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9年6月,在新中国成立将近10年时,毛泽东终于有了一个回家乡韶山看看的机会。毛泽东从武昌到长沙的前夕,对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说:“我明天要到湖南去,你可以向他们取经,不同地区之间互相学习,很有必要。”这之前,湖南的互助合作、农 业 生 产 基 本 上 是 比 较 稳健的。1959年6月24日清晨,毛泽东5点钟就起了床,在专列上吃了早饭,列车从汉口向湖南开进。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机要秘书高智等陪同毛泽东前往长沙。他在专列上谈兴甚浓,对即将召开的中央全会期望很大,充满希望和激情。这天中午,专列驶入古城长沙。下午,毛泽东在奔流的湘江水中劈波斩浪,在橘子洲走到乡亲们中间访
2、问农民和走访学校。6月25日下午2时,毛泽东乘专列从长沙到湘潭。当天下午 5 点 44 分,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之久的韶山,来到父老乡亲中间。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红色记忆1959年6月毛主席在韶山贫农毛霞生家中做客、交谈。档案故事:1959年6月,毛泽东回韶山挥笔写下 七律 到韶山。毛泽东题注:“1959年6月25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年了。”韶山,毛泽东的故乡。1927年1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曾回到韶山。毛泽东在1959年6月25日至27日重返韶山,距1927年1月已经32年多。这首诗便是对32年来斗争和胜利的概括。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 12 月版
3、 毛主席诗词。1976年 1月、1986年 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收入 毛主席诗词 和 毛泽东诗词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将其编入1993年1月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8册,1996年9月版 毛泽东诗词集。故园情深故园情深七律到韶山手迹王明贵56遍整个韶山冲,传到湘潭、宁乡、湘乡交界的附近山村农庄,一时间山水含笑,群情振奋,韶山冲像过节一样热闹。毛泽东到韶山后,住在松山一号楼。他请来了当地的“山神”(即韶山公社党委书记)和“土地”(即韶山大队支部书记),拉他们坐下,询问起家乡的工农业生产、水利建设、群众生活等情况,询问起少年时 期 的 老 师、同 学、亲 友 等 人 的现状。当天夜晚,客人散尽之
4、后,毛泽东仍然毫无睡意,在院坪里,与罗瑞卿、王任重和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等,谈起30年代在中央苏区和遵义会议前后的往事,谈起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情况。人们去休息之后,毛泽东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夜深人静了,他还提笔写了几封信。6 月 26 日,他来到父母墓前,神情肃穆,深鞠三躬,充满深情地轻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毛泽东跟随行的罗瑞卿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回来,我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略停一会,他就拄着棍子往山下走。从山上下来之后,毛泽东接见干部群众,他走进谢家屋场的公共食堂,了解食堂的真实情况
5、。他横过塘基,来到上屋场,回到自己的旧居,走进自己当年的卧室,看着三兄弟和母亲 1919 年在长沙的合照,一晃 40 年过去了,照片中的老母早已作古,二弟泽民牺牲在新疆,三弟泽覃牺牲在江西,他历经南征北战,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原来的一家人只剩下自己,不由得感慨万千!在 毛 泽 东 去 韶 山 学 校 的 路上,韶山学校的师生和附近的农民,从白发老人到几岁小孩,纷纷加入欢迎队伍,站在马路两边等候他的到来。毛泽东亲切地和少先 队 员 手 挽 手 走 上 校 门 口 的 台阶,一边走一边询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到韶山学校后,学生们马上围拢在他的身旁。学生蒋含宇解下自己的红领巾,走到毛泽东跟前,行了个
6、队礼。毛泽东弯下腰来,让少先队员踮起脚给自己系上红领巾。戴上红领巾,毛泽东高兴地说:“我现在又年轻了,变成少先队员了。”风趣的语言引得大家放声大笑。毛泽东被师生们笑脸簇拥着,摄影师抓住机会按下快门,于是留下了一张被诗人臧克家称之为“纸面上仿佛听出了声音”的著名照片。这天晚上,松山招待所灯火通明,毛泽东在这里邀请地下党员、大革命时期的自卫队员、烈士家属、老贫农以及公社和大队的主要干部等几十人在这里开座谈会,并宴请各位乡亲。送走众乡亲后,毛泽东又和王任重等三人谈了很久。谈了关于读书的问题,他说要读马列主义,还要读点历史,读些古诗词。谈经济工作时,他强调计划工作必须搞综合平衡。经济建设必须要鼓足干劲
7、,又要实事求是,管理国家和管理家庭一样,要精打细算。夜深了,天空疏星点点,万籁俱寂,人们都进入了梦乡。“松山一号”还亮着灯光。毛泽东在卧室里踱着步,好像在思索着什么。他又来到走廊里,与警卫人员闲谈了一会儿,然后回到卧室踱来踱去,沉吟不已,直到天边露出了一片鱼肚白,那被红绒幔子遮住的玻璃窗还透出微弱的灯光。为了中国革命事业,毛泽东整整32年没有回过韶山了。如今,他终于回来了,多少青少年时代的往事涌上了他的脑海啊!他一夜没睡,吟成一首 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青年时期,毛泽东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抱负,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大革命时期,他怀着对家乡的关心和对人民的热爱,两次回到韶山,亲自点燃了韶山的革命火种。1927年元月,毛泽东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时,在毛震公祠召开的群众欢迎大会上,他慷慨激昂地称赞农民运动“好得很”“农会万岁”,并充满激情地说:“我毛润之为人民谋解放,三十年革命不成功,决不回来见父老乡亲!”如今,革命终于成功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作者单位:湖南省档案馆)红色记忆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