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约翰·多恩《别离辞:莫伤悲》汉译评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27820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约翰·多恩《别离辞:莫伤悲》汉译评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约翰·多恩《别离辞:莫伤悲》汉译评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约翰·多恩《别离辞:莫伤悲》汉译评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语言文化第 26 期诗歌是一种极为注重语言音韵美尧 形象美和意义美的艺术遥英诗汉译对我国读者欣赏英诗尧了解英美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遥在英语文学翻译中袁诗歌翻译的难度最高遥因此袁译者亟须使用有效的翻译理论指导遥 关联翻译理论是一种关注作者尧译者尧读者三要素的理论遥 该理论为诗歌翻译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袁可指导诗歌译者的具体翻译实践遥我国一些研究者已探讨了关联翻译理论在中国古诗英译中的运用1-6袁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约翰 多恩 别离辞:莫伤悲汉译评析陈佳渊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袁陕西西安 710119冤摘要院诗歌是一种极为注重语言音韵美尧形象美和意义美的艺术遥 关联翻译理论是一种关注作者尧

2、译者尧读者的三元翻译理论遥 关联翻译理论有助于译者深刻认识诗歌作者所处社会尧文化语境在翻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袁因而可对译者的翻译实践提供指导遥 该文借助关联翻译理论袁分析评价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 窑 多恩的代表作叶别离辞院莫伤悲曳的 3 个汉语译本袁借此考察关联翻译理论在英诗汉译中的实际应用价值遥 译者在诗歌翻译中应尽量在译文中体现诗歌作者的意图袁确保译文达到比较理想的交际效果袁使作者的意图与读者的期待尽量趋于一致袁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的翻译失误遥关键词院关联翻译理论曰约翰 窑 多恩曰叶别离辞院莫伤悲曳曰诗歌翻译曰译者曰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院H315.9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2096-4110渊20

3、23冤09渊b冤-0052-05An Analysis of Three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John Donne忆sA Valediction:Forbidding Mou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CHEN Jia(Primary School Attached to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忆an Shaanxi,710119,China)Abstract:Poems are about the artistic use of language

4、 to achieve the beauty of sound,image and meaning.Rele鄄vance translation theory is a ternary theory that focuses on the authors,translators and readers.This theory enables thetranslators to fully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poets忆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thus of鄄f

5、ering certain guidance to the translators.Based on the 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this thesis analyzed three Chinesetranslations of the British metaphysical poet John Donne忆s masterpiece,A Valediction:Forbidding Mourning,to verify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 in tra

6、nslating an English poem into Chinese.When translat鄄ing poems,the translator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express the poets忆intentions and ensure their translations haveachieved satisfactory communicative effects,so that the poets忆 intentions and the readers忆expectations are matched tothe greatest exte

7、nt,thus avoiding translation errors caused by misinterpretations.Key words: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John Donne;A Valediction:Forbidding Mourning;Poem translation;Translators;Translation methods作者简介院陈佳渊1987-冤袁男袁陕西商洛人袁硕士研究生袁研究方向院英美文学与英语教育遥52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第 26 期语言文化还有少数研究者考察关联翻译理论在英诗汉译中的运用遥 因此袁本文将借助关联翻译理

8、论袁分析评价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 窑 多恩的代表作叶别离辞院莫伤悲曳渊A Valediction:Forbidding Mourning冤 的 3 个汉语译本袁以考察该理论在英诗汉译中的实际应用价值遥1 关联翻译理论与诗歌翻译1.1 关联翻译理论谈及关联翻译理论袁 绕不开斯珀伯和威尔逊于1986 年合著的叶关联院交际与认知曳袁两位学者根据格莱斯的语用学相关原则袁提出了著名的关联理论遥受到关联理论启发的格特在 1991 年出版了代表作叶翻译与关联院认知与语境曳袁他在著作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关联翻译理论遥在关联翻译理论的视域下袁翻译活动涉及两个明示要推理过程院第一袁原文作者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译者明示交际

