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pdf

上传人:pa****e 文档编号:138167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团 体 标 准 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for forerunner standard - Disc brake assembly of passenger cars 2021-09-27 发布 2021-09-28 实施 ICS 43.040.40 CCS T 24 学兔兔 标准下载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和T/CAQP 015202

2、0、T/ESF 00012020 “领跑者”标准编制通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委员会、中国节能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节能协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弗迪科技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天合底盘系统有限

3、公司、烟台胜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隆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繁卓、王应国、雷文、窦文娟、申娟、高鸣晓、刘浪、裴纯辉、郝之凯、李传博、胡文中、陈锐、龙文、朱宗云、张光荣、崔海峰、刘兴春、黄愿明、李立刚、李杰、周哉松、曾勇、辛术成、王翔宇、黄卫琴、崔积暖、闵庆付、刘永刚、杨朔、金晨红、杜利锋、管金鑫、赵学智。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学兔兔 标准下载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1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 1 范围 本文件

4、规定了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 “领跑者” 标准评价的术语和定义、 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划分。 本文件适用于M1类车辆用盘式制动器总成,包含盘式制动器、制动盘和制动衬片的企业标准水平评价。相关机构在制定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方案时可参考使用,企业在制定企业标准时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620-2020 道路车辆 汽车和挂车 制动名称术语及其定义 GB 5763-2018 汽车用制动器衬片

5、GB/T 15089-2016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T 34422-2017 汽车用制动盘 QC/T 556 汽车制动器 温度测量和热电偶安装 QC/T 564-2018 乘用车行车制动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QC/T 592-2013 液压制动钳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T/CAAMTB 9-2018 乘用车制动盘产品标准及测试方法 SAE J2521-2013 Disc and Drum Brake Dynamometer Squeal Noise Test Procedures 3 术语和定义 GB/T 5620-2020、GB/T 15089-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

6、适用于本文件。 3.1 端面跳动 sideface run out;SRO 制动盘绕中心轴转动一周,制动盘摩擦面的跳动值,单位m。本文件所指测量点如图 A.1 中点 6位置所示。 3.2 周向厚薄差 disc thickness variation;DTV 制动盘同一半径圆周方向的最大厚度变化量,单位m 表示。本文件所指测量点如图 A.1 所示。 3.3 制动力矩波动 brake torque variation;BTV 制动过程中,主制动时间内制动力矩相邻波峰和波谷的最大差值,单位Nm表示。 学兔兔 标准下载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2 3.4 制动

7、力矩波动率 braking torque fluctuation rate BTV 与平均制动力矩的比值。 3.5 磨损量 abrasion 制动衬片的磨损程度。 4 评价指标体系 4.1 基本要求 4.1.1 近三年,生产企业无较大环境、安全、质量事故。 4.1.2 企业应未列入国家信用信息严重失信主体相关名录。 4.1.3 企业可根据 GB/T 19001 、GB/T 24001、 GB/T 28001 建立并运行相应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鼓励企业根据自身运营情况建立更高水平的相关管理体系。 4.1.4 产品应为量产产品,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领跑标准应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及

8、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 4.2 评价指标分类 4.2.1 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领跑者”标准的评价指标分为: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创新性指标。 4.2.2 基础指标包括:制动衬片有害成分限量、制动衬片摩擦性能、制动盘热疲劳、制动盘高负荷。 4.2.3 核心指标包括:制动力矩、衰退率、恢复差率、力矩稳定系数、速度稳定性、行车拖滞力矩、钳体刚度。 4.2.4 创新性指标包括:SRO、DTV、BTV、制动盘热变形、制动衬片磨损、制动噪音。 4.2.5 核心指标和创新性指标均分为三个等级,包括: (a)先进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5 星级水平; (b)平均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4 星级水

9、平; (c)基准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3 星级水平。 鼓励根据条件成熟情况适时增加与产品性能和消费者关注的相关创新性指标。 4.3 评价指标体系 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学兔兔 标准下载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3 表1 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评价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 类型 评价指标 指标来源 指标水平分级 试验、评价方法 先进水平 平均水平 基准水平 1 基础 指标 制动衬片 有害成分限量 GB 5763-2018 符合标准要求 GB 5763-2018 2 摩擦性能 3 制动盘 热疲劳 GB/T 34422-2017 符合标

