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及钢渣等生产新型建材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049736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及钢渣等生产新型建材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及钢渣等生产新型建材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及钢渣等生产新型建材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及钢渣等生产新型建材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及钢渣等生产新型建材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xx市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及钢渣等生产新型建材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及钢渣等生产新型建材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1 项目名称111.2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3 项目建设地点111.4 编制依据121.5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31.6 主要建设内容131.7 总投资与资金筹措131.7.1总投资131.7.2资金筹措131.8 建设年限13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1.10 研究结论14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162.1项目建设背景162.1.1资源背景162.1.2项目背景21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72.2.1符合

2、国家环保产业政策、是贯彻发展循环经济的有益尝试272.2.2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举措282.2.3是提升发展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迫切需要282.2.4是增强资源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292.2.5是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重要抓手302.2.6 节约资源、保护耕地的需要302.2.7 环境保护的需要312.2.8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壮大企业自身实力32第三章 市场分析预测333.1 市场需求分析333.1.1干混砂浆市场333.1.2加气混凝土砌块市场343.2市场分析结论36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374.1 建设规模374.2 产品方案374.2.1干混砂浆374.2.2加气混凝土砌块

3、374.3 产品标准38第五章 厂址与建设条件395.1 厂址与交通条件395.2 自然条件395.2.1气象、水文条件395.2.2地理条件405.3 水、电供应条件425.3.1给排水425.3.2供电及通讯条件42第六章 技术方案与设备方案436.1设计原则436.2生产工艺方案446.2.1干混砂浆生产工艺446.2.3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526.3生产线主要设备576.3.1干混砂浆生产线主要设备576.3.2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主要设备58第七章 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627.1主要原材料627.2主要燃料657.3物料平衡657.3.1干混砂浆生产线657.3.2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

4、线65第八章 总图布置、建筑与公用工程678.1 总平面布置与运输678.1.1总平面布置的原则678.1.2总平面布置方案678.1.3场区排水688.2 建筑与结构698.2.1编制原则698.2.2编制依据698.2.3主要建筑物708.2.4平面布置708.2.5剖面设计708.2.6垂直交通设计718.2.7立面设计718.2.8主要建筑物的结构设计718.3 给排水工程718.3.1设计依据718.3.2水质、水量及水压728.3.3水源及给水系统728.3.4排水738.4 供配电工程738.4.1设计依据738.4.2工程慨述748.4.3供电电源和电压等级748.4.4用电负

5、荷和负荷等级758.4.5 10kV变配电所758.4.6无功功率补偿758.4.7继电保护及电能计量758.4.8应急电源768.4.9低压配电系统768.4.10建筑物内电气照明768.4.11电缆导线选择及线路敷设778.4.12道路照明778.4.13防雷与接地788.5弱电系统788.5.1综合布线系统788.5.2通信系统798.5.3有线电视系统798.5.4公共广播系统798.6通风、除尘系统798.6.1通风系统798.6.2除尘系统808.7供热工程/锅炉房80第九章 环境保护819.1工程概况819.2环境保护的设计依据和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标准819.3主要污染物、污染

6、源的种类、性质829.3.1项目建设期间829.3.2项目投产期间839.4 污染物治理对策849.4.1 粉尘的治理849.4.2 废水治理849.4.3 废渣治理859.4.4 噪声治理859.4.5 放射性污染说明859.5 环保设备一览表85第十章 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8710.1 节能所依据的法规及标准8710.1.1法规、政策8710.1.2标准、规范8710.2 项目能耗指标8810.2.1电能耗8810.2.2水耗8810.2.3煤气耗8810.2.4综合能耗8810.2.5能耗指标对比8910.3节能措施8910.4资源综合利用效益91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9211.1

7、劳动安全卫生9211.1.1生产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9211.1.2生产安全措施9211.1.3初步设计中安全措施9311.1.4卫生保健措施9311.2 消 防9311.2.1概述9311.2.2火源分析9411.2.3消防措施94第十二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9612.1 企业组织机构9612.2 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9612.3 人员培训97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投标10013.1 建设工期10013.2 实施进度安排说明10013.3 项目实施进度表10013.4 项目招投标10013.4.1 编制依据10013.4.2 招投标原则10113.4.3 招标范围及方式101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

