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共识与分歧:网络时代的媒介多样性、回音室效应与议题认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89893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识与分歧:网络时代的媒介多样性、回音室效应与议题认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共识与分歧:网络时代的媒介多样性、回音室效应与议题认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共识与分歧:网络时代的媒介多样性、回音室效应与议题认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8(上)科技传播74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海南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网络舆情中的公众认知与表达”(项目编码:RZ2200001616)成果。作者简介:苗勃,讲师,海南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互联网舆情、社交媒体使用、新闻从业者等。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论坛、博客、社交媒体等网络应用以充分赋权的方式极大增强了公众的话语权,公众通过网络了解政治社会新闻、发出自己的意见和声音。在众声喧哗之中,互联网舆论场也呈现出共识与分歧交叠的图景。在这一背景下,理解公众观点和态度产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共识、消弭分歧显得尤为重要。阿尔伯特 班杜拉(Albert Bandura)1认为,观点的形

2、成缘起于社会学习过程,尤其是亲历学习和示范学习是个体习得观念的重要路径。同时,由于个体经验的局限性,示范学习成为传递价值、思想和行为模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示范学习中,媒介则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只与环境的一小部分有直接接触,因此,他们对现实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受到替代经验的影响尤其是他们在大众传媒上看到的、听到的和读到的而未经直接经验的验证。”在卷帙浩繁的传播学效果研究中,媒介对于人们观点的影响已被多次证实。但是,这些研究主要以渠道或信源划分媒介,探索各类媒介对个体观点的影响机制。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的背景下,人们所处的媒介空间已不再是宏观上同质化的空间形态,而是高度自我

3、配置的个性化空间。通过移动互联网,人们得以与繁杂、多样的媒介相联结,形成媒介接触的多样性与异质化。媒介多样性究竟如何影响人们对议题的看法?这是亟待探讨的问题。与媒介的丰富多样相对的是,个人行为倾向与网络平台算法的合谋,可能导致人们信息获取路径的固化。人们时常以自身作为参考轴来衡量现实,乐于接收与自身信念相似的观点。而既有的网络平台算法更多地顺应人们的行为惯性,基于用户兴趣与内容特征的相似度进行信息匹配,推荐给用户的信息往往与用户过去喜欢的内容具有相关性,从而导致回音室效应的产生。回音室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这一概念由凯斯桑斯坦(Cass R.Sunstein)在著作网络

4、共和国中提出,指人们在传播世界中偏向于听到他们自己所选择的、让自己舒服开心的内容,使得偏向性观点不断加强而形成的封闭信息环境2。网络时代,公众接触多元化、异质化媒介的机会不断扩大,但是回音室效应的影响似乎也在加强。那么媒介多样性与回音室效应之间有何关系?媒介多样性、回音室效应又如何影响公众对议题的看法?为探讨上述问题,文章采用问卷调研的实证研共识与分歧:网络时代的媒介多样性、回音室效应与议题认同苗 勃摘 要 选取新冠疫情中与政府相关的 6 个典型议题,采用问卷调研法,探索媒介多样性、回音室效应和议题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媒介多样性、回音室效应对政府议题认同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媒介多样性也通

5、过回音室效应间接影响政府议题认同度,媒介多样性程度越高,则回音室效应越弱,公众对政府议题的认同度也越低。研究发现,对境内官方媒体信源、境内市场化媒体信源和境内自媒体信源均保持较高的接触频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回音室效应,又保持公众对政府议题的较高认同度。关键词 新冠疫情;媒介接触;媒介组合;回音室效应;认同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3)336-0074-05科技传播75技术创新究方法,并以新冠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为背景,选取其中出现的6个典型议题,探索媒介多样性、回音室效应与议题认同之间的关系。1 研究假设目前,较少有研究探索媒介多样性与议题认

6、同度之间的关系,即有研究主要以渠道或信源划分媒介,探讨不同媒介类型对议题认同的影响。譬如,有研究发现,官方信源接触与非官方信源接触对公众的议题认同度具有相反作用。官方信息接触越多的公众,越倾向于认同政府议题。而非官方信息接触越多,则对现政权的支持度越低3。这种相反的影响可能是因为非官方媒体提供了和官方媒体有差异的信息,官方媒体以正面宣传为主,使得经常使用官方媒体的公众更支持官方意识形态;而非官方媒体由于盈利目的,传播的内容中不乏负面信息4,使得非官方媒介接触对中国公众政府认知产生负面影响。不同类别的媒介接触显著影响议题认同度,笔者由此假设,不同多样性程度的媒介接触也可能影响议题认同度,由此,提