9、意图曰 而译者在翻译中根据原文信息袁利用逻辑思维和百科知识袁从作品读者的视角袁经过自己的认知加工袁努力设法获得最佳关联遥 第二袁译者扮演交际者的角色袁通过自己的译文与读者交流袁 从而传达原文作者的明示和交际意图曰同时袁读者根据自己解读的译文信息袁利用逻辑思维和百科知识等做出推理袁 以最小的推理努力实现最佳关联遥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设法达到最佳关联袁而这也是翻译研究考察的一项指标遥译者的主要责任在于通过翻译尽可能地使作者的原本意图与读者的预期理解相匹配7遥1.2 关联翻译理论对诗歌翻译的启示关联翻译理论对诗歌译者的翻译实践和评价诗歌译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遥 成功的译文只能是原交际者的目的和受体的要

10、求在认知环境相关的方面与原文相似8遥这种观点强调了成功的译文与原文在认知环境相关方面有相似性袁 还同时满足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要求遥在翻译过程中袁译者不仅要尽量保证原文与译文关联性袁 而且要考虑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在理解原作者意图的推理过程中所需的努力程度相类似遥在理想情况下袁译文读者应是不必花费较多的努力袁 就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9遥语用翻译的目的在于传达原文的真髓和意图袁 所谓的翻译对等只能是某种程度上的语用等效10遥 在诗歌翻译时袁译者要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袁并将其在译文中传达出来遥 译者还要考虑目标读者对诗歌的理解袁考虑文化差异尧语言表达方式等因素袁使译文在目标文化中能产生类似的

11、理解效果遥2 叶别离辞院莫伤悲曳诗歌分析2.1 诗歌背景多恩的这首叶别离辞院莫伤悲曳涉及了许多社会尧文化背景信息遥 1611 年冬袁多恩追随罗伯特 窑 朱瑞爵士出访法国袁 他在临行前写下这首诗献给自己深爱的妻子安妮 窑 莫尔遥这首诗开篇描写有德之人离世也与多恩的个人经历有着密切关系遥 多恩曾担任掌玺大臣的私人秘书袁他听闻伯利勋爵渊Lord Burleigh冤去世的情景袁野人们注意到有件事很奇特袁 尽管他离世时许多人守在身边袁他躺着的样子那么和蔼袁他安详地离世就像睡着了一样袁 几乎注意不到他何时断气了冶11遥多恩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自然观尧宗教观尧宇宙观遥 17 世纪袁人们认为地震是上帝震怒所

12、引起的袁是上帝对人们的惩罚遥 因此袁人们对极具毁灭性的地震充满了深深的恐惧遥 根据托勒密的天文学说体系袁宇宙呈圆形袁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袁在地球的外围还有九重天遥 第九重天的运动牵引着里面各重天袁 从而产生天体的震动遥 这是一种自然和谐的震动袁而人类觉察不到震动袁也不会受到伤害12遥 多恩在第五节提到野提炼冶渊refined冤袁这源于中世纪炼金术野提炼冶的意象袁暗示精神净化的过程遥如同炼金过程中去除杂质袁 精神情侣从俗人的肉欲中净化出纯洁的爱情13遥 野提炼冶的意象还和下文中野锤打黄金冶的比喻形成呼应遥多恩通过这首诗还展现了自己奇特的爱欲观遥人与人之间可以因欲而生爱袁也可以因爱而生欲遥多恩更赞成

13、因爱而生欲袁他认为爱能激发精神的结合袁就算没有肉体的结合袁爱也照样存在遥多恩在该诗第六节运用野锤打黄金冶的比喻来论述精神之爱的特殊性袁这里包括多个含义院一是黄金是稀有贵金属袁精神之爱也是稀有珍贵的遥 二是黄金可锤打成薄薄的叶片袁向外延展袁而不会破坏遥俗世肉体之爱在分离后无法长存袁 而精神之爱能承受恋人的分离而不会破坏遥三是黄金永不生锈袁不会随时间改变袁精神之爱亦是如此遥多恩在最后三节借用圆规的奇喻来表现爱情遥以圆规比爱侣古已有之袁最早见于古波斯诗人莪默 窑53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语言文化第 26 期伽亚姆的诗作中遥 然而袁在普通读者看来袁圆规和情侣之间毫无关联遥 圆规令人想起机械而无感情的事物院它

