成可见影像的装置。 X线影像接收器也有称X线影像器, 包括屏/片系统、储存磷光板(IP)、平板探测器、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

5、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等。 3.3 X射线遮线筒 collimator 根据X射线摄影部位的需求而制作的不同形态的X射线管遮线筒,以控制照射野。 3.4 中心线 central ray,CR 中心线是X线束中最中间的投影于摄影部分的射线。中心线的投射方向、角度、射入点均影响着解剖部位的显示以及影像的放大与变形的程度。 3.5 WS/T 6082018 2 X射线摄影体位 radiographic positioning 在X射线摄影中,为显示某一解剖部位或病变而进行的体位设计。 3.6 听眶线 infraorbitomeatal

6、 line,IOML 眶下缘与外耳孔上缘连线。 3.7 听口线 cheilion-meatal line,CML 口角与外耳孔上缘连线。 3.8 听鼻线 acanthiomeatal line,AML 鼻前嵴与外耳孔中点连线。 3.9 鼻翼耳屏线 ala-tragus line 鼻翼中点到同侧耳屏中点的连线。 3.10 矢状面 sagittal plane 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垂直平面;将人体分为对称相等的左、右两部分的垂直平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3.11 唾液腺造影术 sialography 是将X线阻射的造影剂经主导管逆行注入腺体后拍摄X线片来显示腺体内部形态及功能的检查方法,多用

7、于腮腺及下颌下腺。 3.12 颞下颌关节造影术 tempromandibular arthrography 通过向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对比剂,显示关节内部结构的一种造影方法。 3.13 口腔颌面锥形束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口腔颌面锥形束CT采用锥形X线束和面积探测器, 只需要围绕兴趣区旋转360, 获取容积重建所需要的数据,由计算机重建出各向同性的高空间分辨率的三维图像。与传统的医用CT比较,具有空间分辨率高、辐射剂量相对较小等优点。 4 医学 X 射线检查的辐射防护 X射线辐射防护应符合 GBZ 179 的要求。 WS/T 6082018 3 5 X

8、 射线摄影 5.1 根尖片 X 射线摄影 5.1.1 摄影前准备 摄影前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a) 核对 X 射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b) 嘱患者摘掉被照视野内的眼镜、耳环等饰品及可摘局部义齿等阻射物品; c) 为患者佩戴甲状腺铅领; d) 根据检查部位、目的选择适宜的影像接收器; e) 根据检查部位、患者年龄、组织厚度等选择适宜的曝光参数。 5.1.2 适应证 主要用于龋病,牙髓钙化,牙内吸收,根尖周病变,牙发育异常,牙周炎,牙外伤,牙根折裂,修复体,种植体及某些系统性疾病累及牙槽骨等的检查。 5.1.3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但重度开口困难患者、 严重颅脑损

9、伤及因严重系统性疾病或其它病情严重无法配合者,不宜拍摄。 5.1.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1.4.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矢状面宜与地面垂直。投照上颌后牙时,鼻翼耳屏线宜与地面平行。投照上颌前牙时,上前牙的唇面宜与地面垂直。投照下颌后牙时,听口线宜与地面平行。投照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下前牙的唇面宜与地面垂直。 5.1.4.2 分角线投照 5.1.4.2.1 分角线投照技术要求 X射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长轴与影像接收器之间夹角的角平分线垂直。 X射线中心线应尽量与被检查牙的邻面切线平行。 5.1.4.2.2 影像接收器放置及固定 影像接收器放入口内应使影像接收器感光面紧靠被检查牙的舌(腭)侧面。

