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浙江实践的多案例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89386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8.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浙江实践的多案例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浙江实践的多案例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浙江实践的多案例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8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 0 2 3 年第4 期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浙江实践的多案例研究口邱浩钧刘雪梅摘要:增强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不仅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还是对市场逻辑挑战农村基层治理秩序的有效回应。通过对浙江省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八个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式分析,梳理了内生发展与共同富裕之间的理论内涵互补关系,总结出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从资源遗乏到资源自我生成积累、从发展依靠外部到实现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内生发展以资源内生化为核心动力,通过内生资源的赋能和定价形成内外资源的整合积累;以权益内生化为机制保障,通过乡土权益嵌入产权框架促成合理分配;以民生福证

2、内生化为根本要求,通过建立发展成果向农村生活品质的反馈机制,构建城乡要素流通、资源融合互补、村企共治共建的内生发展格局关键词:内生发展内生资源共同富裕城乡统筹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2 4 3(2 0 2 3)0 4-0 0 2 8-0 1 1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评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我国进人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命题。但是,当前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分配差距较大,乡村依然是实现共同富裕最大的短板。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学术界已经围绕乡村共同富裕的内涵目标和

3、路径选择开展深人研究。归纳而言,学者们认为,共同富裕的内涵由“富裕”和“共享”组成,收人水平、财产积累和公共服务决定了乡村整体福让水平,其根本动力来源于更平衡充分的高质量发展和更公平收稿日期:2 0 2 3-0 3-2 0作者:邱浩钧(1 994 一),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城市之美研究院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乡村治理和低碳城市;刘雪梅(1 990 一),通讯作者,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农产品国际贸易和贸易高质量发展。邮编:3 1 1 1 2 1*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2249989)、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4、(Z22JC083)以及余杭区社科课题(Yhsk23C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李实.共同富裕的目标和实现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2 0 2 1(1 1):4 一1 3.29O邱浩钧等与优化策略合的成果共享制度,其治理机制由党、政、市场、公司四类外来逻辑与宗族逻辑融合构成乡村治理体系,其实践进路包含脱贫补弱、产业增强、城乡拉平三个层面,最终通过优化三次分配分别形成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友爱社会,构成城乡统筹的发展格局。总之,既有研究分析了乡村共同富裕多层次、多维度的内涵,并揭示了不同乡村发展的主导逻辑因所处阶段和资源赋的不同而呈现出异质性。尽管如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当前围绕乡村共同富裕的研究更重视理

5、论的宏观性和普适性,而针对乡村在特定的主导逻辑下,如何与其他实践逻辑相互融合、协同的机制研究还有较大的深化空间。2021年,被党中央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改革任务的浙江省,是我国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强省,具有相对完善的城乡融合基础和要素流通市场,其乡村发展模式具有遵循市场逻辑为社会背景和主要动力的鲜明特征,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市场逻辑具有内在的逐利导向和分利秩序,资本下乡和项目下乡凭借强大的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源嵌人乡村治理,取代熟人社会、人情道德、村社理性等乡土逻辑,并形成以经济理性为主导的“利益治理”,从而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村庄内、生秩序失效、村民话语权下降、贫富差距居

6、高不下,产生了精英俘获、资本争利8、项目不合作、村民不动等治理困境。但是,浙江部分乡村的共同富裕实践有效疏解了市场利益和乡土秩序之间的张力,打造出了一批产业兴旺、村民积极、乡风文明并且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共富联合体,为研究市场逻辑推动的乡村共同富裕机制和路径提供了丰富素材。本文基于2 0 2 0 一2 0 2 2 年课题组在浙江省各地市长期开展的乡村振兴跟踪调研和社科赋能山区26县工作,从中述选出近年农户平均收入增长较快、农村集体经济增收较高、村庄知名度显著提升且社会关系和谐的8 个共同富裕典型村庄。通过多案例的实证分析,聚焦分析在市场逻辑为主导的共同富裕目标下,如何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如何

7、放大经济理性的能动性并制约其剥夺性,如何实现市场、乡土、治理等多元逻辑的统筹协调,为条件薄弱的乡村激发内生动力、集聚城乡资源、形成村庄合力、促成共同富裕提供借鉴。二、内生发展理论:乡村共同富裕的一个分析框架(一)内生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发展1975年,瑞典DagHammarskjald财团在联合国发表的“世界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内生发展”(e n d o g e n o u s d e v e l o p m e n t)概念,认为“发展只能从社会内部来推动”。2 0 世纪8 0 一9 0 年代,在工业化浪潮及环境污染造成社会问题的背景下,学者们在南欧和日本乡村的广泛实践中提出了内生发展理论,