7、出 H1:H1:媒介多样性显著影响公众议题认同度。在回音室效应对议题认同度的影响上,有学者认为,用户长期处在同质化的信息环境中,接触不到异质化信息,容易造成排他性,使得认知偏向极化5。王慧芳6也认为,在回音室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形成封闭状态,很容易导致思维模式固化,对议题的认知也容易极端化。实证研究也发现,回音室效应显著影响公众的议题认同7。由此,提出 H2:H2:回音室效应显著影响公众议题认同度。另外,实证研究也发现,媒介多样性显著弱化了回音室效应的影响8。文章认为,随着媒介多样性的扩展,个人更有可能接触不同的观点,进而促使个人思考自己不认同的观点,并修正原有认知框架,即回音室效应可能成为媒

8、介多样性影响议题认同度的中介变量。由此,提出 H3:H3:回音室效应在媒介多样性与议题认同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整体的研究架构如图 1 所示。图1 议题认同度影响因素假设2 研究方法文章采用问卷调研法,于2020年11月13日-11月 17 日在问卷网调研平台发放问卷,并采取以下步骤保证问卷样本代表性:第一,在问卷网的样本数据库中进行配额抽样,根据武汉市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和全国城市人口学历结构进行配额抽样,配额比例测算所依据的资料主要为2018 武汉统计年鉴和201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第二,根据抽样配额,在每种配额范围内,通过问卷网样本数据库随机发放问卷以确保样本代表性。样本构成

9、如下:性别:男性 400 人,占比 50%;女性 400 人,占比 50%。年龄:18 25 岁 104 人,占比 13%;26 35岁 216 人,占 比 27%;36 45 岁 160 人,占 比20%;46 55 岁 192 人,占比 24%;大于 55 岁 128人,占比 16%。教育背景:小学以下 16 人,占比 2%;小学毕业 88 人,占比 11%;初中毕业 256 人,占比 32%;高中、中专、技校、职高毕业 192 人,占比 24%;大学专科毕业 112 人,占比 14%;大学本科毕业112 人,占比 14%;硕士研究生毕业及以上 24 人,占比 3%。3 变量测量3.1 媒

10、介多样性在媒介多样性变量的测量上,文章借鉴伊丽莎白杜布瓦(Elizabeth Dubois)的测量方式7,以媒介信源的接触频率间接测算多样性。媒介信源类型包括境内官方信源、境内市场化媒体信源、境内自媒体信源和境外信源。3.2 回音室效应为测量回音室效应,文章借鉴伊丽莎白杜布瓦等开发的“回音室效应”量表7,具体测量项目包括:“新冠疫情中,您阅读不同意观点的频率”“新冠疫情中,您接触不熟悉信源和观点的频率”以及“新冠疫情中,您改变原有观点的频率”。量表得分越高,则回音室效应越弱。在统计分析时,将量表得分反向计算后得出回音室效应的强度。Cronbachs=0.661。3.3 议题认同度文章选取的 6

11、 个典型议题均与新冠疫情中的政府表现相关。这主要是因为在重大公共事件中,政府往往是危机管理的核心主体,特别是对采取政府主导发展战略而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中国而言,其功能性地位更为凸显9。公众对政府议题的认同感也有助于凝聚各级社会力量,更好地实现政府权能。文章通过资料收集,基于新闻网站、微信微20238(上)科技传播76技术创新博等网络平台整理出新冠疫情期间关注度较高的 6个政府议题。通过 Likert 五级量表“非常不赞同(赋值为 1)-非常赞同(赋值为 5)”测量被访者对各个议题的认同度,议题列表情况如表 1 所示。Cronbachs=0.611。表1 议题列表题项内容议题1中国设路障封村、封

12、镇是必须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 议题2中国疾控中心(即CDC)在新冠疫情防控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议题3中国政府控制住疫情,实现GDP正增长,反映了中国的优越性 议题4中国政府会积极回应民众“问责”新冠疫情中相关责任人的声音议题5国家监委调查组所发布的关于涉及李文亮医生有关情况调查的通报很好地回应了群众关心的问题 议题6在疫情防控上其他国家应该“抄中国的作业”4 数据分析文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 Bootstrap 中介效应检验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实证检验结果见表 2 和表 3。表2 政府议题认同度影响因素分析回音室效应模型议题认同度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误非标准化系数标准误控制变量性别(0=男,

