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产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豫丰11的遗传构成及其特异区段解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63410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产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豫丰11的遗传构成及其特异区段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产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豫丰11的遗传构成及其特异区段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产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豫丰11的遗传构成及其特异区段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 0 2 3-0 1-2 1基金项目:河南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HA R S-2 2-0 1-Z1);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 1 2 1 0 2 1 1 0 2 7 6、2 2 2 1 0 2 1 1 0 1 5 3);河南省科学院基本科研费项目(2 2 0 6 0 4 0 3 9)。作者简介:陈晓杰(1 9 8 2),男,河南孟州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诱变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研究(E-m a i l:c x j 2 6 3 81 6 3.c o m)。通讯作者:张建伟(1 9 6 4),男,河南新野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诱变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研究(E-m

2、a i l:z j w 1 0 3 0 81 6 3.c o m)。高产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豫丰1 1的遗传构成及其特异区段解析陈晓杰1,范家霖1,程仲杰1,杨 科2,杨保安1,张福彦1,王嘉欢1,张建伟1,王 浩3(1.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郑州4 5 0 0 1 5;2.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郑州4 5 0 0 0 6;3.河南省豫丰种业有限公司,郑州4 5 0 0 0 8)摘 要:为解析高产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豫丰1 1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本研究利用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小麦1 6 K液相芯片对豫丰1 1及其亲本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母本周麦1 8

3、和父本豫同1 9 8对豫丰1 1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5 5.9 7%和4 3.7 2%。在基因组水平,双亲对豫丰1 1的贡献率差异较大;在A基因组,周麦1 8对豫丰1 1的遗传贡献率远大于豫同1 9 8,达7 6.6 9%;在B、D基因组,豫同1 9 8对豫丰1 1的遗传贡献率超过了周麦1 8,分别达5 7.3 4%和5 7.5 0%。在染色体水平,双亲对豫丰1 1的遗传贡献率差异巨大,周麦1 8在4 B、3 D、6 D染色体上对豫丰1 1的贡献率为1 0 0%,在2 A、3 A、5 A、6 A、5 B染色体上的贡献率超过了7 0%;而豫同1 9 8在6 B、7 B、4 D上对豫丰1 1的贡献率

4、超过了9 5%,在7 A、2 B、2 D、5 D、7 D染色体上的贡献率超过了7 0%。此外,豫丰1 1存在与双亲均不相同的突变位点(0.3 1%),占总突变位点数的7 3.1 7%富集在3个染色体区段(2 B 6 5 4.5 36 6 4.4 1M b、2 B 6 7 7.7 96 8 0.0 1M b和3 B 7 9 6.0 18 1 0.7 3M b)。本研究解析了双亲及钴6 0诱变对豫丰1 1的遗传贡献率,明确了豫丰1 1的遗传构成并绘制了基因型图谱。关键词:小麦;豫丰1 1;遗传构成;遗传贡献D O I:1 0.1 6 5 9 0/j.c n k i.1 0 0 1-4 7 0 5.

5、2 0 2 3.0 6.0 1 4中图分类号:S5 1 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1-4 7 0 5(2 0 2 3)0 6-0 0 1 4-0 6A n a l y s i so nG e n e t i cC o m p o n e n t a n dS p e c i f i cR e g i o n so fN e w Wh e a tV a r i e t yY u f e n g 1 1w i t hH i g hY i e l da n dG o o dQ u a l i t yM e d i u mG l u t e nC H E NX i a o j i

6、e1,F A NJ i a l i n1,C H E N GZ h o n g j i e1,Y A N GK e2,Y A N GB a o a n1,Z H A N GF u y a n1,WA N GJ i a h u a n1,Z H A N GJ i a n w e i1,WA N GH a o3(1.I s o t o p e I n s t i t u t eC o.,L t d.,H e n a nA c a d e m yo fS c i e n c e s/H e n a nK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N u c l e a rA g r i c