10、投照前牙时,影像接收器竖放,边缘要高出切缘 7 mm左右;投照后牙时,影像接收器横放。将影像接收器固定后投照。 5.1.4.2.3 X 射线中心线位置 投照根尖片时,X 线中心线需通过被检查牙根的中部,建议其在体表的位置如下: a) 投照上颌牙时,以外耳道口上缘至鼻尖连线为假想连线,X 线中心线通过部位分别为: 1) 投照上中切牙通过鼻尖; 2) 投照上单侧中切牙及侧切牙时,通过鼻尖与投照侧鼻翼之连线的中点; 3) 投照上单尖牙时,通过投照侧鼻翼; 4) 投照上前磨牙及第一磨牙时, 通过投照侧自瞳孔向下的垂直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WS/T 6082018 4 点,即颧骨前方; 5) 投

11、照上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时, 通过投照侧自外眦向下的垂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点,即颧骨下缘; b) 投照下颌牙时,X 线中心线均在沿下颌骨下缘上 10 mm 的假想连线上,然后对准被检查牙的部位射入。 5.1.4.2.4 影像显示 根尖片影像应满足以下几点: a) 完整显示被照牙齿全长,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髓腔、骨硬板、牙周膜间隙等; b) 至少显示 2 mm 根尖周骨质; c) 图像清晰度、对比度好。 5.1.4.2.5 注意事项 X 线摄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如果牙排列不整齐、颌骨畸形或口内有较大肿物妨碍将影像接收器放在拍摄正常位置时,可根据牙的长轴和影像接收器所处的位置改变

12、 X 线中心线倾斜角度; b) 如遇腭部较高或口底较深的患者,影像接收器在口内的位置较为垂直,X 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减少; c) 全口无牙、腭部低平、口底浅的患者,则影像接收器在口内放置的位置较平,X 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增加; d) 儿童因牙弓发育尚未完成,腭部低平,X 线中心线的垂直角度应酌情增加。 5.1.4.3 平行投照 5.1.4.3.1 平行投照技术要求 X射线呈水平投射被检查牙,X射线发生器(球管)尽量远离被检查牙,投照时应使用长遮线筒。 5.1.4.3.2 投照技术 影像接收器的放置应使用持片夹和咬合垫。 影像接收器的垂直面应与牙体长轴平行。 投照上后牙时,影像接收器应尽量远

13、离被照牙,其影像接收器的边缘位于或越过腭中缝;当投照下后牙时,影像接收器与被照牙接近;投照上前牙时,影像接收器的组织边缘放置于硬腭后份;投照下前牙时,影像接收器的组织边缘应放置于舌下。影像接收器的平面应与被照牙的长轴平行。通常持片夹口外部分有一定位圈,投照时球管对准定位圈,使X射线中心线垂直影像接收器(牙体长轴)并避免投照切空。 5.1.4.3.3 影像显示 影像显示与 5.1.4.2.4相同。 5.1.4.3.4 注意事项 X射线的中心线应通过影像接收器的中心并覆盖整个影像接收器。 5.2 牙 合 翼片 X 射线摄影 5.2.1 摄影前准备 同 5.1.1。 WS/T 6082018 5 5

14、.2.2 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邻面龋、髓石、牙髓腔、充填物边缘密合情况、牙槽嵴顶病变等。 5.2.3 禁忌证 同 5.1.3。 5.2.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2.4.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头的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5.2.4.2 影像接收器放置 将影像接收器短轴与磨牙长轴平行,置于下颌磨牙舌侧,将牙 合 翼片的翼片放于被照牙咬合面上,然后请患者咬住翼片。 5.2.4.3 X 射线中心线 以8角对准影像接收器中心, 通过上颌磨牙咬合面上方 0.5 cm射入, 并使X线水平角度与被照牙邻面平行。 5.2.5 影像显示 显示上、下牙牙冠及相应的牙槽骨影像。 5.3 上颌前部咬合片

