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师范类---心理学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494516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范类---心理学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师范类---心理学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师范类---心理学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师范类---心理学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师范类---心理学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师范类 心理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选择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在心理学的历史上,下列人物中,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是:(C )(A)冯特心理学创始人 (B)华生行为主义的创始人(C)弗洛伊德(D)巴甫洛夫 2. 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这是人格的(B )特征。3. (A)整体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4. 希波克拉底将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这些气质类型之间:(C)(A)有好坏之分(B)有优劣之别(C)无好坏之分 (D)以上均不对 5. 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个体的心理现象与常模进行比

2、较。这种判定心理健康的标准被称为:( A )(A)统计学标准 (B)社会规范标准 (C)行为适应标准 (D)主观经验标准 6. 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D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 D联觉7. 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是(答案不确定)A.问题表征B.发现和解决问题C.理解问题D.思考问题8. “忧者见之忧,喜者见之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所致。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9. 俗话说的“想吃粥,又怕烫”是动机冲突中的(C)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10.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是什么心理现象?(A )

3、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感觉掩蔽 1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反应了遗忘的一般规律是:(C ) (A)先慢后快,先多后少 (B)先快后慢,先少后多 (C)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D)先慢后快,先少后多 12. 某大学女生,周期性不可抗拒地强迫自己多食,同时自己又设法进行呕吐以避免体重增加。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该女生患有:( C) (A)肥胖症 (B)神经性厌食症 (C)狂食症 (D)绝食症 13.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D )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14. 一首乐曲由不同的人演唱,用不同的乐器演奏,仍被人知觉为同一首乐曲, 这主要是由知觉的( B )决

4、定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5. 婴儿生下来遇到冷空气就哭是( A )。 A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经典性条件反射 D操作性条件反射 16. “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一好百好”,说明社会知觉中具有( C )。 A首因效应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 17.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明人的( A OR C )。 A注意能够分配 B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 C注意范围很大 D注意不稳定 18. 当一个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两种相反的动机时,即想要又怕要的心理 矛盾称( B )。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9. 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

5、一副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利用了(A ) A后象的作用 B.适应的作用 C.对比的作用 D.联觉的作用20.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印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C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21. 短时记忆的广度一般为(A)个组块A.72.B.92 C.53D.10522. 一个人在认识活动中产生的能激发人探求真理的内心体验主要属于( B) A热情 B理智感C美感 D道德感 23. 上课时,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这种活动中的注意品质主要属于 注意的(C ) A范围 B转移 C分配 D分散 24

6、. 强、平衡、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B)。 A粘液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多血质 25.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D )。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26. 由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叫( C )。 A物质兴趣 B精神兴趣 C直接兴趣 D间接兴趣 27. 教幼儿学古诗词,虽然对其意思他们不甚理解,但通过多次重复诵读 也能背诵,这种识记叫( A OR D )。 A机械识记 B意义识记 C无意识记 D有意识记 28. 学生对数学定理或公式的记忆主要属于( C)。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逻辑记忆 D运动记忆 29. 曹雪芹写红

7、楼梦的过程,主要属于(C)的过程。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30. “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具有(D )。 A强度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 C活动变化的特点 D鲜明对比的特点 31. 个体对自己的行动不加约束,放任自己,为所欲为,这是缺乏意志的(D)表现。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32. 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D )。 A能力 B气质 C特殊能力 D性格 33. 能力二因素说的提出者是(D)。 A塞斯顿 B吉尔福特 C比奈 D斯皮尔曼 34.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C)。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紧张性与集中性

8、 C指向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35. 在全部人口中,智力测验的结果(智商)分布呈( B )。 A偏态分配曲线 B常态分配曲线 C倒U字形曲线 D负偏态分配曲线 36. 智力发展的特征是:( A )(A)智商的稳定性与智力的动态性 (B)智商的动态性与智力的稳定性(C)智商与智力的动态性 (D)智商与智力的稳定性 37. 已知一位8岁的小学生在智力测验中所测得的心理年龄为10岁,则按照比率智商计算,该小学生的智商应为:( B ) (A)80 (B)125 (C)100 (D)115 38. 人类有得到他人关心、友谊、爱情、他人的认可支持与合作的需要。在心理学上,将这种需要称为:( B )

9、 (A)生理性动机 (B)亲和动机 (C)成就动机 (D)学习动机39. 下列哪种心理活动不属于认知过程?(D)A.感觉B.知觉C.注意D.思念40. 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A )A注意的起伏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41. 注意力的转移与人的气质类型有关,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 A)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对打,错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 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2. 气质主要是受遗传影响,其变化比较难、比较慢。3. 任何感觉的产生都要有两个基本条件:刺激物和感觉器官。

10、4. 情绪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提高或降低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5.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有怎样的客观现实必定会产生怎样的心理。6. “一目十行”是指注意的分配。7. 在相对固定的背景下,活动的事物容易被感知。8. 无意重现是没有预定目的的,无缘无故地发生的。9. 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成正比。10.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11. 百折不挠是意志自制力的表现。12.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表明个性的独特性。13. 智力测验是对人们特殊能力的测量。14. 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差异性和平衡性的特点。15. 暗适应过程是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16. 在解决问题时,

11、只看到某种事物某一特定的功能而看不到它其它方面的功能,叫定势。17. 每一位心理学家都有一种对人的理解,都有一种对人性的看法。18. 环境和教育规定了智力发展的限度,遗传因素则决定了一个人智力表现的程度。19. 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来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20.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点关注了人的积极主动性、价值和潜能,是一种很理想、无可挑剔的教育观念。2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发展为理念的教育活动。 22.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23. 思想开小差是一种注意的转移。24. 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情况称作错觉。25. 信息从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

