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机械思维的现实价值 机械思维通常是指人的头脑根据机械论的基本原则,对我们的认识对象进行反映和思考的相对固定的程序、路线、形式和方法。因此,机械思维与机械论有着休戚相关的联系。我们知道,“机械论哲学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牛顿的机械力学。16至17世纪,伽利略莫定了牛顿力学的初步基础。丹皮尔说:“霍布斯在见到伽利略以后,就把动力科学发展成为一种机械哲学。”使霍布斯成为“第一个伟大的机械哲学的代表”。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机械力学体系,随着牛顿力学的完成,以及应用于其他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机械论作为自然观与方法论,在西方哲学界和科学界得到了迅速传播,尤其是在法国。恩格斯认
2、为:“法国唯物主义有两个派别:一派起源于笛卡儿,一派起源于洛克。”笛卡儿一派“是机械唯物主义,它成为真正的法国自然科学的财产。”属于这一派的法国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有达兰贝尔、拉格朗日、拉普拉斯,以及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哈等。在18世纪,他们使机械力学得到了空前发展,同时也把机械论哲学推向了新的高潮。机械论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在历史上对于科学发展的作用和局限性,举世公认早有定论。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在自然科学和哲学得到蓬勃发展的今天,机械思维作为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否还有现实价值?它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否还有积极的意义?一些哲学家,特别是某些系统科学的奠基人,对这个问题几乎都采取了否
3、定和贬抑的态度。他们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机械论的决定论,一是机械论的分析程序。下面我们就想对这两个方面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分别作些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读者。一、决定论与唯物论关于机械论的决定论,维纳是这样概括的:“牛顿物理学曾经从17世纪末统治到19世纪末而几乎听不到反对的声音,它们描述的宇宙是一个其中所有事物都是精确地依据规律而发生着的宇宙,是一个细微而严密地组织起来的,其中全部未来事件都严格地取决于全部过去事件的宇宙。这样一幅图景决不是实践所能作出充分证明或是充分驳斥的图景,它在很大程度是一个关于世界的概念。”贝塔朗菲作了类似的描述。他认为,在古典物理学中,“这一点表现为拉
4、普拉斯精灵的理想,它从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可以预见宇宙在任何时点的状态.”这些描述,无疑概括了机械决定论的主要特征。但是,从机械论哲学家的哲学观点及其对科学和社会的影响来看,它似乎还包含着更丰富的涵义。根据机械决定论的观点,多种物质现象,都是由物质的原因引起的;或者说,都可“归结为物质粒子间力的相互作用吻。这就是所谓物质动力论。爱因斯坦说:“物质动力论的发展是一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而它就是直接受到机械观的影响的。”著名的机械论哲学霍布斯把力学中的惯性定律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引入自己的著作,指出“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以运动力图进人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即将永远静止。”“任何一
5、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心换言之,在机械论者看来,事物的现象和性质决定于构成事物的物质实体,一物体的运动变化决定于其他物体的作用。因此,人类思维和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探寻产生某二现象和性质的物质载体,确定某一物体的运动变化究竟起因于何种物体的作用。当人们依照这些观点来研究和考察自然现象的时候,这种机械的自然观,就成了机械思维的一种孟要形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科学史上作过重要贡献,确也曾使某些学科陷入误区。燃素说、热素说、电液说和以太说的提出,在一定意义上都可看作是这种思维方式误导的产物。当人们无法解释水星近日点的运动,假定一个莫须有的“火神星”存在的时候,也与
6、这种思维方式不无一定的联系。问题是,这样一种曾使科学陷入过误区的思维方式,为什么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呢?原因就是,机械决定论的思维方式是与唯物主义相联系的。如前所述,机械论者大多都是机械唯物主义者。由于它把各种物质现象的产生归因于某种物质载体的存在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当人们一且发现某种物质现象,在探寻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时,就不是去求助于神或满足于某种非物质的解释,而是力求找出并获得这种客观的物质实体,直至利用这种实体,重现出已经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思考和工作的程序,实际上已经成了当代自然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不成文的法规。谁要是违背了这一法规,谁的成果就不可能为科学界所承认。1
