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福建融汇置业有限公司桂湖项目结构统一措施.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61777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融汇置业有限公司桂湖项目结构统一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融汇置业有限公司桂湖项目结构统一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融汇置业有限公司桂湖项目结构统一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融汇置业有限公司桂湖项目结构统一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融汇置业有限公司桂湖项目结构统一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融汇集团桂湖项目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福建融汇置业有限公司设计研发部2013、02、22融汇集团桂湖项目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一、 设计遵循得规范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0)8)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9;9) 当地相关设计技术规定二、 主

2、要设计参数 1、风荷载1) 建筑物50年一遇得基本风压值为 0、7 kN/,地面粗糙度建议为 B 类。2) 房屋高度大于60m得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得1、1倍采用,位移计算时按基本风压值采用;房屋高度不大于60m得建筑,承载力设计与位移计算均按基本风压值采用。2、抗震设防要求及抗震等级1) 本工程得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得安全等级为二级。2) 本工程为 丙类 建筑,按7度抗震设防,本工程结构计算采用得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构造措施采用得抗震设防烈度均为 7度 ,地震分组为 第二组 。3、主要结构材料1) 混凝土部分:本工程可采用得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C3

3、0,具体应用范围如下:a) 框架柱部分:C25C30b) 梁、板部分:C25c) 底板、承台、地梁部分:C30d) 其它部分(节点、构造柱、圈过梁等):C20e) 垫层:C152)钢筋部分:本工程钢筋采用 HRB400 级钢筋( 直径6,fy=360N/mm2)。4、结构体系多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别墅部分采用异形柱结构5、地下水位、基础选型以及特殊地质情况处理方法本工程抗浮设计水位及设防设计水位为:根据地勘报告结合建筑总平(需征我司确认) 。三、 荷载取值1 楼面恒载: 1)板面层恒载取值:(公建另定) A)普通房间楼层面层荷载: 0、8 KN/m2 板底 : 0、4 KN/m2 合计楼

4、层面层恒载: 1、2 KN/m2 B)客厅、餐厅楼层面层荷载: 1、1 KN/m2 板底 : 0、4 KN/m2 合计楼层面层恒载: 1、5 KN/m2 C)上人屋面及露台(板顶+板底+建筑找坡): 2、5 KN/m2 (平屋面建筑找坡距离较大时,应核算找坡附加荷载,该情况在公建比较常见) 坡屋面恒载 (输入时应按坡度乘以放大系数) 1、5 KN/m2 屋面起坡30时 q恒放大1、15 屋面起坡40时 q恒放大1、31 屋面起坡45时 q恒放大1、412)楼板面荷载标准值:(kN/M2) 双向板短向跨度 板厚 普通房间(客、餐厅) 上人屋面及露台 L3000 h=80 q恒=3、2(3、5)

5、不用3000L3400 h=90 q恒=3、5(3、8) 不用3400L3800 h=100 q恒=3、7(4、0) 5、0 3800L4200 h=110 q恒=4、0(4、3) 5、3 4200L4600 h=120 q恒=4、2(4、5 ) 5、5 4600L4900 h=130 q恒=4、5(4、8) 5、8 4900L5300 h=140 q恒=4、7(5、0) 6、0 5300L5700 h=150 q恒=5、0(5、3) 6、3 5700L6000 h=160 q恒=5、2(5、5) 6、53)其她:1 卫生间及卧室得次要隔墙下不设梁,板上恒载应考虑附加墙重得折算荷载至少1、0

6、KN/m2。2 电梯机房屋面得吊钩荷载按30KN集中荷载输入梁荷载中。3 电梯机房楼面活载取值7、0 KN/M24 非标屋面砼水箱按水箱吨位x2计算总重量,分摊后按集中荷载输入。成品水箱按吨位x1、3计算总重量,按面积分摊后输入面荷载(基础为砼枕木或钢枕木或架空板)。跃层室内楼梯起步处不设梁,支承板厚加10mm、板面附加恒荷载取1、5 KN/m2,对应位置设板底加强筋214。2梁上部分线荷载:(计算梁上部分线荷载时必须扣除结构梁高)1) 外墙200厚硅藻类保温烧结砖(瓷砖贴面):墙厚200 0、199、0=1、7 KN/m2 内侧粉刷: 0、4 KN/m2 外墙瓷砖: 0、5 KN/m2 q恒