8、资金筹措10314.1 编制说明10314.2 编制依据10314.3 价格水平10314.4投资范围10414.5项目总投资10414.6固定资产投资构成10414.7资金筹措10414.8 建设投资估算表10414.8.1土建工程10514.8.2设备及安装10614.8.2.1设备费用10614.8.2.2安装费用11014.8.3土地使用费11014.8.4其他费用11014.8.5备用金11014.9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11014.10资金自筹110第十五篇 技术经济分析11115.1 编制依据11115.2 基础数据:11115.2.1 生产规模:11115.2.2 计算期:1111

9、5.2.3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11115.2.4 资金来源:11215.2.5 工资及福利费估算:11215.3生产成本11215.4财务评价11315.4.1 销售收入:11315.4.2税收11315.4.3 盈利分析11415.4.4总财务评价11515.4.5清偿能力指标11615.5不确定性分析11615.6评价结论119第十六章 社会评价12016.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12016.1.1对所在地居民收入的影响12016.1.2对所在地居民就业的影响12016.1.3对所在地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12016.1.4对所在地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影响12116.1.5对所在地基础设施和公共

10、服务的影响12116.2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12216.2.1项目与国家、省及县发展战略的互适性分析12216.2.2项目与当地文化技术的互适性12216.2.3项目承担机构能力的适应性12216.3项目对公平的影响12316.4社会风险分析12316.5社会评价结论123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12417.1 风险分析说明及依据12417.2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12417.3 项目风险程度分析及防范对策12517.3.1 技术风险分析与措施12517.3.2 政策风险分析与措施12517.3.3 竞争风险分析与措施12517.3.4 决策风险12517.3.5 财务风险分析与措施126附表

11、1 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附表2 资产负债表附表3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4 项目还本付息计划表附表5 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6 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7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8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附表9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返销估算表附表10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11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表附表12 利润和利润分配表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14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表15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附表16 盈亏平衡图表附表17 单因素曲线分析图表附图1:项目区域位置图附图2:总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xx市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及钢渣等生产新型建材基

12、地项目。1.2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xx市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建立时间:2013年02月。xx市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25日正式注册成立,法人代表xx,注册资本1600万元,注册地址xx市xx镇xx村。经营范围为干粉砂浆、磨粉生产销售。公司主要股本结构为xx70%、xx30%。企业现有员工60 人,其中管理人员10 人,技术人员5 人,生产及辅助生产工人45人。公司现有煤矸石粉年生产规模40万吨,年产值3800万元,利税570万元。2012年初,xx市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响应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号召,根据资源情况和市场情况,分析和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企业发展方向,确定企

13、业发展目的。计划在xx市xx镇xx村新建年产年产60万吨干粉砂浆生产线和年产60万m3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1.3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xx市xx镇xx村。1.4 编制依据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3、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建设部、农业部关于下一步做好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的意见(发改环资2004249号);4、x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064号);5、2

14、006年7月31日xx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xx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条例;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7、关于发展新型建材的若干意见国经贸产业2000962号。8、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的修订)的通知(发改环资200473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10、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2、“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19号);1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

15、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14、 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政策、法规、规定、标准、规范、规程及定额等;15、 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1.5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本项目拟利用钢渣、水渣、脱硫石膏、粉煤灰建成年产60万吨干粉砂浆生产线和60万m3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产品规模:60万吨干粉砂浆,60万m3加气混凝土砌块。1.6 主要建设内容建设一条自原燃材料进厂、储存、输送、烘干、粉磨、配料、包装、检测、储存至成品出厂的现代化干混砂浆生产线的生产设施; 建设一条自原燃材料进厂、破碎、储存、磨细、输送、配料、搅拌、浇注、静养、切割、蒸压养护、堆场至成品出厂的现代化加气混凝

16、土砌块生产线的生产设施。配套实施。1.7 总投资与资金筹措1.7.1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20852.8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028万元,建设期利息306.4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55.52万元。1.7.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0852.87万元,资金来源:a)企业自筹资金10213.19万元;b)申请银行贷款10639.68万元。1.8 建设年限根据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技术要求和资金筹措安排,建设工期计划为1.0年。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详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 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干混砂浆吨600000.002加气混凝土砌块M3600000.

