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2 经 验 区域治理 EXPERIENCE 高校网络空间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探析 朱艳丽 闽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摘要: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网络成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在两个大局背景下,高校网络空间思想引领面临较多挑战。防范化解网络空间风险,不仅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战略需要,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坚持底线思维,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科学思想工作方法,构建科学有效的网络空间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要因势而谋,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应势而动,构建风险管控机制;顺势而为,构建风险化解机制。关键词:高校;网络空间;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中图分类号:G
2、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3)28-0032-03 作者简介:朱艳丽,生于 1976 年,女,汉族,吉林榆树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基金项目:2022 年度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在高校实践研究”(编号 FJ2022XZB025);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中青年一般项目“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研究”(项目号:JAS2016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
3、遍使用,网络空间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更大、能级更高。高校作为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防范化解网络空间安全风险,推进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不仅是当前我国网络治理及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职责的应有之义。一、高校防范化解网络空间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网络空间安全事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关乎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因此,高校构建网络空间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对我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在网络空间的引领地位,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任务至关重要。(一)巩固社
4、会主义主流思想引领地位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2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互联网建设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高校人才汇聚,是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的重要场所和平台,亦是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开放的网络空间成为各种负面信息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最佳场所和传播载体,网络空间的思想意识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排挤主流思想和信息,干扰我国网络空间正能量传播和主流思想引领。高校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传播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主阵地,构建网络空间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维护网络安全是必然要求。(二)国家网络安全治
5、理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3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互联网在我国当前执政现实当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第 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显示,截至 2023 年 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10.79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 76.4%。其中,20-29 岁网民占比为 14.5%、30-39 岁网民占比为 20.3%、40-49 岁网民占比为 17.7%。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和教师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占了很大比例,他们的网络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对国家网络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我国在网络空间治理方面存在着诸如人们对网络空间风险认识不足、互联网
6、法律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网络空间信息审核筛选把关不够严格、网络舆论引导不够有力等短板,造成网络上存在着一些信息乱象,这就迫切需要高校构建网络空间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助力国家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三)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 我国高校是人才培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的主要场所,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价值信仰、理想信念、政治理念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影响巨大。由于大学生思想尚 33 经 验 区域治理 EXPERIENCE 不成熟,容易受到外在力量的影响,网络是最大变量之一,微信、微博、QQ、抖音等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及各种客户端、自媒体平台因快速、便捷、新颖等受到大学生的欢迎,网络空间中参差不齐的各种信息对
7、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重要影响。高校教师队伍中,80 后、90 后的青年教师已成为主力军,他们学历层次较高,对新思想新信息接受较快,很多人还有海外学习经历,最容易受到西方的社会思潮和多元政治的影响。有些青年教师对当前一些社会现象缺乏理性、辩证地分析,有时放大了负面信息,或者将这类信息传递给学生,这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树立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构建网络空间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抵制错误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二、高校网络空间思想引领面临的风险挑战 当前,我国网络空间正能量充沛,主流思想引领力强劲,网络理论阵地不断巩固。但因网络空间问题的
8、不确定性、复杂性和信息的难分辨性,导致高校网络空间主流思想引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风险挑战。(一)高校加强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挑战 在互联网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竞逐集中地的当下,网络空间存在着多种思想意识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现象。如“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西方宪政民主等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在网络空间冲击着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在高校网络空间的引领力。此外,我国部分高校存在着管网用网责任机制尚不完善,网络舆情预警及疏导机制不健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偏弱,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经典网络文化作品传播力度不够等问题现象,这些给高校加强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较大困难。(二)高
