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冠心病病人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NHR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34739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心病病人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NHR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冠心病病人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NHR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冠心病病人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NHR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冠心病病人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 NHR 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杨玉书,张 翠,张 丹,杨海燕,时拥月,秦 钦,钟广伟,姚佳梅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及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对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于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且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病人 137 例,分为 ISR 组 47 例与非 ISR 组 90 例。利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建立纳入不同数量混杂因素的模型评估 SII、NHR 的预测价值。根据 Gensini 评分量化冠状动脉整体狭窄程度;选择支架最长长度、Gensini 评分、糖

2、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合成传统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 SII、NHR 及两者联合传统危险因素对 ISR 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 ISR 组相比,ISR 组的支架植入术前的SII、NHR 水平升高(P0.05)。ROC 曲线分析得到 SII 预测 ISR 的最佳截断值为 486.475,曲线下面积(AUC)为 0.619。SII 预测 ISR的最佳截断值为 5.76,AUC 为 0.613。NHR 联合传统危险因素预测 ISR 的 AUC 为 0.741,SII 联合传统危险因素预测 ISR 的 AUC 为0.749。结论:冠心病病人 SII、NHR 是 ISR

3、 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关键词 冠心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Gensini 评分d o i:1 0.1 2 1 0 2/j.i s s n.1 6 7 2-1 3 4 9.2 0 2 3.1 7.0 2 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有效地降低了冠心病病人的死亡率,2018 年网络直报数据显示,冠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为 915 256 例,冠心病病人平均置入支架数为1.46枚 1。但支架作为金属异物将永久存留在病人体内,后续还存在支架内再狭窄(ISR)等严重影响病人长期预后的事件。近年来,血常规组合指标检测在冠心病中

4、得到广泛关注,如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全身免疫炎性指标(SII)、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NHR)等。但评估 SII、NHR 与冠状动脉 ISR 相关性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病人植入支架前及再次复查造影前 SII、NHR 对 ISR 的预测价值及与冠心病病人 ISR 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 2016 年 1 月 1 日2021 年 12 月 30日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 PCI 术且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湘雅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纳入标准:1)所有病人均为首次行

5、PCI 术;2)术后1 年计划来院或未满 1 年因胸闷等不适症状来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间隔时长 6 个月以上。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重度心功能不全;2)合并影响炎性因子水平的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风湿病、甲状腺疾病、心肌炎及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急慢性感基金项目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21JJ31118)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 100005)通讯作者 姚佳梅,E-mail:引用信息 杨玉书,张翠,张丹,等.冠心病病人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NHR 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7):3221-3225.染、血液系统疾病等

6、;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1.2 研究方法所有病人均于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禁食、禁水至少 8 h)下采集外周静脉血样,所有实验室检验指标均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标准实验室检测与质控,检验结果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常规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完善术前检查并无手术禁忌证,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后签字,由导管室医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有的冠状动脉造影报告由至少 2 名经验丰富的心内科介入医师共同商议后完成。ISR 影像学定义为 PCI 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支架本身及支架边缘 5 mm 内管腔堵塞50%2。根据是否存在 ISR 分为 ISR 组(47 例)与非 ISR 组(90 例

7、)。收集两组冠状动脉优势型、血管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否存在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occlusion,CTO)、支架植入个数、支架长度、支架直径资料。Gensini 评分用于量化冠状动脉整体病变程度。考虑每支冠状动脉病变的 3 个主要参数:狭窄程度评分、区域乘积系数和侧支调节系数 3。SII 由血小板计数乘以中性粒细胞计数除以淋巴细胞计数得出,NHR由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得出。1.3 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 24.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定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时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为偏态分布时用中位数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定性

8、资料用例数、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采用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索研究变量是否与 ISR 有相关性,获得P0.05 的变量;建立多个模型(不纳入混杂因素、纳入不同数量的混杂因素),发现SII、NHR 的独立作用,制作 SII 和 NHR 及 2 项联合传1223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 0 2 3年9月第2 1卷第1 7期统危险因素预测 ISR 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P0.05)。ISR 组与非 ISR 组支架个数、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支数、支架最长长度、Gensini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R 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