15、 X 射线摄影 5.3.1 摄影前准备 同 5.1.1。 5.3.2 适应证 主要用于观察上颌前部骨质病损及乳、恒牙的情况。 5.3.3 禁忌证 同 5.1.3。 5.3.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3.4.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鼻线与地面平行。 5.3.4.2 影像接收器放置 影像接收器长轴与头矢状面平行,放置于上、下颌牙之间,嘱患者于正中咬合位咬住影像接收器。 5.3.4.3 X 射线中心线 以向足侧倾斜 65角对准头矢状面, 由鼻骨和鼻软骨交界处射入影像接收器中心。 WS/T 6082018 6 5.3.5 影像显示 上颌前部咬合片影像应满足以下几点: a) 显示前部

16、腭板、上颌窦前份及鼻中隔; b) 显示上前牙区牙列及牙槽骨。 5.4 上颌后部咬合片 X 射线摄影 5.4.1 摄影前准备 同 5.1.1。 5.4.2 适应证 主要用于观察一侧上颌后部骨质病变。 5.4.3 禁忌证 同 5.1.3。 5.4.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4.4.1 患者体位 同上颌前部咬合片。 5.4.4.2 影像接收器放置 将影像接收器置于上、下颌牙之间,尽量向后并向被检查侧放置。影像接收器长轴与头的矢状面平行,嘱患者于正中咬合位咬住影像接收器。 5.4.4.3 X 射线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 60角,水平角度与被检查侧前磨牙邻面平行,对准被检侧眶下孔的外侧射入。 5.4.5 影像

17、显示 上颌后部咬合片影像应满足以下几点: a) 显示投照侧象限的上颌牙列和牙槽骨; b) 显示对侧上颌侧切牙至投照侧第三磨牙及上颌结节; c) 显示投照侧上颌窦的外下份。 5.4.6 注意事项 避免X射线球管放置过于靠后,以防止颧弓影像与后牙影像重叠。 5.5 下颌前部咬合片摄影 5.5.1 摄影前准备 同 5.1.1。 5.5.2 适应证 用于观察下颌颏部骨折及其它颏部骨质病变。 WS/T 6082018 7 5.5.3 禁忌证 同 5.1.3。 5.5.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5.4.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头部后仰,矢状面与地面垂直,使影像接收器与地面呈 55角。 5.5.4.2 影像接

18、收器放置 将影像接收器置于上下颌牙之间,尽量向后放置,影像接收器长轴与头矢状面平行,并使影像接收器长轴中线位于两下中切牙之间,嘱患者于正中咬合位咬住。 5.5.4.3 X 射线中心线 以 0角对准头矢状面,由颏部射入。 5.5.5 影像显示 下颌前部咬合片影像应满足以下几点: a) 显示下颌骨前部颌骨; b) 显示下前牙牙列; c) 显示下颌前部下缘骨皮质。 5.6 下颌横断咬合片 X 射线摄影 5.6.1 摄影前准备 同 5.1.1。 5.6.2 适应证 检查下颌骨体部骨质有无颊舌侧膨胀, 下颌骨体骨折移位, 异物及阻生牙定位和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等。 5.6.3 禁忌证 同 5.1.3。 5.

19、6.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6.4.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头的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5.6.4.2 影像接收器放置 大小及放置与下颌前部咬合片相同。 5.6.4.3 X 射线中心线 对准头矢状面,经两侧下颌第一磨牙连线中点垂直影像接收器射入。 WS/T 6082018 8 5.6.5 影像显示 下颌横断咬合片影像应满足以下几点: a) 显示口底软组织轮廓; b) 显示下颌骨的颊舌侧骨板; c) 显示下颌骨和牙弓横断面。 5.6.6 注意事项 如果用于检查口底(如涎腺导管结石),曝光条件应选择软组织投照条件。 5.7 曲面体层 X 射线摄影 5.7.1 摄影前准备 摄影前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a)