7、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 s,Z h e n g z h o u4 5 0 0 1 5,C h i n a;2.Z h e n g z h o uA g r i c u l t u r a lT e c h n o l o g yE x t e n s i o nS t a t i o n,Z h e n g z h o u4 5 0 0 0 6,C h i n a;3.H e n a nY u f e n gS e e dI n d u s t r yC o.L t d.,Z h e n g z h o u4 5 0 0 0 8,C h i n a)A b s t

8、 r a c t:I no r d e r t oc l a r i f y t h em o l e c u l a rg e n e t i cb a s i so fY u f e n g 1 1,an e wv a r i e t yo fh i g h-y i e l da n dg o o d-q u a l i t ym e d i u m-s t r o n gg l u t e n,w h e a t1 6 Kl i q u i dp h a s ec h i pw a su s e dt od e t e c tY u f e n g 1 1a n di t sp a r

9、e n t s(Z h o u m a i 1 8a n dY u t o n g 1 9 8)b ym o l e c u l a rm a r k.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 t h er a t eo fg e n e t i cc o n t r i b u t i o nf r o mZ h o u m a i 1 8a n dY u t o n g 1 9 8w a s5 5.9 7%a n d4 3.7 2%,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t t h eg e n o m i c l e v e l,t h e

10、r ew a sa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h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e o f p a r e n t s t oY u f e n g 1 1;Z h o u m a i 1 8p r o v i d e dm o r e g e n e t i cm a t e-r i a l t oY u f e n g 1 1i nA-g e n o m e,r e a c h i n g7 6.6 9%.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r a t ef r o m

11、Y u t o n g 1 9 8e x c e e d e dt h a to fZ h o u m a i 1 8,r e a c h i n g 5 7.3 4%(B-g e n o m e)a n d 5 7.5 0%(D-g e n o m e).T h e g e n e t i c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e o f p a r e n t ss h o w e dag r e a t d i f f e r e n c e t oY u f e n g 1 1a t t h e c h r o m o s o m e l e v e l.I

12、n4 B,3 Da n d 6 Dc h r o m o s o m e s,Z h o u m a i 1 8c o n t r i b u t e d1 0 0%g e n e t i cm a t e r i a l t oY u f e n g 1 1,a n dm o r e t h a n7 0%o n2 A,3 A,5 A,6 Aa n d5 Bc h r o m o-41陈晓杰 等:高产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豫丰1 1的遗传构成及其特异区段解析 种 子 第4 2卷 第6期s o m e s;W h i l eY u t o n g 1 9 8c o n t r i b u t e

13、 dg e n e t i cm a t e r i a lm o r e t h a n9 5%t oY u f e n g 1 1 i n6 B,7 Ba n d4 Dc h r o-m o s o m e s,a n dm o r e t h a n7 0%o n7 A,2 B,2 D,5 Da n d7 Dc h r o m o s o m e s.I na d d i t i o n,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Y u f e n g 1 1h a dm u t a t i o ns i t e s(0.3 1%)t h a tw e r

14、ed i f f e r e n t f r o mb o t hp a r e n t s,a n d7 3.1 7%o f t h e t o t a lm u t a t i o n s i t e sw e r e e n r i c h e d i n t h r e e c h r o m o s o m e s e g m e n t s(2 B6 5 4.5 3-6 6 4.4 1M b,2 B6 7 7.7 9-6 8 0.0 1M ba n d3 B7 9 6.0 1-8 1 0.7 3M b).I n t h i s s t u d y,t h e g e n e t i

15、 c c o m p o s i t i o no fY u f e n g 1 1w e r e c o n f i r m e d a n d t h e g e n-o t y p em a po fY u f e n g 1 1w a sm a p p e d.K e yw o r d s:T r i t i c u ma e s t i v u mL.;Y u f e n g 1 1;g e n e t i cc o m p o n e n t;g e n e t i cc o n t r i b u t i o n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社会稳