9、UT)、血小板计数(P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II、NHR 高于非 ISR 组(P0.05)。详见表 1。表 1 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 项目ISR 组(n=47)非 ISR 组(n=90)P年龄(岁)59.3010.8662.479.730.085高龄 例(%)18(38.30)40(44.44)0.489男性 例(%)29(61.70)67(74.44)0.122吸烟 例(%)24(51.06)35(38.89)0.172饮酒 例(%)9(19.15)14(15.56)0.593高血压 例(%)33(70.21)59(65.56)0.582糖尿病 例(%)24(51.06

10、)31(34.44)0.060高脂血症 例(%)29(61.70)43(47.78)0.121两次冠状动脉造影间隔时间(个月)18(12,29)18(11,28)0.476狭窄病变支数 例(%)单支2(4.3)8(8.9)双支8(17.0)21(23.3)0.035 三支26(55.3)55(61.1)左主干+三支11(23.4)6(6.7)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例(%)13(27.66)21(23.33)0.578支架最小直径(mm)2.740.312.840.040.142支架最长长度(mm)34.474.26 32.306.15 0.017平均支架个数(个)3.151.532.291.28

11、0.001 Gensini 评分(分)107(70,160)47(42,126)0.003白细胞计数(109/L)7.622.016.951.580.036中性粒细胞计数(109/L)4.8(3.9,5.6)4.2(3.4,5.3)0.040单核细胞计数(109/L)0.5(0.4,0.5)0.5(0.4,0.6)0.347血小板计数(109/L)226.3459.97 119.0155.15 0.008淋巴细胞计数(109/L)1.900.601.850.610.604三酰甘油(mmol/L)1.78(1.21,2.42)1.48(1.05,2.43)0.478总胆固醇(mmol/L)4.3

12、1(3.64,5.15)4.17(3.35,4.77)0.09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1.00(0.85,1.13)1.02(0.88,1.22)0.3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2.88(2.37,3.43)2.56(1.96,3.10)0.017总胆红素(mol/L)10.40(7.90,13.00)10.35(8.48,12.55)0.768直接胆红素(mol/L)4.20(2.80,5.60)4.10(3.00,5.40)0.967血尿酸(mol/L)359.61110.07356.5687.640.860血肌酐(mol/L)81.3(70.0,109.5)85.

13、0(75.0,96.6)0.639糖化血红蛋白(%)6.00(5.50,7.30)5.65(5.50,6.23)0.119NLR2.40(1.90,3.50)2.25(1.68,3.20)0.182PLR113.10(93.80,143.30)111.38(87.41,134.01)0.181SII546.00(396.82,497.95)435.65(338.19,613.00)0.022NHR4.91(3.45,6.25)3.92(3.09,5.35)0.0302.2 冠状动脉 ISR 危险因素分析影响冠状动脉 ISR 的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所示,支架最长长度、Gensini

14、 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2223CH I N E S EJ OURNA LO FI N T E G R AT I V E ME D I C I N EONC AR D I O-C E R E B ROVA S C U L ARD I S E A S E S e p t e m b e r 2 0 2 3 V o l.2 1 N o.1 7醇、糖化血红蛋白、SII、NHR 是 ISR 的预测因子(P10,故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不纳入上述指标。模型 1 是未校正任何混杂因素,SII 作为暴露因素发生 ISR 的 OR 值为 1.001

15、,NHR 作为暴露因素发生 ISR 的 OR 值为 1.244;模型 2 在模型 1 的基础上校正支架最长长度、Gensini 评分,OR 值分别为 1.001,1.223;模型 3 在模型 2 的基础上校正了糖化血红蛋白,OR 值分别为 1.001,1.204。详见表 2、表 3。表 2 影响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变量OR 值95%CIP 变量OR 值95%CIP高龄0.776 0.378,1.5940.490淋巴细胞计数1.169 0.652,2.0970.601吸烟1.640 0.805,3.3410.173三酰甘油0.984 0.801,1.2070