7、898年,居里夫妇宣布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而为了提炼出这种元素,使之成为人们可以感知和测试的对象,却整整花费了两年的艰辛劳动。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保证了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促进了科学的定量研究,而且为各种伪科学和非科学进入科学殿堂设置了障碍。有关喜马拉雅山“雪人”和神农架“野人”的传说,人体特异功能的表演,目前之所以还不能作为科学事实为多数人所接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至今仍未获得能够产生某些被人宣布观察到的现象的物质实体,并使之重现于其他观察者的面前。从机械决定论的观点来看,各种自然现象不但起因于物质实体,而且决定于这种物质实体的组织结构。我们在前面讲到,机械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首先是霍布斯提
8、出的。恩格斯指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培根”。作为培根的继承者,“霍布斯把培根的学说系统化了”。而关于事物的性质同结构的关系,培根是这样论述的:“这些结构和组织乃是事物中一切隐秘的和所谓专有的性质与品质所依据的”。这就是说,事物的“性质与品质”决定于构成事物的“结构和组织”。机械论的著名代表拉美特里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对这种观点作了更形象的表述。他说:“人并不是用什么更贵重的料子捏出来的;自然只用了同样的面粉团子,它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变化了这面粉团子的酵料而已.”拉美特里作为医生,当然知道人体是怎样构成的。他借用“面粉团子”这个词,无非是说,构成人体的元紊与构成其他物体的元
9、素,并无根本的区别,它们的差异只是构成的方式不同罢了。拉美特里还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比最完善的动物再多几个齿轮,再多几条弹簧,脑子和心脏的距离成比例地更接近一些,因此所接受的血液更充足一些,于是那个理性就产生了,难道还有什么别的不成?咽当然,这种对人体的看法是过于简单了。但是,他表明了这样一种观点:同样的元素,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形成的结构不同,其性质是显然不同的。因此,要知道某种物质何以具有某种特殊的性质和状态,就必须探究它特有的结构.在人是机器一书发表整整200年之后,机械决定论的批评者、现代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也重复了类似的观点.他说.“控制论采取了这样的观点:机器或有机体的结构就是
10、据之可以看出其演绎的家引。”“从理论上说,如果我们能够造出一部机器,其机械结构就是人的生理结构的复制,那我们就可以有一部机器,其智能就是人的智能的复制心。本世纪下半叶,活森和克里克揭示出DNA的双螺旋结构,各种人工化合物的合成,大量新药物和新材料的研制成功,仿生孚和智能科学的迅速发展,在一定意义上都可看作是这种思维方式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所取得的成果。此外,在理论上,系统科学对元素、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也作了新的更完备的论证。如果说它是机械论在现代条件下的新发展,那么可以肯定,它同时也是促使现代科学前进的有力武器。对机械决定他最有影响的批评之一,是指责它们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去解释生命现象和心理现象.
11、应该承认,用现代物理学和花学的成果去揭示生命的本质和人类心理活动的物质机制,至今仍然是科学中的一大难题.这里存在着两条径渭分明的路线:一是用亚里士多德的“隐德来希”、“灵魂”或现代活力论的某种超自然的“因索”来解释;一是用业已证明存在于自然界的普遍的物质规律和物质因素来解释。而若干世纪以来,后者常常被前者冠以“机械的”称呼。恩格斯早已指出:“最滑稽可笑的是:把唯物主义,和机械的等同起来,这是从黑格尔那里来的。他想用机械的这个形容词来贬低唯物主义。”现在仍然如此。这里要指出的是,后者的解释尽管不尽人意,毕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可靠的知识,而从前者那里,我们却一无所获。因为现代科学至少已经证明,作为生
12、命和心理活动标志的人的情绪和性格的变化,同体内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有密切的联系。科学家们发现,脑啡吠类激素对人和动物的情绪、性格和行为有调节作用。同时发现,人体血液里所含某种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比例平衡调节,决定人的性格。去甲肾上腺素相对含量多的人,脾气急燥;而血清素相对含量多的人,则温和沉稳。还有人发现,人体内雄性激素水平高的人,都具有较强烈的好胜心与爱支使人的欲望。当好胜心受到伤害或在其他方面受到挫折时,往往易于产生怨恨、愤怒和其他进攻性行为。诸如此类的发现,都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而与日俱增。由此可见,虽然企图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去说明一切生命和心理现象有失偏颇,但是,机械论者所遵循的唯物主义的
13、思维路线,至今却仍然是人类探索生命本质和揭示某些心理现象的有效途径。机械决定论的主要之点,是对偶然性的忽视和否定。霍尔巴赫曾经说:“自然界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任何东西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物质的某一个原子不会偶然地同另一个原子相遇,这种相遇是按不变的规律发生的,依据这些规律,每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必须象它现在这样活动,而不能按另外的方式活动。吻拉普拉斯甚至断言,只要知道世界上一切物质微粒在某一特定时刻的速度和位置,就能计算出一切的过去和未来。从今天看来,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不免有些片面。物理学提供的证据表明.在自然界,与必然性一样,偶然性的客观存在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根据波动理论,我们不能准确