8、使用自我中心、自力更生、生态友好、基层动员、地方认同等阐释内生发展的特征。随着全球城市化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和城乡对立,学者逐步认识到过度强调发展乡村主体地位而排斥与外界的资源流通过于理想化,应该重视乡村内部与外部、地方与超地方刘培林,钱,黄先海等.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J.管理世界,2 0 2 1(0 8):1 1 7 一1 2 9.徐凤增,袭威,徐月华.乡村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治理机制及其作用月项双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 0 2 1(1 2:1 3 4 1 5 1+1 9 6+2152.吕德文,锥珊.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政策体系及其实现路径J】.中州学刊,2 0 2 2(0

9、 1):8 3 一9 1.王玉海,李顺强,张琦.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战略: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0 6):1 0 7 一115.史清华,韦伟,魏霄云.共同富裕:浙江农家的努力与行动来自浙江观察点的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2 0 2 2(0 3):2 9 一4 3.李祖佩新代理人”:项目进村中的村治主体研究J.社会,2 0 1 6(0 3):1 6 7 一1 9 1.7陈亮,谢琦.乡村振兴过程中公共事务的“精英俘获”困境及自主型治理一一基于H省L县“组组通工程”的个案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 0 1 8(0 5):1 1 3 1 2 1.杨雪锋.

10、资本下乡:为农增利还是与农争利?基于浙江嵊州S村调查J.公共行政评论,2 0 1 7(0 2):6 7 8 4+1 9 4.崔盼盼.项目进村、不合作者与基层治理基于江苏省天生桥村的调查 J.中国农村观察,2 0 2 1(0 6):1 0 8 一1 1 9.杨锦秀,刘敏,尚凭等.如何破解乡村振兴的内外联动而“内”不动一一基于成都市蒲江县箭塔村的实践考察J.农业经济问题,2 0 2 3(03):5161.30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 0 2 3 年第4 期的整合,综合利用内生资源和外生资源,以城乡依存体的整合视角为地方增值增权国内对内生发展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阐释内生发展的政治学含义。内

11、生发展以资源、参与和认同为核心要素,其实现需基于发展选项的决定权、进程的控制权和利益的享有权的保障,三者共同形成以内生能力为主导的权力结构,推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和社会保障等事业的繁荣性发展。二是分析内生发展的动力机制。学者围绕资源配置、数字转型、本土知识、艺术创造?村庄动员等机制或环节,研究乡村内生动力的生成逻辑。三是本土化的实践策略。我国农村内生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城乡融合,要提升乡村内生水平以消化城市相关职能,以社会创新实现城乡要素和能力互补。可以说,上述研究为构建适应国情的乡村内生发展实践逻辑提供了理论指导。(二)内生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框架将内生发展理论引人乡村共同富裕中,存在着密

12、切的契合性与必要性。首先,内生发展理论以“资源的自我生成”为动力,揭示了外生资源的逐利导向下乡村实现内生驱动的致富路径。当前,对于我国大部分资源赋薄弱的村庄而言,资本下乡、企业投资、人才驻村等形式的外生资源,无疑都是稀缺的发展机遇。但在遵循利润导向的市场逻辑之下,只有具备特色资源和优厚条件的乡村才能获得资本的青,村级组织竞相“争资跑项”则进一步体现了对外生资源的招引存在激烈的零和竞争现象。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实现广大乡村整体、均衡地发展,在外生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内生发展成为资源贫乏型乡村唯一可能的驱动进路,也就提出了内生资源的自我生成的要求。其次,内生发展理论以“成果的分配共享”为机制,回应了外生

13、资源的分利秩序下如何保障乡土权利的问题。当前,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在各类资源的下沉与承接中出现“利益化”转型,乡村精英、乡土治理和利益治理构成了互嵌型的分利秩序?乡村发展中的资本无序谋利及资源隐性剥夺削弱了村民群体的主导权和享有权,并衍生出小镇地产、项目圈地、跑路烂尾等覆取短期利益的行为。而内生发展理论重视对本地主体的增权赋能,强调地方民众的自主参与、集体决策以及区域认同的构建,能够制约外部资源加入后占据过于强势地位,实现共富目标和分利秩序的弥合互补。最后,共同富裕以“效益的反哺转化”为要求,为内生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明确的目标。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共同富裕目标推动内生发展理论确立

