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共进午餐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98531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进午餐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共进午餐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共进午餐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共进午餐日徐丽,吕文文,李会(连云港市赣榆镇海路实验幼儿园,江苏连云港222100)课程故事伊始:老师怎么不吃饭 一天午餐时间,小二班的吕老师吃过午餐回班上后,佩琦问:“老师,你们都不吃饭吗?我们吃饭的时候,你去哪啦?”可意大声说:“老师看我们吃饭,不需要吃饭的。”小班幼儿入园快2个月啦,孩子们在对幼儿园里的环境、人和事逐渐熟悉了解的基础上,有着他们独特的好奇和想法。吕老师:“老师也要吃饭啊,老师是在教师餐厅吃饭的,老师不能吃小朋友的饭,不能在班级里吃饭。”佩琦:“我想去看看老师吃饭的地方。”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喊道:“我也想去,我也想去。”我们去参观教师餐厅从孩子们入园到现在,在吃饭这件事情上,

2、我们老师一直都是“旁观者”,以至于孩子们以为“老师都不用吃饭的!”看到孩子们如此好奇,第二天中午我们就决定带孩子们参观教师餐厅。走在去餐厅的路上,果果和旁边的小伙伴说:“我知道老师的餐厅在哪,因为我早上有时候跟老师一起吃饭。”果果是叶老师家的孩子,因为早上会和妈妈一起来园,去过教师餐厅。溪溪:“我也想和老师一起吃饭!”书语:“我也想和老师一起吃饭!”“我也想,我也想!”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喊道。园长同意我们一起吃饭啦为了满足孩子们和老师共餐的愿望,我向园长转达了孩子们的想法。没想到,我刚一提出,园长就回应道:“既然小朋友都想和老师一起吃饭,那就满足他们吧!本周五各班老师都可以将自己的午餐带到教室,

3、在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同时,园长还表扬我能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主动想办法满足孩子的愿望。我的思考: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我们走进孩子,理解孩子,就必须从孩子的真实自然的生活样态出发。孩子在家里都是和家人一起吃饭的,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怎么孩子就不能和老师一起吃饭了呢?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苏教基201714号)里指出“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纲要和指南对生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教研活动应高度关注儿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教育价值,从书面符号化知识转向生动的感性经验”。“幼儿和教师共进午餐”的课程内容就来自孩子真实的生活需要,具有可发掘的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

4、。小二班:家人们,开饭喽孩子们知道可以和老师共进午餐的消息后,开心极啦!他们还主动要求老师:“我们先去问问食堂里的厨师爷爷,周五中午吃什么吧?”我同意了孩子们的想法。来到厨房,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问道:“爷爷,周五中午我们吃什么呀?”爷爷回答道:“周五中午吃水饺。”梦阳:“那老师吃什么?”“也是水饺呀!”爷爷答道。郑好:“那请爷爷周五中午把老师的饭放到班级里行不行?”爷爷:“好的!”在厨房回班级的路上,茉莉问我:“老师,我能不能邀请考拉和我们一起吃午饭,她是我的姐姐,就在楼上。”听到茉莉要邀请姐姐来共进午餐,其他小朋友也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佩琦:“我想邀请我的好朋友,小一班的香香。”王依一:“我想邀

5、请校车上的李老师。”听了孩子们的想法,我问孩子们:“那怎么邀请他们呢?”“我们可以画个邀请卡,然后去邀请他们。”于是,一场关于画邀请卡的活动就此展开了。邀请卡制作完毕,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邀请之旅。佩琦:“香香,邀请你周五中午去我们班吃水饺。”香香:“好。”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3.07-0854依一:“李老师,周五中午我请你吃水饺。”李老师:“去哪里吃水饺呀?”依一:“我们班。”周五中午时间到了,不少被邀请的客人如约而至,我招呼道:“家人们,开饭喽!”孩子们很是开心,并和老师一起开始共进午餐。虽然香香因有事没有来,佩琦有点小失望,但是有老师的陪伴,佩琦还是吃得很开心。大四班:共进午餐的那些事儿

6、 接到周五中午可以和老师共进午餐的通知,大四班的孩子们也忙碌了起来。一、共进午餐还想邀请谁?李老师:“除了和老师们一起吃饭,你还想和谁一起共进午餐?”博文:“我想邀请园长来我们班一起吃饭!”竞仪:“我也想和园长一起吃饭!”怡禾:“那我们直接告诉她吧!”妙妙:“不行,得做个邀请函呢。”王琛:“做邀请函好,里面告诉她,我们想邀请她一起吃饭!”艺瑾:“我来做吧!”怡禾:“我也想做!”于是,艺瑾和怡禾迫不及待地跑到美工区开始制作邀请卡。二、我们还需要准备什么?1.餐具的准备圣珂:“我们得准备勺子和筷子,老师和园长用筷子,我们用勺子。”王琛:“我也想用筷子!”善亦:“也可以让小朋友们选择,会用筷子的就用