16、.874饮酒1.286 0.511,3.2380.594总胆固醇1.377 1.025,1.8480.034高血压1.238 0.578,2.6520.58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582 0.142,2.3790.451糖尿病1.986 0.968,4.0740.06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37 1.160,2.6020.007高脂血症1.761 0.858,3.6140.123总胆红素1.031 0.959,1.1070.411两次冠状动脉造影间隔时间1.010 0.986,1.0360.414直接胆红素1.050 0.886,1.2460.573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1.256 0.562,

17、2.8080.578尿酸1.000 0.997,1.0040.859支架最小直径0.507 0.188,1.3690.180肌酐1.001 0.997,1.0050.708支架最长长度1.081 1.005,1.1630.037糖化血红蛋白1.400 1.033,1.8980.030Gensini 评分1.011 1.004,1.0190.003NLR1.112 0.908,1.3610.306白细胞计数1.240 1.010,1.5230.040PLR1.005 0.997,1.0120.215中性粒细胞计数1.319 1.034,1.6820.026SII1.001 1.000,1.002

18、0.044单核细胞计数0.952 0.179,5.0680.954NHR1.244 1.038,1.4910.018血小板计数1.008 1.002,1.0150.011表 3 SII、NHR 与冠状动脉 ISR 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 SII OR 值95%CIP NHR OR 值95%CIP模型 11.001 1.000,1.0020.0441.244 1.038,1.4910.018模型 21.001 1.000,1.0020.0421.223 1.019,1.4670.030模型 31.001 1.000,1.0020.0381.204 1.002,1.4480.04

19、8 注:模型 1 为 SII 或 NHR 作为暴露因素发生 ISR 的 OR 值;模型 2 为校正支架最长长度、Gensini 评分后发生 ISR 的 OR 值;模型 3 代表校正支架最长长度、Gensini 评分、糖化血红蛋白后发生 ISR 的 OR 值。2.3 SII、NHR 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通过 ROC 曲线分析得到 SII 预测 ISR 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619,最佳截断值为 486.475,预测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度为 64%,特异度为 56%。NHR 预测 ISR 的 AUC 为 0.613,最佳截断值为 5.76,敏感度为40%,特异度为 82%。结合

20、Logistic 回归分析及支架内再 狭 窄 的 传 统 危 险 因 素,选 择 支 架 最 长 长 度、Gensini 评分、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合成传统危险因素,传统危险因素预测 ISR 的 AUC 为0.714,敏感度为 79%,特异度为 59%。NHR 联合传统危险因素预测 ISR 的 AUC 为 0.741,敏感度为 64%,特异度为 77%;SII 联合传统危险因素 预测 ISR 的AUC 为 0.749,敏感度为 77%,特异度为 66%。SII 联合传统危险因素的 AUC 最大。详见表 4、图 1。表 4 NHR、SII 及其联合传统危险因素对 ISR 的诊断价值

21、 指标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AUC95%CIPNHR5.7640820.613 0.526,0.695 0.029SII486.47564560.619 0.532,0.701 0.017传统危险因素79590.714 0.631,0.7880.001NHR 联合传统危险因素64770.741 0.660,0.8120.001SII 联合传统危险因素77660.749 0.668,0.8190.0013223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 0 2 3年9月第2 1卷第1 7期图 1 NHR、SII 及其联合传统危险因素对 ISR 预测价值的 ROC 曲线3 讨 论PCI 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

22、方法之一,经历了从金属裸支架、早期药物洗脱支架、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到生物可降解支架阶段,有效改善了冠心病病人的预后,其中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应用广泛,ISR 的发生率降低到 10%4。本研究中 137 例冠心病病人 ISR 发生率(34%)远高于既往部分研究,原因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1)本研究纳入对象均为首次于我院行 PCI 术并返院复查的病人,大部分为有心绞痛症状的病人,而对于无症状的 PCI 病人,冠状动脉造影不是常规复查项目。此外,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本研究未纳入外院行PCI 术于我院复查的病人,且排除了影响炎症及免疫的相关疾病。2)本研究中,相较于非 ISR 组病人,ISR组存在更多的

