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1 期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改革的优化路径陈则飞(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教育部,福建 福州,350001)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各行各业都形成了稳中向好发展的新态势,基于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综合型人才,以满足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需求1。而教育评价作为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遵循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等原则,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加快改革的步伐,从而不断满足新时期高职院校和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动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一、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改革的必要性(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高职
2、院校的学生来说,其价值观尚未定型,心智仍处在发展阶段,比较缺乏自信心,如果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机械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灌输”给学生,就会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停滞不前,从而在步入社会后难以适应职场环境。而通过高职院校教育评价的改革,可将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等指标纳入其中,这样不但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还可以带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授课方式的优化,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其能够快速适应毕业后的就业需要。(二)优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新时期积极改革高职院校教育评价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养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
3、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积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场信念;二是要求教师不断夯实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专业领域实务技能等专业能力和素养,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三是教师要主动激发教学激情和热情,深入钻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四是积极构建和谐、友好、互助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引导和协调作用,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步和成长2。(三)实现校企“双元”育人的需要在此之前,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缺少全面、系统、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导致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同时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也因
4、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一些问题,影响到二者协同育人的效果3。对此,通过改革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有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使企业积极参与教学组织、准备、实施和评价过程,为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意见和建议,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社会资源,最终通过二者共同努力,可构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和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更好地实现校企“双元”育人的目标。(四)推动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受当前招生政策、教育理念和学生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文化课成绩不高、学习自主性不强,故如果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不够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容易导致人才输出质量不高的问题,还有可能影响到学
5、校的办学质量,长此以往便会使生源状况出现恶性循环。而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改革有利于学校正视自己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不断改善输入的生源质量,提高输出的人才培养质量,如此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可推动自身的持续发展。DOI:10.16681/ki.wcqe.202321045作者简介:陈则飞(1973),男,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继续教育。摘要: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效率和质量,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论述了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改革的优化路径,包括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评价
6、理念;丰富评价主体,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完善指标设计,更新教育评价标准;优化评价方法,提升评价准确程度;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教育评价质量;改进教师科研评价。关键词:教育评价;高职院校;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23)21-0187-04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1 期二、高职院校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了解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情况,可以发现其目前仍存在较大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评价理念更新滞后,不利于学生发展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仍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上,教育评价设计围绕“工具理性”这一理念而展开,与新时期所倡导的
7、“以生为本”理念相背离,即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以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作为教育评价的出发点,在教学实践评估中,以就业为导向,以资质证书和期末考核成绩为依据,围绕“职业人”这个片面的培养目标来设计教育评价指标4。这种具有单一性、片面性的评价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之间的关系,忽略了学生自我价值和自身利益的实现,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发展。(二)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教育教学以教师主导为主要模式,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同时在教育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教师单向评价,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过程,即使部分高职院校认
8、识到学生评价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受教师评价等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未能起到正向反馈的积极作用,导致高职院校教育评价主体单一化,难以起到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三)评价指标设计单一,评价遵循结果导向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指标设计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仍沿用传统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设计未能与时俱进,导致教育评价脱离了课程建设目标和方向,不但影响到其他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给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二是部分高职院校教育评价遵循结果导向,即在教育评价中采取终结性评价,忽略了教师对教学模式的调整和优化,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导
9、致评价结果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客观性5。(四)教师评价素养不高,评价结果导向不足当前,高职院校教育评价主要围绕教师评价展开,而教师评价过于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专业成长和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忽视学生品德、素养的发展6。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人才培养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而教师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参与者,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往往只能简单做出评价,难以将评价结果有效运用于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决策和引导学生能力发展等方面,导致评价结果难以充分发挥出导向作用,可见其评价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改革的优化路径基于高职院校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具体改革优化路径。(一)更新
10、教育观念,树立科学评价理念新时期,改革高职院校教育评价体系,首先要从理念层面入手,高职院校要积极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转变教育评价理念。高职院校要摒弃传统的管制型评价理念,即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的领导层通过制度、权利对师生进行约束,这种评价理念过于侧重对师生的硬性管理,形成的教育评价模式虽然具有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等特点,但同时也缺乏一定的人文关怀和教育温度,难以充分发挥出师生的主观能动性7。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变革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先进的服务型评价理念发挥师生及管理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在日常的人际交往和学习工作中,要注重情感
11、交流,以民主代替专制,以价值引导代替行政指令,以激励鼓励代替惩戒批评,从而消除人际隔阂。二是教育评价理念要突显出职业院校的特点。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现状,积极构建由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管理体制和学生“三成”教育等模块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时注重对学校社会贡献水平的评价、对教师实践性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从而切实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效果不佳的问题。(二)丰富评价主体,构建多元评价机制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育评价主体单一的问题,教育评价改革要从丰富评价主体出发,积极构建包括多元主体的评价机制。首先,教师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教育评价的重
12、要参与者,因此在教育评价中,教师不但要按照评价标准,对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还要通过评价主动学习他人的长处,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将优秀经验应用于自身教学过程。其次,高职院校在教育评价中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尊重学生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1 期在教育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评价自身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表现,并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再次,高职院校还要认识到企业参与教育评价的重要性。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具有突出的职业性倾向8。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吸纳合作企业的工作人员、实践指导教师参与教育评价,听取他们的评价意见,从而