7、筷子,不会用筷子的就用勺子。”昌恒:“我们班有26个人,得让他们投票来选。”通过投票,孩子们发行有17位小朋友使用筷子,有9位小朋友使用勺子!博文:“哎呀,我们班有26个人,还有3位老师和园长奶奶,那总共有多少人啊?”梓熙:“刚刚有17位小朋友用筷子,老师和园长也使用筷子,我们得好好算算!”竞仪:“我知道怎么算,数学区有许多插钉,我们可以用插钉来数数。”于是孩子们开始自主统计并用绘画的方式将结果记录下来。2.桌椅的准备欣欣:“我想和园长奶奶坐一起吃。”蒙蒙:“我想和老师坐一起。”博文:“大家都想和园长奶奶、老师一起吃,那我们把桌子摆成一排吧!”安安:“那我们把她们的位置留下来。”昌恒:“老师,

8、一张桌子可以坐6个人,如果都摆在一起,坐的人会变少的,桌子得分开摆放,才可以多坐一些人。”妙妙:“我们可以先数一数,一张桌子可以坐多少人,两张桌子可以坐多少人,然后设计,再摆放桌子。”昌恒:“嗯嗯,这个主意挺好的。”在非非的招呼下,孩子们开始设计桌子的具体摆放方式。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3.07-0855孩子们设计的摆放形式多种多样,最终他们通过多次尝试,确定了最适宜的摆放方式。3.就餐环境的装饰桌子摆放好之后,博文指着桌子说:“我感觉桌子上放点气球比较好,因为我在饭店吃饭的时候,会有气球,很美的!”妙妙说:“嗯嗯,放点彩带也好看。”于是,孩子们开始忙碌起来。恩宁:“桌子中间可以放气球。”博文

9、:“对了,气球会飞的,万一气球跑到我们的饭里怎么办啊?”善亦:“气球里放点沙子,有重量就不会飞了。”妙妙:“可以放点水。”博文:“在气球里装水得小心,水流太大,会让衣服弄湿了。”昌恒:“我要用沙子装气球。”说干就干,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气球装水、沙子或是充气。三、等待园长奶奶一起吃午饭吃饭时间到了,可是园长怎么还没来呀?博文:“彬彬老师,你帮我们拨通园长的电话,我们打个电话问问吧!”得知园长奶奶上午去外面参加活动,可能得晚点来,孩子们决定等园长奶奶回来后再用餐。等了一段时间,善亦说:“我有点饿了,还等园长吗?”艺瑾:“她是长辈,我们得等她。”汐汐:“如果我们都吃完了,园长奶奶来了,就感受不

10、到我们大家一起吃饭的气氛了!”妙妙:“那如果饭凉了,怎么办?”冠霖:“放热水里,就不会冷了。”蒙蒙:“我们先把筷子勺子准备好。”彬彬老师:“还有2分钟,园长奶奶就到了。”兴妤:“我们可以把饭先盛好。”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开始自主打饭,恰好园长也来了,她大声说:“孩子们,开饭喽!”四、哪位老师吃得快午饭吃完了,孩子们开始讨论刚才哪位老师吃饭最快。欣欣:“彬彬老师吃最快了,她得了冠军,王老师是第二名,李老师是第三名!”博文:“给彬彬老师做个金色的奖杯,她是第一名吃完的。”恩宁:“王老师是第二名,做个银奖杯给王老师!”善意:“李老师最后吃完的,给李老师做个铜奖杯!”博文:“还可以做奖状。”早期教育教育

11、教学2023.07-0856兴妤:“我想做花给老师!”孩子们开始做礼物,并将做好的礼物送给老师。对“共进午餐”课程活动的思考1.幼儿园是幼儿的生活场。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一书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该让幼儿 体验其自身所需要的真生活,通过生活,在生活中,面向生活,使幼儿在生活中自我充实。”“教师应该使幼儿成为生活的主体,应该激发幼儿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幼儿体验到自主经营生活的快乐。教师要力图使幼儿了解寻常小事中蕴含的生存上的大意义,引导幼儿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并给幼儿适当的援助和指导。”在和孩子们共进午餐的这件事中,教师和园长认真对待孩子生活中的事件,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建议,让孩子成

12、为生活的主人。2.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吃饭这件小事儿,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很简单,但没想到教师轮流去食堂就餐的这件小事却备受孩子们关注。为此,基于孩子们的想法,幼儿园里面的所有人达成了共识,成为支持孩子实现愿望的合作者。幼儿园的生活是幼儿和教师的共同生活。共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就是心灵之间的相互沟通。当一方的想法被另一方接纳时,各种活动的愿望由此生发。由此可见,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3.与孩子相关的事都是大事。审议老师和孩子共进午餐之旅,不论是小班孩子参观教师餐厅、与食堂工作人员沟通、邀请他人共进午餐,还是大班孩子为共进午餐所开展的制作邀请函、准备餐具、摆放桌椅、布置环境、等待园长等活动,我们都

13、能清晰地看到孩子在课程中各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比如,健康领域“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语言领域“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社会领域“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科学领域“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艺术领域“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等。幼儿园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与孩子相关的事都是大事,只有用心倾听孩子,陪伴孩子,才能将不起眼的小事情当成大事情来做,才能让孩子每一天在幼儿园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3.07-08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