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西东兰县鸭产业发展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24704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东兰县鸭产业发展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广西东兰县鸭产业发展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 年 6 月刊1111产 业 发 展医室、更衣消毒室、污水处理池等配套设施。二、东兰鸭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东兰县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兴建保种繁育基地、探索联农带农机制等措施,东兰鸭产业的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效。2022年普查统计,全县东兰鸭存栏17320只,其中种母鸭3120只,种公鸭 290 只。以长江镇和巴畴乡为中心产区,在长江镇兰阳村建成保种繁育基地 1 个,基地可年饲养种鸭 2000 只,年孵化鸭苗 30 万只。采取“政府引导+集体合作+基地带动+农户散养”发展模式,由公司发放鸭苗,带动全县养殖户 2000 余户,年出栏肉鸭 20 多万只,广大农民通过养鸭增产增收

2、。三、东兰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 近年来,为了将东兰鸭培育成特色支柱产业之一,东兰县不断推动种业振兴战略,开展种质资源普查专项行动,出台了以奖代补扶持政策,兴建了原种繁育基地。但仍存有一定不足,如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专项资金扶持政策、阶段性年度目标任务、相关部门配合职责等关键环节尚未明确,仅由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局)和重点乡镇(长江镇)落实重大项目,没有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发力的良好氛围,难以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产业推进。2、养殖规模小、规模养殖场少2022 年普查结果表明,东兰鸭养殖规模较小,65%左右是农户散养,主要分布在东兰镇、武篆镇、隘洞镇、三石镇、长乐镇

3、、长江镇、泗孟乡、兰木乡、巴畴乡、切学乡、大同乡等水田和河流资源丰富的乡镇。全县仅在长江镇有 1 个原种场,较大规模养殖户仅有 3 个,养殖规模为 1000 2000 羽。3、技术力量薄弱东兰县畜牧工作站作为县级主管部门,属于公益一类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 2 名(改革前核定编制 5 人)。2019 年机构改革,畜牧兽医局并入农业农村局,目前部分编制已划归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全县除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技术员外,县级畜禽产业技术服务人员只有 2 人,包括高级畜牧师 1 人、中级兽医师 1 人。4、防疫意识薄弱,产业综合效益不高目前,东兰县绝大部分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留下的大多是老、弱、小,文化程

4、度不高,学习能力较弱,科学养殖意识不强,防疫混乱,养殖成本较高,但成活率和孵化率较低。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交易市场,全县 90%的东兰鸭均以活鸭方式直接销售给商贩、饭店,鸭苗供应、鸭蛋批发、东兰鸭加工食品等延伸产品量少且附加值低,综合效益不高,养殖户年收入仅为 1 3 万元。四、东兰鸭产业发展建议1、加强政府引导明确总体思路、发展重点、目标任务、扶持政策、部门分工广西东兰县鸭产业发展研究莫永旭,廖克坚(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农业农村局,广西 河池 547400)摘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东兰县依托当地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优质品种东兰鸭产业。该文阐述了当地东兰鸭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

5、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强化队伍建设、打造全产业链等发展建议,以期立足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东兰鸭;产业振兴;地方特色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品牌建设莫永旭,廖克坚.广西东兰县鸭产业发展研究 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3):11 12.据 1980 年的东兰县志记载,东兰鸭原名为“东兰水鸭”,俗称“麻鸭”,是优质地方品种,肉质细嫩鲜美,蛋壳青绿色。东兰鸭产业借助当地自然资源,发挥优质地方鸭种的特性及优势,从产业链源头做起,涉及育种、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物流、品牌推广等全产业链中的多个环节,一、二、

6、三产联结紧密,是东兰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优质产业。一、东兰鸭产业发展优势1、自然条件优势东兰县地处云贵高原南缘,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喀斯特地形纵横交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县内河流属珠江流域的红水河系,境内有大小河溪 250 余条,地下泉点 150 余处,非常适合养殖水鸭。东兰鸭为蛋肉兼用型品种,自然放牧、适当补饲养殖模式下,成年母鸭质量为 1.5 1.8 kg,成年公鸭质量为 1.6 2.2 kg,颈粗而短、胸大而肥,肉质鲜美,年产蛋量220 260 个,90%以上蛋壳为青绿色。2、遗传性能优势长期以来,东兰鸭自繁自养,在优良的自然环境下封闭养殖,种鸭保持了相当高的遗传同质性,遗

7、传性能稳定,抗病力较强,繁殖率高,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对鸭肉、鸭蛋品质进行营养成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鸭肉中含有 1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公鸭达 18.28%,母鸭达 19.18%;蛋白质含量公鸭达 21.1%,母鸭达 22.7%;鸭蛋氨基酸总量为11.72%,蛋白质为 12.2%,且富含维生素 A、B1、B2 等维生素及钙、磷、铁、锌、硒、碘、锰、镁等微量元素1。3、资金政策优势 东兰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地方特色产业是东兰县推动产业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东兰县党委和县政府高度重视,针对性地出台了东兰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以奖代补工作方案,对产业奖补门槛、