17、003总用地面积m2106667.00160亩4建(构)筑物用地面积m259130.005道路及广场用地面积m216000.006堆棚用地面积m28800.007成品堆场面积m220000.008总建筑面积m259330.009主要原、燃料消耗量干基脱硫石膏渣t/a24246.00钢渣t/a126900水渣t/a296100粉煤灰t/a14285.00砂t/a426000.00石灰t/a61224.00水泥t/a53285.00耗电万kWh/a3540耗水t/a240000煤气万M3/a4064.210劳动定员人35811总投资万元20852.8712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21113.4613年销

18、售收入万元30000.00正常年14平均年利润总额万元7865.6215总投资收益率%38.316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57.7617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30.0118税后投资回收期年4.58包括建设期1年19借款偿还期a3.520盈亏平衡点%26.56产量达26.56%保本1.10 研究结论a)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项目区实际情况,项目的建设对钢厂的钢渣、水渣,电厂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的环保处理、发展当地新型建材具有重要意义。b) 项目选址合理,具有符合项目建设条件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采用的工艺技术成熟,产品科技含量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丰富的资源优势.该项目扩

19、建达产后,各项财务指标均符合国家产业项目评价基准要求。项目建设减少污染、利国利民,经济效益良好。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技术先进、成熟,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是可行的。36xx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资源背景xx市位于xx的地理几何中心,与省会城市xx市中心直线距离112公里。1977年9月,国务院批准建立xx地区,1982年12月更名为xx地区,1999年1月改为地级xx市。现辖xx区、xxx市、xx市、xx县、xx县5个县(市、区),全市东西宽160公里,南北长102公里,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人

20、口432.99万。周围与省内6个市相邻:东北与xx市、xx市毗连,东南与xx市接壤,西北与xx市,西南与xx市相邻,西部紧临xx市。xx境内资源富集,享有“百里煤海、世界锑都、有色金属之乡、建材之乡”等美誉。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48种,且储量大、品位高,其中储量占世界第1位的锑,累计探明矿石量3223万吨、金属量108.6万吨;列全省第1位的煤、累计探明储量10.1亿吨,占全省1/3强,是全国19个年产千万吨原煤的地市之一。金、铅、锌、铁、锰、钒等矿藏量在全省也占有重要地位。xx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城市。老工业基地建设起步于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接收官僚资本工矿企业、改造私人

21、资本工业企业、恢复扩建新建工矿企业等手段,依靠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历经经济恢复(1950-1952年)和“一五”计划(1953-1957年)、“二五”计划(1958-1962)时期,国家在xx境内布局建设了锡矿山矿务局(现闪星锑业公司)、xx电厂(现大唐华争银金竹山电厂)、xx钢铁厂(现华菱xx集团)、xx钢铁厂(现冷钢集团)、涟邵矿务局(现涟邵矿业集团)、xx耐火材料厂(现耀华冷耐集团)等众多规模工矿企业,到1962年,全市工业企业达345家,初步奠定了xx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城市的基础。在经济调整(1963-1965年)、三线建设(1964-1980年,跨“三五”、“四五”和“五

22、五”计划)时期,国家加大对工业的投入,我市洪源机械厂、向红机械厂、湘中机械厂、湘丰机械厂、xx锻造厂、169厂、资江氮肥厂(现xx宜化)、xx制碱厂(现金富源碱业)、xx水泥厂(现xx海螺)等一大批能源原材料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到1975年,全市工业企业达到86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38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其中,能源原材料工业产值2.58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9%,xx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的基础更加坚实。改革开放后,xx工业蓬勃发展,工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以能源原材料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1988年12月,xx省人民政府批准xx为能源原材料开发区,标志着xx以能

23、源原材料为主的工业基地正式形成。并在2006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中部老工业基地政策支持研究课题总报告中,将xx列为中部六省35个老工业基地之一,定位为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城市。xx作为以资源开采型和资源消耗型为特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经过数年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已经构建了以煤炭、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电力、机械制造等为主导的重型产业体系,“十一五”期间,xx加大技改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了年产千万吨钢、千万吨煤、千万吨水泥、百亿千瓦时电的综合生产能力,资源型产业特征十分明显。一是资源型经济所占比重大。以资源开发和资源加工的经济占全市GDP总量的30%以上,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

