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绿色数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81219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绿色数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绿色数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绿色数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Food and Fermentation Science&Food and Fermentation Science&TechnologyTechnology收稿日期:2023-04-25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22-2024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ZJG2022-394);全国生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2018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XM2018019)作者简介:邓林(1977-),女,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引用格式:邓林,刘延岭,魏明英,等.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绿色数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J.食品与发酵科技,2023,59(5):157-

2、161.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绿色数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邓林,刘延岭,魏明英,王静霞,徐毅(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都江堰 611830)摘要:食品饮料产业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对高职食品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于2018年开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绿色数字化特色人才的培养,构建“培养学生熟悉掌握智能食品加工制造工艺技术和食品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融入绿色生产、数字化制造等内容。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成效良好。关键词:高职;食品生物技术;绿色数字化;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06X(2023)05-0157-0005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Green and Digital CurriculumSystem of Food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e the Food Biotechnology Major of Sichuan Technology andBusiness College as an ExampleDENG Lin,LIU Yanling,WEI Mingying,WANG Jingxia,XU Yi(Sic

4、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College,Dujiangyan Sichuan 611830,China)Abstract: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reen low carbon,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puts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food majors.The food biotechnology major ofSichuanTech

5、nologyandBusinessCollegebegantoinnovatethetrainingmodein2018toadapttothecultivation of green digital talents.The curriculum system of“cultivating student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technology of food intelligent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familiar with food related standards and goodprofessionalaccom

6、plishment”isconstructedtointegrategreenproduction,digitalmanufacturingandothercontents.After more than four years of practice,the results are good.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food biotechnology;green digital;curriculum systemdoi:10.3969/j.issn.1674-506X.2023.05-02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

7、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是如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我国的传统生产制造邓林等: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绿色数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3年第5期产业有巨大的绿色、数字化升级改造的需求。四川省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提出绿色食品的概念,如今有了较大的发展,产品涵盖初级农产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各类加工产品。尤其是近几年,全省的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总量规模稳步扩大,产业基础不断优化。四川省“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中明确提出:推动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1-3。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带来

8、的机遇与绿色发展、节能减排面临的压力同在1-2。以国家与四川省“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经济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和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为契机,基于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适应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再生、污染治理、综合利用和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等食品饮料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4。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在进行深入行业产业和职业教育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面对食品饮料产业发展新形势,对专业绿色数字化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与改革。1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现状调研1.1调研方式采用分发书面调查问卷、电话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30余家四川省及全国大中型的食品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目前食品饮料产业

9、发展现状并预测发展趋势。对国内特别是四川省有关高职院校食品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情况进行电话访谈、实地考察和文献调研。1.2调研结论由于发展绿色、数字化食品产业符合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多层次和高层次的需求,产业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快速高效高质量地推进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主体的食品工业向更深层次更高领域发展,以数字人力赋能食品企业,需要创新型、复合型的绿色数字化发展人才5-6。目前,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真正融入和体现绿色数字化发展理念,设置绿色、数字化相关课程的院校并不多。2绿色数字化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食品工业的发展要求,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目标调整

10、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绿色发展、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行业及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能够从事微生物培养、发酵控制、勾调与品评、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技术员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7。专业人才职业面向见表1。3绿色数字化人才培养规格3.1素质3.1.1素质要求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在素质方面的要求见图18。3.1.2学生达到目标时的表现会与相关人员沟通并商量设计、制作方向;理解与人协作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和谐;践行绿色生活,推进数字化生产;对自己有要求,按时

11、按量完成任务;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效率9。3.2知识3.2.1知识要求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熟练掌握与本专业从表1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绿色数字化人才职业面向Tab.1Career orientation of green digital talents majoring in food biotechnology项目所属专业大类所属专业类对应行业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职业类证书内容生物与化工大类生物技术类酒的制造,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其他食品制造,质检技术服务调味品及食品添加剂制作人员,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人员,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生物发酵工程技术人员微生物培养,发酵食品智能设备操

12、作,发酵食品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功能性食品新产品开发食品检验管理,食品合规管理158第59卷(总第237期)邓林等: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绿色数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了解相关产业文化,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汉语言文字、数据运用与数理统计、心理健康等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有机与无机化合物、化学分析、生物大分子、发酵微生物10、食品营养素与健康、发酵食品单元操作、典型机械设备工作原理、操作管理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11。3.2.2学生达到目标时的表现理解和掌握