8、奖补范围、奖补额度进行了明确,单户规模养殖 40 羽以上(含),平均个体质量 1.5 kg 以上或饲养日龄 2 个月以上,成活率达 90%,按每羽 30 元给予一次性补助。同时,2022 年以来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 610 万元投入种鸭繁育基地建设,建成种鸭舍 2 栋、育成舍 1 栋及孵化室、兽DOI:10.16815/ki.11-5436/s.2023.16.006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 年 6 月刊1212产 业 发 展等核心内容,做到目标明确、政策具体、措施有力,通过成立产业专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招商引资、成立专业合作社、打造示范基地等措施,由政府相关领导牵头,相关部门主抓,各乡

9、镇落实落地,形成全县上下齐心、通力协作、合力共举的良好氛围,全面推动东兰鸭产业高质量发展2。2、强化队伍建设制定激励政策和人才引进措施,构建育种、繁殖、防疫、运营的多层次人才队伍,健全覆盖县、乡(镇)、村的 3 级服务网络。依托国家科技特派团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团队,加大对县、乡、村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用好、用活现有 150 余人的防疫团队,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3、打造全产业链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抓好原种场建设,建立规模化、标准化核心繁育基地,常年种鸭存栏 1500 套以上,年产鸭苗 150 万羽以上,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散养户扩模增产。引入培育深加工企业,全面开

10、发腊鸭、卤鸭、白切鸭,制作鸭爪、鸭脖、鸭翅等多类产品,采取罐装、袋装、盒装等不同方式,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认证申报,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市场认可度3。五、结语东兰县充分借鉴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按照“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市场运作、农户参与”发展思路,依托政策扶持、自然条件等优势,不断引入新理念、新技术,开拓营销、研发创新,持续推动东兰鸭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产业振兴基石作用,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参考文献1 伍永寿.连城白鸭养殖效益分析及产业发展新思路 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0,23(12):11 12+15.2 徐铁山,顾丽红,钟 阳

11、,等.嘉积鸭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J.中国畜禽种业,2022,18(12):8 11.3 严 康.鸭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J.农家致富,2019(20):39.药销售市场,严格把控茶叶品质,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以维护古田茶业形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4、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加大标准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和茶叶精深加工设备的新建或扩建扶持力度,对茶叶精深加工设备进行补助。培育茶业新兴业态,推行多样化宣传营销,同步推进线上线下销售,重点扶持农贸一体、产销结合且有一定规模的茶企业,打造带动型龙头企业,适当对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给予扶持。5、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深入总结物联网智慧茶园建设成效,使更多茶园、茶厂实现

12、远程联动,推动茶园智能化管理。寻求与有较大流量、运营成熟的电商企业合作,为古田县茶叶产品创造线上宣传和销售平台。完善“一品一码”可追溯体系建设,将更多茶叶经营主体纳入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同时为茶叶经营主体提供宣传展示窗口2。6、加强公用品牌打造着力打造“古田红茶”、古田“翠屏湖”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组织茶企参加全国性博览会、展销会以及“闽茶海丝行”等展销活动,举办专场推介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在古田县内的高速路旁、动车站、公交站台等设立古田茶叶广告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壮大茶叶企业品牌。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标准”,扶持企业专版制作使用“古田红茶”

13、的产品包装。支持企业打造公共品牌下的企业品牌,加快商标注册,培育企业文化,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3。7、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力争打造 1 个生态特色观光园,依托生态环境和产业优势,将茶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科普教育、养生养老深度融合4,展示古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积极发展直供直销、个性定制、加工体验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充分发挥古田县丰富的农旅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的茶旅示范基地和茶乡精品旅游线路。以杉洋华祥苑、吉巷方圆恒达公司、凤埔鑫垅茶叶、凤都闰土公司等企业为重点,切实改善茶园基础设施,提升茶叶生产水平,加快促进产业融合和多业态发展,建成茶旅示范区5。利用中国食用菌之都优

14、势,实现茶菌融合发展,一方面为茶副产物找到参与生态循环的增值途径,另一方面为食用菌产业提供原料、优化结构,培育出特色食用菌。参考文献1 郑思芳.古田县加快现代茶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J.福建茶叶,2015(5):53 54.2 张 葭.漳州市茶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与产业提质增效对策思考J.福建茶叶,2020(12):93 94.3 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 J.中国茶叶,2017(2):23 25.4 姜仁华,陈富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茶产业的业态创新之路 J.茶博览,2020(6):18 23.5 冯海强,俞丹旦.浙江省茶产业集群的评价与分析 J.茶叶,2020(3):140 144.(上接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