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案】认识不等式.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434101 上传时间:2024-04-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认识不等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案】认识不等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案】认识不等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案】认识不等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案】认识不等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1 认识不等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式,理解不等式的意义,会根据给定条件列不等式;2.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3.会用数轴表示xa,xa,bxa这类简单不等式。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数学化的能力;2.感受数学建模思想,初步熟悉不等式这一新的数学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不等式的概念,准确应用不等号列不等式。难点:用数轴表示不等式。三、教学设计过程时间安排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5分钟(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教师出示:1、在10月2

2、4日,瓯海大道发生了一起九车相撞的的事故,该起事故中,共有6辆轿车,2辆大货车,1辆小货车,其中一辆牌号为浙C5061警的警车内的2名司乘人员当场死亡。(附有事故现场照片)2、教师解释事故的原因是因为大货车超载超速引起,并说明瓯海大道的限速是每小时80千米,这时给学生看限速是每小时80千米的标志。问:谁能看懂这个标志?问:如果车的速度为v千米/小时,那么车的速度不能超过80千米/小时该怎么表示呢?问:如果一位司机开车超速了,那么v与80又有什么样的大小关系呢?老师接着说:在实际生活中,除了相同的量外,我们还经常会遇到不等量的情况,等式刻画了等量之间的关系,则不等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用不等式来刻画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不等式,教师写出课题。学生观察事故现场照片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举学生身边的例子,能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自然引入本节课的课题。7分钟(二)合作学习,再探新知在学生举例之后,教师也给学生准备了一些例子:书本的5个引例引导学生思考:观察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是等式吗?板书不等式的概念并说明不等号的意义。出示辨一辨:判断下列式子哪些是不等式?(1)32 (2)a2+10(3)3x2+2x (4)x2x+1(5)x=2x-5 (6)a+bc(7)58学生4人一组进行合作讨论,寻找生活中的不等量关系,根据实际例子,列出不等式。请个别

4、学生口答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通过学生的例子来认识不等式。通过学生举例,学生们切实经历了不等式的产生过程,体验到不等式是由于表示不等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数学模型。同时也及时巩固不等式的概念。7分钟(三)典例示范,应用新知例1 根据下列数量关系列不等式:(1)x小于1;(2)a是正数;(3)y的2倍与6的和比1小;(4)x2减去10不大于10;总结列不等式的关键是理解题中的关键词如不大于等。出示练习:根据下列数量关系列不等式:(1) x的倍小于; (2)y减去不大于; (3)x的倍与的和大于x;(4)a的一半不小于。学生独立完成,由个别学生口答。让学生学会列不

5、等式。15分钟(四)深入思考,再探新知问:满足不等式x1的x的值有哪些?有多少个?可以为任何数吗?表示怎样的数的全体?问:这些数在1的左边还是右边?包括1吗?教师介绍画法问:x1呢?问:x1与x1有什么不同呢?问:用数轴表示不等式时,我们要注意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1)确定空心圈或实心点。(2)确定方向。用数轴表示下列不等式x2,1x2,1x2学生个别口答与老师一起画数轴表示不等式并感受到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要注意什么?学生画数轴来表示不等式x2,1x2,1x2个别学生进行板演学生对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思想。7分钟(五)典例示范,应用新知教师出示

6、:例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5月31日发布实施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阀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至80毫克的驾驶员为酒后驾车,大于80毫克认定为醉酒驾车。设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x毫克.(1)用不等式表示酒后驾车酒精含量的范围,并把它表示在数轴上;(2)当x取下列各值时,驾驶员属于酒后驾车吗? x1=16 ; x2=45; x3=68 ; x4=90;请用不等式和数轴给出解释。先请一位学生读题,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若有疑问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请个别学生进行板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并再次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3分钟(六)反思盘点,整合新知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取得了哪些经验教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请教?学生之间进行交流通过反思、归纳,培养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巩固知识技能,提高认知水平.1分钟(七)精选作业,拓展新知必做题:1.作业本5.12.课本作业题A组选做题:课本作业题B组必做题是巩固本节基本要求,体现“每个人都学习必要的数学.”选做题是为了让优生有发挥的空间。板书设计:5.1 认识不等式1不等式:2不等号:探索过程要点:学生板演:例1解答:例2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