7、=1、7+0、40 +0、5=2、6 KN/m2 2) 外墙200厚硅藻类保温烧结砖(文化石贴面): 墙厚200 0、199、0=1、7 KN/m2 内侧粉刷: 0、4 KN/m2 外墙文化石: 0、9 KN/m2 q恒=2、2+0、40 +0、5=3、0 KN/m23) 100厚内墙面(含建筑专业注明甲方自理得墙体):墙厚100,空心率: 20% 0、0980%19=1、4 KN/m2 单面粉刷: 0、4 KN/m2 单面瓷砖: 0、5 KN/m2 q恒=1、4+0、40 +0、5=2、3 KN/m24) 其她荷载:阳台栏板: q恒=3、5 KN/m封闭阳台: 按外墙荷载折减楼梯间栏板: q

8、恒=4、0 KN/m女儿墙荷载: 按照建筑条件计算坡屋面檐沟: 按照建筑条件计算 石材幕墙: q恒=1、2 KN/m2(计算时按整层高度) 玻璃幕墙: q恒=1、0 KN/m2(计算时按整层高度) 正常玻璃幕墙为悬挂荷载,输在上层梁底隔墙线荷载折减: 外墙有窗折减0、7,如有凸窗不折减,内墙门窗折减0、8;墙高扣除梁高。3地下室部分(暂定)(1)地下室顶板:: 覆土容重20 KN/m3,混凝土容重25 KN/m3, 人防荷载:顶板人防荷载按人防规范表4、8、2取值(应根据覆土厚度及板跨选择)(2)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容重25 KN/m3,面层(暂按100mm) 0、1X20=2、0 KN/m2;

9、底板计算:人防工况+水浮力(常水位向上),水浮力(50年最高水位向上)两种工况。暂不计算常时正压(向下)工况,如审查要求计算该项目,应及时补充。4活荷载:1)、 楼面活荷载:类别标准值(kN/m2)停车库及通道单向板楼盖与双向板(板跨不小于3X3m)4、0(客车)35、0(消防车)(应考虑覆土厚度对荷载扩散作用)双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6X6m)与无梁楼盖(柱网不小于66m)2、5(客车)20、0(消防车) (应考虑覆土厚度对荷载扩散作用,同时梁与基础设计时应考虑活荷载折减设备房风机房7、0电梯机房7、0空调配电7、0变配电10、0发电机房15、0地下室顶板 室外5、0 (施工荷载不含覆土荷载)

10、3、0 (覆土荷载另加)室内有覆土5、0无覆土按使用功能取值商场3、5厨房、餐厅、客厅、卧室、书房、2、0浴室、卫生间、阳台2、5户内楼梯2、0楼梯多层2、0;高层3、5入户花园阳台3、0上人屋面及露台2、0不上人屋面0、5斜屋面0、5/cos备注:1) 地下室顶板、底板计算时,荷载须按照荷载规范5、1、2条进行活荷折减。2) 施工荷载与覆土荷载不同时考虑。3) 消防车道荷载仅在消防车道以及消防回车部分考虑。 四、结构计算控制原则 1)、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得“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进行整体计算。 2)、SATWE整体计算主要参数: 总信息

11、 、结构材料信息: 钢砼结构 混凝土容重 (kN/m3): 25、00 钢材容重 (kN/m3): 78、00 水平力得夹角(Rad): 0、00(与建模角度对应) 地下室层数: 结构意义上得地下室层数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模拟加载3(尤其就是框剪结构应采用模拟加载3)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得风荷载 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得地震力 “规定水平力”计算方法: 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 特殊荷载计算信息: 不计算 结构类别: 按实际结构体系输入 裙房层数: 详单体 转换层所在层号: 详单体 嵌固层所在层号: 详单体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1、00 墙元网格:

12、侧向出口结点 就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否(计算位移及周期文件时选就是) 强制刚性楼板假定就是否保留板面外刚度 就是 采用得楼层刚度算法 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 结构所在地区 全国 (1) 风荷载信息: 修正后得基本风压 (kN/m2): 0、70 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风压: 0、40 地面粗糙程度: B类 结构X向基本周期(秒): 计算后回代结构Y向基本周期(秒): 计算后回代 就是否考虑风振: 就是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得阻尼比(%): 5、00 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阻尼比(%): 2、00 构件承载力设计时考虑横风向风振影响: 否 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1、0 (60

13、米时取1、1) 体形变化分段数: 1(并根据单体分段数) 各段最高层号: 详单体 各段体形系数: 高宽比H/B不大于4得矩形、方形、十字形平面建筑取1、3,其她高层建筑按高规附录A计算。(2) 地震信息: 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非耦联) CQC 计算振型数: 15;并保证质量参振系数90%(振型数不少于楼层层数) 地震烈度: 按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7度 场地类别: 详各工程得地勘报告设计地震分组: 按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二组 特征周期 程序自动填 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程序自动填 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程序自动填框架得抗震等级: 详单体 剪力墙得抗震等级: 详单体 钢框架得抗震

14、等级: 详单体 抗震构造措施得抗震等级: 不改变 (根据实际工程提高或降低) 活荷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 0、50 周期折减系数: 0、70(框架),0、8(框剪),0、90、95(剪力墙结构),0、70(异型柱框架) 结构得阻尼比 (%): 5、00 中震(或大震)设计: 不考虑 就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否(高层建筑要考虑) 就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就是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得附加地震数 0(并根据实际工程定)(3) 活荷信息:考虑活荷不利布置得层数 从第 1 到大屋面层 柱、墙活荷载就是否折减 折算(层数小于等于3层时不折减) 传到基础得活荷载就是否折减 折算(层数小于等于3层时不折减

15、) 考虑结构使用年限得活荷载调整系数 1、00(50年1、0;100年1、1) 注意实际有效楼板层数与电算层数不符时折减系数应人工调整(例如屋面构架层数较多时、有错层时、下落地下室层数较多时,)(4) 调整信息:梁刚度放大系数就是否按2010规范取值: 就是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1、00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0、85 梁活荷载内力增大系数: 1、0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0、70 梁扭矩折减系数: 0、4(当梁断面较大时系数加大,减少折减量。例如:商场、办公等公共建筑)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1、00 0、2Vo 调整分段数: 0 框支柱调整上限: 5、00 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 0 顶塔

16、楼内力放大: 1、00 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就是 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1、0 就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 1 就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得梁内力 0 强制指定得薄弱层个数 0 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 1、15(高层按要求取值1、25) 强制指定得加强层个数 0(5) 配筋信息:(备注:纵筋强度在模型输入“本层信息” 中定义,注意核对,总信息中不体现。)柱箍筋强度 (N/mm2): 360梁箍筋强度 (N/mm2): 360 墙分布筋强度 (N/mm2): 360 边缘构件箍筋强度 (N/mm2): 360 梁箍筋最大间距 (mm): 100、00 柱箍筋

17、最大间距 (mm): 100、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200、00 墙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 (%): 0、25 结构底部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得层数: 0 结构底部NSW层得墙竖向分布配筋率: 0、30(6) 设计信息:结构重要性系数: 1、0 (临时建筑与特殊建筑除外) 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 无侧移 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 就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 否(要瞧wmass、out中就是否满足重力二阶效应) 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角柱复核,Satwe计算时应确认角柱,无论几级框架 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 否(高层才要钩选)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18、RN = 0、85 梁保护层厚度 (mm): BCB = 25 柱保护层厚度 (mm): ACA = 25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得设计执行高规7、2、16-4: 否(连体结构、错层结构以及B级高度高层建筑结构填“就是”) 抗震设计得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就是 结构中得框架部分轴压比限值按纯框架结构得规定采用: 否 当边缘构件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规定得限值时一律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就是五、结构计算控制要求1) 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地震力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得比值,多层建筑不应大于1、5;高层建筑不应大于1、4,若考虑为超限审查条件之一时不应大于1、2,否则应与施工图审查单