9、校网络空间主流舆论的话语权面临挑战 近年来,敌对势力通过网络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不断在高校争夺网络阵地、争夺青年。政治上,通过网络兜售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高校争夺网络空间主导权。学术思想上,以“学术交流”为掩饰对我国社会精英进行思想意识渗透,拉拢访问学者和知识分子传播西方价值观,在高校争夺网络空间话语权。文化领域,通过网络文化产品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企图让高校师生在愉快的享受中潜移默化接受他们的思想意识。这些对高校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带来极大挑战。(三)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种社会意识错综复杂,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用社
10、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多元价值观念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大学生是我国最大的网民群体之一,亦是高校网络空间思想意识冲突的重点对象。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以不同方式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又因为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大学生缺乏一定的政治辨别能力,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还缺乏清醒的判断和理性的思考,极易盲目跟风崇拜西方价值观,这给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极大冲击。三、高校构建网络空间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
11、没有现代化”“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4“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网络传播规律和网络安全及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深刻认识提出的思想工作方法,是指导高校构建网络空间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的重要法宝。(一)因势而谋,构建风险预警机制 因势而谋,即把握大局大势,结合实际,从全局角度谋划策略,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高校防范化解网络空间重大风险,重点在“防”,应强化预防意识,加强顶层设计,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及时预判,构建风险预警机制。1.建立健全高校网络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责任机制。高校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
12、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统筹各级党组织和各部门的网络安全工作,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多部门协调联动、共同参与的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总体格局;坚持政治统领,强化压力传导,压紧压实学校二级党委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的主体责任,确保党管互联网要求落到实处。2.构建常态化的高校网络空间风险监测机制。高校要站在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加强网络空间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的战略谋划。在国际战略上,主动参与构建网络空间共同体,按照“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4的要求,加强互联网国际交流互鉴,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国际网络空间的话语 34 经 验 区域治理 EXPERIENCE 权;在国内战略上,要
13、加强对网络空间各类信息动态及舆情的监测、分析研判。同时,加强协作,高校网络信息管理和宣传部门应该密切合作,协同调动多方力量加大对校园网络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要在提升信息搜索引擎技术和文本挖掘技术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实现对网络数据的准确提取、分析和走势预测,以便达到对高校网络安全风险实时收集、监测和研判,为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的决策依据。3.打造又红又专的网络安全工作队伍。高校需建立建强一支由党务干部、政工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信息技术人员、大学生党员骨干组成的网络工作队伍,加大对这支队伍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提升对高校网络风险监测、态势分析、环境研究和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
14、能力,分层分级开展网上思想价值引领和舆论引导工作,主动唱响网上主旋律,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二)应势而动,构建风险管控机制 应势而动,即随着网络风险情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对政策和措施作出动态调整,更加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高校防范化解网络空间重大风险,关键在“管”和“控”,要加强管理,构建风险管控机制。1.建立健全高校网络信息监管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网络信息管理责任体系,加强对网络信息监管的统筹谋划,制定出台系列网络平台管理规章制度,切实提高学校管网用网规范化水平。严格按照网络治理相关规定,对互联网使用、校园网上信息发布等,强化规范使用,严格过程监管。加强网络精神
15、文明建设,培育校园好网民,引导师生员工依法、理性、文明上网,构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2.构建高校网络空间风险防控体系。高校应主动与地方宣传、教育、网信、公安、通信等部门协同配合,形成跨系统、跨部门的信息联通和协调联动机制,构筑网络安全风险“防火墙”。此外,借助数字技术和现代信息手段,对涉及高校的网络空间信息及时整理、分析、研判,积极防范错误思想观点和有害信息传播、扩散,及时化解存在的安全风险。3.建立健全高校网络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出台关于网络安全维护、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成立高校网络安全风险应急处置领导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权责明确”的网络突发事件、
16、敏感舆情应对处置机制,牢牢掌握网络风险防范主导权。(三)顺势而为,构建风险化解机制 顺势而为,即遵循形势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判断,积极作为。高校防范化解网络空间重大风险,目标是“化解”,应加强网络“红色阵地”建设,用正能量引领校园网络主流思想。1.建设红色网络平台。高校需积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把校园网络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主流思想传播的坚强堡垒。应将校园网、“两微一端”等平台作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文化工作室、开发网络精品课程等,将校园主流网络平台建设成为深受师生喜爱、在师生中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空间和精神家园。2.传播红色专题内容。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17、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在网络平台建设特色鲜明的“红色党建”“红色文化”“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等专题专栏,开展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评选、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频展播等活动,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同。3.开发红色网络产品。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全过程,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网络文化建设。鼓励师生创作红色网络文化作品,以“一院一品”“一校多品”等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为重点,以重大节日和事件为契机,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研创一批主题鲜明、思想深刻的红色网络文化产品,通过主题网站、微信、微博等进行宣传和推广,巩固主流思想舆论在高校网络空间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概论M.人民出版社,2023.3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EB/OL.http:/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光明日报,2014-02-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