16、定,优良新品种对小麦增产的贡献率超过3 0%,为我国小麦连年丰收提供了关键支撑。准确掌握新育成品种的特征特性、遗传构成将有助于其遗传改良和栽培推广。系谱分析可大致判断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但难以准确量化品种内在遗传关系和遗传物质传递规律,制约了新品种的遗传改良和生产应用1。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各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开发,为在D NA水平研究品种间的遗传关系提供了新方法。王珊珊等2和亓佳佳等3分别利用S S R标记分析了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和小偃6号及衍生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杨子博等4利用S S R标记分析了淮麦3 3及其双亲的遗传关系和遗传物质传递规律;曹廷杰等5,孔子明和宋晓明6分别利用9 0

17、 KS N P芯片分析了河南省9 6个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周麦1 6的分子遗传构成;高艳等7和吴胜男等8分别利用小麦5 5 K芯片分析了周麦2 2及其衍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本对陕农3 3的遗传贡献率;陈晓杰等9利用小麦5 0 KS N P育种芯片,不仅分析了郑品麦2 4号和郑品优9号的遗传构成,而且明确了其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的组成。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可准确解析小麦新品种的遗传构成和品种间的遗传关系,进而对小麦品种进行针对性的改良。目前,我国已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受其他专利技术制约、不依赖特定检测设备的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 e n o t y p i n gB yT a r g e tS

18、 e q u e n c i n g,G B T S)技术体系,具有检测效率高、成本低、适应性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遗传进化分析、种质资源D NA鉴定及评价、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等研究1 1-1 4。豫丰1 1是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以半冬性、超高产、多抗、广适黄淮区试对照小麦品种周麦1 8号为母本,以半冬性、矮秆抗倒、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小麦主栽品种矮抗5 8的矮秆、大穗、早熟突变体豫同1 9 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利用6 0C o-射线对杂交F0代干种子进行辐照处理,从F3世代开始对重要品质指标进行连续定向跟踪检测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广适、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豫丰1 1于2 0 1

19、8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麦2 0 1 8 0 0 1 7),在生产中表现突出,市场推广潜力较大1 5。因此,本研究利用小麦1 6 K液相芯片,对豫丰1 1及其父母本进行分子检测,旨在明确该品种遗传基础,为其遗传改良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豫丰1 1及其母本周麦1 8和父本豫同1 9 8,均由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小麦诱变育种团队保存、提供。1.2 基因组D NA提取及S N P芯片分析选取每个小麦品种的幼嫩叶片,采用高通量D NA提取试剂盒提取样品D NA,并使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分析D NA的纯 度和完整性,使用

20、Q u b i t对D NA浓度进行准确定量。委托石家庄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基于1 6 K G B T S靶向测序 基因型分型。1.3 遗传贡献率分析及基因型图谱绘制首先剔除杂合或缺失的S N P位点,保留亲本和子代中纯合S N P位点用来遗传贡献率分析。根据纯合多态性S N P位点数计算双亲遗传物质对子代的遗传贡献率,豫丰1 1与母本的S N P位点相同且与父本S N P位点不同时,认为该S N P位点由母本提供,反之由父本提供,而与双亲均存在差异的S N P位点则由6 0C o-诱变产生。突变贡献率为子代与双亲均不相同的S N P位点占总位点数的比例;某一亲本对子代的遗传贡献率为子代

21、中与该亲本相同的多态性位点数占总双亲总位点总数的百分比。利用G G T 2.0软件1 6,根据确切染色体位置信息的S N P标记绘制豫丰1 1及亲本的S N P基因型图谱,根据 亲 本 中S N P标 记 的 差 异 赋 予 不 同 的 颜 色,豫丰1 1与亲本标记的异同赋予相应的颜色。2 结果分析2.1 双亲对豫丰1 1的遗传贡献率通过小麦1 6 K S N P液相芯片分型,在豫丰1 1及其51种子,2 0 2 3,4 2(6):1 4-1 8,2 5.h t t p:/z h z i.g z n y z y x y.c n S e e d V o l.4 2 N o.0 6 J u n.2