14、地说出一个光子的能量是在什么时间或什么地方传递给电子的;它只能告诉我们,在一定时间由一个光子把自己的能量传给一个确定对象的几率。对于光子来说,除了给出它在不同时刻达到不同地点的几率之外,我们不可能知道更多的东西。对此爱因斯坦曾进行过谙难;并由此展开了以爱因斯坦为一方,以波尔为另一方的物理学领域的旷日持久的大论战。在这里,我们无意对这场论战的是非作出评价,我们想说明的只是,即使偶然性是一种更为普遍的现象,必然性是其概率为“1”或者为“0”的特殊情况,这种“特殊情况”的存在却是客观的,是无法抹煞和否认的。空气中的木材达到燃点必定燃烧,正负电荷在有效距离内必定相互吸引,电阻丝达到一定的电流和电压必定
15、发热发光,谁能说它们不受必然性的规律支配呢?这就是说,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间题上,决定论把一个客观真理的适用范围作了不应着的扩展,然而,在其适用的范围内,它毕竟是一个真理。这就是,在某些现象的背后,必定存在着某种确定的必然的规律。如果不相信这一点,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就可能一无所获。由此可见,尽管机械决定论的某些方面有失偏颇,但作为思维方式的主导部分,特别是其中的唯树主义成分,无论是今天或明天,都是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二、分析程序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作用分析程序或分析方法,作为机械思维的一种形式,机械论的一些哲学家曾经作过清晰的表述.培根说:“我们必须把自然加以分解和分离,但所用的不是火,而是心
16、灵,是一种神火。崛报布斯和笛卡尔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思想。霍布斯认为:“推理就在于组合、分开或分解。所以我们用来发现事物的原因的方法,除了组合法或分解法,或者部分组合法与部分分解法以外,没有什么别的方法.吻他甚至宣称:“我们的绪论是:获得关于事物的普遥知识的方法,纯粹是分析的.吻笛卡尔在方法谈中,更把它作为一条人们必须自觉遵循的逻辑规则:“把我们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适于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吻从机械论者来看,这是心灵进行思维的程序,同时也是一种研究程序,是“这种方法所规定的程序。”对这种分析程序,恩格斯作了如下评价.他说:“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门,把自然界的
17、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四百年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作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擞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嚼那末,现在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形而上学的即机械的思维方式呢?贝塔朗菲认为:“古典物理学的目的归根结蒂是将自然现象分解为由盲目的自然规律控制的基本单位的作用。”“但与这处机械论观点相反,现代物理学各分支中也出现了整体性、动态相互作用和有关组织的问题。吻并说:“系
18、统问题本质上是针对分析方法在科学中应用的局限性间题.吻这就是说,在贝塔朗菲看来,以分析为特征的机械的思维方式,由于物理学的发展,现在已必须为系统论的强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所取代。我们认为,就许多领域而言,贝塔朗菲的观点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不加分析,如列宁所说,在倒洗澡水的时候,把小孩子一起泼掉,就值得商榷了。实际上,分析程序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在19世纪以前的四百年起过积极的作用,在恩格斯及其以后的物理学蓬勃发展的年代,同样有过重要的贡献。按照机械论的观点,任何物体,只要没有达到最小的粒子.达到牛顿那种所谓“固实、有质、坚硬、不可贯穿、而可活动的质点”,都是可以分解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19、,1807年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认为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开始了“化学中的新时代。”过了一个世纪,卢瑟福于1911年提出了含核原子模型,把“最小的粒子”降到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1932年伊凡宁柯提出原子核可分为质子和中子。j955年坂田昌一提出强作用“基本粒子”的结构模型,变为基本粒子仍然是可分的。此后又有人提出,“基本粒子”是由“夸克”或“层子”组成的。不到半个世纪,使“最小的粒子”的尺度连续降低了若干层次。“夸克”是不是还可以分解呢?只要不是“最小的粒子”,答案是肯定的。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不能不说机械论及其分析程序的思维方式起过一定的作甫。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也是通过分析取得
20、的。一种现象,如果不加分析,我们就不可能知道更多的东西。为了研究和弄清声音的特点,人们把声音分解为音质、音频和音强等成分。根据声音的振动频率和人的听觉范围,又分为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自从牛顿在1666年通过三棱镜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以后,对光的分解和分析,一直在不断进行。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各种电磁波按其波长不同,可分为长、短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丫射线等等.在可见光内,根据同样的道理,又可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不同的单色光。对电现象的分析,使人们区分和认识了静电卯动电、正电和负电,以及电流、电压、电阻等现象,丰富了电的知识,扩大了电的应用。对热的分析,