13、食品行业常用的食品绿色数字化加工技术情况;知道各种食品绿色数字化加工技术的应用场合及注意事项;了解国内外食品绿色数字化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3.3能力3.3.1能力要求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专业信息技术能力。具有微生物菌种的选育能力,能够进行微生物发酵与微生物产品提取。具有发酵食品生产原料、半成品、产品的检验能力。能够对典型发酵食品生产设备进行选型、使用与维护12。能够根据发酵食品生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典型发酵食品的生产操作。能够发现、判断与处理发

14、酵食品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异常现象和事故。能够根据企业管理规范实施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3.3.2学生达到目标时的表现掌握食品生产中部分岗位和常用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根据所给产品条件,能够解决食品生产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能够给出具体的产品配方。4绿色数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由于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主,故构建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掌握智能食品加工制造工艺技术和食品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为目标,并顺应绿色数字化发展的要求,融入绿色生产、数字化制造等内容。课程体系以“绿色数字化食品生产技术”为引领,以绿色数字化食品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为范围,以食品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与

15、基层管理主要工作任务为依据进行构建。在整体安排上,以原料来源和产品作为主线,以典型产品生产作为载体,按照食品的生产链,从食品生产原辅材料、食品生产(加工)工艺技术、食品包装技术、食品杀菌(抑菌)技术、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基层管理等部分进行课程设置13-15。通过该课程体系的实施,学生在经过三年的理论和实践等教学环节学习后,可以逐步获得绿色数字化食品生产工艺技术、质量安全控制、生产设备操作等工作能力。5绿色数字化理念课程体系的实施5.1实施思路在传统食品生物技术课程体系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多种培养手段,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协作。在多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之下16,推

16、进创新型教学模式,运用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习者的参与度与创造力。如在绿色低碳素养形成的全过程实施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较好地实现素质培养目标(见图2)。图1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在素质方面的要求Fig.1Food biotechnology major graduates should be required in terms of quality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3.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3.具有公民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1.具

17、有高等职业技术人员必备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2.具有确切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听说与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3.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等素质。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2.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3.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劳动、爱岗敬业、知行合一;4.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5.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理解企业战略和适应企业文化,保守商业机密;6.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1.达到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健身与

18、卫生习惯;2.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3.对工作、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挫折和压力,能够进行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文化素质素质目标思政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1592023年第5期5.2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高绿色数字化食品领域教学水平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以“教师队伍与专业建设规划相匹配,教学团队与课程体系相匹配、教师发展与课程建设方向相匹配”的“三匹配”师资培养理念为引导,积极推进课程“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整体建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教师参与项目建设、课程开发与设计以及国内外的交流与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17。同时,聘请一线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兼职教师队

19、伍,形成专兼结合的课程师资团队。5.3探索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方面,采用探究式和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过程中,按照“理论讲解-示范操作-小组合作实践-项目考核”等环节开展教学。在实训教学方面,依托央财支持的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实施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同时,将真实操作与仿真模拟结合,充分利用仿真平台,学生既可熟悉绿色数字化食品生产设备,又可掌握食品绿色数字化生产制造技术,还可增强其对企业环保生产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期实现课程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5.4课程配套教材编写根据产业发展现状

20、和趋势,结合国内尤其是西部特色典型食品生产现状,组织骨干教师,聘请企业和科研院所相关工程师组成团队,编写绿色数字化食品生产制造、分析检测、质量管理等配套教材。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注意详略得当,既涵盖大部分绿色数字化食品加工技术,又重点突出西部地区特色典型产品的加工技术。同时响应国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号召,根据食品饮料产业转型发展,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融入整个教材建设。5.5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将课程实施与教师课题、学生技能大赛、毕业设计等相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针对在食品环保加工过程中绿色技术、工艺与材料不断创新和涌现,根据食品加工

21、“绿色数字”特征,鼓励学生调研,自主设计并实施食品加工工艺并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18。师生共同拓展深加工、精加工的产品发展之路,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6创新与思考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于2018年率先进行绿色数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三年一届完成的课程体系实施效果来看,学生反馈良好。但是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也在不断创新和思考。6.1师资团队的建设通过培训、研讨、校际交流等方式大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在课堂中积极融入跨媒介教学的多元教学方式。加强团队教师与企业教师间的紧密交流,组织教师通过对经典教材的学习,典型图2绿色理念课程实施思路Fig.2Impleme