14、属于金属制品且僵硬呆板袁是一种精密器具袁象征着几何学的严格合理而抽象的规则袁 因而它与爱的情感完全风马牛不相及14遥 然而袁多恩巧妙运用圆规的两只脚指代情侣袁圆心脚是诗人的妻子袁而圆周脚是诗人自己遥圆规是由相连的两只脚构成袁情侣是由精神之爱结合起来遥唯有圆心脚稳固站立袁另只脚才能绘制好圆袁然后回到圆心脚旁边遥 与之类似袁如果守在家中的妻子保持坚定袁 出门在外的丈夫就会围绕妻子转圈遥圆是完美的象征遥夫妻两人相互扶持才能生活幸福圆满遥 圆中心加一点还是炼金术士代表黄金的符号15袁这与上文野锤打黄金冶的比喻形成呼应遥2.2 创作意图这首诗是多恩写给妻子安妮 窑 莫尔的爱情诗袁也是一首赠别诗遥据说当时

15、莫尔已怀有身孕袁多恩特意写下此诗安慰妻子遥 多恩在第一节将离别比喻为死亡袁尽管爱人分别确实像死亡一样给人带来痛苦袁但是他意在强调精神之恋的爱人分别时应像有德之人离世那样镇定安详袁不必过多的流泪和悲伤遥在第二节和第三节袁多恩继续劝慰对方不要因离别而悲伤遥他在诗句中含蓄地指出袁 世俗情侣的离别就如同爆发剧烈可怕的地震袁 往往引起人们在情感上的不安和悲伤袁 而精神情侣的离别则像是天体产生神秘而和谐的震动袁这对人类不会产生实质的影响16遥 简言之袁多恩这首诗前四节的大意是说院世俗情侣不能忍受肉体分离袁他们一旦分离也就失去了爱情的根基遥从第四节到第六节袁 多恩比较了世俗之爱与精神之爱的不同遥 而最后三节

16、圆规的奇喻更是进一步论述了诗人与妻子密不可分尧合为一体的坚贞爱情遥多恩花费了许多笔墨来谈论精神爱情和俗世爱情的区别袁高度赞扬了精神爱情的纯洁美好尧坚定持久遥 他希望妻子相信他们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精神之爱袁离别对他们的爱情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袁因此袁妻子在分别之际不应过多悲伤袁 他们夫妻二人紧密联系在一起袁他们的精神之爱是牢不可破的遥3 叶别离辞院莫伤悲曳3 个汉译本分析基于关联翻译理论袁 在翻译活动中存在两个明示要推理过程袁涉及原文作者尧译者和译文读者 3 个交际对象遥 具体如图 1 所示遥图 1翻译活动中的两个明示要推理过程关联翻译理论的启示是院在翻译过程中袁译者必须充分认识了解原诗作者的认知语

17、境及创作意图曰而译者应尽量保持与原诗作者认知语境的高度趋同袁 对原诗作者的交际意图与信息意图予以准确判断并找出最佳关联袁以传达与原诗相似的语境效果遥因此袁 下文将从原诗作者的交际意图和译文的语境效果两方面来评价多恩的叶别离辞院莫伤悲曳的 3 个汉译本遥 译本 1渊卞之琳译本冤引自辜正坤主编的叶外国名诗三百首曳袁译本 2渊胡家峦译本冤引自胡家峦编写的叶英语诗歌精品曳袁译本 3渊傅浩译本冤引自傅浩翻译的叶约翰 窑 但恩诗集曳遥 受限于篇幅原因袁3 个译本原文不在此赘述遥3.1 从交际意图评价这首诗是诗人多恩写给妻子的赠别诗袁 题目为野A Valediction院 Forbidding Mourni

18、ng冶遥 虽然诗歌开篇描写有德之人离世袁 但是诗人的意图并非哀悼死者袁而是安慰妻子不要因离别而过度悲伤遥卞译本的题目野别离辞院节哀冶中野节哀冶二字似有不妥袁因为野节哀冶二字常用于吊丧时安慰死者家属遥 而胡译本野告别词院莫伤悲冶和傅译本野赠别院不许悲伤冶较好体现了诗人的交际意图遥在野some of their sad friends do say冶这句诗中袁诗人选用野friends冶这个词意传达了死者去世时朋友们置身事外尧并非真正悲痛欲绝的微妙含义遥胡译本野亲友冶的表述看似更合理袁实则不妥遥 因为袁家人去世时往往最悲伤的是至亲之人袁他们可能悲伤过度袁没工夫去议论纷纷袁而只有所谓的野朋友们冶可以置