14、城乡一体、内外统筹的本土化理论框架,构建出适应国情乡情的发展路径和多维度的测量体系,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融合互嵌实现互动与制衡。从上述的资源内生、分配优化、效益反哺出发,可以归纳出共同富裕背景下内生发展的三个层次:资源内生化是发展路径的核心动力,权益内生化是发展过程的机制保障,民生福证内生化是发展目标的根本要求(参见图1)。三者共同构成了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和方法路径,能够有效推动条件薄弱的乡村整合资源、提升收入、改善民生,形成村级组织、企业、村民共建共治、共享共富的新发展格局Christopher Ray.Endogenous socio-economic develop

15、ment in the European union-issues of evaluation 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0(04):447458.Bosworth G,Annibal I,Carroll T,et al.Empowering Local Action through Neo-Endogenous Development:The Case of LEADER in EnglandJ.Sociologia Ruralis,2016,56(03):427449.张文明,章志敏.资源参与认同: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 J.社会科学,2 0 1

16、 8(1 1):7 5 一8 5.檀学文.贫困村的内生发展研究皖北辛村精准扶贫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 0 1 8(1 1):4 8 6 3.江剑平,葛晨晓,朱雪纯.新时代以增强农村内生发展能力为核心的乡村振兴逻辑J.财经科学,2 0 2 0(0 9):5 0 一6 3.沈费伟.数字乡村的内生发展模式:实践逻辑、运作机理与优化策略J.电子政务,2 0 2 1(1 0):5 7 一6 7.赵光勇.乡村振兴要激活乡村社会的内生资源一一“米提斯 知识与认识论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 0 1 8(0 5):6 3 6 9+1 5 8.张丙宣,王怡宁.转化与回馈:艺术催化乡村共同富裕的实践机制研究J

17、.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 0 2 2(0 6):3 6 一4 3.9马荟,庞欣,奚云霄等.熟人社会、村庄动员与内源式发展一一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 J.中国农村观察,2 0 2 0(0 3):2 8 一4 1.闫宇,汪江华,张玉坤.新内生式发展理论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与拓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 0 2 1(0 7):1 9 一2 3.徐宗阳.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基于华北地区一个公司型农场的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 0 1 6(0 5):6 3 一8 7+2 4 3.12王浩瑜,孙君“乡土一利益”互嵌型村庄治理模式一基于鲁西南小官庄村的个案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 0 2 2(0 6):2 3

18、 一3 7.一31O邱浩钧等共富裕目标下乡村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稀缺性内生资料内生资源资源内生化反馈定价进一步带动和激活整合资源积累外生资源明晰分配格局乡土权益嵌入城乡统筹权利产权框架区域协调内生化优化选代韧性提升共同富裕相互促成协同治理互惠关系民生福证就业帮扶社会救助公共服务内生化图1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三、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一)资源内生化是核心路径资源内生化,是指内生资源的增长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结果,外生资源应起到支持互补的作用,通过内生资源和外生资源的内生化实现内外资源的同频共振。内生资源的内生化要求驱动发展的初始动力和资源积淀来自乡村本

19、身,将乡村中原本不具备流通价值的内生资料转化为可交易、可流动的资产,完成乡村的自我积累。外生资源的内生化要求外部的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资料投人乡村后,形成内外均势的权力结构和反馈机制,并通过为村民群体赠能赋权,形成能够引导外部资源有序介人的本土力量,使乡村获得创新送代和长期发展的动能。1.内生资源的识别和赋能内生资源的形成是对资料赋予价值以生成资源的过程,分为识别和赋能两个环节。识别是将乡村中碎片化的内生资料进行收集和提炼,赋能是通过提升稀缺性将资料转化为具有市场需求和流通价值的资源。不同乡村根据自身赋条件的不同,需要重点识别和赋能的资料也不尽相同,需要细致分析不同资料的特征特性、赋能成本和

20、潜在价值。首先,内生资料具有异质性,可划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前者为整合程度高、可识别性强、社会影响显著的资料,例如乡村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产业产品、服务配套等;后者往往表现为碎片化、依赖于个体能动性、整合成本高,例如废弃物资、村民才能、社会认同、外部乡贤资源等。资源匮乏的乡村往往表现为显性内生资料不足,即在区位、生态、文化、配套等层面基础薄弱,更需要挖掘隐性内生资料形成初始积累其次,内生资料的价值具有送代性。资料的潜在价值由赋能后生成的内生资源是否满足市场需求决定。随着城乡融合的深化,城乡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乡土劳动的追忆创造了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需求的演化和迭代导致乡村中诸多原