10、准要求 GB/T 34422-2017 4 高负荷 5 核心 指标 制动力矩 二次效能 QC/T 564-2018 95%MeM110%Me 90%MeM115%Me 90%MeM120%Me QC/T 564-2018 6 三次效能 95%MeM110%Me 90%MeM115%Me 90%MeM120%Me 7 衰退率 第一次衰退 QC/T 564-2018 -10%衰退率20% -15%衰退率30% -20%衰退率40% QC/T 564-2018 8 第二次衰退 -10%衰退率20% -15%衰退率30% -20%衰退率40% 9 恢复差率 第一次恢复 QC/T 564-2018 -1

11、0%恢复率10% -15%恢复率15% -20%恢复率20% QC/T 564-2018 10 第二次恢复 -10%恢复率10% -15%恢复率15% -20%恢复率20% 11 力矩稳定系数 前制动器 30%Vmax QC/T 564-2018 0.90 0.85 0.80 QC/T 564-2018 100 km/h(对 Vmax低于 100 km/h 的车辆为 Vmax) 0.85 0.80 0.75 80%Vmax 0.80 0.75 0.70 12 后制动器 30%Vmax 0.90 0.85 0.80 100 km/h(对 Vmax低于 100 km/h 的车辆为 Vmax) 0.

12、80 0.75 0.70 80%Vmax 0.75 0.70 0.65 学兔兔 标准下载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4 表1 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评价指标体系(续) 序号 指标 类型 评价指标 指标来源 指标水平分级 试验、评价方法 先进水平 平均水平 基准水平 13 核心 指标 速度稳定性 30%Vmax QC/T 564-2018 -6%Vstm6% -8%Vstm8% -10%Vstm10% QC/T 564-2018 80%Vmax -6%Vstm9% -8%Vstm12% -10%Vstm15% 14 钳体刚性(带制动衬片) QC/T 592-

13、2013 0.15 mm 0.18 mm 0.20 mm QC/T 592-2013 15 行车拖滞力矩 第 1 圈 QC/T 592-2013 Mt3 Nm Mt4 Nm Mt5 Nm QC/T 592-2013 第 10 圈 缸径42 mm Mt1 Nm 1 NmMt1.5 Nm 1.5 NmMt2 Nm 缸径42 mm (含双缸折算) Mt1.5 Nm 1.5 NmMt2.5 Nm 25 NmMt3.5 Nm 16 创新性指标 SRO 20m 25m 30m 17 DTV DTV 增长 本文件 5m 8m 10m 附 录 A 18 BTV 制动力矩波动率 本文件 9% 12% 15% 附

14、 录 B 19 制动盘热变形 连续制动热变形 T/CAAMTB 9-2018 0.23 mm 0.25 mm 0.30 mm T/CAAMTB 9-2018 20 制动衬片磨损 本文件 1.8 mm 2.5 mm 3.2 mm 附 录 C 21 制动噪音 SAE J2521 AA 级 A 级 BB 级 SAE J2521 注:Me制动器总成样件在规定管路压力下的制动力矩设计值,或供需双方商定值; M效能试验中,制动器总成样件在规定管路压力下的测得的平均制动力矩; Vstm效能试验中,制动初速度 m km/h 相对于制动初速度 n km/h 的速度稳定性。 Mt按 QC/T 592-2013 测

15、得的拖滞力矩。 学兔兔 标准下载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5 5 等级划分 评价结果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各等级所对应的划分依据见表2。达到三级要求及以上的企业标准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自我声明公开后均可进入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企业标准排行榜。达到一级要求的企业标准, 且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自我声明公开后, 其标准和符合标准的产品可以直接进入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企业标准“领跑者”候选名单。 表2 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总成等级划分 评价等级 满足条件 一级应同时满足 基本要求 基础指标要求 核心指标 7 项达到先进水平要求 创新性指标至少 5 项达到先进水平要求

16、二级应同时满足 核心指标 7 项达到平均水平以上要求 创新性指标至少 3 项达到平均水平以上要求 三级应同时满足 核心指标至少 5 项达到基准水平以上要求 - 注:核心指标及创新性指标项目均指表 1 评价指标中的一级项目。 一级项目合格应为其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均合格。 学兔兔 标准下载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6 A A 附录A (规范性) DTV 试验方法 A.1 试验准备 A.1.1 试验样件要求 A.1.1.1 样件为新品状态,同时是出厂经检验合格件。 A.1.1.2 制动盘初始 DTV 应不超过 6 m。 A.1.2 热电偶安装要求 DTV试验中

