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363298 上传时间:2024-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过除法算式来引出整除的概念,每个除法算式对应着一对有整除关系的数,如ba=n表示b能被a整除,bn=a表示b能被n整除。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而现在的人教版教材中没有用数学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利用一个简单的实物图引出一个乘法算式,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_【1】一、教材与知识点的对比与区别。1、对比新版教材知识设置与传统教材的区别。有关数论的这部

2、分知识是传统教学内容,但教材在传承以往优秀做法的同时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动。无论是从宏观方面内容的划分,还是从微观方面具体内容的设计上都独具匠心。“因数与倍数”的认识与原教材有以下两方面的区别:(1)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学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入新知。(2)“约数”一词被“因数”所取代。这样的变化原因何在?教师必须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了解编者意图,才能够正确、灵活驾驭教材。因此,我通过学习教参了解到以下信息: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是在已经能够区分整除与余数除法,对整除的含义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

3、生任何影响。因此,本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2、相似概念的对比。(1)彼“因数”非此“因数”。在同一个乘法算式中,两者都是指乘号两边的整数,但前者是相对于“积”而言的,与“乘数”同义,可以是小数。而后者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与以前所说的“约数”同义,说“X是X的因数”时,两者都只能是整数。(2)“倍数”与“倍”的区别。“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我们可以说“1.5是0.3的5倍”,但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我们在求一个数的倍数时,运用的方法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相同的,只是这里的“几倍”都是指整数倍。二、教法的运用实践“因数与倍数”的运用范围就是在非0自然数的范畴之内

4、,与小数无关,与分数无关,与负数无关(虽没学,但有小部分学生了解)。同时强调非0因为0乘任何数得0,0除以任何数得0。研究它的因数与倍数是没有意义。我得到的经验就是对于数学当中规定性的概念用直接讲述法,让学生清晰明确。因此,用直接导入法,先复习自然数的概念,再写出乘法算式3*4=12,说明在这个算式中,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在进行延续性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探究怎么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在板书要讲究一个格式与对称性,这样在对学生发现倍数与因数个数的有限与无限的对比,再就是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而没有最大的倍数。这些都

5、是上课时应该要注意的细节,这对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惯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_【2】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新的一节课因数,对于因数来说是孩子们第一册接触的知识,但是对于因数这个词来说,孩子们也并不陌生,因为在乘法算式中已经有了因数的一个初步的了解。所以对于本节课来说自己有如下的感受:一、初步感知,数形结合让学生形成表象。在教学的时候,我首先通过课本上飞机图的情景图让学生看图列算式,并且用现在自己五年级的思维来用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一环节对于学生列式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好的列出算式,然后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在此环节的设计上由于方法的多样性

6、,为不同思维的展现提供了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又借助 “形”与“数”的关系,为接下来研究“因数与倍数”概念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效地实现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好的分化了难点,让学生很轻松的接受了知识的形成。二、自主探究以邻为师。在学生知道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上,接下来出示了让学生自己动手找18的所有的因数。为了能够更好的、全面的找到18的所有因数,让同桌两人互相合作来完成。通过教学发现学生的合作能力很强,能够用数学语言来准确的表述,而且大多数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也能很好的找到、找全18的所有的因数。三、在练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最后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先让学生说说有关因数和

7、倍数的意义的一些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因数和倍数不是单独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必须要说清楚是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通过教学来看学生掌握的还算可以。接着出示了让学生找不同数的因数,在这个环节的设计用了不同的形式,比如:找朋友,你来说我来做,比一比说最快等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很感兴趣,激情很好课堂气氛热烈,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 验到学习的快乐。不足之处:1、在本节课的教学上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虽然自己也知道新课标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和合作者,可是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不由自主的说得过多,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空间太少。如在教学找18的因数这一环节时,由于担心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因数,对于因数的概念不够了解,而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引导的过多讲解的过细,因此给他们自主探究的空间太小了,没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