19、身事外袁 在议论将死之人到底断气了没有遥 因此袁野friends冶译为野朋友们冶和野朋友冶才会更忠实于原文袁表达诗人的交际意图遥多恩在第二节通过野make no noise冶暗示丈夫出门远行之前与妻子告别袁 妻子可能会有一些担忧的怨言袁而丈夫安慰妻子不要担忧和抱怨遥 对这句袁卞54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第 26 期语言文化译本译为野一声也不作冶袁胡译本译为野默默无语冶袁傅译本译为 野不声张冶袁3 个译本似乎都未能结合这首诗的离别主题袁体现诗人意欲传达的野不要抱怨冶的微妙含义遥多恩在野Our two souls therefore袁 which are one冶这句中强调丈夫与妻子两个灵魂合二为一尧

20、密不可分遥卞译本野两个灵魂打成了一片冶和胡译本野我们俩的灵魂溶成了一片冶的阐释意味略多袁傅译本野我们的灵魂是一体浑然冶 比较忠实地传达了作者的交际意图袁但是却忽略了原文野two冶这层意义袁因此袁建议可改为野我们两个灵魂是一体浑然冶遥而野Yet when the other far doth roam冶这句袁卞译本译为野可是另一个去天涯海角冶袁这里将野far dothroam冶译为野去天涯海角冶稍显不妥袁译文似乎不能体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遥相比之下袁胡译本野渐渐远离冶和傅译本野在外远游冶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诗人的创作意图遥3.2 从语境效果评价多恩的爱情诗经常体现出他的宗教观袁 他也喜欢使用一些具有宗

21、教色彩的词语袁 例如第二节的野profanation冶和野laity冶遥 为达到较好的语境效果袁译者在翻译时也应选择具有宗教色彩的表述袁 以体现多恩诗歌的语言特色遥 卞译本和胡译本注意到了这点袁将野profanation冶和野laity冶分别译为野亵渎冶和野俗人冶袁而傅译本将野laity冶译为野外人冶似乎不妥遥第三节诗人暗示世俗情侣的离别像地震遥野Men reckon what it did andmeant冶 这句表明人们对地震的反应和态度袁 卞译本译为 野人们估计它干什么袁要怎样冶袁胡译本译为野人们谈论它的含义和危害冶袁傅译本译为野人们猜度其作用和意图冶遥 从语境效果分析袁卞译本可能会令读

22、者感到不解袁傅译本似乎不够准确袁而胡译本的意义传达更为合理遥第四节野Those things which elemented it冶这句袁卞译本野组成爱恋的那一套东西冶似乎过于口语化袁缺乏语言美感袁胡译本野凡俗之爱的基本根据冶和傅译本野那些构成爱情的元素冶在总体语境效果和语言方面都稍胜一筹袁而相比之下袁胡译本更易于读者理解原诗遥第五节卞译本语言比较晦涩袁 胡译本不够简洁明了袁尤其是野它是什么连我们自己也一无所知冶这句遥相比之下袁傅译本比较准确袁但是仍有改进余地遥在傅译本基础上袁这一节译文建议改为野我们被爱情炼得如此精纯/连自己都不知它为何物/我们既然彼此信赖袁心心相印/就不必在乎眼尧唇尧手的接

23、触冶遥在第九节袁卞译本野我一生/像另外那一脚冶增译了原诗没有表达的野一生冶二字袁这种做法稍显不妥遥胡译本和傅译本都成功传达了原文的主要信息袁但是胡译本更加忠实于原文袁表述更加准确袁而傅译本稍有欠缺遥 例如袁原诗野obliquely run冶可能与圆规画圆的动作有密切关系袁胡译本野倾斜着身子转圈冶较准确地实现了原诗的语境效果袁 而傅译本 野环行奔跑冶难以达到类似的语境效果遥基于上述分析袁笔者根据关联翻译理论袁结合 3个译本之长袁给出如下修改译文院叶别离辞院莫伤悲曳就像有德之人安详辞世袁对自己灵魂轻轻说声院走袁而悲伤的朋友们纷纷论议袁有人说气断了袁有人说没有袁让我们化了袁不要抱怨袁无叹息风暴袁无泪