22、 0 2 3表1 双亲对豫丰1 1的遗传贡献率T a b l e1 T h eg e n e t i cc o n t r i b u t i o nf r o mp a r e n t s t oY u f e n g 1 1染色体纯合位点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比例/%与周麦1 8相同的多态性位点与豫同1 9 8相同的多态性位点与双亲均不同位点周麦1 8对豫丰1 1的遗传贡献率/%豫同1 9 8对豫丰1 1的遗传贡献率/%突变贡献率/%1 A6 6 18 11 2.2 54 14 005 0.6 24 9.3 80.0 02 A9 3 45 0 15 3.6 44 5 15 009 0.0

23、29.9 80.0 03 A7 1 11 1 11 5.6 19 12 008 1.9 81 8.0 20.0 04 A7 7 85 87.4 63 22 605 5.1 74 4.8 30.0 05 A6 3 21 9 63 1.0 11 5 93 528 1.7 01 7.9 80.3 26 A6 7 32 6 03 8.6 32 5 2809 6.9 23.0 80.0 07 A8 1 21 6 11 9.8 32 21 3 901 3.6 68 6.3 40.0 0A基因组52 0 113 6 82 6.3 010 4 83 1 827 6.6 92 3.2 70.0 41 B5 9

24、32 0 73 4.9 11 5 35 317 4.1 52 5.6 80.1 72 B8 4 42 3 42 7.7 32 21 9 02 21 0.1 18 7.2 92.6 13 B9 3 12 6 92 8.8 91 7 77 81 46 8.3 73 0.1 31.5 04 B5 8 21 0 71 8.3 81 0 7001 0 0.0 00.0 00.0 05 B7 6 43 1 44 1.1 02 4 27 027 7.3 62 2.3 80.2 66 B8 3 33 2 33 8.7 81 53 0 804.6 49 5.3 60.0 07 B7 8 22 9 23 7.3

25、452 8 701.7 19 8.2 90.0 0B基因组53 2 917 4 63 2.7 67 2 19 8 63 94 1.9 35 7.3 40.7 31 D4 5 991.9 65405 5.5 64 4.4 40.0 02 D4 8 88 21 6.8 02 45 802 9.2 77 0.7 30.0 03 D4 3 53 68.2 83 6001 0 0.0 00.0 00.0 04 D2 6 65 31 9.9 215 201.8 99 8.1 10.0 05 D4 2 45 21 2.2 61 14 102 1.1 57 8.8 50.0 06 D3 1 24 81 5.3

26、 84 8001 0 0.0 00.0 00.0 07 D4 9 74 08.0 51 12 902 7.5 07 2.5 00.0 0D基因组28 8 13 2 01 1.1 11 3 61 8 404 2.5 05 7.5 00.0 0全基因组1 34 1 134 3 42 5.6 119 0 514 8 84 15 5.9 74 3.7 20.3 1双亲周麦1 8和豫同1 9 8间共检测到1 34 1 1个纯和S N P位 点,A、B、D基 因 组 分 别 包 含52 0 1,53 2 9,28 8 1个纯合S N P位点(表1)。其中D基因组S N P位点数较少,但以每M b窗口大小在

27、染色体滑动统计窗口内的S N P个数,图形化展示S N P的数量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图1);发现研究所用的S N P位点覆盖了染色体的绝大多数区段且S N P密度相对一致,表明所用S N P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度较好。在1 34 1 1个纯合S N P位点中,多态性S N P位点3 4 3 4个,多态性位点比例2 5.6 1%(表1)。3个基因组的2 1条染色体均存在多态性位点,但不同基因组及不同染色体间多态性位点数和比例差异较大。B基因组多态性位点最多(17 4 6个),多态性位点比例也最高(3 2.7 6%);A基因组次之,包含了13 6 8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例为2 6.3 0%;D基