24、0%以上。二是重化工产业比重大。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80.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7:53.8:33.5,其中工业增加价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9%,工业主导地位十分突出。其中重工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1.2%。三是高耗能产业比重大。2010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增加值164.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8%。四是主要资源产品产量大。2010年,xx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资源性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的有:原煤1

25、453.3万吨,占全省总量的19%;锑冶炼能力8万吨,产量6.1万吨,占全世界产量30%左右,耐火材料产量14.2万吨;火力发电量119亿千瓦时,占全省总量的16.5%;水泥702.2万吨,占全省总量的9%;生铁886万吨,占全省总量的52.1%;粗钢921.3万吨,占全省总量的52.2%;纯碱11.1万吨,占全省总量的24.6%。近年来,随着xx市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能源的消耗量不断扩大,产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也逐年递增。据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十一五”产业废物累计产生近9840万吨左右,其中工业固体废弃物5440万吨:粉煤灰1430万吨,占“十一五”工业废物总量的26.3

26、%;煤矸石1814万吨,占“十一五”工业废物总量的33.3%;钢渣471万吨,占“十一五”工业废物总量的8.7 %;水渣1163万吨,占“十一五”工业废物总量的21.4%;脱硫石膏420万吨,占“十一五”工业废物总量的7.7%(见表1)。xx市2005一2010年产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表(表1)单位:万吨一般固体废物钢渣水渣耐火材料粉煤灰脱硫石膏煤矸石建筑垃圾2006631565.7121362614702007791986.1201573205312008842136.52417637360520091152668.9417121410710201013033010450130450780合计

27、471116337.2143042018144406随着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规模产能不断释放,产业固废急剧增加。2011年我市产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930万吨,是2005年的1.98倍。其中工业固体废弃物1829万吨:其中粉煤灰650万吨,煤矸石498万吨,钢渣140万吨,水渣356万吨,脱硫石膏139万吨(见表2)。xx市2011年产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表(表2)单位:万吨一般固体废物钢渣水渣耐火材料粉煤灰脱硫石膏煤矸石建筑垃圾排放量140356156501394981100xx市产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历年积存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固废以贮存为主,多以企业自行采用填埋、露天堆放等处置为主

28、,处置设施大多不符合环保要求,存在二次污染的安全隐患。目前,xx市累计贮存产业固体废物7200万吨左右,主要集中在xx、xx、娄星区等工业生产区。由于产业危险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设备技术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如锑冶炼固废堆场由于历史的原因,设置不规范,且距资江河较近,大量堆存的固体砷碱渣已成为影响环境安全和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一大隐患。工业企业的发展既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华菱xx钢铁集团公司、金竹山矿业有限公司、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公司、华银电力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我市重化工业结构性环境污染,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大量的工业垃圾不仅占有大片

29、的土地,同时还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安全隐患。随着煤炭等资源的开采,地下水位不断降低,大量尾矿、煤矸石随意堆放、倾到,并裸露于地表,加上雨水的冲刷,矿山留下了千疮百孔的景象,许多地方还出现泥石流、地表塌陷、滑坡、山崩和不毛之地。历经110多年的锑矿开采与冶炼,锡矿山地区历史遗留的砷碱渣已成为巨大的环境安全隐患,若经雨水冲刷排入资江,极有可能给资江下游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镇建筑废弃物“围城”现象日益显现。近年来,我市在煤炭、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等多个行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努力探索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模式

30、,积极延伸、拓宽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目前,我市的煤矸石、粉煤灰、钢渣、水渣、有色渣、高炉渣、建筑废弃物等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和综合开发。2010年,产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150家,产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总产值110亿元左右,增加值30亿元左右,产业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就业人数3万人左右;产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75% ,其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综合利用产值达上亿元的企业有xx环保科技公司、冷钢博环渣业、xx海螺、双峰海螺水泥、五江轻化集