21、本被忽视的内生资料获得了新价值,且处于不断累加、升级的过程中,同时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大幅加快了新价值的群体认同和传播效率,识别资料价值必须灵敏地捕捉社会需求和消费趋势再次,内生资料的赋能需要赋予稀缺性。在市场逻辑的主导下,资料的稀缺性由城乡融合背景下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城市消费需求所决定。稀缺性是内生资料转化为内生资源的关键要素,具体可分为品质稀缺性、内容稀缺性和区域稀缺性。品质稀缺是指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具有比较优势,例如优美的袁宇阳,张文明.乡村内生发展视角下资源的内涵及其应用 J.世界农业,2 0 2 0(0 6):1 0 一1 7.赵秋倩,王进,夏显力.资源贫乏型乡村如何实现内生发展基于西部地区

22、D村的乡建之路J】.农业经济问题,2 0 2 1(0 9):5 8 一6 7.32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 0 2 3 年第4 期山水风光和良好的服务配套。内容稀缺指具有独特的种类和业态,例如独特的乡土文化或供应有限的文旅设施。区域稀缺是在特定交通时间内通达性和便捷性的优势,交通形式和往返时间决定了不同的消费类型和消费人群。在实践路径上,乡村首先需要深人挖掘和识别显性和隐性内生资料或资源,并根据城乡新需求、新价值判断内生资料的发展潜力,并在品质、内容、区域等维度提升稀缺性和竞争力,最终将内生资料赋能转变为内生资源,实现乡村资源的初始集聚和内生积累。例如,农村中的农业生产和配套设施是极易被忽视的内

23、生资料,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并保留部分功能的条件下,可改造为具有兼具观赏性和互动性的休闲设施。杭州市富阳区湖源乡龙鳞坝原本为一条普通的生态堰坝,是典型的“隐性”内生资料。随着环杭州亲子游的兴起,湖源乡抓住新需求,出资2 0 0万元改建坝体,打造出错落有致的弧形瀑布景观。龙鳞坝成为杭州向西1.5 小时车程内去“绿水青山”中安全地戏水、游泳、消暑的绝佳去处,在品质、内容和区域上都具备稀缺性和竞争力。通过龙鳞坝的“爆火”,原本几乎没有旅游产业的湖源乡2 0 2 0 年共接待游客近1 0 0 万人次,农家乐和民宿等单季度撬动2 0 0 0 万营收,平均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1 8万元以上,并带动大量村民从事

24、餐饮和住宿业,显著提升了村民收人水平2.外生资源的整合和反馈在积累内生资源后,乡村需要招引与自身慕赋互补匹配的外生资源,通过整合外生资源获取资金、技术、品牌等生产要素,使其产品和服务的稀缺性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不断生成的成果和效益不仅会激励村民投入更多的内生资源,而且能吸引在外乡贤和外出务工村民回乡创业就业,由此构建外生资源激活内生资源的正向反馈。在发展成熟阶段,内生资源的价值选代性迫使乡村必须通过反馈机制持续补充新的内生资源,以此适应城乡市场变化。外生资源的整合和反馈分为三个环节。首先,需要对内生资源进行内部定价,在内生资源集中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规范化交易,将分散的内生资源转化为多层次

25、、差异化的价值化股权提升村民财产性增收,并依靠乡村内部的熟人社会和村社理性化解内部矛盾,内部定价能有效降低与原子式村民沟通的高交易成本。其次,由村级组织与投资方进行资源二次定价,就内生资源转化为经营主体的股权、债券进行平等谈判,形成清晰的产权框架和分配结构,并落实到合股办企、运营管理、资产租赁、文化共建、客流与品牌共享等多形式的合作形式中。再次,需要推进权利内生化和民生福补内生化形成反馈机制的闭环,平稳而持续地生成内生资源、引人外来资本、提升社会服务,保持内外资源的平衡均势以维护村民的话语权和主导性,形成共同富裕的价值化增值。例如,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上田村开展村落保护和有机更新,整合出“村落一

26、梯田一山水”的优美风光。2 0 1 8 年上田村启动原乡上田”项目,营造联合乡村生活、生态农耕、教育研学、演绎娱乐的沉浸式古村体验。上田村内部组建了生态农业、乡村文旅等专业合作社,将全村分散的土地经营权、房屋使用权、林权并进行整合盘活和内部定价,随后由合作社对接有意向的专业运营公司谈判二次定价,形成“农民人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红模式。目前,上田村以房屋使用权、土地经营权人股的农户,每年可分别享受3 元/平方米和3 5 0 元/亩的保底收益;以货币资金入股的农户享受年化2.5%保底收益,并按所占股权比例享受红利分配。2 0 2 0 年“原乡上田”接待各类游客2 万余人次,实现营业收人20