20、 核对X射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b) 嘱患者摘掉被照视野内的眼镜、耳环及可摘局部义齿等阻射物品; c) 根据患者年龄、组织厚度选择适宜的曝光参数。 5.7.2 适应证 曲面体层适用以下情况: a) 上下颌骨外伤、畸形、肿瘤、炎症及血管性病变等; b) 牙及牙周组织疾病,如阻生牙及牙周炎等; c) 观察牙发育及萌出状况; d) 错牙 合 畸形; e) 颞下颌关节疾病; f) 其他颌面部病变的检查等。 5.7.3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5.7.4 操作程序及方法 患者立位或坐位,颈椎呈垂直状态或稍向前倾斜,下颌颏部置于颏托正中,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眶线与听鼻线的分

21、角线与地面平行,用额托和头夹将头固定。 5.7.5 影像显示 显示双侧上、下颌骨、上颌窦、颞下颌关节及全口牙齿。 5.8 头影测量片 X 射线摄影 5.8.1 摄影前准备 同 5.7.1。 5.8.2 适应证 WS/T 6082018 9 用于研究分析健康人及错牙 合 畸形患者牙、颌、面形态结构,研究颅颌面生长发育及记录矫治前后牙、颌、面形态结构的变化。有时亦用于颅、颌、面异物的定位。 5.8.3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5.8.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8.4.1 头颅侧位头影测量片 5.8.4.1.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或站位, 将头颅定位架的耳塞调至与患者外耳道口平齐, 将两侧耳塞分别放进

22、外耳道口内。此时,头部矢状面与影像接收器平行。嘱患者咬在正中咬合位。 5.8.4.1.2 影像接收器放置 影像接收器与地面垂直。 5.8.4.1.3 X 射线中心线 对准外耳道口并且保证两侧外耳道口的影像相互重叠,线中心线垂直影像接收器投照。 5.8.4.2 头颅正位头影测量片 5.8.4.2.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或站位,影像接收器位于患者的前面。将头颅定位架的耳塞调至与患者外耳道口平齐,将两侧耳塞分别放进外耳道口内。此时,头部矢状面与影像接收器垂直。使患者听眶线与地面平行,并与影像接收器垂直。嘱患者咬在正中咬合位。 5.8.4.2.2 影像接收器放置 影像接收器与地面垂直。 5.8.4.2

23、.3 X 射线中心线 自患者后方穿过两侧外耳道口连线中点向前到达影像接收器,线中心线与影像接收器垂直。 5.9 颅面骨 X 射线摄影 5.9.1 摄影前准备 摄影前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a) 核对X射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b) 为患者佩戴铅防护; c) 嘱患者摘掉被照视野内的眼镜、耳环及可摘局部义齿等阻射物品; d) 根据患者年龄、组织厚度选择适宜的曝光参数。 5.9.2 华特位片 X 射线摄影 5.9.2.1 操作程序及方法 WS/T 6082018 10 详情参见WS/T 389。 5.9.2.2 图像显示 详情参见WS/T 389。 5.9.2.3 注意事项

24、 详情参见WS/T 389。 5.9.3 颅底位片 X 射线摄影 5.9.3.1 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颅底病变、上颌后部及颞下窝病变。 5.9.3.2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5.9.3.3 操作程序及方法 5.9.3.3.1 患者体位 将颅底固位架置于摄影台上,使固位架中线对准摄影台中线。患者仰卧于固位架的斜面上,头部正中矢状面对固位架中线,头后仰。根据患者颈部长短的不同,调节暗盒架使头顶与影像接收器接触,使听眶线与影像接收器平行。影像接收器上缘超出前额部,下缘超出枕外隆凸。 5.9.3.3.2 影像接收器放置 影像接收器的长轴置于暗盒架中线上。 5.9.3.3.3 X 射线中心线 对准两侧