31、团、泰基建筑公司、xx金筑公司等15家企业,实现综合利用产值52亿元以上,占全市综合利用总产值的47%以上。对于工业废渣,国务院要求各部门加以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提倡“谁排放谁利用,谁投资谁利益”的原则。2.1.2项目背景2.1.2.1干混砂浆干混砂浆又称干粉砂浆,它是以胶凝材料、有机胶粘剂、细骨料、填料、外加剂等原料,采用科学配方、精确计量、工业化生产制成的多品种、多用途的预混粉体,以商品供应。以袋装或散装的形式运到建筑工地,加水后就可直接使用。因为干混砂浆产品采用工业化配制生产,质量稳定,建筑功能优越,能够满足建筑上任何局部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主要原材料以无机材料为主,因此,干混砂浆是绿色

32、环保的建材产品。干混砂浆的发展思路源于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历程。商品混凝土亦称预拌混凝土(ready mix),它的产生和出现可以说是混凝土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混凝土工业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标志。商品混凝土的实质就是把混凝土这种主要建筑材料在备料、搅拌到运输等一系列生产环节上从传统的施工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建筑材料加工企业预拌混凝土厂或混凝土公司。混凝土的商品化生产能够因为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和集中化等特点为建筑工程中节省施工用地,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环境污染。传统的砂浆生产工艺,由于在现场拌制,不可能完全满足建筑物在设计时对材料的不同要求。而干混砂浆的生产与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极为相似,

33、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设计不同的砂浆配合比。通过生产企业计算机的数据库资料系统,可以从上百个甚至几百个配合比中调取数据,并通过数学模型,计算试配性能,且计量十分准确,这是产品质量稳定的前提。另外,干混砂浆生产工艺对各种原材料进行了预处理,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了又一个有效保证。与商品混凝土一样,加气混凝土专用砂浆以其优良的质量、便捷的施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世界建材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一种新产品。当采用现场混料工艺时,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要求,将水泥和填料以特定的比例混合,然后掺入水,制成砂浆。这种砂浆的质量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正确的配合比、混合的均匀程度和新拌砂浆的稠度。在施工现场的有限条件下

34、,物料混合搅拌制成的砂浆质量难以满足高质量的施工要求。现场混合砂浆的主要缺点是整个过程不能实现自动化,以及由于砂浆存在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砂浆的生产商则很难向客户或用户提供质量担保。另外,在现场混合搅拌情况下,添加剂加入困难,添加量难于控制,容易出错或无法混合均匀,造成砂浆组分不均匀。另一方面,现场混合砂浆的输送及物流过程更为复杂,因此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且,采用现场搅拌工艺生产专用砂浆的可能性非常有限,一些特定要求的砂浆材料无法通过现场搅拌来实现。与现场混合砂浆相反,干混砂浆是在工厂中将所有的必需组分,如胶粘剂、集料和化学添加剂充分混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生产出各种满足特殊应用需要的、具有不

35、同产品特性的干混砂浆。使用预拌干混砂浆不仅显著提高了建筑工地的生产效能和生产效率,而且避免了现场混合搅拌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具有高度的应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工厂中生产的干混砂浆,是由质量稳定的胶粘剂、集料和添加剂严格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稳定地混合,从而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综上所述,干混砂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质量高,强度能够得到保证。建筑施工现场无法备齐要求的所有原料,现场的施工设备也无法保证严格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配制,砂浆的质量差异很大,配制的砂浆无法满足质量要求;而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出来的预制砂浆,产品质量可靠且稳定,许多微量化学添加剂保证了产品质量并满足特殊的质量要求。(

36、2)可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各种用途的砂浆,如砌筑砂浆、墙面砂浆等,对材料的抗收缩、抗龟裂、防潮等特性的要求不同,且施工要求的适宜性、保水性、凝固时间等也不同,这些特性需要按照不同的要求选择原料,并且采用科学的配方严格配制才能实现。(3)自动化生产,劳动效率高节约原材料,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施工自动化、现代化水平提高。国外许多干粉生产厂的年产量都在3050万t之间,有各种干粉料产品,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采用预制干粉料后,不仅大大提高建筑施工的速度,而且便于施工管理,以及现代化的自动施工机具的推广使用,从而提高建筑业整体现代化施工水平;建筑施工单位用工量降低,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节约原材料;促