24、水洪波曰把我们的爱情向俗人言传就等于亵渎我们的欢乐遥地震带来恐惧和灾祸袁人们谈论它的含义和危害袁天体的震动虽然大得多袁对人却没有丝毫的伤害遥世俗恋人的乏味之爱渊其灵魂是感观冤不允许离别袁因为离别意味着破坏凡俗之爱的基本根据遥我们被爱情炼得如此精纯袁连自己都不知它为何物曰我们既然彼此信赖袁心心相印袁就不必在乎眼尧唇尧手的接触遥我们两个灵魂是一体浑然虽然我必须离开袁灵魂却并不分裂袁而只是延展袁55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语言文化第 26 期像黄金锤打成轻薄的一片遥我们的灵魂即便是两个袁那也和僵硬的圆规双脚相同袁你的灵魂是圆心脚袁没有任何动的迹象袁另只脚动袁它才动遥虽然圆心脚在中心坐定袁但另只脚在外远游时袁

25、它便倾斜身子侧耳倾听曰待另只脚归返袁它就挺直遥你对我亦如此曰我像另只脚袁必须倾斜身子转圈袁你坚定袁我的圆才能画得好袁我才能终止在出发的地点遥4 结束语诗人往往是语言运用的高手袁借助象征尧隐喻等手法袁通过形象丰富尧意义复杂尧富有美感的文字创造出有独特个性的作品遥 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增加了译者的翻译难度遥 语用学关联翻译理论为译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依据袁 可帮助译者更深刻认识诗歌作者所处的社会尧 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意义袁给译者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遥本文借助关联翻译理论袁 分析评价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 窑 多恩的名作叶别离辞院莫伤悲曳的 3 个汉译本袁 以此考察关联翻译理论在英诗汉译中的

26、实际应用价值遥 根据关联翻译理论袁 诗歌翻译过程涉及诗人尧译者和读者袁是一种三元关系遥因此袁译者在充分理解原诗的认知语境和诗人创作意图后袁 首要任务是在译文中体现诗人明示和暗指的意图袁 保证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袁达到与原诗相接近的语境效果袁使诗人的意图与读者的期待尽量趋于一致袁 这样才能避免理解偏差导致的翻译失误遥 关联翻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指导译者的诗歌翻译实践遥当然袁每种翻译理论都存在不足袁关联翻译理论也不例外遥译者应辩证地看问题袁认识到关联翻译理论的可取之处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翻译实践遥参考文献1 孙昂.叶送友人曳一诗英译的关联理论评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袁 2004渊6冤院125-1

27、28.2 王远.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叶天净沙 窑 秋思曳英译文评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袁 2006袁21渊4冤院 92-94.3 白玉杰.论 Gutt 关联翻译理论在翻译唐诗中的适用性院以分析叶寻隐者不遇曳八篇英译文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袁 2008渊5冤院71-73.4 段奡卉.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诗英译的认知推理过程探析院以唐诗叶春望曳五种译文为例J.外语教学袁2010渊4冤院96-100.5 段奡卉.从关联翻译理论看汉语格律诗英译中形式的趋同院以叶春望曳三个译本为例J.外语学刊袁 2011渊3冤院121-124.6 陈彦会袁 颜静兰.叶天净沙窑 秋思曳英译文的关联理论评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渊社会

28、科学版冤袁 2012渊2冤院103-107袁 141.7 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袁 1994渊4冤院8-11.8 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袁1999渊3冤院 276-295.9 李寅袁 罗选民.关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袁 2004渊1冤院 40-42.10孙华祥.关联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袁 2001渊2冤院27-30.11ROBIN R.The Complete Poems of John DonneM.London院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袁 2010院 257-258.12李正栓袁杨丽袁胡家峦.大胆奇特的想象 雅致入理的比喻院邓恩的叶告别词院莫悲伤曳赏析J.名作欣赏袁2003渊12冤院80-83.13胡家峦.英语诗歌精品院英汉对照M.北京院 北京大学出版社袁 1995.14辜正坤.外国名诗三百首M.北京院 北京出版社袁2000.15傅浩.约翰 窑但恩诗集渊修订版冤M.上海院 上海译文出版社袁 2016.16胡艳.魅力永存的诗坛奇葩院玄学派大师约翰 窑 多恩诗歌叶别离辞 窑 莫悲伤曳赏析J.中北大学学报渊社会科学版冤袁2008袁24渊6冤院77-79袁83.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