19、位进行沟通协商。2) 抗震设计时,楼层位移计算不考虑偶然偏心得影响,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得位移数据只瞧位移比3) 第一平动周期与第二平动周期应接近,以免出现较大得扭转效应,高层建筑应满足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比 Tt/T1不应大于0、9。4) 结构得前3个振型中,要求某一振型得扭转方向因子不在0、350、65之间,否则应调整计算。5) 不超过12层且层刚度无突变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得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限值为1/50。并打印出相应文件。当无法满足限值要求时,可根据抗规5、5、5条,通过调整柱得轴压比或柱全高得体积配箍率来提高,但累计提高不超过25%6) 双向刚度比较接近;上下层刚度比应能满足抗规得要

20、求,高层建筑还应能满足高规3、5、2条得要求。7) 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得(有效质量系数)90%。8) 本层与相邻上一层得承载力之比不宜小于80%。9) 抗震等级为三级时,框架柱轴压比不大于0、85(短柱0、8);抗震等级为二级时,框架柱轴压比不大于0、75(短柱0、65)。(可提高柱墙混凝土强度,减小断面,减小配筋率)。10) 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应控制在规范允许得范围内,满足规范即可11) 梁、柱配筋结果不宜太大,如果梁、柱配筋普遍偏大,应重新调整梁、柱截面尺寸。12) 电算结果应交由审核人审核后,提给我司确认后方可提资、绘图。六、楼板设计与配筋控制原则1) 楼板厚度取值原则如下

21、: (1)悬挑板 hL/12(悬挑阳台板厚取值:挑1500得130厚,1900得150厚)(2)单向板 hL/35;(3)双向板 hL/40(有两边以上简支、板跨4500mm板取L/38)。(4)楼梯板 hL/30(L为水平投影跨度)。 (5)加强得平屋面板(或阁楼层)板厚120mm(高层);高层建筑楼面最小板厚90mm,超过60米得取100mm(不含挑出阳台板),多层建筑最小板厚可取80mm,斜屋面最小板厚取100mm。(6)挑出阳台板厚取80mm,入户阳台及露台最小板厚取100mm。门厅、前室楼板厚度最小100mm,作为加强板带时最小120mm。 (7)楼梯间休息平台板最小板厚取90mm。

22、 (8)地下室顶板: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厚度不应小于180mm,人防区厚度不小于220mm、(9)地下室底板:板厚度不小于300mm,两层地下室底板厚度不小于墙厚。2) 板跨不宜太小,建议能不布梁尽量不布(即使有降板或有隔墙),要充分发挥楼板作用与钢筋强度。有隔墙而未设梁时,应在具体部位采取加强措施或绘制大样图,不能随意设置加强钢筋,在板配筋计算中要按等效荷载法考虑这部分荷载。3) 楼板计算采用PKPM软件计算,应注意设置边界条件,要求打印计算书。4) 对大开洞造成得局部薄弱板块考虑按弹性膜计算。5) 无相邻板得按简支计算,板与剪力墙大部分相接得及有相邻板得均按固接。(板块有高低差处,如错开

23、尺寸大于梁宽时,按简支处理)6) 板得计算: (1) 弹性板计算时:板长边与短边之比3:按单向板计算板长边与短边之比3:按双向板计算(2) 人防工况时顶板板配筋按塑性计算,常时按弹性计算,取大值。7) 楼板配筋采用分离式配筋,负筋得配筋长度为1/4楼板短边净跨。8) 对地下室顶板、屋顶板配筋为双层双向X100200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不够时附加钢筋。9) 板支座与跨中配筋由计算确定时,配筋不宜超过计算面积得1、05,配筋不应超过计算面积得1、1。10) 正常楼层C25砼板净保护层厚度为20mm,屋面板为25mm。11) 楼板降标高 (与楼层结构标高相比): 住宅楼面结构标高=建筑标高-30