28、因组多态性位点数最少(3 2 0个),多态性位点比例也最低(1 1.1 1%)。在染色体水平,2 A染色体多态性位点数最 多(5 0 1个)、多态性位点比例也最高,达到5 3.6 4%,5 B多态性位点比例次之(4 1.1%),5 A、6 A、1 B、6 B和7 B染色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也较高(3 0%),表明双亲在这些染色体上遗传差异较大;1 D染色体多态性位点比例最低(1.9 6%),其次是4 A、3 D、7 D染色体(多态性位点比例均1 0%),1 A、3 A、7 A、4 B、2 D、4 D、5 D、6 D染色体多态性位点比例介于1 0%2 0%,表明双亲在这些染色体上遗传差异较小;其余

29、染色体多态性位点比例介于2 0%3 0%之间。从全基因组水平看,豫丰1 1中有19 0 5个多态性S N P位点来源于母本周麦1 8,14 8 8个位点来源于父本豫同1 9 8,此 外 还 有4 1个 位 点 与 双 亲 均 不 一 致(表1)。突变贡献率为0.3 1%,而周麦1 8和豫同1 9 861陈晓杰 等:高产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豫丰1 1的遗传构成及其特异区段解析 种 子 第4 2卷 第6期 图1 所用S N P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F i g.1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S N Ps i t e so nc h r o m o s o m e su s

30、e d 注:灰色表示三者相同区段;红色表示周麦1 8区段;蓝色表示豫同1 9 8区段;黄色表示豫丰1 1特异区段。图2 豫丰1 1的2 1条染色体S N P基因型图谱 F i g.2 S N Pg e n o t y p em a po n2 1c h r o m o s o m e so fY u f e n g 1 1对豫丰1 1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5 5.9 7%和4 3.7 2%,整体上,周麦1 8对豫丰1 1的遗传贡献率大于豫同1 9 8。在基因组水平,双亲对豫丰1 1的贡献率差异较大;在A基因组上,周麦1 8对豫丰1 1的遗传贡献率远大于豫同1 9 8,达到7 6.6 9%;而在B、

31、D基因组,豫同1 9 8对豫丰1 1的 遗 传 贡 献 率 超 过 了 周 麦1 8,分 别 达 到5 7.3 4%和5 7.5 0%;此外在B基因组存在0.7 3%的突变位点。进一步在染色体水平分析豫丰1 1的遗传构成,发现不同染色体间变化巨大(表1,图2)。周麦1 8对豫丰1 1不 同 染 色 体 的 遗 传 贡 献 率 范 围 为1.7 1%1 0 0%,其中对4 B、3 D、6 D染色体的贡献率为1 0 0%,对2 A、3 A、5 A、6 A、5 B染色体的贡献率超过了7 0%,对4 A、3 B、1 D染 色 体 的 贡 献 率 分 别 为5 5.1 7%,6 8.3 7%和5 5.5

32、 6%。豫同1 9 8对豫丰1 1不同染色体的遗传贡献率范围为09 8.2 9%,其中对6 B、7 B、4 D上的贡献率超过了9 5%,对7 A、2 B、2 D、5 D、7 D染色体的贡献率超过了7 0%。周麦1 8和豫同1 9 8对1 A染色 体 的 遗 传 贡 献 大 致 相 当,分 别 为5 0.6 2%和4 9.3 8%的遗传物质。而与双亲均不一致的S N P位点富集在2 B(2 2个)、3 B(1 4个)染色体,此外5 A、1 B、5 B染色体也分别存在2,1,2个多态性位点。2.2 来源于双亲的染色体区段依据1 34 1 1个S N P的位置信息,利用G G T2.0软件绘制了豫丰