25、下颌角连线中点与暗盒垂直射入胶片中心。焦点与影像接收器的距离为 100 cm。 5.9.3.4 影像显示 显示两侧上颌窦、鼻腔、蝶窦、卵圆孔、髁突等结构。 5.9.3.5 注意事项 投照时用遮线筒、滤线器。 5.9.4 颧弓位片 X 射线摄影 5.9.4.1 适应证 检查颧弓的形态和及其周围组织结构,观察是否有颧弓骨折以及颧弓周围有无异物存在。 5.9.4.2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5.9.4.3 操作程序及方法 WS/T 6082018 11 5.9.4.3.1 患者体位 尽量使用颅底固定架,患者体位与颅底位相同。头部后仰,使听鼻线与影像接收器平行。头矢状面与影像接收器垂直。颧弓位于影像接

26、收器中心。 5.9.4.3.2 X 射线中心线 对准颧弓中点,与影像接收器垂直射入其中心。焦点与影像接收器的距离为 100cm。 5.9.4.4 影像显示 显示投照侧颧骨、颧弓的影像。 5.9.4.5 注意事项 使用遮线筒和滤线器。 5.9.5 下颌骨侧位片 X 射线摄影 5.9.5.1 适应证 检查下颌骨体部、下颌角以及下颌升支的病变。 5.9.5.2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5.9.5.3 操作程序及方法 患者坐位,头部向患侧倾斜并将下颌向前伸,线中心线从对侧下颌角射入,从患侧下颌骨颊侧穿出。如需观察尖牙区下颌骨体(单尖牙位)时,可令患者头部稍旋转,使尖牙区紧贴影像接收器,使对侧下颌体影像

27、向上、向前移开,线中心线通过下颌骨体的尖牙区。如需观察下颌角前后的骨质变化,可使患者下颌骨体紧贴影像接收器,X线中心线通过患侧下颌骨体,称为下颌骨体位。如果需要观察髁突,可使患者转动头部将下颌支紧贴影像接收器,头矢状面与影像接收器平行,线中心线通过下颌升支中部,称为下颌升支侧位。焦点与影像接收器的距离为 40 cm100 cm。 5.9.5.4 影像显示 显示下颌骨体磨牙区及下颌升支。 5.9.5.5 注意事项 X线摄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根据检查目的的不同,本片位的投照角度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调整; b) 可以使用牙科X线机或其它较大功率的X线机。如果使用牙科X线机可以不使用滤线器。 5.

28、9.6 下颌骨后前位片 X 射线摄影 5.9.6.1 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下颌骨升支内外侧骨质及上下颌颌间间隙情况。 5.9.6.2 禁忌证 WS/T 6082018 12 无特殊禁忌证。 5.9.6.3 操作程序及方法 5.9.6.3.1 患者体位 患者面向影像接收器,头矢状面以及听眶线均与影像接收器垂直。前额和鼻尖紧靠影像接收器,上唇置于影像接收器中心。 5.9.6.3.2 X 射线中心线 自患者后方向前,对准上唇,与影像接收器垂直。焦点与影像接收器的距离俯卧位为 100 cm,坐位为 60 cm。 5.9.6.4 影像显示 显示上、下颌骨后前位影像。 5.9.6.5 注意事项 投照时用遮

29、线筒、滤线器。 5.9.7 下颌骨开口后前位 X 射线摄影 5.9.7.1 适应证 主要用于观察两侧髁突顶面及内外径向的病变。 5.9.7.2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5.9.7.3 操作程序及方法 5.9.7.3.1 患者体位 患者面向影像接收器,头部矢状面对准影像接收器中线并与之垂直,前额和鼻尖紧靠影像接收器,鼻根部放于影像接收器中心。请患者尽量张大口,使髁突向前下滑动到关节前结节下方。 5.9.7.3.2 X 射线中心线 中心线沿矢状面自患者后方向前,向头侧倾斜25角,通过鼻根部射入影像接收器中心。焦点与影像接收器的距离为 60 cm100 cm。 5.9.7.4 影像显示 显示双侧下颌

