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神经内科急救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40836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0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神经内科急救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神经内科急救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神经内科急救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38 关于神经内科急救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探析 张亚宁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脑出血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观察两组 NIHSS 评分、GOS 评分、ADL 评分、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各评分指标均更好,并发症更低,P0.05。结论 神经内科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中,微创手术的安全性更高,术后更利于促进患者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关键词关键词:神经内科;微创手术;开颅手术;脑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

2、743.34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即指因非外伤性脑血管破裂出血1-2。可分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动脉瘤破裂脑出血,动静脉畸形造成的脑出血,以及较少见的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脑出血,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等3-4。脑出血实际上是一个特别严重的脑血管病,脑出血的原因通常很多5。首先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也是第一位的原因;其他的原因包括先天的动脉瘤、血管畸形;也有的是由于肿瘤,肿瘤它生长的特别快,也会导致血管的破裂出血;还有的患者是由于用一些药物,比如说有的患者用抗凝药,抗凝药用的量比较大,也会出现脑血管的出血;还有一些情况比如有的有血液病,血液病通常也会影响凝血功能,也会出现脑出血

3、。脑出血的患者通常可以出现突然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手脚没有劲,甚至出现站立不稳摔倒等情况。同时脑出血患者还可以出现口角歪斜、站立不稳、癫痫以及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情况。脑出血的治疗可分为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包括降颅内压、预防并发症、改善内环境紊乱等6-7。外科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多针对于内科治疗无效或中线移位患者。目前临床手术治疗方式可分为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两者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各具优缺点。本研究通过对 46 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我院 2022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

4、所收治的 46 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23 例)与实验组(23 例)。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脑实质出血,且排除外伤所致。(2)年龄在 40 岁以上,75 岁以下,具有较好的手术耐受性。(3)出血量在 10-30ml 以上(不同部位出血量要求不同)。(4)出血量不足以上标准,但存在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5)患者自愿参加研究或家属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1)外伤所致脑出血或因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因素所致脑出血。(2)发病时间超过 72h。(3)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4)脑功能异常。(5)存在明显的手术禁忌。1.2 方法 两组

5、患者均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工作,并给予对症治疗。参照组实施开颅手术:在手术前,需要对头骨区域进行备皮,即需要剃掉头发。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前设计手术切口。常规消毒、铺巾,必要平时可使用固定头部框架,以便更容易集中精力进行手术。在全身麻醉下,切开患者的头皮和皮下脂肪层,分离骨瓣,打开硬脑膜,揭示硬脑膜内的脑组织和脑损伤。仔细分离和切除病变组织,同时尽最大努力保护周围正常的神经结构和血管结构。切除病灶后,反复缝合硬脑膜,缩小颅骨瓣固定,缝合皮肤,关颅。实验组实施微创手术:先在 CT 扫描上定位出脑出血血肿的最大层面,并进行标记。选择适宜麻醉方式,消毒、铺巾之后,进行手术操作。一般在定位点切

6、一个直切口,头皮切开之后用乳突撑开器将头皮切开。再用电钻将颅骨钻开,颅骨钻开之后就会显露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39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GOS 评分以及 ADL 评分对比(,分)组别 例数 NIHSS 评分 GOS 评分 ADL 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参照组 23 12.151.15 8.050.35 21.251.05 29.561.09 44.141.12 62.252.25 实验组 23 12.111.16 5.020.15 21.381.04 34.121.12 44.011.26 73.212.21 t 值 0.

7、363 4.128 0.638 4.938 0.127 4.839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 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切口长度(cm)住院时间(d)参照组 23 61.2615.03 345.1145.23 14.922.02 21.832.21 实验组 23 40.2212.05 110.9324.18 2.791.12 14.981.51 t 值 4.635 6.834 5.734 4.331 P 值 0.05 0.05 0.05 0.05 表 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组别 例

8、数 肺部感染 偏瘫 再出血 发生率 参照组 23 4(17.39)3(13.04)1(4.35)8(34.78)实验组 23 1(4.35)1(4.35)0(0.00)2(8.70)2值 4.640 P 值 0.05 脑膜。后用尖刀片将硬脑膜划开,将引流管直接放入血肿腔引流,最后关颅。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 NIHSS 评分、GOS 评分、ADL 评分、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7.0 对数据处理,计数、计量分别采用%、(sx)表示,使用 2/t 校检;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GOS 评分以及 ADL

9、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 NIHSS 评分、GOS 评分以及 ADL 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参照组 NIHSS 评分由 12.15 分下降至 8.05 分,P0.05;GOS 评分由 21.25分提升至 29.56 分,P0.05;ADL 评分由 44.14 分提高至62.25分,P0.05。实验组NIHSS评分下降至5.02分,GOS 评分提升至 34.12 分,ADL 评分提高至 73.21分,P0.05,详见表 1。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实验组手术相关指标更好,P0.05,详见表 2。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