23、ISR 危险因素,可能导致这部分病人更容易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反映出诊治的冠心病病人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出现了更高的 ISR 发生率。所以 34%未能准确反映整体 PCI 术的 ISR 发生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临床检验指标作为危险标志物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复合预测因子,相较于冠状动脉造影,临床检验指标具有便捷无创的特点。SII 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的复合指标,SII 与各类肿瘤的不良预后相关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5-6,近年来,SII 在冠心病领域也存在一定的价值,如冠状动脉解剖及功能狭窄程度、侧支循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24、术后不良结局、心血管疾病与全因死亡率等 7-12。本研究显示,ISR 组的 SII 水平高于非 ISR 组,SII 是冠状动脉ISR 的独 立预测因子,SII 取 486.475 时,敏 感 度 为64%,特异度为 56%。有研究发现,SII 预测 ACS 病人ISR 的 AUC 为 0.678,SII 最佳截断值为 669.695。本研究结果与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 13相似,NHR 为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复合指标,可能比单一指标更有效、可靠,且能反映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研究表明,NHR 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预后等密切相关 14-17。本研究发现,NH

25、R 取 5.76 时,敏感度为 40%,特异度为 82%。目前,NHR 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发现 NHR 可独立 预测支架内 再狭窄,分 析NHR 与 SII 联合传统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与传统危险因素比较,联合指标的 AUC 和诊断特异性较单一指标检测诊断价值更高。目前,有关 SII、NHR 与冠状动脉 ISR 的研究文献有限,本研究分析 SII、NHR 作为简单易得的临床标志物,为无创检验技术判断 ISR 增添了新思路,且不会产生额外的检测成本。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研究局限性:首先,数据来源于 1 所医院的电子病例系统,书写人员不同,对病史中各个项目的记录完整性、规范性

26、不尽相同,如冠状动脉造影的狭窄程度;其次,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代表性可能欠佳,SII、NHR 对 ISR 的预测价值有限;再次,研究项目方面,因病人的服药依从性难以统计,故本研究并未统计病人药物的治疗情况。严格按照病情及相关的要求诊治,冠心病病人中无明显感染的临床表现时,不常规检验超敏 C 反应蛋白、载脂蛋白 A1、载脂蛋白 B、脂蛋白 a、ApoA/ApoB、游离脂肪酸等血脂项目检查,故本研究未纳入上述检验指标。最后,因本研究观察时间有限,未随访 ISR 再狭窄的预后,期待今后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以明确 SII、NHR 与 ISR 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SII、NHR 是冠

27、状动脉 ISR 独立的危险因素,SII、NHR 对冠状动脉 ISR 具有诊断价值,且 SII、NHR 联合冠状动脉 ISR 传统危险因素对 ISR 的诊断价值更高。参考文献: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0 概述 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1,19(7):582-590.2 KANG S J,MINTZ G S,PARK D W,et al.Mechanisms of in-stentrestenosisafterdrug-elutingstentimplantation:intravascularultrasound analysis J.Circ

28、Cardiovasc Interv,2011,4(1):9-14.3 RAMPIDIS G P,BENETOS G,BENZ D C,et al.A guide forGensini Score calculation J.Atherosclerosis,2019,287:181-183.4 JUKEMA J W,VERSCHUREN J J,AHMED T A,et al.Restenosisafter PCI.Part 1:pathophysiology and risk factors J.Nat RevCardiol,2011,9(1):53-62.5 OMRICH G,PAIREDE

29、RM,KRISTOI,etal.Highsystemic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is an adverse prognostic factor for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J.Ann Surg,2021,273(3):532-541.4223CH I N E S EJ OURNA LO FI N T E G R AT I V E ME D I C I N EONC AR D I O-C E R E B ROVA S C U L ARD I S E A S E S e p t e m b e r 2

30、 0 2 3 V o l.2 1 N o.1 7左心房功能指标对心血管疾病病人心力衰竭风险的预测价值杨潘杰,吕青山,马冰宁,蒋柏枫摘要 目的:探讨左心房功能指标对心血管疾病病人心力衰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 2019 年 1 月2021 年 1 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204 例心血管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心力衰竭发生风险并根据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和正常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功能指标等,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筛选心血管疾病病人心力衰竭风险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左心房功能指标对心力衰竭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随访