24、mm,公建楼面结构标高=建筑标高-30mm 普通厨房: 降30mm 普通卫生间: 降50mm 同层排水得卫生间: 板底降至梁底(附加恒载7、0 N/M2) 普通阳台、楼梯间,电梯厅: -0、05 入户花园: 见单体规定 12) 异形板按有限元程序进行核算,并在楼板阳角处附加放射筋。13) 对混凝土楼盖结构应根据使用功能得要求进行竖向自振频率验算,并宜符合下列要求:a) 住宅与公寓不宜低于5Hz;b) 办公楼与旅馆不宜低于4Hz;c) 大跨度公共建筑不宜低于3Hz。14) 板配筋间距可以采用多种间距,不宜仅考虑间距为100mm、150mm、200mm。15) 判定平面不规则时,楼板开洞不包括楼梯

25、间与电梯间洞口。16) 楼板采用三级钢筋,其最小配筋为:0、15%砼标号8090100110120130140150C2562006190617061606140613061256110C3061906170615061406130612061108180C25C30 (面筋)82008200820082008200819081808170七、梁设计与配筋控制原则1) 梁截面:框架梁:梁宽以200为主,个别需加宽者可取250、300。 梁高一般情况下400,取L/12L/15。 梁高超过600mm(高层),500mm(多层)得应告知建筑设计人协商调整 。 外围结构框架梁高度统一,具体高度应根据

26、建筑立面。 凹槽处就是否拉梁要与建筑协商。次梁:梁高最小200300,取L/151/18左右,次梁梁高在满足约1配筋率得前提下尽量调小。梁上立柱者支承梁梁宽应比立柱柱宽大50mm,坡屋面立柱除外、 300mm长边(直径)1000mm得洞口可不设梁,洞口边有较大荷载得应设梁。2) 框架梁支座不满足梁上部纵向钢筋得水平锚固长度0、4LabE时,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或计算时将支座设为铰接点。3) 框梁全长顶面与底面应最少各配两根纵向钢筋,三、四级直径不小于12。4) 主梁面筋贯通筋尽量选用小直径钢筋,支座附加,连续梁各跨底筋尽量采用相同直径与不同根数配置,但要满足拉通钢筋得截面面积等构造要求与支座锚固

27、宽度限制。(例:225替换为320,其中220拉通),底筋亦应尽量减少钢筋排数。5) 次梁沿梁全长顶面与底面应最少配两根纵向钢筋,直径为10。单跨次梁架立(210),支座处钢筋1/4梁底纵筋,连续次梁顶纵筋架立(210)。6) 次梁箍筋无加密区,但当支座处计算配筋较大时,可采用局部加密得方式处理。7) 楼层次梁端支座设成铰接,屋面次梁不设铰接。8) 当梁长大于4 米时,梁跨中可采用通长钢筋10或12搭接。9) 多跨梁得各跨不全部就是框架梁时,图纸中应注明或示意以下要求: 与框架柱或剪力墙相交得框架梁得一端按照框架梁采取构造措施。 不与框架柱或剪力墙相交得框架梁得一端均应按照非框架梁采取构造措施

28、。10) 框架梁梁宽大于等于350时,当采用四肢箍时,跨中采用两根主筋架立钢筋(212)得配筋形式。11) 梁支座与跨中配筋由计算决定,梁实配钢筋不宜放大。大于6米得跨中钢筋?12) 主次梁交接处优先采用箍筋,确有必要设置吊筋时,必须根据计算结果配置,不得随意增大。13) 次梁与抗震等级为四级得框架梁宽度为350mm时,箍筋肢数最小可为两肢箍。14) 抗震设计时,梁配筋多数应控制在2、0%以下,尽量不超过2、5%;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得配筋率大于2、5%时,需要配置受压钢筋。15) 当次梁有较大得外挑时,如果外挑尺寸大于内跨得1/3时,内跨得次梁(与外挑相邻跨)不用架立筋。16) 悬臂梁:箍筋8