13、1=女)0.111*0.046-0.117*0.032年龄-0.0310.0210.036*0.015受教育程度-0.0070.020.0140.014调整R方0.0030.014媒介接触媒介多样性-0.353*0.0450.133*0.032调整R方增加0.070.008回音室效应回音室效应0.129*0.024调整R方增加0.033调整R方合计7.3%5.5%F值16.63210.257Sig值*注:*、*分别表示在0.05、0.01水平上显著。以议题认同度作为因变量,如图 2 所示,影响因素包括:1)媒介多样性显著正向影响政府议题认同度(=0.133,p 0.01),故 H1 成立。2)

14、回音室效应显著正向影响政府议题认同度(=0.129,p 0.01),故 H2 成立。回音室效应也是影响政府议题认同度的重要因素,调整 R 方增加值为 0.033。3)在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性别(=-0.117,p 0.01)显著负向影响政府议题认同度;年龄(=0.036,p 0.05)则显著正向影响政府议题认同度。以回音室效应作为因变量,影响因素包括:1)媒介多样性显著负向影响回音室效应(=-0.353,p 0.01)。2)在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性别(=0.111,p 0.05)显著正向影响回音室效应。图2 议题认同度影响因素验证Bootstrap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媒介多样性(LLCI=

15、-0.075 1,ULCI=-0.019 6,p 0.01)通过回音室效应的中介效应影响议题认同度。媒介多样性程度越高,则回音室效应的影响越弱,进而削弱了公众对政府议题的认同度。间接效应贡献率为 34.32%(表 3),故 H3 成立。表3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影响路径总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间接效应贡献率媒介多样性回音室效应议题认同度.075 8*.115 4*-.039 6*34.32%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假设检验结果如表 4 所示。表4 假设检验结果研究假设检验结果H1:媒介多样性显著影响公众议题认同度支持H2:回音室效应显著影响公众议题认同度支持H3:回音室效应在媒介多样性与议题认同度的关系中

16、起中介作用支持5 媒介多样性组合探索根据研究结果:一方面,媒介多样性程度降低,可以加强回音室效应的影响,进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科技传播77技术创新议题的认同度,有利于维持社会凝聚力;另一方面,回音室效应也有许多负面影响,学者认为回音室效应可能导致信息获取的窄化和封闭,使受众观点趋于极化,降低社会黏性,甚至造成社会撕裂,对个人、社会和国家而言都是弊大于利10-11。那么,怎样的媒介多样性组合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回音室效应,又能维持公众对政府议题的认同度呢?为回答该问题,文章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5.1 聚类分析过程首先,采用 K-均值聚类法,以回音室效应(min=0.33,max=4)和

17、议 题 认 同 度(min=2.33,max=5)两个变量为基准进行聚类分析,最大迭代次数设置为 100,得出聚类结果如表 5 所示。表5 聚类分析结果类别1(均值)类别2(均值)类别3(均值)回音室效应(min=0.33,max=4)2.172.691.50议题认同度(min=2.33,max=5)3.544.434.28为验证聚类结果是否合理,文章计算聚类轮廓值,该值在-1 至 1 之间,大于 0 表明案例分类效果较好。如表 6 所示,各个类别的轮廓平均值都大于 0,最小值也没有明显低于 0,说明聚类效果较好。表6 聚类轮廓统计个案计数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类别1165.251-.042.49

18、9类别2305.509.051.664类别3330.369.013.588总计800.398-.042.664根据聚类分析结果,被访者可以分为以下 3 类:类别 1(回音室效应均值 2.17,议题认同度均值 3.54)被访者受中等程度回音室效应的影响,对政府议题认同度较低。类别 2(回音室效应均值 2.69,议题认同度均值 4.43)被访者受较高程度回音室效应的影响,对政府议题认同度最高。类别 3(回音室效应均值 1.5,议题认同度均值4.28)被访者受回音室效应的影响较小,对政府议题认同度也较高。类别 3 的被访者即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回音室效应的负面影响,同时又维持了对政府议题的较高认可度,

19、他们的媒介多样性组合是文章探讨的主要内容。5.2 媒介多样性组合以聚类结果作为自变量,以各类信源的媒介接触频率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结果如表 7 所示。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中的显著性 p 值均小于 0.01,认为方差齐同,可以进行方差分析。表7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境内官方媒体信源(min=0,max=4,均值2.9)境内市场媒体信源(min=0,max=4,均值2.09)境内自媒体信源(min=0,max=4,均值2.77)境外媒体信源(min=0,max=2.5,均值0.60)类别1:中等回音室效应较低政府议题认可度2.682.082.590.69类别2:高回音室效应最高政府议题认可