27、0余万元,村集体获得分红1 2.5 万元。(二)权利内生化是机制保障权利内生化要求发展过程中多元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相对应,贡献和利益相匹配,风险和回报相协调,实现地方民众和乡土组织嵌人内生发展过程。权利内生化要依托产权框架形成激励机制,通过协同治理构建管理体制,深化互惠关系提升协作效能,形成发展靠乡村、发展为乡村、发展由乡村共享的格局。1.产权框架激发致富动能内生资源的权属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必须将其界定为清晰的产权或股权才能保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建立权益明晰、成员清晰、权能完整的产权制度是权利内生化的根本基础。产权框架的建立与温铁军,崔芳邻,陈璐等.乡村振兴战略下空间重构的“原初交易成本”与

28、村社理性-以湖北省马岭村为例J.学术研究,2 0 2 0(1 1):6874+2+177.33邱浩钧等: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外生资源整合是协同并进的,其动力来源于乡村和企业对发展效益的收入及分配预期,其过程意味着外生资源代表的市场逻辑嵌人乡土逻辑后构建为内生发展的逻辑。产权框架的内容层面,资源内生化需要通过“乡土权益嵌人”的机制,保障乡村本土权益在内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份额。“乡土权益嵌人”产生于资源内生化过程中,内生资源的识别、赋能、整合、积累都紧密依附于村庄整体、村民群体或村民个体。因此,资源的产权、使用权或非正式的主导权均被乡土权益所掌握,由此获得在利益分配博奔中的

29、本土话语权,最终在产权框架中通过各类资源和要素人股的形式保障乡土权益,从而确立合理的初次分配格局,将发展成果留在村庄、惠及村民。在产权框架的形式层面,框架可根据资源内生化的不同模式而调整。如果采取的是合股办企或项目驱动模式,一般由村集体通过项目融资、股权投资、委托经营等方式将内生资源的使用权、经营权整合“清产核资”后,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作价人股形成“合股联营”,使村集体和农民分别获得资产分红收人与财产性收人。而资产运营和文化共建模式往往采用租赁雇佣、利润分成、客流共享等更为简单的形式。例如,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东山村采取产权置换的方式,利用存量集体土地统一建造多层公寓进行农户安置,把回收的3

30、2 栋闲置农房进行修。3 2栋农房的土建及景观由村集体投资,形成了东山村的内生资源积累,并由村集体持有,以资产的形式人股精品民宿项目。村里与项目承包方采取“保底+分红”的合作模式,承包方需每年支付村集体保底100万元,同时对营收7 5 0 万元以上部分按每年20%分红。此外,东山村引人投资1.3 亿元的“星空小镇”生态探险项目,村集体以村庄生态环境作为人股资本,除了每亩1 5 0 0 元的土地租金外可额外获得8%的利润分成。内生资源入股和梯度分红的产权框架实现了“合作方运营越好、村集体收人越高、老百姓增收越多”的良性循环。东山村的村集体收入由2 0 1 9 年的2 0 多万元上升至2 0 2

31、2 年近1 5 5 万元。2.协同治理优化分配结构乡村内生发展的难点,在于行动者存在着广泛的异质性利益关系和权利结构,需要基于协同治理强化各个子系统的能动性和兼容性,寻求实现各方利益和实现手段的统筹。乡村基层组织的协同治理能力决定了整合资源、聚拢民意、协商议价上的效能,使村民原子化的诉求在集体利益层面有效统一,进而强化内生资源的相对主导地位。协同治理通过党政引领、乡土奥论和村企互动嵌入乡村利益格局。首先,在权利内生化过程中,产权框架重点仍在于保障可界定、可执行资产的权益,而具有外部性、公共性的贡献若无法纳人框架,则会造成隐性剥夺并影响分配的公平性。因此,必须由村级组织牵头承担话事人和协调者角色

32、,构建一套包容市场逻辑和乡土逻辑的议事框架,评估并补偿“非标性”的投入和“公共性”的贡献,通过协同治理统筹各参与方的利益博奔和诉求,形成更加顾及公平的分配格局其次,随着协同治理的深化,村民群体关于分配收人的探讨与比较会塑造基于乡土逻辑的奥论机制。一方面,乡土奥论能够以统一的话语体系整合分散的村民个体利益,形成符合整体利益的村民共识,增强村庄与外生资源对话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乡土舆论的非正式性使之成为高效传达个体意见和看法的重要载体,正向舆论形成的推力有利于引导发展方向符合整体利益,负面舆论形成的阻力则形成了民主监督和软性约束,能够防止村治主体过度偏重利益治理而陷人“精英俘获”的困境。