10、 3。3 讨论 脑出血的年发病率为 6080/10W,约占急性脑血管病 20-30%,病死率可达 30-40%。在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约占 80%,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 20%。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化现象日益加剧,使其常伴有各种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压便是常见慢性疾病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在脑出血患者中有相当部分患者存在高血压情况。主要是由于血压长期过高会导致血管壁损伤,使局部的血管壁变薄变脆,当患者受到一些刺激或者是情绪不稳时,会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就可使血管破裂,从而引起脑出血。同时高血压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脂,而这些疾病会促进病情的进展,增加脑出血的风险。脑出血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言语不清,饮水呛咳

11、,吞咽困难等。容易让患者遗留一侧肢体麻木无力。主要是是由于脑出血发生后,会形成血肿,而血肿会对周围神经造成压迫,尤其是运动神经受压后,会引起其所支配的运动区域异常,即肌肉瘫痪,而引起肢体无力。部分患者可能因此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长期卧床。更有甚者可能会因出血量大会影响其他脏器功能,引起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同时由于脑出血发生后,极易引起各sx sx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40 种功能障碍,尤其是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其继发肺部感染的风险较高。脑出血之后患者也容易并发脑水肿,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脑疝,危及患者的生命。另外,长期卧床也导致血液循环变缓,增加静

12、脉血栓、褥疮等相关并发症风险。也有部分患者会诱发癫痫等。因此,脑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肢体活动等均有一定影响。本研究中,治疗后,参照组 NIHSS 评分由 12.15分下降至 8.05 分,P0.05;GOS 评分由 21.25 分提升至29.56分,P0.05;ADL评分由44.14分提高至62.25分,P0.05。实验组 NIHSS 评分下降至 5.02 分,GOS评分提升至 34.12 分,ADL 评分提高至 73.21 分,P0.05。提示微创手术更利于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改善预后,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目前临床对于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可分为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包括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13、尤其是血压)、降颅内压(甘露醇等药物治疗)、控制出血(止血剂)以及预防并发症发生(如抗感染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外科治疗则是通过外科手术清除血肿,接触神经压迫,缓解症状。可分为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开颅手术可以彻底清除血肿,并快速止血。同时还可以通过减压手术降低颅内压。但开颅手术所形成的创伤较大,不符合目前外科快速康复理念。而随着微创技术的提高,目前临床外科手术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均提倡微创手术为首选方案。在脑出血治疗中,微创是通过吸引的方式,将导致置入血管内,对血肿部位进行溶解后引出。其优势在于对机体的创伤小,仅需在相应的部位开小口,并可有效的清除血肿。同时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麻醉

14、方式,在达到理想麻醉深度的同时,可以选择局部+强化,降低麻醉药物对患者神经的影响。此外微创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但微创手术也存在的不足,如不能直视操作,增加周围血管损伤风险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对应的手术方案。若患者病情轻微且出血量不大,可选择微创手术。但若患者出血量大,且伴有脑疝,则需及时进行开颅手术,以免耽误病情。本研究中,实验组手术相关指标更好,P0.05。提示微创手术安全性更高。术后并发症一直是外科手术关注重点,尤其是脑出血手术患者而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增加患者死亡风险。脑出血术后可能存在

15、伤口感染、再出血以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主要是由于脑组织解剖结构十分复杂,任何微小的失误均可能引起不良后果。同时手术中未能严格遵守无菌观念,或术后引流未能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均会引起感染的发生。本研究中,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提示微创手术的安全性较高。其原因在于,微创手术可通过微小的切口完成传统开颅手术的相关操作,对机体创伤小,且手术时间较短,大大降低了伤口暴露时间。同时微创手术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更加彻底的清除血肿,提高疗效。此外,在如今医疗科技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微创手术可以有效的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综上所述,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安全性更高

16、,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郭伟.神经内镜下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0):27-31.2何国磊.经内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 血 患 者 的 疗 效 观 察 J.中 外 医 学 研究,2023(10):120.3魏航宇.改良微创手术入路与钻孔引流手术治疗自发 性 幕 上 脑 出 血 的 疗 效 比 较 J.临 床 外 科 杂志,2023,31(3):228-232.4任东伟.微创手术和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 效 果 及 其 安 全 性 分 析 J.中 国 医 药 指南,2023,21(6):72-74.5孙顺进,黄臣.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及对血清 BDNF TNF-和 MMP-9水平的影响J.浙江医学,2023,45(2):136-139.6谭胜利.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应用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3(1):98.7周东丰.基底节脑出血微创治疗与开颅手术应用于高 血 压 脑 出 血 患 者 的 临 床 疗 效 J.临 床 研究,2023,31(01):19-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