33、1 1的S N P基因型图谱(图2)。来自不同亲本的多态性S N P富集在染色体的不同区段,表明双亲在染色体上的差异呈区段分布。在豫丰1 1的2 1条染色体上,存在8 7个来自双亲的多态性S N P富71种子,2 0 2 3,4 2(6):1 4-1 8,2 5.h t t p:/z h z i.g z n y z y x y.c n S e e d V o l.4 2 N o.0 6 J u n.2 0 2 3集区段(物理距离大于1 0M b,S N P位点组合只与某一亲本相同),其中4 5个染色体区段来源于周麦1 8,4 2个区段源于豫同1 9 8。最大的染色体区段是2 A(1 5 6.6

34、 24 7 3.5 2M b),该区段包含了3 5 4个来自周麦1 8的多态性S N P,占该区段纯合S N P总数(3 8 9个)的9 1.0%,占染色体总多态性位点的1 0.3 1%,也是多态性S N P富集度最高的区段;其次是6 B染色体区段(2 4 0.0 85 6 1.0 1M b),该区段共3 4 0个S N P位点,其中包含2 4 5个来源于豫同1 9 8的多态性S N P位点。2.3 豫丰1 1特异染色体区段分析分析豫丰1 1的S N P基因型图谱(图2),发现3个突变位点富集的染色体区段(2 B6 5 4.5 36 6 4.4 1M b、2 B6 7 7.7 96 8 0.0

35、 1M b和3 B7 9 6.0 18 1 0.7 3M b),分别包含了8个、8个和1 4个突变S N P位点,占对应染色体区段总位点的6 6.6 7%(1 2个)、8 8.8 9%(9个)和7 0.0%(2 0个),占染色体总突变位点数的7 3.1 7%。3 讨 论利用小麦1 6 K液相芯片对豫丰1 1及其父母本进行分子检测,揭示了豫丰1 1的分子遗传构成,发现母本周麦1 8对豫丰1 1的遗传贡献率(5 5.9 7%)大于父本豫同1 9 8(4 3.7 2%),这与前人利用分子标记研究后代对遗传物质多偏向某一亲本的现象相一致,淮麦3 3大部 分 遗 传 信 息(7 3.9%)来 自 母 本

36、 烟 农1 94,周8 4 2 5 B对周麦1 6的遗传贡献率为6 4.3 2%6,双亲陕农9 8 1和新麦1 8对陕农3 3的遗传贡献率分别占5 2.7 2%和4 6.3 8%8,郑品麦2 4号8 2.4 0%的遗传物质来源于父本豫同1 9 41 0。发生这种遗传现象的原因可能与亲本选用和后代选择有关。选择骨干亲本或当地主栽品种作为亲本之一是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和组配的普遍原则。这些骨干亲本较另一亲本拥有更多的优点,而主栽品种对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有更好的适应性。当杂交组合之一是骨干亲本或当地主栽品种时,后代选择常会保留了更多的骨干品种或主栽品种的遗传物质,如烟农1 9、豫同1 9 4(周麦1

37、 8优系)均是当地主栽品种或骨干亲本,后代品种的遗传物质会发生严 重 的 偏 分 离,来 自 某 一 亲 本 的 遗 传 物 质 超 过6 6.6 7%。当杂交双亲均为骨干亲本、当地主栽品种或双亲优缺点比较均衡时,后代品种来自双亲的遗传物质相对比较接近,如周麦1 8和豫同1 9 8(AK 5 8突变系)均为河南主栽高产品种、陕农9 8 1和新麦1 8分别为陕西和河南主栽品种,单交亲本对后代的遗传贡献率均未超过6 0%。理论上,单交组合选用的后代品种所有遗传物质都应来源于双亲,但实际研究发现,杂交后代常会出现一些不同于亲本的特异位点。淮麦3 3的特异位点比例为1 0.4%4,郑 品 麦2 4号