33、再次,随着乡村内部力量的兴起,外生资源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已经动摇,乡村过于强烈的利益诉求和产权要求大幅提升了投资方的成本和风险,削弱了外生资源的参与意愿。对此,需要依靠协同治理完善村企深度互动和长效沟通机制,推动乡贤精英积极协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奔,并通过制定条例、合同、村规民约等正式制度以及由权威人物做出的许诺、应允等非正式制度,促使村企利益联结更加稳固。例如,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原本为采矿基地,在生态文明转型后,2 0 1 5 年村集体借助德清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人市改革,打造“中国钢琴小镇”众创园项目。由于土地要素牵涉大量且复方劲.内源性农村发展模式:实践探索、核心特征与反

34、思拓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8(0 1):2 4 一3 4.沙圭.奥论监督:作为乡村治理的民俗艺术一以陕西省H县“要歪官”活动为例 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 0 2 1(1 0):1 0 5 一1 1 0.34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 0 2 3 年第4 期杂的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东衡村两委主动承担了法规解读、政策引领和矛盾协调工作,通过协同治理和民主协商统筹各方诉求和利益,并主导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经济组织以推动项目开展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在村委的领导下,东衡村建立了乡贤参事会,发挥响应村民主体诉求、协商制定村规民约、监

35、督公共事务等作用,推动村民从被动参与到自主管理。截至2 0 2 2年底,众创园已经吸引了4 3 家钢琴制造及相关零配件企业入驻,2 0 2 1 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 1 7 5.4 1万元,村人均收人6 8 6 0 0 元。3.互惠关系增强乡土韧性乡村能否形成平等包容、共建共荣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内生发展的韧性。在遵循市场逻辑的分利秩序下,乡村和企业往往从“看得见的利益”开始合作,但是利益共享关系是最松散且脆弱的联结途径。而内生发展的实践本质上是村级组织、村民、企业共同参与的市场行为,必然面对经营风险和收益波动,在发展顺境需要各方抢抓机遇、扩大投资,在发展困境需要各方协力支撑、共渡难关,利益主

36、体间关系联结的强度和韧性决定了发展的可持续性。村民和企业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在“互惠机制”之上的深层次情感性互动。从村民群体的角度来看,外生资源进人后能否惠及个体利益是形成自主参与和区域认同的根本动力。村民在资源内生化的过程中确立投入及回报的预期,在产权框架中保障发展利益的享有份额,在协同治理下积极参与增进理解,在民生福证内生化中加强发展成果的认同,最终形成利益的、情感的、理念的互惠。这样,互惠关系既是权利内生化的环节,也是权利内生化的结果。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邻里和睦、村企和谐、富有人情味的互惠关系,天然就是具备极强稀缺性的隐性内生资源。由互惠关系形成的情感涉入和身份认同,不仅是村企双方实践中交

37、流互动、思路纠偏、激发创新的重要动机,并且能够起到降低沟通成本、节约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显著作用。企业为了培育互惠关系而主动适应乡土特色或让渡部分利益,成了基于综合利益考量下的最优选择,并最终呈现出市场逻辑和乡土逻辑的互补重塑以及“企业家精神”与“慈善家精神”的有机融合。例如,杭州市淳安县文昌镇东树坑村于2 0 1 9 年招引运营公司驻村发展康养度假产业,村民自费将全村近2 0 0 间闲置农房房间改造后由公司统一管理出租,公司根据品质高低返还3 0 5 0 元/晚的收益。而且,在与村民深度协商后,考虑到村民常常需提供接待、便餐等额外服务,另外向每户提供6 0 0 一1 1 0 0元的保底

