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质吸收穿过的生物膜层数问题汇总.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373141 上传时间:2024-04-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吸收穿过的生物膜层数问题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质吸收穿过的生物膜层数问题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质吸收穿过的生物膜层数问题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物质吸收穿过的生物膜层数问题汇总1、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中的细胞膜层数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审题,看明白问的是什么,比如问:几层膜?几层磷脂分子?、膜:也就是我们平日说的生物膜,也称单位膜,可以理解为是细胞中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的通称!其结构与功能基本与细胞膜类似核膜:双层膜,相当于2层细胞膜,共有4层磷脂分子线粒体、叶绿体:双层膜,相当于2层细胞膜,共有4层磷脂分子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单层膜,相当于1层细胞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都是由1层上皮细胞围成的,简图如下:思考1:物质进入毛细血管内要通过几层膜?几层磷脂分子:参考答案:物质进入毛细血管内要穿过1层

2、细胞,所以是通过2层膜,共4层磷脂分子2、 毛细血管与毛细淋巴管结构差异: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结构差别不大,识图: 解析:上图是1个局部组织图,毛细淋巴管的一端连接较大的淋巴管,最后把淋巴汇集到总淋巴管,总淋巴管开口于左右锁骨下的静脉,毛细淋巴管的另一端是盲端(封闭),见图;毛细血管的两端是连接着较粗的血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分布于全身各处毛细淋巴管是淋巴管道的起始部,以盲端起于组织间隙。毛细淋巴管分布也较广泛。除脑、脊髓、骨髓、上皮、角膜、晶状体、牙釉质和软骨外,遍及全身各处。而毛细血管的一端连接动脉,另一端连接静脉毛细淋巴管壁的通透性比毛细血管大,一些不易透过毛细血管的大分子物质,如

3、蛋白质、细菌、异物、癌细胞等较易进入毛细淋巴管内随淋巴循环转移到全身各处。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由于某些原因一旦透出就由毛细淋巴管回收,局部淋巴循环受阻,会导致这些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收,它们滞留在组织液中,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3、呼吸时,氧气通过的路径以及穿过的膜数?思考2:外界环境中的气体(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几层生物膜?解析:共11层,注意审题,题目问的是进入细胞利用,应该考虑进入线粒体内,见下图:提示:外界空气中的氧气首先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在肺部沿着肺内的气管进入肺泡,途径如下: 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更细的支气管肺泡肺泡壁由1

4、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部与毛细血管紧紧贴在一起氧气进入血浆,大部分氧气进入红细胞内部与其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被运输,少部分以溶解形式被运输;氧气通过的大致路径:外界氧气呼吸道肺泡肺部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达全身各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组织细胞线粒体思考3:比较以下部位氧气的浓度高低:肺泡、血浆、组织液、线粒体内参考答案:氧气浓度由高到低:肺泡、血浆、组织液、线粒体内解析:氧气是通过扩散形式进入线粒体的,氧气的扩散方向: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扩散,所以肺泡内的氧气浓度最高,线粒体不停的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使线粒体内的浓度最低,这样,氧气才可以通过扩散进入线粒体同理,以上部位的二氧化

5、碳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是:线粒体内、组织液、血浆、肺泡4、呼出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通过的路径以及膜数?提示:二氧化碳通过的路径正好与氧气进入的路径相反二氧化碳由线粒体产生,排出路径大致是:线粒体组织细胞组织液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内血液循环运输到肺部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内呼吸道外界空气二氧化碳在血液里的运输:不进入红细胞,大部分在血浆里以碳酸盐形式运输呼出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通过的路径以及膜数:9层出线粒体:2层出组织细胞:1层进入毛细血管:2层肺部出毛细血管:2层进肺泡:2层通过呼吸道呼出5、吸收葡萄糖时,葡萄糖通过的路径以及穿过的膜数?思考4: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吸收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穿过几层膜?参考

6、答案:7层解析: 消化道:淀粉在小肠被分解为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由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小肠部位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流到全身各处途径:先进入小肠上皮细胞(1层),再穿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浆被运输,通过的膜数: 进出小肠上皮细胞:2层膜(进通过1层,出通过1层) 进入毛细血管:2层(血管壁由1层细胞构成)在血浆里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到达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再穿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由毛细血管穿出进入组织液通过的膜数:2层进入组织细胞通过的膜数:1层在细胞质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步,葡萄糖不直接进入线粒体6、用同位素标记追踪血液中的某些葡萄糖分子,若该分子流经人的肾脏后又由肾静脉

7、流出,则该分子很可能穿过几层细胞膜?()A 2层 B 4层 C 6层 D 0层或8层解析:答案D本题需要了解肾单位结构:1)、肾单位结构:见图其中: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由肾动脉分支而成)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盘绕而成的血管球,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进一步汇集成肾静脉肾小囊:是由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由1层上皮细胞构成,紧贴肾小球毛细血管,外层也由1层上皮细胞构成,与肾小管相连,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肾小管:肾小管管壁也由1层上皮细胞构成,与毛细血管紧贴一起;尿液形成: 原尿: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其他成分都可以由肾

8、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血浆中的成分穿过毛细血管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共穿过2层细胞(穿过4层膜) 尿液: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成分,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废物,如尿素、尿酸、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分等,则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原尿中有用成分被重吸收依次穿过肾小管管壁和毛细血管管壁进入血液,共穿过2层细胞(穿过4层膜)2)、本题解析:为什么会是0层:葡萄糖分子随血液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没有进入小小囊,直接从出球小动脉出来为什么会是8层:葡萄糖分子随血液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囊,穿过2层细胞是穿过4层膜,再在肾小管处被重吸收,重

9、吸收是穿过肾小管管壁和毛细血管管壁进入血液,又穿过2层细胞4层膜。7、重吸收发生的部位以及所吸收的物质:重吸收的概念:主要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的一些物质的吸收重吸收是相对于吸收(小肠部位)来说的。血浆中的各种营养物质,从根本上讲都是从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的,这是第一次吸收。当这些物质从血液(内环境)中出来后,再一次吸收返回血液中的过程,属于第二次吸收,因此叫做重吸收。所以,流经肾小球的一部分血浆滤过形成小管液,在沿着肾小管和集合管向前流动时,其中的许多有用成分被重新转运回到血液中就属于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物质具有下列的特点。一是选择性。一般说来,小管液中凡是对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都全部

10、被重吸收,如氨基酸、葡萄糖等;凡是对机体有一定作用的物质,大部分被重吸收,如水分、Na+等;凡是对机体无用(甚至是有毒害)的物质,如代谢终产物肌酐、肌酸等,则完全不被重吸收。上述特点有利于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维持机体内环境中各种成分的正常浓度。二是有限性。肾小管对每一种物质的重吸收都具有一个极限,这个重吸收极限称为该物质的肾阈值(renal threshold)。当血浆中某种物质浓度过高时,小管液中该物质含量也过高,就可能超过该物质的肾阈值。以葡萄糖为例,滤液中的葡萄糖来自血糖,当血糖浓度过高,滤液中葡萄糖含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限度时,尿中即出现葡萄糖,称为糖尿。把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正常肾糖阈为8.889.99mmol/L(160180mg/dl)。原尿中的葡萄糖重吸收通过的膜数:4层途径:原尿中的葡萄糖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1层细胞)毛细血管管壁血浆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2层膜(1层细胞:2层膜)穿过毛细血管管壁(1层膜)进入毛细血管内的血浆:2层膜进入毛细血管以后通过血液循环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供组织细胞利用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