17、使用工业K型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热电偶安装于制动衬片外片有效摩擦半径上,热电偶表面距制动衬片表面0.5 mm1 mm,其余应符合QC/T 556要求。 A.1.3 位移传感器安装要求 DTV试验中测量点如图A.1所示,其中点1和2测量制动盘内径厚度,点3和4测量制动盘中径厚度,点5和6测量制动盘外径厚度。 图 A.1 DTV 试验中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置示意图 表 A.1 制动盘位置定义 内径 mm 中径 mm 外径 mm 制动盘摩擦表面内径+10 制动盘有效工作半径 制动盘摩擦表面外径-10 A.1.4 试验惯量计算方法 按附录D中具体要求计算试验惯量。 A.1.5 设备要求 A.1.5.1 制

18、动管路压力、制动力矩、风速和试验台主轴转速的控制误差不应超过 3%,转动惯量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 5%; A.1.5.2 DTV 用惯性制动器试验台自带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直接测量, 位移量的采样频率至少为 1 kHz。 学兔兔 标准下载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7 A.2 试验方法 A.2.1 将制动器样件连同转向节按实车状态一同安装在制动器惯性试验台上,按表A.2进行试验; A.2.2 当制动衬片温度达到(601) 时开始测量DTV,主轴转速恒定为30 r/min,测量数据时间为8 s; A.2.3 取制动盘旋转4圈采集到的数据做低通滤波后曲线的峰值和

19、谷值的差作为测试一组DTV结果,取3组位移传感器测量DTV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A.2.4 表A.2 DTV增长试验顺序中序号1测量了新制动盘的DTV,DTV增长量为第49次测量的DTV值减去第1次测量的DTV值。 表 A.2 DTV 增长试验顺序 序号 测试项目 初始速度 终止速度 减速度 m/s2 制动前制动衬片温度 风速 m/s 制动次数 次 1 初始磨合 65 km/h 0 km/h 3.06 100 11 5 2 DTV 测量 30 r/min 30 r/min - 601 0 - 制动 65 km/h 0 km/h 3.06 150 11 200 DTV 测量 30 r

20、/min 30 r/min - 601 0 - 制动 65 km/h 0 km/h 3.06 150 11 200 DTV 测量 30 r/min 30 r/min - 601 0 - 高速制动 100 km/h 0 km/h 4.93 1002 11 5 3 试验循环 重复步骤 2(共 405 次制动)15 次循环,整个程序总共进行制动 6485 次。 4 DTV 测量 30 r/min 30 r/min - 601 0 - 注:试验前,制动盘在测试台架上的端跳控制在 0.05 mm 以内。 学兔兔 标准下载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8 附录B (规

21、范性) BTV 试验方法 B.1 试验准备 B.1.1 试验样件要求 B.1.1.1 样件为新品状态,同时是出厂经检验合格件。 B.1.1.2 制动盘初始 DTV 应不超过 6 m。 B.1.2 热电偶安装要求 试验中使用工业K型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热电偶安装于制动衬片外片有效摩擦半径上,热电偶表面距制动衬片表面0.5 mm1 mm,其余应符合QC/T 556要求。 B.1.3 试验惯量计算方法 按附录D中具体要求计算试验惯量。 B.1.4 设备要求 制动管路压力、制动力矩、风速和试验台主轴转速的控制误差不应超过3%,转动惯量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5%。 B.2 试验方法 B.2.1 按QC/T

22、564-2018要求进行200次磨合试验; B.2.2 按表B.1进行BTV试验。 表 B.1 BTV 试验顺序 序号 初始 速度km/h 终止速度km/h 液压 MPa 减速度 g 加压速率MPa/s 制动前制动衬片温度 循环时间 s 风速m/s 制动次数 次 1 120 0 - 0.15 2 1002 - 11 1 2 120 0 序号 1 有效制动时间内的管压平均值 - 2 1002 - 11 15 (测试 BTV) 3 120 0 - 0.25 2 1002 - 11 1 4 120 0 序号 3 有效制动时间内的管压平均值 - 2 1002 - 11 15 (测试 BTV) 5 12

