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进入历史
总课时编号:05
课时:1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分三个层面:1.展示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2.指出画面内容及形式特点;3.不同历史题材画作所隐含的历史文化特点。
教材所选用的历史绘画有中国汉代画像石、唐宋明清的卷轴画、现代油画(并附有照片作为比较),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挂毯和19世纪的法国绘画,作品均以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中心。过去的历史事件已经消逝不见,而绘画及其他历史遗物却成为展现往昔时代的最好视觉图像,这些图像有助于我们以一种更为生动直观的方式去了解、掌握历史。
在成为历史证据的同时,绘画不是直接照搬历史事件,而是以艺术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再现。材料的不同、风格的差异,都会对历史的再现造成影响。通过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的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差别。
可以针对作品内容提问,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如阎立本《步辇图》,可以问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坐着而其他人都站着呢?为什么是女人来抬步辇?为什么坐着的人比其他人都画得大一些呢?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欣赏绘画,并注意到画面背后的历史。教师在对画面内容进行讲解时,除画面本身的故事情节和形式手法之外,还可以从政治、文化、性别等多种角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面对有限的视觉信息时,能尽可能开阔地扩展自己的想像,并获得更多的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要在学习中了解分析类似的美术现象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
初步掌握基本美术欣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教学重点:
以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为表现对象的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从不同时代 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中取得的历史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电子图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教材、
教学过程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作品欣赏与示范讲解
讨论回答
作品展示
教授新课
分组讨论
展示照片
展出油画
展示作品
先展示油画形式的图片
展示作品欣赏
布置作业
课堂总结
一、导入新课:
⒈展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提问:知道这是谁说的吗?是什么事呢?
学生回答:……
提问:那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诗人又是表现的什么事呢 ?
⒉展示:骆宾王的诗
提问:看了这首诗,能让我们想到什么呢?(给学生一点时间讨论)
学生回答:讨论回答
提问:那能不能把你们所说的那些句子给总结一下,用简单的画面来表示?
⒊展示:《易水送别》图片
提问:我这张怎么样呢?大家看看能不能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出来呢?
提问: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电影版的《荆轲刺秦王》。这虽是一件历史事件,虽然离我们很长远,当时的场景也已经不再存在,但是我们的作家、导演却都可以让我们重新去了解那段历史,那我们的画家能不能再现历史呢?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些图片,就让画家带我们进入历史,我们也看看欣赏一下画家是怎么去表现历史的。
二、教授新课:
第一部分:艺术与重大历史事件
一件有关历史重要事件的作品,一方面展现了历史场面,另一方面,又更多地融入了艺术家个人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1、 展示:《荆轲刺秦王》(东汉、画像石)
提问:这张图片上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是什么绘画形式呢?
(这是在武梁祠画像中的柱子上发现的,是拓片。学生可能对拓片还不是很了解的,所以应该要进行讲解分析。)
学生回答:……
提问:大家来观察一下,我们的艺术家是来表现这一历史故事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展示:《步辇图》 (唐 阎立本)
提问:大家听说过“文成公主”吗 ?那谁又能帮我想想那时候的皇家是怎么提亲的啊?
学生回答:(学生都会知道这一事件的,说到“提亲”学生会讨论的。这时候应该要注意学生的情况,应该注意应该那提亲的场面。)(再展出画面)
提问: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幅画,看看在这画上是怎么表现的?
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把人物的安排说一下。)
(在学生说到人物安排的时候,教师应该要注意到要怎么把学生的眼光引导到教学目的上去。)
3、展示:开国大典 (油画)和照片
提问:知道这张照片表现的是什么吗?
(一看照片学生就知道要讲的内容肯定跟开国大典有关)
提问:那如果让我们根据照片去画画,大家会是怎么去画呢?是如实去根据照片还是有自己的想法呢?
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回答,综合学生的回答,引出下一个问题。)
提问:那让我们看看这位画家是怎么去表现这一历史时刻的吧?看看我们同学中是不是和他的想法是一致的呢?
提问:仔细观察两个画面,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吗?画家是怎么去表现的呢?
学生回答:角度不一样……。
提问:各是什么角度呢?
学生回答:旁边和下面 (主要是要学生能够自己去比较。)
4、展示:《拿破仑加冕》 (法国 达唯特)
提问:我们在前面已经欣赏了中国古代和现在关于重大历史事件的画面了,那我们看看外国的。现在我想再问问,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拿破仑”这个名字?
学生回答:有。(先提出这个问题,是想先激起学生对接下来所讲的感兴趣)
提问:那大家都知道哪些关于拿破仑的事呢?
学生回答:(可能会对拿破仑的战事比较感兴趣;这里需要教师慢慢去引导。)
提问:那看看我这张画面是记录拿破仑的什么事呢?
学生回答:…… (会知道是加冕的事)
提问:这张图片是很大的,我截取了画面的一部分,请找找看哪个是拿破仑?画家是怎么去表现的?为什么画家在画面上这样地安排?
学生回答:
第二部分:艺术与一般历史事件
艺术中的历史有些是艺术家亲身经历的,但更多的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思想和目的对历史的想象。
1、展示:《狼牙山五壮士》(油画、照片)
提问:我们大家先来看看这幅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吗?跟我们前面所欣赏到的油画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回答:(一半的学生可能会知道这幅画的内容。)
提问:那我们也根据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分析一下画面,我同样也以一样电影海报宣传画为参照,看看、分析一下我们的画家是怎么去表现五壮士的?
学生回答:……
2、展示:《收租院》(群雕)
先让学生欣赏图组。(人物个别形象)
提问:这是什么绘画形式?这几组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
学生回答:
提问:那画家是怎么去表现他们的那种愤怒的?
学生回答:从面部表情、动作等等方面来表现。(可由学生表演一下)
教师总结:
3、《梅杜萨之筏》(法国 籍里柯)
提问:这一绘画作品又是怎么样的呢?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他们是怎么样的表情?
学生回答:有痛苦、麻木、兴奋等等
4、《格尔尼卡》(西班牙 毕加索)
①、展出:先展出纪念碑图片(学生有些会不知道这是什么。) 再展出9.11图片
提问:这些照片记录的是什么事件呢?
学生回答:9.11事件
提问:大家都知道9.11事件,也应该会想到这件事给那些失去亲人的人造成了多大伤害!那大家知道在大楼里面的人,在知道大楼塌的那一刻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回答:很痛苦、慌张等等。
(再讲讲纪念碑的来历)
提问:那让我们看看接下来这张画表现的是什么?
②、展出:《格尔尼卡》
学生回答:
5、展出:《加莱义民》 罗丹 青铜
提问:先来看看这组是什么样的绘画形式?画家要表现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这时候可以把雕塑家创作背景给讲一下,再与前面毕加索的画进行比较,同样是表现战争,两幅画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提问:雕塑家是通过什么去表现的?与上面的《格尔尼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学生回答:一种是油画形式,一种是雕塑形式……
教师总结:要把作品分开来讲,一个人物一个人物地分析,从整体到局部,从动作到面部表情,要去引导学生去发现。
六、布置作业:
书上三幅关于大卫的雕像,请在课余时间找出他们的时代和不同之处,画家又是怎么去处理的?
七、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进入历史
一、艺术与重大历史事件
二、艺术与一般历史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