38、存 在2.9 3%的 特 异 位点1 0,周麦2 3的特异位点比例为5.0%1 7。产生特异位点的原因之一是在选择育种的不同世代发生了基因重组及小概率的自然突变,产生了碱基突变、插入、缺失或多个碱基的颠换和置换等变异,但理论上出现这些变异比例应该较低;另一原因可能是研究分析所用的实验材料与十几年前杂交所用的育种材料有一定出入,杂交育种后代发生了天然杂交、亲本出现了变异或新系。本研究发现,豫丰1 1也存在极小比例(0.3 1%)的特异位点,主要富集于2 B和3 B染色体3个染色体区段。但豫丰1 1选育时利用6 0C o-射线对杂交F0代干种子进行辐照处理,理论上出现变异位点的概率要高于自然变异,

39、同时豫丰1 1的特异位点主要集中在个别染色体的特定区段,因此豫丰1 1的特异位点大概率是人工诱变产生的。这种将人工诱变技术与传统杂交技术相结合,能有效打破不良基因连锁,促进更广泛的基因重组,还可以创造新基因,增加变异频率,能发挥不同技术途径的技术优势,对小麦新品种遗传改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 结 论本研究绘制了高产优质中强筋小麦品种豫丰1 1的S N P基因型图谱,明确了其遗传构成,母本周麦1 8对豫丰1 1的遗传贡献率(5 5.9 7%)大于父本豫同1 9 8(4 3.7 2%)。豫丰1 1存在不同于双亲的0.3 1%特异位点,明确了这些特异位点的分布,并初步判断这些特异位点是由6 0C

40、o-射线辐射诱变产生的。参考文献:1 庄巧生.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 0 0 3.2 王珊珊,李秀全,田纪春.利用S S R标记分析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及衍生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J.分子植物育种,2 0 0 7,5(4):4 8 5-4 9 0.3 亓佳佳,韩芳,马守才,等.小麦骨干亲本小偃6号及其衍生品种(系)的遗传解析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1 5,4 3(1 1):4 5-5 3.4 杨子博,王安邦,冷苏凤,等.小麦新品种淮麦3 3的遗传构成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 0 1 8,5 1(1 7):3 2 3 7-3 2 4 8

41、.5 曹廷杰,谢菁忠,吴秋红,等.河南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基于系谱和S N 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作物学报,2 0 1 5,4 1(2):1 9 7-2 0 6.6 孔子 明,宋 晓朋.小麦 品 种周 麦1 6的 遗 传 构 成 分 析 J.种子,2 0 2 0,3 9(9):1 1 7-1 1 9.(下转第2 5页)81陈晓杰 等:高产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豫丰1 1的遗传构成及其特异区段解析 种 子 第4 2卷 第6期和种子特性得分最高,可作为发展红花龙胆人工种植的首选种子来源,但该类群发芽特性不是最好的,可能和其自然成熟度有关,可开展提升其发芽特性的研究;第类发芽特性得分最高,可作为红花

42、龙胆人工种植的备选种子来源;第类和第类种子,综合评价得分、种子特性得分、发芽特性得分均一般,但是其抗逆性、结实率、药材质量等其他指标未知,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9:2 3 8-2 3 9.2 邓港,吴田泽,高冉冉,等.红花龙胆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适应性进化分析J.药学学报,2 0 2 2,5 7(1 0):3 2 4 0-3 2 5 3.3 徐仕娟,徐文芬,郭江涛,等.B o x-B e h n k e n响应面法优化苗药红花龙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含量测定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 0 2 1,3

43、9(2):1 6 4-1 6 8,2 8 2-2 8 3.4 何廷.新型镇咳祛痰药 肺力咳合剂J.中南药学,2 0 0 9,7(7):5 5 4-5 5 6.5 王中玉.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肺炎1 2 0例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 0 1 1,3 2(1 1):1 7 4-1 7 5.6 蒋小刚,周武先,何银生,等.川党参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J.种子,2 0 2 1,4 0(1 0):1 2 6-1 2 8,1 4 0.7 朱兴龙,晏宇杭,吴清华,等.基于种子质量的川白芷产区划分合理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 0 2 2,3 3(8):1 9 9 1-1 9 9 5.8M a h a l i