29、150(2),底筋 212 。长悬臂梁应进行裂缝、挠度计算。八、框架柱设计与配筋控制原则1) 柱截面根据轴压比确定,二级不大于0、75,三级不大于0、85,四级不大于0、90。2) 柱宽不宜小于350mm以利梁筋锚固,柱断面优先采用350x400,350x450,400x500;应注意柱长向得设置,板式住宅宜采用长方柱。(七度区底层柱宽不小于400mm)3) 底层柱高应满足建筑最小埋深要求;有地下室得底层柱高取层高加覆土厚度。基础(梁)以上得覆土厚度应能满足设备专业得管线布置需要。4) 框架柱计算结果应满足绝大部分为构造配筋,否则应调整柱布置方式或截面尺寸。5) 框架柱配筋归并时范围不应过大,

30、应注意其对配筋结果得影响。6) 框架柱配筋不小于12。圆柱纵向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根数不宜少于8根,且不应少于6根。7) 柱纵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不应小于50mm。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8) 框架柱全部纵向钢筋得配筋率,不应小于下表得规定,且柱截面每一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 柱类型抗震等级二级三级四级中柱、边柱0、7(0、8)0、6(0、7)0、5(0、6)角柱0、90、80、7框支柱0、9注:a) 表中括号内数值适用于框架结构; b) 采用335MPa级、400 MPa级纵向受力钢筋时,应分别按表中数值增加0、1与0、05采用;9) 框架柱纵筋可以采用大直径钢筋+小直径

31、钢筋得配筋形式,以使实际配筋与计算或构造要求配筋更接近,且大直径钢筋放置在角部。10) 框架柱配筋时,应注意上下柱纵筋得协调,尽量避免上柱纵筋直径全部大于下柱纵筋,出现100%连接得情况。11) 四级框架柱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底层柱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12) 连层柱(含斜柱)得截面宜控制在H/15左右,长细比不宜过大。必须在图纸上注明“连层柱得纵筋应注意连通,如需连接,应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为级”。由于连层柱在中间经常会有一道拉梁,此时应注意柱箍筋加密。对于连层得剪力墙得纵筋要参照此条文执行。注意对于所有得连层构件,配筋要按一个完整得构件配

32、筋(纵筋、箍筋上下层要一样)。13) 框架柱箍筋加密区范围内体积配箍率在满足计算得前提下,三、四级按0、4控制即可,体积配箍率计算时应为核心区面积。14) 抗震等级为二级得框架柱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采用150mm。二级框架柱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大于10d,d为柱纵筋直径。柱箍筋非加密区得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得50%。应注意纵筋直径小于20时得加密区箍筋间距要求。15) 角柱(建筑阴阳角)均加密(一二级框架),电算时,要选取角柱,保证其按双偏压计算。二、三级框架异形柱得角柱加密。16) 框架柱因填充墙开门窗洞引起短柱得箍筋需加密,可不必满足1、2得配

33、箍率;其余短柱均应满足1、2得配箍率要求。框架柱因填充墙开门窗洞引起短柱指窗间墙宽度不大于200得情况。17) 框架柱纵筋深入承台、筏板等基础得长度满足锚固长度即可。18) 应注明柱纵筋(直径大于等于14mm)时,采用电渣压力焊接。九异形柱框架结构1)计算时,Satwe信息中要选取异形柱框架结构一项。2)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结构不应采用多塔、连体与错层等复杂结构形式,也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3)异形柱结构得地震作用计算,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得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7度(0、15g)及8度(0、20g)时尚应对与主轴成45方

34、向进行补充验算。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0、10g、0、15g)及8度(0、20g)得异形柱结构应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及结构抗震验算。5)异形柱结构得结构抗震等级与普通框架结构对高度要求不同,必须按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第3、1、1条执行。6)柱肢得高厚比不大于4,肢厚200mm,肢高不应小于500mm,砼等级C25,不应高于C50。7)异形柱框架结构弹性位移角1/600,位移比1、45、8)宜采用等肢异形柱,不得已采用非等肢异形柱时,两肢高厚比不宜超过1、6,且肢厚相差不大于50mm。9)横向框架在15m范围内至少拉通一榀,纵向框架至少拉通2榀。10)轴压比限制,L形:0、6, T形:0、65, 十形:0、70,短柱再减0、05,具体详规范6、2、2条。11)对于二三级框架,贯穿中柱得梁纵筋直径不宜大于该方向柱肢界面高度得1/30,据此规定肢高500时,纵筋直径18,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