38、月租。此外,考虑到村委在村庄形象、公共卫生、基建更新上的成本,公司每月向村集体缴纳70元/间的管理服务费,并租赁村集体所属的3 幢闲置房屋作为文旅配套。2 0 2 0 年,参与租赁的农户家庭平均增收近2 万元,许多村民自发成为维护乡村秩序和卫生的志愿者,东树坑村和谐的乡土关系也成为许多候鸟式旅客定期常住的重要原因。随后两年,即便受疫情严重影响,公司仍然坚持支付保底月租,与村民形成了相互支持、共谋出路的深厚感情。村民在村委的协调下自愿降低每月保底租金,帮助企业度过困难时期(三)民生福社内生化是根本要求增进民生福让是共同富裕的核心目标。在新发展阶段,提升乡村民生福让的关键在于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39、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民生福补的内生化要求发展成果具有整体性、惠普性和共享性,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根本动力。另一方面,要求通过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育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短期层面帮助村民增收降本、开源节流,激发农村“内循环”消费动力拉动经济发展,长期层面推动农村人力资本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促进乡村共同富裕实现的逻辑链。民生福内生化以发展成果的再分配、三次分配机制为载体。内生发展系统中,资源内生化形成的总体收益决定了分配的规模和质量,权利内生化决定了参与主体之间分配的比例和格局,民生福证内生化决定了再分配、三次分配的方向和手段。而内生发展由于“乡土权益嵌人”机

40、制,在产权框架建立阶段就能够将代表全体村民的利益嵌人到村集体或村民的权益份额中,实现在初次分配中提前规划再分配、三次分配的需求,这部分初次分配中“预留蒋国河,江小玲.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下乡与村企关系:互惠难题与合作困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 0 2 2(0 1):1 1 1 一1 2 4.吕鹏,刘学.企业项目制与生产型治理的实践一基于两家企业扶贫案例的调研 J.中国社会科学,2 0 2 1(1 0):1 2 6 一1 4 4+2 0 7.3李实,杨一心.面向共同富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逻辑与路径选择 J.中国工业经济,2 0 2 2(0 2):2 7 一4 135O邱浩钧等:共同富裕目标

41、下乡村内生发展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的蛋糕”有效缓解了进一步分配的内容不明和来源不足的问题。在推进民生福让内生化的实践层面,需要加强党政引领,明确政府承担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责任,以乡村公共服务的供需有效衔接为导向有效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同时,要发挥乡土逻辑在道德荣誉、人情伦理方面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进一步参与募集、捐赠、志愿等三次分配。1.就业帮扶促进共富带动内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动态的过程,必然会出现先富和后富、参与和观望、积极和被动的群体区分。为提升发展机会的公平性和发展资源的公平性,必须建立健全先富带后富的帮扶机制,通过“高收人户拉动下的低收人户紧跟型”,对有劳动

42、能力和增收意愿的村民开展开发式帮扶,实现在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基础上,人人能够参与内生发展的过程。就业帮扶将受困群体转变为致富主体,能够为乡村提供新的内生资源,推动先富群体的事业壮大和村域经济的整体增长联动统筹例如,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2 0 1 9 年开启“艺术家驻村”行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带队人驻后与乡土农民碰撞、互动、融合,根据每一位村民的个性和技能给予针对性帮扶和培训,使村民充分发挥砌石、泥水、编制、木艺、裁缝、种植、墙绘等乡土技能,利用竹子、石头、猪食槽、缝纫机、旧轮胎等废弃物料,踊跃参与家乡的艺术化有机更新。艺术家导人的外生资源与村民在帮扶机制下不断生成的内生资源同频共

43、振,为葛家村打造出4 0 多个艺术空间、2 0 0 多个文创品,培育出1 3 0 名乡村建设艺术家。葛家村又将这种一户一品、精准帮扶的方法发展为“4+X”陪伴式创业模式,即一个家庭捆绑一位设计师、一位青年创业导师、一位运营官,并针对创业特定需求“X”引人导师,形成全民创意、全村创业的共富氛围。2.社会救助完善兜底保障在市场逻辑主导的内生发展进程中,资源内生化和权利内生化呈现“马太效应”,即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往往是年富力强、经济宽裕的村民,而经济薄弱、老弱病残的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因内部竞争而被边缘化,部分甚至缺乏参与的初始资本。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切实保障内生发展的成果享有权,而民生福补的内生化

44、则要求对劳动增收能力薄弱的村民强化社会救助,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加强养老服务和兜底保障,不断加强村民群体的获得感和安全感。例如,嘉兴平湖市自2 0 0 6 年起探索“飞地抱团”模式,即鼓励各村把零星的建设用地指标“飞”到平湖经开区建标准厂房,通过用地指标置换并折算资金入股,让村集体获得稳定分红。2 0 1 7 年后,“飞地抱团”已经发展为跨省市的山海协作,平湖市先后与青田、文成、龙泉、九寨沟等地共建飞地小微企业园。在此基础上,平湖市启动低收人家庭持股增收项目,通过家庭出一点、集体出一点、企业帮一点、结对扶一点、党员干部募一点、慈善捐一点、政府补一点”,帮助低收人家庭人股至由3 6 个村集体经济

