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CHINA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院士论坛专刊废弃物资源化助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循环经济一一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必定消耗大量的资源,在生产必要产品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基本上都是可以再利用的。所以固体废物资源化是循环经济的典型内涵人类要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从一个吞噬资源的消耗体变为一个将消耗转化为资源的循环体,这个“变”是社会的核心能力之一,是拥有未来战略的制高点。许多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的循环利用对我国更具有战略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教训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
2、“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国家基本发展路径,党的十九大又重申了这个发展路径。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指明了绿色、低碳和循环的内在联系和互补关系。把循环发展提到基本发展路径的高度是人类意识的一个进步,也丰富和深化了人类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哲学观。可以说是兼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引导人类从工业文明迈向更高的文明形态一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又称为3R经济,指的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这个表述简要地说明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线性经济的根本差异,也可以看出其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联系。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了由“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的理念。“无废”并非是没有废物,而是废弃物源头减量化和高比例的资
3、源化利用,是循环发展的典型内涵。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各类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了实际成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拥有一套制度性的管理模式和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的企业群,并且提出了“零废国家”或者“无废地区”的发展目标。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在垃圾焚烧发电如何避免二次污染、如何把“邻避”变为“邻利”等方面做了技术研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和企业的实践。我国要实现“无废社会”需要分步实施,因此提出了由“无废城市”试点逐步走向“无废社会”的建议,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抓手。国内外建设“无废社会”的做法和启示国际社会对“无废社会”有类似的提法。例如,欧洲提出“零废物计划”,日本提出“循环型社会”,新加坡
4、提出的“零废物国家”等。各国垃圾分类基本是一样的。例如,瑞典垃圾99%可以循环再利用,得益于先进的垃圾处理循环系统,36%垃圾回收再利用做成沼气,14%垃圾经生物处理后制成肥料,49%的垃圾燃烧处理作为发电,最后1%的垃圾进行掩埋处理。奥地利垃圾分类从小做起,建立高科技的垃圾回收处理中心,把垃圾分类自动化。长久以来,日本干净的环境成为他的一张名片,民众在投弃垃圾时有法可依,垃圾分类教育从娃娃抓起。韩国垃圾“减肥”靠收费,计量垃圾袋实名制,食物垃圾禁止进入填埋场,厨余垃圾袋要居民自己购买,如有违规严格处罚。美国WM废弃物处理公司利用“三驾马车”模式(垃圾收集转运、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回收利用),2
5、 0 17 年,其垃圾处理量达到1亿多吨,实现盈利收入145亿美元,在固体废物处理行业居全球第一。我国也有很好的垃圾回收案例。例如,格林美开采城市矿山后建设循环工厂;鞍钢创建废弃物源头减量、循环利用,成为“无废工厂”;农村把秸秆等作为农产品,实现农村废弃物联产;光大环境在建设垃圾焚烧厂时把“邻避”变成“邻利”。14中国环保产业院士论坛专刊废弃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助推“双碳”目标我国“双碳”目标提出后,对此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碳达峰应该是高质量经济发展同时的达峰,是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导致碳强度逐步降低实现的达峰,是瞄准碳中和的一个达峰,而不是攀高峰、冲高峰。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6、要开创一条兼具成本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路径,这与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是同步的,是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深刻进步的里程碑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长达几十年的科学的转型过程,需要全社会上下各行各业一致努力。“无废社会”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的着力点和综合抓手。例如,减少填埋,增加分类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由于填埋造成的象甲烷这样的温室气体的产生;利用垃圾焚烧发电代替无沼气回收设施的露天填埋方式;温室气体减排效能计算表明,减排强度约为0.1tCOz/t垃圾;生物质垃圾焚烧发电或者做沼气;废旧的黑色金属或有色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回收黑色金属或者有
7、色金属可以把长流程改为短流程实现节能减排。各种固体废物的利用发展潜力很大,可以形成多个产业链条,是环境保护的一个新兴的产业。仅钢铁回收再利用这一项,就可使我国钢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由6 0%降为30%。以资源化利用节约能源,以能源化利用优化能源结构。2 0 13年,可再生资源回收为1.6 亿吨,总价值6 0 0 0 亿元,节能1.7 亿吨标准煤。生物质气体能源潜力可达30 0 0 亿立方米,推动分布式低碳能源发展。风机、光电池和电动车电池里含有的镍、钴等矿物质是不可再生的,做好铜、镍、锰、铬、钼、锌的回收再利用是矿业的新问题。做好从“邻避”走向“邻利”,利于社会效益和公民健康,解决好废物处置、垃
8、圾资源化利用,创造共享的美丽空间,使公民有效获得感利于社会安定,主动避免“邻避效应”,从根本上解决了垃圾污染带来的社会冲突,使公众成为参与者和主人,增强公众对社会和政府的信任感社会效益是提高公民的素质,促使每个社会细胞绿色化、低碳化,每个公民都重视、都懂得如何减量分类资源化,需要人人参与,这会提升全社会公民的责任感、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同时也会改进政府的社会治理,提高各级政府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社会的现代化。做好垃圾资源化利用,需要“黄金三角”搭配,就是企业、政府、公众间密切合作、共同实现。“无废城市”建设已经启动三四年了,在生态环境部的主导下做了“11+5”个试点城市,两年试点初见成效,建立形成了一套指标体系和做法,培育了一些企业并在“十四五”期间确定了再选出10 0 个城市做为试点的计划,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内涵。结语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是国家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将积累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最终实现“无废国家”的目标。这将是我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国家、建设美丽中国史诗中的一个篇章。实现“双碳”目标走向“无废社会”,需要一大批人具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去克服各种困难,百折不挠地付出心血与智慧,以及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史册上将留下辛劳汗水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