13、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评价的客观性,进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后,高职院校还要主动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一方面,打破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界限,构建双证互通和一体化课程认证模式,使得同一层级的理论知识测试结果能够在不同院校之间实现互通、互认,从而切实提升学生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完善高职院校之间学分互认、学籍互转方式,切实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为各行各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其突出属性为职业性,因而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改革还要加强与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的联系,建立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促进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第三方评价引领高职教育不断发展9。(三
14、)完善指标设计,更新教育评价标准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不但能够为评价人员提供明确指向,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规范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是否“成才”,评价指标围绕专业标准而设计,而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培养的学生将来大多会从事实践性较强的操作类工作,用人单位更加关注其敬业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等综合品质,即侧重于学生是否“成人”。因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标准,不但要关注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还要将思维的养成、主动建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纳入评价标准。具体而言,一方面,积极完善并优化原有的
15、教育评价标准。高职院校要本着“成才”与“成人”并重的原则,根据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标准,使评价标准能够符合职业教育评价理念和教育特点,从而为具体的教育评价活动指明方向和路径。另一方面,在教育评价标准中,还要适当增加有关“内涵式发展”和“双高”计划的内容。高职院校要定期组织本校教育评价人员和一线教师认真研读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现有教育评价标准中存在的不足与缺失的内容,同时对“内涵式发展”在教育评价标准中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为教育评价提供明确指导10。(四)优化评价方法,提升评价准确程度一是定量评价结合定性评价。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涉及很多
16、因素,如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劳动价值观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难以直接将其通过定量的方式数据化11。因此,在优化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方法时,就要采取定量评价结合定性评价的方式,除了分数和等级,教师还应仔细观察并分析评价对象平时的能力和表现,在此基础上做出定性的价值判断,用具有代表性的事实进行客观描述,从而保障教育评价的整体性。二是结果评价结合过程评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评价的规律的认识程度逐渐加深,因此新时期教育评价要采取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能力和素养发展的全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非智力心理因素的评价,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发
17、展变化情况,从而保障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三是质量评价结合条件评价。优化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方式,不但要关注对学生发展的评价,还要积极评价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条件,包括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培养单位的实训条件建设和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等,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要采取质量评价与条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有效的评价反馈不断提升培养条件质量,进而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五)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教育评价质量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评估专家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将其评估督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当前,高职院校教育评估专家队伍以教育部门管理人员和高职院校领导为主,这类人员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即评估专家队伍中缺少具
18、备实操能力的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其人员构成不合理,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教育涉及面较广,而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合作领域较窄,行业企业的专业人员无法真正参与其中,再加上部分企业注重自身经济效益,因而参与高职院校教育评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对高职院校教育评估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对人员培训和教育督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1 期导建设的重视程度,并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同时还要在评估队伍中加入企业专业人员、行业代表和教师代表等人员,促进人员结构的优化完善。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组建内
19、部教学督导队伍,具体可采取“自荐”结合“推荐”的举荐方式,吸纳实操能力强、教学水平佳和学术能力高的教师组成内部督导队伍,通过定期巡查、听课和座谈等方式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进而督促教师积极整改。同时,高职院校内部督导队伍还可以通过指导、评价和监督的方式,向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提出关于教学的切实可行的建议,进行纠偏和推广12。这样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处于“有检查、有评估、有提高”的状态,从而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的工作热情,进而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操水平。(六)改进教师科研评价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评价质量,还要关注教师科研评价。科学合理
20、的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评价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能起到促进作用,不仅能端正教师对待科研的态度,还能培育教师崇尚科学的秉性、甘于奉献的精神。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科研评价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一把尺子”衡量科研成果的现象比较突出;科研评价指标单一等。对于这些问题,高职院校有必要结合现实情况,改进教师科研评价。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明确教师科研评价的目标和要求。高职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评价高职教师的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为主,探索并构建一个有特色的优质教师科研评价体系。其次,细化教师科研差异化评价指标。即按照
21、高职教师的岗位特点、学科特色和研究性质,建立相适应的评价指标。这要求高职院校从专业性、创新性、履职绩效、创新成果和实际贡献等方面出发,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教师实行差别化评价。比如,对于专注于技术和产品开发类项目的教师,其科研评价指标应包括新产品、关键部件等的创新性、成熟度、可靠性。再次,调整教师科研评价主体。在采用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方式的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最后,确保教师科研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对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改进和完善工作,并主动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同时结合教师科研评价的实际情况,每年定期发布社会贡献度报告、适应社会需求报告、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和用人单位综合评价报
22、告等,以此为教师科研评价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改进教师科研评价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其要细化落实、不断调整改进,否则难以使教师科研评价工作进入正轨13。四、结语高职院校教育评价作为自身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指向标”,要求相关人员具备前瞻性和较强的专业性,看清当前的形势,运用各种手段推进高职院校教育评价的改革,切实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改革要立足自身现状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从教育评价观念、主体、标准、方法及科研评价和学校评价等多个方面出发,构建系统、完整的评价体系,为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服务,助力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对其学业
23、水平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纪兆华,孙刚凝,梁毅炜.基于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的高职教育评价研究J.科技资讯,2022,20(21):159-162.2 惠朝阳,杨延波.高职院校深化评价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0):131-133.3 李舒燕,熊星.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2):13-17,30.4 谢希钢,罗勇,邹嫱.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评价与管理体系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
24、,22(3):36-41.5 肖武.新时代高职教育评价改革的若干思考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2,20(1):27-29.6 胡庆华,顾飞飞,汪育全.新时代“双高校”建设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21(23):168-172.7 牛彦飞,梁媛,赵燕.“双高”视域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质量评价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20):48-52.8 聂强,聂蕊.基于类型特征的高职院校学生评价改革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8):13-18.9 段亚利,秦秀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关于提升高职办学水平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2):53-55.10 魏娜,张小蕾,董佳华,等.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改革路径分析:基于学生参与评价的视角J.成人教育,2021,41(7):57-61.11 付奎亮.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教育评价新模式初探:以数字化学习技术课程评价改革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6):6-9.12 聂晶.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体系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2):187-188.13 王东桥.高职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资讯,2019,17(26):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