30、骨开口后前位影像。 5.9.7.5 注意事项 投照时使用遮线筒,滤线器。 5.9.8 下颌骨升支切线位 X 射线摄影 5.9.8.1 适应证 WS/T 6082018 13 主要用于观察下颌升支外侧密质骨有无膨出、增生及破坏。 5.9.8.2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5.9.8.3 操作程序及方法 5.9.8.3.1 患者体位 患者面向影像接收器,前额鼻尖紧靠影像接收器,被检侧的下颌升支放于影像接收器中心,髁突应位于影像接收器上缘以下。使头部矢状面向对侧倾斜,被检侧升支颊侧骨板前后向与影像接收器垂直。 5.9.8.3.2 X 射线中心线 对准被检侧的下颌升支后缘中部,与影像接收器垂直射入其中心

31、。焦点与影像接收器的距离为 60 cm100 cm。 5.9.8.4 影像显示 显示一侧下颌升支后前切线位的影像。 5.9.8.5 注意事项 投照时使用遮线筒,滤线器。 5.9.9 许勒位片 X 射线摄影 5.9.9.1 适应证 主要用于观察颞下颌关节关节窝、关节结节、髁突及关节间隙的病变,如髁突骨折、脱位、先天畸形及肿瘤等。 5.9.9.2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5.9.9.3 操作程序及方法 5.9.9.3.1 患者体位 使用专用头颅固位架可以明显减少投照难度。 将固位架板面之耳塞放进被检侧的外耳道口, 再将另一侧耳杆下端的耳塞放于对侧的外耳道口, 此时患者头矢状面与影像接收器平行, 嘱

32、患者上下旋转头部使听眶线与固位架板面短轴平行。 5.9.9.3.2 X 射线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25角,对准对侧的外耳道口上方5 cm处射入。焦点与影像接收器距离为 75 cm。 5.9.9.4 影像显示 显示颞下颌关节外侧1/3侧斜位影像,可同时显示关节窝、关节结节、髁突及关节间隙。 5.9.9.5 注意事项 WS/T 6082018 14 X线摄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投照时使用遮线筒,滤线器; b) 拍摄闭口位时,应注意使患者保持在正中咬合位时拍摄,以便于观察关节间隙。 5.9.10 髁状突经咽侧位片 X 射线摄影 5.9.10.1 适应证 主要用于观察髁状突病变,如骨关节病、髁状突肿

33、瘤及髁状突高位骨折等。 5.9.10.2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5.9.10.3 操作程序及方法 5.9.10.3.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被照侧髁突贴近影像接收器,使外耳道口置于影像接收器中心向后向上各 1.5 cm处。患者头部矢状面与影像接收器平行,听鼻线与地面平行,请患者半张口。 5.9.10.3.2 影像接收器放置 影像接收器横放,用铅板遮挡其 1/2,一侧曝光后用铅板遮挡已经曝光的一侧,再曝光另一侧。 5.9.10.3.3 X 射线中心线 从患者对侧乙状切迹处射入,向头侧、枕侧各倾斜 5角,经患侧髁突穿出。 5.9.10.4 影像显示 显示髁突前后斜侧位影像。 5.9.10.5 注

34、意事项 如果使用口腔科专用X线机,需将遮线筒口紧贴患侧皮肤。这时,焦点与影像接收器的距离为遮线筒长度(20 cm)加上患者面宽度。 5.10 涎腺造影 5.10.1 适应证 主要用于大涎腺(腮腺和下颌下腺)慢性炎症、舍格伦综合征、涎腺良性肥大、涎腺肿瘤、涎瘘及涎腺发育性畸形的检查;亦可用于观察涎腺邻近组织病变是否侵及涎腺。 5.10.2 禁忌证 涎腺急性炎症期、对比剂过敏者禁用。 5.10.3 造影前准备 造影前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a) 核对造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b) 准备对比剂 2 mL4 mL,对比剂注射前,应按药典规定进行必要处理; WS/T 6082018

