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路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03718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路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路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路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德育与管理DEYU YU GUANLI 教师TEACHER 0122023 年 8 月Aug.2023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新形势下高校要顶住压力、经受住考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关系到高校能否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一、高校提升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价值(一)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只有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对促进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2、坚定不移地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保障。只有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根基,凝聚思想共识,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关系到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成败。大学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大学生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绝不能扣错。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用实际行动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二、高校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的现实困境(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能力有待提升引领社会思潮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多个环节,涉及多元主体。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需要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同向发力,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其逐步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但目前,部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能力跟不上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速度,相关教育者运用网络新媒体的能力不强。部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能力跟不上社会思潮更迭速度,引领主体意识形态建设的

4、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理论宣传能力不足,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具体表现辨别不清。部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能力跟不上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形成速度,导致教育内容不能有效指导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引领效果大打折扣。(二)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途径有待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途径与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紧密相关。部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途径相对高校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路径研究夷鸣蓉,赵 卫摘 要:网络空间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是各种社会思潮产生、传播和争夺的重要领域。文章阐述了高校提升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价值,分析了高校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的现实困境,

5、揭示了导致困境的三对矛盾根源,分别从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净化网络引领环境、整合引领内容、创新引领途径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高校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具体路径。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题项目“大学生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提升研究”(2021SJB0428);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委员会专项课题“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路径研究”(22FYHYB017);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研究”(DJSZ21208)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夷鸣蓉(1981),女,江苏宜兴人,讲师

6、,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赵 卫(1976),男,江苏连云港人,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应用。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3-04-1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3)24-0012-03关键词:网络空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000)德育与管理0132023 年 8 月单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理论宣传教育为主。缺乏多样性的引领途径容易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效果。另外,部分高校各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途径相对独立,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影响了

7、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合力的发挥。(三)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环境有待净化和谐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环境有利于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目前,社会思潮更迭速度快、传播方式隐蔽,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环境的复杂性。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利用网络平台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信仰,通过文化输出弱化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削弱他们的政治鉴别能力,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另外,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监管形势复杂,许多问题因网而生、因网而增,意识形态跟踪监管难度加大。(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知行不一现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一般要经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

8、和行为认同三个相互衔接和递进的阶段。内在的认知、情感的认同都需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最终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当前一些“00 后”大学生虽然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在实际行动中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作为网络活跃群体,大学生在面对诋毁国家的行为或言论时,应当保持理性并进行澄清,降低或消除不良言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但部分大学生并未将内心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转化为行为认同,没有做到传递理性声音、及时纠正网络杂音,用自身行动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三、高校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分析(一)网络空间开放性与引领主导性相矛盾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高校思想

9、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又因其自身特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网络空间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技术便利,拓宽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渠道,提升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网络具有开放性,人人都有发言权、个个都是传播者,而部分“00 后”大学生热情有余而理性不足,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信息、浅层化的思考、情绪化的言语所迷惑,这会影响他们政治信仰的树立、价值观念的形成,甚至会导致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作为“把关人”的高校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疏导大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则很容易导致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阵地失守,增加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难度。(二)文化多元性与引领一元

10、性相矛盾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西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传入我国,甚至有些西方国家采取隐蔽手段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而当前“00 后”大学生普通具有追求自我、特立独行的性格特征,让他们敢于质疑权威、颠覆传统,这无疑给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工作带来了巨大考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铸魂育人的作用。(三)网络舆情传播快速性与管理机制作用滞后性相矛盾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一次简单的点击、回帖或关注等操作带来的传播效果看似微乎其微,但一旦爆发便会迅

11、速蔓延、发酵。大学生作为网络群体中较为庞大且活跃的群体,容易陷入“信息茧房”,被不良信息蒙蔽和诱导。目前部分高校舆情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导致管理主体分散,各主体间协作不强、职责不明。另外,部分高校舆情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相关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足,导致舆情发生后高校无法及时应对,处于处理滞后的被动状态。四、高校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路径(一)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多维度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以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第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结构,落实主体

12、责任制度,充分挖掘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的育人功能,通过政策引领、制度规范、宣传教育等方式,促使高校各主体合力育人,全方位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进行培养。第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养,重点培养其理论素养和业务素养,提高其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让其弄清形形色色社会思潮的本质,了解社会思潮的表现形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第三,培养一支专业的网络空间管理队伍,着重对校园网、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进行规范管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强化正面宣传引道,把握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能量。(二)净化网络引领环境网

13、络空间的环境复杂多变,给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有助于在高校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增强高校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第一,完善网络管理制度,保证网络空间的良性生态。高校要坚守网络空间这一意识形态主阵地,将高校网络平台责任制落到实处,实时监测网络舆论新动向,德育与管理0142023 年 8 月不让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肆意传播,及时发现并制止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保证校园网络环境的健康安全。第二,建立校园网络平台的互动反馈机制,及时阅读、回复大学生的评论和留言,为其答疑解惑,在互动式的思想交流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

14、心、入行。第三,优化校园网络平台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一方面,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推送信息,既要注重数量和质量,又要注重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同时,对于一些突发的网络热点事件,还要及时回应并善于设置议题,引导大学生积极讨论。另一方面,开设意识形态相关的网络课程,或者开展意识形态相关的直播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主渠道作用,牢牢掌握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三)整合引领内容高校要注重引领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时代性,通过不断整合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来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第一,高校要将传统教育资源与新兴媒体资源有机结合,利用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平台

15、推送理论准确、标题新颖的意识形态相关文章或视频,将包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由远及近”地推送给大学生,增强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第二,高校要占据意识形态网络阵地的制高点,抓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遵循网络空间传播规律,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把看似高深的意识形态理论讲通、讲透,做到以理服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内容必须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关乎大学生切实利益,能解决困扰大学生的问题,从而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持续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是非观,让其能够辨别网络空间中各种社会思潮

16、的本质和表现形式,坚持底线思维,坚决抵制散播错误思想观点的行为。(四)创新引领途径高校要想提升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就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相融合,将线上与线下两条引领路径相结合,探索创新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方法。第一,高校在合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内容融合又要做到渠道融合。一方面,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运行机制成熟,所发布信息的权威性高、引导性强,在传播方面有较大优势。而新兴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传播内容更丰富,互动参与度更高。因此,高校要将二者优势有效融合,走出一条新旧媒体融合的双赢之路。另一方面,新兴媒体

17、与传统媒体相比,在传播渠道上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因此,校园电台、校报期刊等传统媒体要主动借鉴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方面的成功经验,利用官方微博、公众号等开辟自己的版块或建立专属账号等,搭建更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交流互动平台。第二,挖掘网络平台的强大功能,实现优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资源的共享,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的效果。高校可以打造以意识形态引领为核心目标的名师团队,并将其课程、讲座等活动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实现名优资源社会共享。五、结语网络空间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不仅要守好意识形态这一思想阵地,还要勇于直面问题,不断自我革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

18、确的思想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思想上、行动上的准备。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 胡 建,刘 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阶段性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8):67-70.3 曹文秀.关于思想生成的心理参与机制分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2):87-91.4 夷鸣蓉.基于网络热点事件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3)

19、:89-93.5 李 明,汪 青.网络泛娱乐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及其应对 J.思想教育研究,2022(10):86-92.6 黄 蓉,韩 洋.社会转型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引领力”的建构研究 J.职教发展研究,2021(4):53-58.7袁 伟,季正聚.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研究述评基于 CiteSPace 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6):1-8.8 付清松,李 丽.政治、思想、理论:论高校思政课性质定位的三位一体结构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3):29-32.9 李光胜.“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分析 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6):40-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