31、观察 1 年,因各种原因失访2 例,最终完成观察 202 例,其中 38 例(18.81%)因心力衰竭而住院归为心力衰竭组,其余 164 例未发生心力衰竭归为正常组。心力衰竭组 B 型利钠肽、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高于正常组,左心房扩张指数(LAEI)低于正常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 LAVImin OR=1.412,95%CI(1.184,1.684)为心血管疾病病人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高 LAEF OR=0.948,95%CI(0.908,0.989)、高

32、LAEI OR=0.178,95%CI(0.090,0.352)为心血管疾病病人心力衰竭发生的保护因素(均P0.05);ROC 曲线显示:LAEF 预测心血管疾病病人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649 95%CI(0.579,0.714),LAEI 预测心力衰竭 AUC 为 0.864 95%CI(0.808,0.908),LAVImin预测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 AUC 为 0.782 95%CI(0.719,0.837)。结论:左心房功能指标 LAEF、LAEI、LAVmin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病人心力衰竭发生风险。关键词 心力衰竭;左心房功能;心血管疾病;左心房扩张指数

33、;预测价值d o i:1 0.1 2 1 0 2/j.i s s n.1 6 7 2-1 3 4 9.2 0 2 3.1 7.0 2 4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尽管目前心基金项目 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No.2018JJ6079)作者单位 永州市中心医院(湖南永州 425000)通讯作者 蒋柏枫,E-mail:引用信息 杨潘杰,吕青山,马冰宁,等.左心房功能指标对心血管疾病病人心力衰竭风险的预测价值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7):3225-3229.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有所改善,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事件(如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存活率的提高以及危险因素的日益

34、流行,预计未来几十年心力衰竭的负担将持续增加 1。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 2提出了 4 个心力衰竭阶段,其中“a 阶段”主要强调重点关注针对因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等心血管疾病而发展为心力衰竭高风险的个人,在合并心血管疾病病 6 HU B,YANG X R,XU Y,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index predicts prognosis of patients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for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14,20(23):6

35、212-6222.7 ESENBOGA K,KURTUL A,YAMANTURK Y Y,et al.Systemic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predicts no-reflow phenomenon after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Acta Cardiol,2022,77(1):59-65.8 CANDEMIR M,KIZILTUNE,NURKOS,etal.Relationshipbetween 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andthesever

36、ity of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Angiology,2021,72(6):575-581.9 HUANG J B,ZHANG Q,WANG R C,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ory index predicts clinical outcomes for elderly patients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ceiv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 J.Medical Science Monitor,2019,25:969

37、0-9701.10 ERDOGAN M,ERDOL M A,OZTURK S,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is a novel marker to predict functionally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J.Biomark Med,2020,14(16):1553-1561.11 SU G,ZHANG Y,XIAO R,et al.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index as a promising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pa

38、tients with acutecoronary syndrome:a real-world study J.J Int Med Res,2021,49(5):675890094.12 JIN Z Q,WU Q,CHEN S H,et al.The associations of two novelinflammationindexes,SIIandSIRIwiththerisksforcardiovascular diseasesandall-causemortality:aten-yearfollow-up study in 85 154 individuals J.Journal of

39、 InflammationResearch,2021,14:131-140.13 张欣.Lp-PLA2、SII 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PCI 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21.14 KOU T L,LUO H R,YIN L X.Relationship between neutrophils toHDL-Cratioandseverityofcoronarystenosis J .BMCCardiovascular Disorders,2021,21(1):127.15 HUANG J B,CHEN Y S,JI H Y,et al.Neutrophil to

40、high-densitylipoprotein ratio has a superior prognostic value in elderly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 comparison study J.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2020,19(1):59.16 OZGEYIK M,OZGEYIK M O.Long-term prognosis after treatmentof total occluded coronary artery is well predicted by neutrop

41、hiltohigh-densitylipoproteinratio:acomparisonstudy J .Kardiologiia,2021,61(7):60-67.17 JIANG M,SUN J Y,ZOU H,et al.Prognostic role of neutrophil to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ratioforall-causeand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J.Frontiers in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22,9:807339.(收稿日期:2022-07-15)(本文编辑 王雅洁)5223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 0 2 3年9月第2 1卷第1 7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