44、 n g a mN.P r i n c i p a l c o m p o n e n t a n d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o f y i e l da n df i b r eq u a l i t yt r a i t s i nG o s s y p i u m b a r b a d e n.s eL.g e r m p a l s ma c c e s s i o n sJ.J o u r n a lo fC o t t o n R e s e a r c h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2 0 2 1,3 5(1):1-

45、7.9 时凯旋,马春英.不同栽培模式下知母种子质量及良种选育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 0 2 1,3 2(4):9 6 7-9 7 0.1 0N aV,L nK,O nB.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t h eb r e e d i n gv a l u eo f c o l-l e c t i o nc h i c k p e a(C i c e ra r i e t i n u mL.)a c c e s s i o n sb yc l u s t e ra n a l y s i sJ.V a v i l o vJ o u r n a lo fG e n e

46、 t i c sa n dB r e e d i n g,2 0 2 0(3):2 4 4-2 5 1.1 1 李云静,张建逵,何婉婉,等.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黄芩种苗分级方法研究J.种子,2 0 1 6,3 5(3):1 1 8-1 2 1.1 2 王慧,王银.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应用C/中国运筹学会不确定系统分会、中国运筹学会智能计算分会、南京理工大学.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G l o b a l-L i n kP u b l i s h e r,2 0 1 1:3 9 3-3 9 9.1 3 国家技术监督

47、局.G B/T3 5 4 3.71 9 9 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其他项目检测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 9 3 5.1 4 张娜,吴媛,吴之坤.不同种源血人参种子特性和萌发差异研究J.种子,2 0 2 2,4 1(1):7-1 3,4 3.1 5 李云静,张建逵,何婉婉,等.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黄芩种苗分级方法研究J.种子,2 0 1 6,3 5(3):1 1 8-1 2 1.1 6 刘钰萍,林赐,周会,等.红花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J.种子,2 0 1 9,3 8(1):1 2 9-1 3 0,1 3 2.1 7 张帆,付锦涛,陈梦茹,等.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1 4份马铃 薯 种 质

48、 资 源 的 品 质 评 价J.种 子,2 0 2 2,4 1(1 2):8 5-9 2.1 8 张龙进,李桂双,白成科,等.山茱萸种质资源数量性状评价及相关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 0 1 2,1 3(4):6 5 5-6 5 9.1 9 王剑瑞,贾益兴,吴保欢,等.益智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研究及评价J.种子,2 0 2 2,4 1(1 0):2 5-3 3.2 0 盖钧镒.作物育种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 9 9 5.2 1 袁志文,周静宇.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3.2 2 谭远德,鲁成,向仲怀.品种综合评价的数学方法J.生物数学学报,2

49、0 0 0,1 5(4):4 5 7-4 6 6.(上接第1 8页)7 高艳,唐建卫,邹少奎,等.小麦周麦2 2及其衍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 0 2 1,2 2(1):3 8-4 9.8 吴胜男,李英壮,王娜,等.小麦新品种陕农3 3的遗传构成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 0 2 1,4 1(2):1 3 4.9 陈晓杰,杨科,范家霖,等.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品优9号的遗传基础解析J.麦类作物学报,2 0 2 1,4 1(1 0):1 2 1 1-1 2 1 8.1 0 陈晓杰,范家霖,杨保安,等.郑品麦2 4号的遗传构成及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组成解析J.河南农业科学,2 0

50、2 1,5 0(1 1):1 5-2 7.1 1 徐云碧,杨泉女,郑洪建,等.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 B T S)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 0 2 0,5 3(1 5):2 9 8 3-3 0 0 4.1 2G u oZ,W a n gH,T a oJ,e t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u l t i p l eS N Pm a r k e rp a n e l sa f f o r d a b l et ob r e e d e r st h r o u g hg e n o t y p i n gb yt a r g e ts e q u e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