21、使人们区分和确立了温度、热量、比热、潜热等重要概念。对天然放射线的分析,人们认识了。日、丫等三种不同射线的特点和作用。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对人的思维活动和有关的规律,也是通过分析,逐步认识的。在古代,人们对思维形式,就作过初步的分析,其中成就最大的是亚里士多德。通过分析,他发现了形式逻辑的一些基本规律.但是,力图把推理变为“计算”。对思维形式进行精确和系统分析的人,主要是一批近代哲学家和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逻辑规则应该“好象几何中的线条和小学生学习算术时的公式一样明确”,这徉,就可以实现推理的“计算化”。用“计算来代替辩论”。用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来决定争论双方的是非。在这方面,本世纪许多人都
22、作过有益的工作。尤其是罗索、希尔伯特等人的努力,他们对数学证明的详尽分析,使逻辑推理形式化和符号化,为建立一个简明、严格的公理体系,创立和发展数理逻辑,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都直接影响和促进了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因为如果不能把一个连续的逻辑过程分解为许多不同的环节,并用符号表示出来,然后模拟这一过程,要创造出具有逻辑思维功能的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是不可能的。而为了使计算机也能发出或者“理解”人的语言,实现语言和文字之间的转化,人们对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语法在使词构成语句中的具体规则,构成各种语音盯音索等等,都作了详细的分析。正是基于这些分析,以及在分析基础上的合成,才使计算机或机器人能够将符号、文字
23、、语言进行转换,从而具有“阅读”、“翻译”、“朗读”和“听懂”人的语言的某些功能。对人的动作和行为的分析,同样使有关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众所周知,首先对人的劳动动作进行详细分析的,是美国工程师泰罗,他仔细观察和分析了工人在生产中的操作过程,区分哪些动作是必要的有效的,哪些是多余的无效的,从而制订出科学的操作过程,使每一动作都精确恰当。列宁说:泰罗制“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订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等等。”实践证明,在不变更生产设备的条件下,实行泰罗制是提高工效的基
24、本方法。现在,采用摄象机、电子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对人的动作进行精确分析,不仅用来改进和完善工人的劳动操作,使人机系统更加和谐协调,而且被广泛用于体育训练、舞蹈教学以及其他领域。最近几十年,由于利用先进设备对游泳、田径、体操等运动动作做了详细和科学的分析,制订了最适当的训练方法,空前地提高了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现在一些重要技术,如电影、电视,以及机器设备的制造,也无不都是先将整体分解,然后再现或突现整体的过程。如果不能把连续的运动的景物分解为离散的、静止的画面,不能将完整的画面分解为数百条线,每一线条分解成数百个亮度或色彩不同的点,我们就不能获得电影或电视的图象。如果不能把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25、以及其他各种机器分解为许多零部件,我们就不能制造出这些机器。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说,分析程序和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今天仍然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杠杆。分析程序不能抛弃,不仅在于“有用”,而且在理论上,亦有其存在的充分根据。所谓分析程序或分析方法失去意义的“理由”之一,是认为分析只能认识局部,综合才能认识整体。但是,要认识整体,首先必须认识局部,必须了解系统中诸部分、诸元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否则,综合就是一句空话,而为了认识系统的部分和元素,“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逐个加以研究。”O这就需要分析.例如,为了研
26、究动物内部的器官,首先必须动动物作生理解剖,将它们从整体中分割出来;要弄清楚机器中各种零部件所使用的材料、几何形状、特点和作用,必须将机器拆散,分别进行测试;要了解某一地层的地质构造和矿物含量,必须进行钻探,取出岩芯,然后逐段研究。这就是说,只有经过分析,人们才能认识局部,进而认识整体。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是认识整体的前提和条件。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因此,只要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任务没有守结,只要还存在有待认识的事物,我们就需要综合,也需要分析。所谓分析程序应该废弃的另一“理由”,是认为分析只能认识静止的、死的、脱离了整体的孤立事物,不能认识运动的、活的、与整体相联系的事物。不可
27、否认,静止的、死的、孤立的事物与运动的、活的、作为整体一部分的事物,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异。黑格尔曾对此作过精辟论述,也是系统理论赖以提出的一个重要根据。黑格尔指出:“将物质分解成独立的质料,只在无机的自然界里有其相当的位里。”“应用于有机体的生命方面,这些范畴便显得不够用.一个有机体的各部分各肢节只有在它们的联合里方有存在。彼此一经分离便失掉其为有机体的存在”。“髻如,一个有机体的官能和肢体并不能仅视为有机体的各部分,唯有在它们的统一里,它们才是它们那样,它们于那有机体的统一体是互有影响,并非毫不相千的。只有在解剖学者的手里这些官能和肢体才是机械的部分,”但是,活机体与死机体之间,除存在差异外,