23、0 0 - 0.15 2 1002 45 11 1 6 120 0 序号 5 有效制动时间内的管压平均值 - 2 - 45 0 15 (测试 BTV) 7 120 0 - 0.25 2 1002 45 11 1 8 120 0 序号 7 有效制动时间内的管压平均值 - 2 - 45 0 15 (测试 BTV) 注:(a) 试验前,制动盘在测试台架上的端跳控制在 0.05 mm 以内; (b) 序号 2、4、6、8 中液压为有效制动时间内产生对应减速度的管压平均值; (c) 序号 5序号 6 为连续制动步骤,序号 7序号 8 为连续制动步骤。 学兔兔 标准下载T/CECA-G 01202021

24、T/CSTE 01162021 9 B.3 BTV 数据处理 一次制动过程中,在有效制动时间内找到每次制动力矩变化过程中相邻波峰和波谷的差值,取所有差值的最大值即为该次制动的BTV数据,力矩波动率为BTV数据与该次制动的平均力矩的比值,取60次制动力矩波动率的平均值为最终试验结果。 图 B.1 BTV 测量曲线图 学兔兔 标准下载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10 附录C (规范性) 制动衬片磨损试验方法 C.1 试验准备 C.1.1 试验样件要求 样件为新品状态,同时是出厂经检验合格件。 C.1.2 热电偶安装要求 试验中使用工业K型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

25、热电偶安装于制动衬片外片有效摩擦半径上,热电偶表面距制动衬片表面0.5 mm1 mm,其余应符合QC/T 556要求。 C.1.3 试验惯量计算方法 按附录D中具体要求计算试验惯量。 C.1.4 设备要求 制动管路压力、制动力矩、风速和试验台主轴转速的控制误差不应超过3%,转动惯量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5%。 C.2 试验方法 C.2.1 按QC/T 564-2018要求进行200次磨合试验; C.2.2 按表C.1进行磨损试验; C.2.3 每个路况试验结束后,按C.3.1要求测量制动衬片厚度,并计算制动衬片的磨损量,磨损量取各测量点的算术平均值。 表 C.1 磨损试验顺序 序号 测试路况 初始

26、速度 km/h 终止速度 km/h 减速度 g 制动前制动盘温度 风速 m/s 制动次数 1 磨合 50 4 0.25 100 11 100 2 城镇路 1 50 4 0.25 150 11 200 3 高速路 1 150 80 0.40 150 11 100 4 乡村路 1 80 4 0.35 200 11 200 5 乡村路 2 100 4 0.40 125 11 200 6 高速路 2 Vmax Vmax-100 0.50 100 11 50 7 城镇路 2 50 4 0.25 150 11 200 8 乡村路 3 100 4 0.40 125 11 200 9 下坡路 80 4 0.3

27、5 350 11 50 注:Vmax为最高车速值。 学兔兔 标准下载T/CECA-G 01202021 T/CSTE 01162021 11 C.3 磨损试验数据记录及处理方法 C.3.1 制动衬片厚度测量 对每一个制动衬片进行厚度测量,精确到 0.001 mm,厚度测量宜在制动器冷却至室温后 2 h 内完成。测量位置示意图如图 C.1 所示。 图 C.1 制动衬片厚度测量位置示意图 C.3.2 磨损数据表 表 C.2 磨损量数据记录表 测量 单位为毫米 位置 1 位置 2 位置 3 位置 4 位置 5 位置 6 位置 7 位置 8 磨损量 内片 外片 学兔兔 标准下载T/CECA-G 012

28、02021 T/CSTE 01162021 12 附录D (规范性) 试验惯量确定方法 D.1 前制动器试验惯量计算方法 前制动器的试验惯量按(1)进行计算: LrhbGIgaq2)45. 0(2.(1) 式中: qI前制动器转动惯量计算值,kgm2; aG车辆满载总质量,kg; L车辆轴距,m; gh车辆满载时重心高度,m; b重心至后轴距离,m。 D.2 后制动器试验惯量计算方法 后制动器的试验惯量按(2)进行计算: LrhaGIgah2)45. 0(2.(2) 式中: hI后制动器转动惯量计算值,kgm2; aG车辆满载总质量,kg; L车辆轴距,m; gh车辆满载时重心高度,m; a重心至前轴距离,m。 B B 学兔兔 标准下载学兔兔 标准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