35、 15 c) 嘱患者摘掉被照视野内的眼镜、耳环及可摘局部义齿、项链等阻射物品; d) 根据检查部位、患者年龄、组织厚度选择适宜的曝光参数。 5.10.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10.4.1 腮腺造影 5.10.4.1.1 摄影体位 X线摄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腮腺造影侧位片投照,将影像接收器横放于摄片架上,使影像接收器与地面成 70角。患者坐于椅上,转成侧位,被照侧靠影像接收器。头矢状面与影像接收器平行,颏前伸,使腺体位于影像接收器中心向后 2 cm处。 X线中心线以 0对准对侧下颌角下方 1 cm, 再向枕侧倾斜 5 10角射入腺体部,距离为 40 cm。 b) 照完侧位充盈片后如需拍后

36、前位片者,应立即投照,影像接收器直放于摄片架上,影像接收器与地面垂直。患者坐于摄片架前,面向影像接收器。额、鼻紧靠影像接收器,使外耳道口上缘至眶下缘连线与影像接收器垂直。 被检测下颌骨升支长轴置于影像接收器中线上, 下颌角置于影像接收器中心,X线中心线对准被检测下颌角与影像接收器中心垂直射入,距离为 60 cm。 c) 照完后前位片后需拍照功能片者,嘱患者吐出口内纱卷,口含柠檬酸棉签后重新摆位照腮腺侧位片。 5.10.4.1.2 操作程序 腮腺造影包括以下步骤: a)检查腮腺局部情况,用口镜将颊部向外牵开,挤压腺体,观察导管口有无涎液流出,应注意其量及性质。 b)导管口局部黏膜常规消毒后,用一

37、钝头探针从导管口探入导管内,扩张导管口及导管,探知导管的走行方向。 c)将对比剂经导管酌情推注。 d)推注完毕,擦净外溢于口腔内对比剂,以免干扰造影影像。导管口处压以纱卷,立即拍照X线片。 5.10.4.1.3 影像显示 腮腺造影片影像应满足以下几点: a)可以看到充盈良好的腮腺各级导管系统及腺泡影像; b)影像无运动伪影; c)腮腺腺体与周围组织有良好的对比。 5.10.4.1.4 注意事项 腮腺造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在造影前挤压腺体,尽量排出涎液,减轻患者造影时的不适; b)可先推注少量对比剂,询问患者胀感明显的区域,以明确造影剂注入在导管系统内; c)摆位时嘱患者尽量将颏部前伸,避

38、免腺体与下颌骨及颈椎影像重叠; d)推注对比剂后及时拍照; e)造影过程中出现对比剂过敏症状时,应立即终止检查,并进行对症治疗。 5.10.4.2 下颌下腺造影 WS/T 6082018 16 5.10.4.2.1 摄影体位 X线摄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应利用头颅定位仪,使两侧下颌骨影像重叠在一起。患者坐位或站位,被检侧腺体靠近影像接收器, 调整耳塞与外耳道口平齐, 将两侧耳塞放进外耳道内。 头矢状面与影像接收器平行。 颏前伸,下颌体长轴放于影像接收器长轴上。影像接收器上缘包括髁突,前缘包括颏部。X线中心线对准对侧下颌角,垂直影像接收器投照,距离为 150 cm。 b)需拍照功能片者,嘱患

39、者吐出口内纱卷,口含柠檬酸后重新摆位照下颌下腺侧位片。 5.10.4.2.2 操作程序 下颌下腺造影包括以下步骤: a)检查患侧下颌下腺情况,挤压腺体观察导管口有无涎液流出,应注意涎液量及性质; b)导管口局部黏膜常规消毒后,用钝头探针自下颌下腺导管口探入导管内使导管口及导管得以扩张; c)将对比剂经导管口酌情推注; d)推注完毕,擦净外溢于口腔内的对比剂。导管口处压以纱卷,立即拍照X线片。 5.10.4.2.3 影像显示 下颌下腺造影影像应满足以下几点: a)可以看到充盈良好的下颌下腺各级导管系统及腺泡影像; b)影像无运动伪影; c)下颌下腺腺体与周围组织有良好的对比。 5.10.4.2.