28、也不同一的一面。考古学家研究的古人类化石碎片。无论如何不同于相应的骨胳;但是,它们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和形成的年代,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通过对有关化石的分析,人们依然能够获得某些古人类的知识。一个已经死亡并正在被解剖的人体,与原先还能言语和活动的人存在很大差异,但各种器官的组织、形状,以及彼此间的相对位置,二者并无恨本的区别,因此,要了解人体的组织和结构,除了残暴成性的日本侵略者,谁也不会去将活人进行解剖。从人体中抽取的血液或切取的组织,虽然已经成了脱离整体的孤立部分,但由于与那些原先或依然作为整体的部分存在着某种同一性,因此,进行验血和切片检查,今天仍然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所以,对事
29、物进行孤立的和静止的分析,虽然不是认识运动的、活生生的和相互联系的整体的唯一方法,却是达到这一认识的重要途径。所谓分析程序已经过时的又一“理由”,是认为现代科学已发展到了整理材料的时期,整理的方法主要是综合,而不是分析。毫无疑问,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对材料的整理综合,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事就是有力的证明。但是加重要和更加突出。许多新学科,特别是横断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搜集与整理,分析与综合,都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同一学科,搜集之后需要整理,整理告一段落又需要进行新的搜集,如此交替反复,这门学科才能不断发展。对于不同学科,在同一时期,可能有的以整理和综合为主,有时以搜集和分析为主。所谓只有整理和综
30、合的情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8世纪,当生物学、电磁学还在搜集材料的时候,康德和拉普拉斯完成了太阳系演化理论的初步研究.19世纪,当生物学和古典电磁学根据对材料的整理,在理论上达到某种完成的时候.人们却开始了对高速运动、黑体辐射、放射性现象,以及遗传机制的材料搜集。20世纪,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科学家们却用高能加速器、宇宙探测和其他先进设备,开展了更广泛的材料搜集工作。可见,在历史上,不论处于哪个阶段,材料的搜集与整理,分析与综合,总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这就是说,进行科学研究,即使在今天,分析与综合,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我们看来,系统科学的诞生和发展。不是摈
31、弃和排斥分析程序,只有在机械论和分析程序失效的地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全面、更有效的新的思维方式。把系统科学与分析程序绝对对立起来,是不可取的。英v.c.丹皮尔.科学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06页.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159页人有人的用处,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页。一般系统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A爱因斯坦等:物理学的进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41页。同,第36一37页。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85一86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页.反杜林论,1971年版,第326页.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
32、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51页.人是机器,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43页。人是机器,第52页。0人有人的用处,第43页.自然辩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1一232贯。转引自唯物辩证法的范踌,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130页.参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76一277页.O参美u哈伯一沙姆等:物理第三册,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779页.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55、66、68页.O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110页。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8一19页.一般系统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和第15页.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69页。列宁选集第3卷,第511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0页.同,第81页.小逻辑,三联书店,1954年版,第135页。参拙著:变革思维方式的科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哲学意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62一369页。湖北师范学院学扬(哲学杜会科学版).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