45、组织和平湖经济开发区共同投资建设的智创园项目,每年获取1 0%的稳定收益。截至2 0 2 1 年底,持股低收人家庭共2 9 5 1 户,总帮扶股份股金1.7 7 亿元,户均年增收约5 4 0 0 元,为低收人家庭提供了有效的救助和保障。3.公共服务提升城乡统筹基本公共服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公共服务的普惠化有利于提高内生发展的可及性,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利于增强内生发展的公平性,公共服务的优质化有利于实现内生发展的高品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机会均等、确保社会公平、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村级组织收入提升后应尽快解决公共服务供需错配的结构性失衡,并逐步通过“基础设施社区化”补齐乡村的交通、

46、教育、医疗、文化、网络、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的短板,整体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和发展条件,为可持续的内生发展打好资源积累的基础例如,衢州市柯城区余东村打造了全省首个以农民画为主题的旅居型未来乡村。余东村以始于20世纪7 0 年代的农民画文化作为内生资源,与万事利集团、中国美院合作,开发出农民画工艺品、纺织品、文创衍生品8 0 余种,实现了由“种地卖画”向“卖文创、卖版权、卖风景、卖旅游”的转型发展。在此基础上,余东村开办常态化互联网课堂,补充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老年食堂引人“云点餐”,老人足不出户即可预约餐饮和送饭上门;智慧化村卫生室提供2 4 小时自助诊疗服务和慢病患者处方自陈浩,王皓月.农村公

47、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阐释与策略演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 0 2 2(1 0):1 8 3 一1 9 6.36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 0 2 3 年第4 期助续方,在全省率先实现非处方药的自助购药医保个账支付;村情通APP与浙里办信息联网化,实现大量个人和工商业务直接可在手机办理,通过数字化全面提升村庄公共服务品质,实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综上可见,不同乡村因为资源赋的异质性导致产权框架和生产关系呈现不同形式,同时利益主体不同的成本、收益和诉求影响了各自策略选择,进而构成差异化的乡村内生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演化路径(见表1)。但不管怎样,浙江乡村内生发展的实践均成立于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共

48、同富裕这一逻辑上,即资源内生化成立于城乡差异性需求,权利内生化成立于城乡区域经济的畅通循环,民生福让内生化成立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内生发展既是城乡区域协调的动力,也是城乡深度融合的结果。表1浙江乡村实践内生发展的同一逻辑和差异路径内生发展资源内生化权利内生化福利内生化实践逻辑内生资源资源整合模式产权框架协同治理重点举措生态环境杭州湖源乡客流共享收益分配民生议事堂农业配套设施生态环境村两委牵头丽水上田村内生资源人股股权村落古建筑合作社与企业对接运营管理村两委统筹规划杭州东山村闲置农房股权内生资源人股业态档次和范围集体经营性湖州东衡村内生资源人股股权乡贤参事会就业帮扶建设用地社会救助企业让利,村

49、民主动杭州东树坑村闲置房屋空间资产租赁租金公共服务维护卫生环境个人情怀宁波葛家村乡土经验和技能文化共建乡建艺术团社会责任嘉兴平湖市建设用地指标内生资源人股股权飞地抱团模式乡贤人才衢州余东村文化共建收益分配产业、商户联盟农户乡土技能四、共同富裕目标下实现乡村内生发展的优化策略基于内生发展实践逻辑的三个维度,现阶段乡村共富实践应从五个方面优化提升。深化隐性、显性内生资源的认知、评估和捕捉,激活土地、资本、乡贤等内生资源,可为乡村提供更多发展动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以增强产权框架的稳定性、透明性、规范性,保障乡土权益;公共服务的数字化不仅能够精准地将发展盈余用于为“办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同时能够

50、增进协同治理、提升村民获得感(一)深化内生资源认知城乡需求的差异和错配赋予了乡村内生资料的稀缺性,同时也意味着内生资源的开发依赖于敏锐的市场判断,以及对内生资料深入的价值识别。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的土地、物产、文化、政策等显性内生资源都已经实现较高程度的开发利用,而隐性内生资源由于难以整合、分散在个体、无明显市场价值等特性,其识别和激活还具有极大的空间。结合现阶段城乡需求和乡村实践,应重点挖掘六类具有潜在稀缺性的隐性内生资源,并进行针对性识别的多元化赋能,具体包括: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配套设施、农户乡土经验和技能、乡贤人才和返乡创业者、闲置房屋空间和老旧建筑、乡土关系和网络关系(见表2)。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