12、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以(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 2. 心理过程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 心理学把人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称为(时间知觉)。 4.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 选择性 理解性 和 恒常性)。 5.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 加减2)组块,长时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为(0.252秒之间)。 6.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认为,人的智力是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构成的。 7. 体液说把人的典型气质类型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8. _辐合_和_发善_是思维的两个重要特

13、征。9.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是_敏感性_和_记忆性_。10. 知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_整体属性_。11.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_速度、紧张度_和_持续性_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12. 心理学中通常是从流畅性_、_变通性_和独特性三方面来衡量发散性思维的。13.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只有与_学校各项教育_相互结合、互相促进,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14. “干扰说”认为,记忆中之所以存在遗忘,是因为记忆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抑制: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 。15. 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发现,长时记忆遗忘的规律是:不均衡、先快后慢、先多后少。16. 斯皮尔曼认为,智

14、力是由两个因素所构成,分别是: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17. 当前,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赞同有四种基本情绪,它们是:快乐、愤怒、恐惧、悲伤。18.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按照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把性格划分为内倾向和外倾向。19. 一般来说,判断个体是否健康,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标准来判断: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标准、行为适应标准与主观经验标准。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性格: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2. 心理学: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其规律,指导实际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3. 气质:是个体与生俱来受遗传影响的心理动力特征。4. 人格:是个体的才智,情绪,价值观及一个人

15、总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它赋予个人在适应环境时独特的模式。5.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基本特征。6. 知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7. 记忆:是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8. 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反应。9. 想象:是对脑中已有的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过程。10 思维:是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11态度:指习得的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反应倾向。兴趣:是个人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16、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1 描述 心理现象 2解释 对心理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做出解释。3预测 将要发生的某种行为 4 调控 调节与控制2. 简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般而言注意包括: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类型。 一,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A要加强对学生的组织性与纪律性的教育。B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的教育。C要培养学生的抗干扰习惯。D要把学生看成学习活动的主体。 二,无意识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A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B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C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三,有意识后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

17、用。首先要使有意识后注意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体验为履行社会责任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自觉取得学习动机,并依靠这种动机调整自己的注意,使自己经常处于最佳的有意后注意状态。再次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3. 简述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求知欲旺盛,独立性强,有幽默感等 2 培养多种思维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养式 如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培养 3 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 如头脑风暴法,吉尔福德的创造性思维训练4. 简述教师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育遵循人格发展规律,重视学生人格的整体发展 第二 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最佳组合 第三 教师要学习心理学知识

18、第四 注意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 5. 简述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 学生的概念学习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有以下几种:1 定义特征的突显性 2 定义特征与特异特征的重叠性 3 无关特征的数量 4 概念规则的复杂性 5 正例和反例的熟悉度6.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 表征 2 动机水平与情绪 3 定势的影响 4 原型启发 5 功能固着的影响 6 无关因素的干扰 7 个性特点 7.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成分有哪些?逻辑-数学:把握较为复杂的推理 2 语言:对语言的灵敏性 3 自然主义:对生物的灵敏性,与生物交往的能力 4 音乐 对音乐的敏感 5 空间 对空间较强的感知

19、和转换能力 6 身体运动 7 人际 对他人的恰当反应的能力 8 自知 对自我的认识8. 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类的动机按层次加以分类,他的需要层次论也就是他的动机理论。该理论的要点如下:1 动机是人类生存与成长的内部动因 2 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一种似本能的需要 3需要的性质与强度决定动机的性质与强度 4 需要是按层次有序发展的。由下往上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认识,审美,自我实现的需要。9. 简述我国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类型。一 学习障碍 表现为厌学,考试焦虑,学业不良 二 人际交往障碍 表现为: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三 情绪障碍 表现

20、为: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 四 人格障碍 五 青春期心理障碍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学习理论一班杜拉与观察学习。他认为倘若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上的话,大多数人是无法在社会化过程生存的。人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的。他认为学习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学习无须对每个细小的反应进行强化,也无须尝试错误去探索。这种直接高效习得新行为过程,班称为无尝试学习。就是通过模仿学习。二 替代性学习。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感同深受。观察他人行为结果进行替代性学习。也就是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必直接受到外在强化,只要看到强化者受到强化就等于自己受到强化的过程。班通过对

21、儿童看不同影片的研究得出学生对恰当与不恰当的认识,不仅通过受到的直接强化与惩罚来实现,还甚至通过对不当行为的不惩罚来实现。因此教师要一视同仁。三自我调节学习。自己订立一标准,完成达到标准就自我奖赏,否则惩罚。自我调节的过程是复杂的,表现为:一在讲授或示范的影响下,人们根据他人行为的反应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二在社会环境中示范影响产生冲突时儿童喜欢同辈的标准,成人标准过高会使他们经受失望。三不同人的自我评价不一致,使学习标准更加复杂化。4把行为标准、自我奖赏、惩罚措施泛化到各种活动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5外部哦与自我产生的强化源之间的关系很复杂。2论述遗忘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当要记忆的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混淆时,或受到其它信息排挤时,就会出现干扰现象。干扰是导致遗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人们无法对刚学过的信息进行复述时也会产生干扰。彼得森的研究也证明信息无法进行复述时,是难以进入长时记忆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给学生进行维持性和精制性复述的机会。这一理论有两种干扰形式,倒聂抑制和前聂抑制。到聂抑制是指后学习的知识由于与先学习的知识相似,使先前知识被遗忘。有几种方法可减少这现象,在教授相似易混淆的概念时时间不要太接近。掌握后在教另一个,明确概念的异同。前聂抑制是指先学习的知识对回忆后学习的知识的干扰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