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筑工程测量》——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说课.ppt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529077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18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测量》——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说课.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建筑工程测量》——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说课.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建筑工程测量》——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说课.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建筑工程测量》——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说课.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建筑工程测量》——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说课.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容概要内容概要一、教学目标二、学习内容三、学情分析四、教学方法五、教材六、学习方法七、教学程序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课程地位、课程地位 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课程改革伴随着该类专业的教学改课程改革伴随着该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革与发展。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2、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以以“快速适应生产第一线快速适应生产第一线”为为目的,以目的,以“动手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为主线,培养出集培养出集“测、绘、算测、绘、算”新技能为新技能为一体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一体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一、教学目标

2、一、教学目标3、授课内容、授课内容 教材目录教材目录 本次课讲解第二章的第本次课讲解第二章的第2、3节,节,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lDS3型微倾水准仪的构造型微倾水准仪的构造;l水准尺和尺垫水准尺和尺垫;l水准仪的使用水准仪的使用。三、学情分析三、学情分析l高职学生数理逻辑能力差,不喜欢抽象的理论,高职学生数理逻辑能力差,不喜欢抽象的理论,但形象思维能力较好,善于利用各种学习手段、但形象思维能力较好,善于利用各种学习手段、紧密结合具体实际学习,自我意识强、渴望自紧密结合具体实际学习,自我意识强、渴望自我能力的获得和提高,对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我能力的获得

3、和提高,对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有较强烈的探求欲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首有较强烈的探求欲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再加上合适的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再加上合适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及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四、教法方法四、教法方法l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l实物教学实物教学l现场情景教学现场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 在引入课堂内容时,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看一些与水准仪及其使用过程有关的图片或视频,用动态信息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物教学实物教学l实践表明,实物实物是最好的教具,实物教学实物教学最能说明问题也能最大限度

4、地激发学习兴趣。l在讲解微倾式水准仪各部件名称及作用时,可以把微倾式水准仪带到课堂,讲到哪一个部件就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动一动,通过这种零距离“亲密接触”使他们和仪器先“打个招呼”,再加上老师对该部件作用及原理的详细“介绍”,学生便很快和仪器成为“好朋友”了。情景教学情景教学l因为水准仪的使用场所是建筑工地,所以将学校操场作为工地模拟施工现场,提前给学生布置下去工作任务用水准仪测定地面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教、教、学、做学、做”为一体为一体的模式进行“水准仪操作”部分的教学。“教、学、做教、学、做”一体一体l按照水准仪的使用流程,边示范边讲解每一步按

5、照水准仪的使用流程,边示范边讲解每一步的作用、调试方法和操作要领,并强调相关注的作用、调试方法和操作要领,并强调相关注意事项,使学生在现场弄清楚水准仪操作的每意事项,使学生在现场弄清楚水准仪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及应注意的问题;一个环节及应注意的问题;l让学生结合刚才的示范和讲解亲自动手调试仪让学生结合刚才的示范和讲解亲自动手调试仪器,并在其操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对错误的操器,并在其操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对错误的操作一定要及时更正并说明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作一定要及时更正并说明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让学生在第一次操作仪器时就形成良好的果,让学生在第一次操作仪器时就形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习

6、惯,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五、教材五、教材l版本版本l本次课的教学目的本次课的教学目的 l本次课的重点本次课的重点 l本次课的难点本次课的难点 教材教材本次课的教学目的本次课的教学目的l认识微倾式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认识微倾式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l掌握微倾式水准仪安装和调试的正确方法;掌握微倾式水准仪安装和调试的正确方法;l学会水准尺的分划和注记特点及其读数方法。学会水准尺的分划和注记特点及其读数方法。本次课的重点本次课的重点 l水准仪的基本操作程序水准仪的基本操作程序l水准尺的读数方法水准尺的读数方法本次课难点本次课难点 l“视差”的判断和消除方法;精平与读数精平与读数六、说学

7、法六、说学法l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培养应轻理论、重实践,而测量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培养应轻理论、重实践,而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本节课重在水准仪安装、调试、和使用等培养。所以本节课重在水准仪安装、调试、和使用等实践过程的学习。实践过程的学习。l根据本节课内容性质和学生学习规律,总结出如下学根据本节课内容性质和学生学习规律,总结出如下学习方法:习方法:l一看一看l二听二听l三练三练一一“看看”l先看课本后看实物,再看老师的示范操先看课本后看实物,再看老师的示范操作。作。l通过看实物可以有针对性地把课本上通过看实物可以

8、有针对性地把课本上“微倾式水准仪构造示意图微倾式水准仪构造示意图”中看不明白中看不明白的部件观察清楚,并加深印象;通过看的部件观察清楚,并加深印象;通过看老师现场示范操作可以弄清楚仪器的操老师现场示范操作可以弄清楚仪器的操作流程和每一步的规范动作。作流程和每一步的规范动作。二二“听听”l认真听老师操作过程中的讲解认真听老师操作过程中的讲解l学生听课要有针对性,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听课要有针对性,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对水准仪每一步操作要领和相应注老师对水准仪每一步操作要领和相应注意事项的讲解上,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意事项的讲解上,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在自己动手练习时盲目操作、动作不规在自己动手练习时盲目

9、操作、动作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范等问题的发生。三三“练练”l亲自动手练习亲自动手练习l学生测量成果七、教学程序七、教学程序l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我将通过以下三接受知识的规律,我将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个环节来组织教学。l导入新课导入新课l讲授新知讲授新知l分组练习分组练习第一环节:导入新课第一环节:导入新课l向学生展示一些水准仪和工地水准向学生展示一些水准仪和工地水准测量作业的测量作业的照片照片,并举例说明水准,并举例说明水准测量对施工的重要性,简要说明水测量对施工的重要性,简要说明水准仪的作用及其构造的精巧之处,准仪的作用及其构造

10、的精巧之处,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并激起他们的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并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第二环节:讲授新知识第二环节:讲授新知识l本环节我根据教学目标及本环节我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重难点,让学生在教,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探索新知。师的引导下实现探索新知。l首先结合微倾式水准仪的首先结合微倾式水准仪的实物实物,通过仪器构造、,通过仪器构造、每一个部件的名称及作用的讲解,使学生认识每一个部件的名称及作用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并熟悉微倾式水准仪;并熟悉微倾式水准仪;l然后采用室外然后采用室外情景教学情景教学的方法,在模拟的施工的方法,在模拟的施工现场进行微倾式水准仪安装和使用过程的示范现场进行微

11、倾式水准仪安装和使用过程的示范操作,并对每一步进行详细讲解。操作,并对每一步进行详细讲解。第三环节:分组练习第三环节:分组练习l动手练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学到的知识只动手练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学到的知识只有经过实践的考验才能过正真掌握。有经过实践的考验才能过正真掌握。l微倾式水准仪的使用可采用微倾式水准仪的使用可采用分组练习分组练习的方法,的方法,每组使用一套仪器(微倾式水准仪、三角架、每组使用一套仪器(微倾式水准仪、三角架、塔尺各一个),按照老师的示范操作,小组各塔尺各一个),按照老师的示范操作,小组各成员轮流动手操作仪器,老师在各组之间巡视,成员轮流动手操作仪器,老师在各组之间巡视,如有问题及时解决。如有问题及时解决。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