20、度2.931.852.620.44类别3:低回音室效应较高政府议题认可度2.992.323.000.70F值6.9416.1924.4114.63显著性.001.000.000.000由表 7 可看出,各类被访者对境外媒体信源的接触频率都很低。类别 1 被访者对境内官方信源的接触频率相对其他两类被访者较低,对境内市场化信源、自媒体信源的接触频率在中等程度。因为他们接触官方信息较少,因此更易对政府议题持不太认同的态度。类别 2 被访者对境内官方信源接触频率较高,对其他类型信源的接触频率则相对较低。因为他们的信息来源局限于官方信源,因此他们对政府议题认同度最高,但是也更容易受回音室效应的影响。类别

21、 3 被访者在保持对境内官方信源较高接触频率的基础上,对境内市场化信源、自媒体信源的接触频率相对其他两类被访者也处在较高水平,因此他们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回音室效应,又能对政府议题保持较高的认同度。总体来看,公众接触境内官方信源较少,容易导致他们不认同政府议题;而接触境内市场化媒体、自媒体信源较少则容易导致他们陷入回音室效20238(上)科技传播78技术创新应之中。只有对境内官方信源、境内市场化媒体信源和境内自媒体信源均有较高接触频率,可以既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回音室效应,又保持公众对政府议题的较高认同度。6 结论本文研究发现,媒介多样性、回音室效应对议题认同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回音室效应越强,对

22、政府议题认同度越高。同时,媒介多样性也会通过回音室效应的间接效应影响议题认同度。媒介多样性程度越高,则回音室效应的影响越弱,对新冠疫情中的政府议题认同度越低。对政府议题的高认同度在国家现代化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传统媒体掌握内容权力和渠道权力的时代,共识的建构更多依赖于精英与媒介的合谋,同质化的媒介环境天然有利于凝聚共识。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多元行动者发布海量碎片化、异质化信息,使得获取共识的难度陡增,认知分歧和话语撕裂的现象也层出不穷。阿尔蒙德(Gabriel Almond)和维巴(Sidney Verba)认为,民主政治制度中需要维持的一个平衡是:共识与分歧的平衡,即社会的差异必须是“

23、有限的多极化”12,即不能造成过深的分歧,又不能没有分歧。一方面,公众对政府议题的认知分歧不能过大,否则会有损于国家有序运行、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分歧之上需要培育共识,维护公众对政府议题的认同度,维护社会凝聚力。另一方面,一定程度的分歧和异见有助于保持社会整体的反思性水平,保持政府对民众需求的反应性。“一种公共性认识一旦达成,如果缺少反思,很容易陷入个体盲从和群体专制状态”10。我国社会建设也需要政府保持反应性,“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3。在增强公众对政府议题认同度这一点上,回音室效应有其积极作用。但回音室效应也可能导致个体与其他个体、群体与其

24、他群体之间的交流联结日益减少,降低社会整体的反思性水平。为在共识与分歧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文章研究发现,在保持公众对境内官方信源较高接触频率的基础上,对境内市场化信源、境内自媒体信源也保持较高的接触频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回音室效应,同时保证公众对政府议题的认同度,避免过度破坏社会共识。参考文献1阿尔伯特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73.2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马得勇,张志原.公共舆论的同质化及其心理根源基于网民调查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25、7(4):174-190,195.4ZHU J,LU J,SHI T.When grapevine news meets mass media:different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popular perceptions of government corruption in mainland china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3,46(8):920-946.5谢新洲,朱垚颖.短视频火爆背后的问题分析J.出版科学,2019,27(1):88-93.6王慧芳.信息茧房对微时代大学生信息阅读的负面影响J.出版

26、广角,2018(2):69-71.7丁汉青,苗勃,王军.行为与环境:新冠肺炎疫情议题认知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传播,2020(5):28-33.8DUBOIS E,Blank G.The echo chamber is overstated: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olitical interest and diverse mediaJ.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ociety,2018,21(5-6):729-745.9金太军.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失灵:内在机理与消解路径基于风险社会视域J.学术月刊,2011(9):5-13.10周传虎.“信息茧房”对凝聚社会共识的双重效应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83(23):130-133.11申楠.算法时代的信息茧房与信息公平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39-144.12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M.张明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359-360.13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