37、进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建筑物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节省了许多中间环节的费用支出,如节省砂石及中间储料的堆场租用费、水泥包装袋费用等;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开支;促进水泥工业和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推动建筑工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4)环境效益好。当今社会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而干混砂浆,环境效益十分显著。首先,因其不需要在现场堆放各种原材料,避免了材料在运输堆放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消除了施工现场的脏、乱、差现象;其次,从根本上消除现场搅拌造成的噪声、粉尘、污水等污染现象,改善了人们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便于文明施工。大规模

38、集中生产的干混砂浆,不仅原材料损耗低、浪费少,而且可利用如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变废为宝,成为一定意义上的“绿色建材”。随着加气混凝土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的增多,干混砂浆得到广泛应用。有效解决建筑墙体的开裂和空鼓等问题。由于加气混凝土“墨水瓶”式气孔结构的特点,如果采用传统的水泥砂浆砌筑、抹灰,将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粘结性与保水性差、灰缝不饱满、冬季灰缝结露、灰缝开裂、空鼓、脱落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照德国建筑干粉砂浆的工业标准,充分应用现代建筑化学材料的高新技术,结合中国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特点,针对传统砌筑、抹灰砂浆用于轻质砌块砌筑、抹灰时,砂浆内水份容易被砌体强夺而不能获得充分水化,使强

39、度受损,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等问题,研制开发的新型建筑材料干混砂浆意义重大。2.1.2.2加气混凝土砌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建设持续发展,墙体材料的需求飞速增加,充当墙体材料主力军的粘土砖正加速吞食着我国宝贵的土地和煤炭资源。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0%,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房屋建筑材料中60%是墙体材料,其中粘土砖占据主导地位。生产粘土砖每年消耗粘土资源达1000多万立方米,约当于毁田50万亩,同时我国每年生产粘土砖消耗7000多万吨标煤。我国每年产生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1亿多吨,累计堆存量已达几十亿吨,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其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着周围的土壤、水体

40、和大气环境。选择资源节约型、污染最低型、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把建材工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建材工业发展的目标。而加快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是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节约能源,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建材的战略目标,国家高度重视新型墙体材料的革新与推广。早在1992年国务院以国发199266号转发了国家建材局等部门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要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加快墙体材料革新。2004年国家发改委

41、、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印发发改环资200424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的意见。2005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国办发200533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再次明确国家对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决心和限期,规定到2010年底,全国所有城市城区建筑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并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实行鼓励和扶持政策。同时,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也专门制定了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税收优惠办法。在政策的推动下,新型墙体材料目前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生产 推广使用,在xx,粘土烧结砖仍占墙体材料主体,推广节能新型墙体材料已成当务之急。 “十二五”期间是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

42、,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新型墙体材料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节能建筑竣工面积不断增加。但是,全国以粘土砖和非节能建筑为主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毁田烧砖、破坏耕地的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近年来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建材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一些地区实心粘土砖生产呈增长态势。为巩固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有效保护耕地和节约能源,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快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建筑渣土、冶金和化工废渣等固体废物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环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43、。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节能、墙体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新型建筑材料得到迅速发展。针对当前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在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鼓励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矿渣、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建立与相关产业相衔接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利用量。”我国新型墙体材料是伴随经济的步伐前进的,新墙材是一种紧紧围绕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建筑节能等概念的新型建材,墙体材料革新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举措。加气混凝土砌块是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墙体材料,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政策。其容重轻、保温隔热性能

44、好、生产运输能耗低,可达到较高的建筑节能效果,是一种节能、省地、利废环保的墙体材料,其主要材料为工业废渣粉煤灰、脱硫石膏,不需要以毁坏土地为代价,在保护耕地、节约资源方面相比于实心砖块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因此,xx市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响应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号召,根据资源情况和市场情况,分析和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企业发展方向,确定企业发展目的。计划在xx市xx镇xx村新建年产60万吨干粉砂浆生产线和年产60万m3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对xx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及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大示范推动作用。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是贯彻发展循环经济的有益尝试随着

45、国家加大对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实施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是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而绿色产业的主力军就是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11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9.1%,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4.29%和12.45%。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和强化政策及技术支撑4个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