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合作用的过程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并比较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图解,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的角度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 (3)通过动手构建模型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从模型中比较分析,培养学生信息转化、归纳、潜移默化获得知识的能力 (4)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学习,感悟植物对地球生命的意义,自觉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 难点: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三、教学方法 设计问题、构建模型,以图导学、以问促学,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四、 教学过程导入: 一棵大树的动画图吸引学生注意导
2、入新课。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复习叶绿体的结构,重点给学生突出和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叶绿体的结构和各结构中的成分。建构新知识:1.利用课件展示以下几个问题(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1.1. 哪两位科学家用什么方法已发现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 1.2. 这一过程是否一定需要光照呢?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呢? 1.3. 叶绿体中靠什么物质吸收光能?它们分布在哪里? 1.4. H2O在光下释放出O2的同时还产生了什么物质?(用反应式表示) 1.5.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水的光解外还有什么作用?(用反应式表示)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参与学生学习小组的学习与讨论,了解学生
3、自学情况。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其他学习小组作补充共同分析总结: 条件:光反应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2. 学生分组动手构建光反应过程模型图,成果报告,老师点评后再利用课件演示动画 3.课件展示问题(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3.1.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中没有H、ATP,那光反应产生的H、 ATP都去哪儿呢? 它们有何作用? 3.2.美国科学家卡尔文探明了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转变成(CH2O)糖类等有机物, 它是怎样转变的呢?(用反应式表示) 条件:暗反应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4.学生分组动手构建暗反应过程模型图,成果报告,老师点评后再利用课件演示动画 应用已有知识探究问题:5.1.光反应在白天可以进行吗?夜间呢?暗反应在白天可以进 行吗?夜间呢? 5.2光合作用的原料CO2、H2O中C、H、O元素的去向 ?总结: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物质变化: 光合作用的实质: 能量变化:五、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