40、4 注意事项 下颌下腺造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在造影前挤压腺体,尽量排出涎液,减轻患者造影时的不适; b)可先推注少量对比剂,询问患者胀感明显的区域,以明确造影剂注入在下颌下腺导管系统内; c)造影过程中出现对比剂过敏症状时,应立即终止检查,并进行对症治疗。 5.11 颞下颌关节造影 5.11.1 适应证 颞下颌关节造影的适应证包括以下几点: a)颞下颌关节骨质有改变,临床检查关节内有连续磨擦音而疑有关节盘穿孔; b)颞下颌关节间隙有明显异常,临床检查关节有弹响、绞锁及髁突运动明显受限; c)为进一步证实颞下颌关节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 5.11.2 禁忌证 颞下颌关节造影的适应证包括以下几

41、点: a)关节区局部皮肤有感染者; b)患者有出血性疾病; c)正在使用抗凝血药物治疗疾病的患者; d)局麻药过敏者; e)对比剂过敏者。 WS/T 6082018 17 5.11.3 造影前准备 X摄影前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a)核对造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b)准备局麻药及对比剂,对比剂注射前,应按药典规定进行必要处理; c)嘱患者摘掉被照视野内的眼镜、耳环及可摘局部义齿、项链等阻射物品; d)根据检查部位、患者年龄、组织厚度选择适宜的曝光参数。 5.11.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11.4.1 颞下颌关节上腔造影 5.11.4.1.1 摄影体位 可拍摄许勒位、关节开

42、闭口体层及口腔颌面锥形束CT,方法同相应平片、体层片及锥形束CT。 5.11.4.1.2 操作程序 颞下颌关节上腔造影包括以下步骤: a)消毒局部皮肤; b)嘱患者大开口,宜于髁突后垂直进针 1 cm, 注入局麻药,然后退针至皮下, 再将针尖斜向前、上、内抵达关节结节后斜面,有刺及软骨手感; c)将针尖退回少许注入约 0.1 mL 0.2 mL局麻药,如无阻力且能回吸,则确认针尖在关节腔内,吸出局麻药及部分关节液,更换盛有造影剂针管; d)酌情注入对比剂后立即拍照X线片开口位及闭口位,推荐剂量为 1.2 mL 1.5 mL。 5.11.4.2 颞下颌关节下腔造影 5.11.4.2.1 摄影体位

43、 同 5.11.4.1.1。 5.11.4.2.2 操作程序 颞下颌关节下腔造影包括以下步骤: a)消毒局部皮肤; b)嘱患者半开口,做左侧相当于髁突后斜面2点处进针,做右侧相当于髁突后斜面 10点处进针。 c)于髁突后区垂直进针 1 cm注入局麻药后,将针尖退回至皮下,再向前并稍向内直抵髁突后斜面,然后将针尖向上、内滑入下腔,注入局麻药约 0.1 mL 0.2 mL,如无阻力且可回吸,则可确认针尖已在下腔内。 d)换上盛有造影剂针管,酌情注入对比剂,推荐剂量为 0.8 mL 1.0 mL。 5.11.5 注意事项 颞下颌关节造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操作时应注意患者情况,如有过敏、晕厥等,

44、应终止检查并给予相应处理; b)拔针后,如有局部出血及血肿形成应给予处理。 WS/T 6082018 18 参 考 文 献 1 马绪臣.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8-47 2 燕树林,牛延涛.医学影像技术学术语详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2-30 3 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89-306 4 Langland OE, Langlais RP. Principles of dental imagingM.Baltimore:Williams &Wilkins,1997:49-130,225-260 5 White SC, Pharoah MJ. Oral Radiology: Principles and Interpretation-5thM.St. Louis:Mosby, 2003:135-176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猜你喜欢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科技 > 操作系统相关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诚招英才     服务填表     联系我们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