22、ntation idea of green concept curriculum读书工程-必选环境保护生态治理书籍,如 寂静的春天专家讲坛-聚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低碳生活等学生社团-支持环保生态低碳等学生活动开展演讲比赛-以“两山理论”和“低碳生活”为主题科普基地-向在校生及社区中小学生普及绿色生产知识文化育人-低碳、绿色生活文化传播与内化师生绿色素养行为准则学生绿色素养考核体系与奖励方法管理育人-绿色低碳校园生活行为考核测评校园节能降耗考核体系与奖惩办法交通工具推广绿色能源逐步实现水电消耗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省级节能环保示范校厨余垃圾完全无害化处理示范校学校污水治理与循环利用校园“3A”级景

23、区标准建设环境育人-校园绿色生态教学环境潜移默化具有绿色、低碳生活素养160第59卷(总第237期)邓林等: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绿色数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食品案例的研读加强对于绿色食品产业当前发展趋势的认知和理解19。聘请校外专家参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带领团队教师组积极探索绿色数字化食品相关课程的前沿教学方法及有效实践方式,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提高。6.2课程信息化资源的建设食品生产加工、检测和管理等课程拥有数量丰厚的网络课程资源。在课程教学实施时,应当利用这一优势,精选并整合开放性线上课程资源,建立优质网络资源库,深度融合信息化平台教学,大力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同时,将课堂中的理论讲

24、授,实操演示,学生操作过程以视频形式记录留存,并汇合所需常用构成素材、优秀作品库、经典习题库及课堂外的拓展教学等资源,建立全面完善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大量而有效的资料与素材。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由授课教师团队和学生共同完成。这样,每一次课程结束后,资源库都会充实壮大,形成可持续发展。6.3课程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采用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进行食品类专业绿色数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施,比如采用案例讲解法和任务驱动法。在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中,授课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应用紧密结合,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讲授,并适当引入后续专业课知识融合进行教学。在实训环节中,将实践练习的课题设置与专业课内

25、容及专业特质紧密结合,设置后续易于实际投入运用的食品研发训练。让学生在虚拟工作环境中进行创作,锻炼自己的技能和创作能力20。通过这样的方法,将专业课的内容与基础课学习及实践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方法技能更好地衔接进专业课的学习之中,提高教学效果及课堂满意度。参考文献1 刘艳婷.绿色食品经济与可持续农业探讨 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18):237.2 刘颖,冉勇.绿色食品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绿色营销 J.食品工业,2020,41(7):359.3 乔亚男.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传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J.现代食品,2022,28(24):158-16

26、1.4 陈芳.绿色食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评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绿色营销 J.食品工业,2020,41(9):353.5 洪泽雄,莫玲宾,郭大捷.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的现状与难点分析 J.轻工科技,2020,36(8):34-35.6 陈迎迎.我国传统食品质量安全及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20.7 陈辅春.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的难点及建议分析 J.食品安全导刊,2020(12):39.8 许骥坤.绿色食品生产开发与利用 课程定位和育人功能思考 J.绿色科技,2020(11):233-235.9 李晓红,邱爽.高职绿色食品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J.食品安全导刊,2020

27、(27):32.10黄荣博,李闻洁,任毅晴,等.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 J.食品安全导刊,2020(21):2.11高小龙.论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J.现代食品,2019(12):45-47.12于兆明,韩斯瀚,侯二威.刍议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人才服务中高校的作用 J.现代经济信息,2015(20):486.13林惠珠,陈港能.食品包装产业的绿色低碳环保技术研究与应用 J.食品安全导刊,2020(18):14.14 贺伟强.高职“绿色食品生产”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农产品加工,2019(21):118-120.15何平,敬文,陈可凡.发展绿色食

28、品,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J.食品安全导刊,2020(15):8.16许骥坤.新农科背景下绿色食品生产开发与利用课程设计探讨 J.现代农业科技,2020(18):247252.17陈默.绿色分析测试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J.食品安全导刊,2020(18):135.18陈吉胜.绿色发展理念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J.继续教育研究,2017(1):73-75.19彭湘莲,付红军,李桃.绿色食品开发与利用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 J.教育教学论坛,2020(31):282-283.20郑晓杰,陈建强,胡霞.食品类专业在校生职业资格证书调查分析及建议 J.职业教育研究,2014(9):151-153.欢迎投稿 食品与发酵科技http: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