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印度建筑.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338839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8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印度建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印度建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印度建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古印度建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古印度建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印度建筑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印度就出现了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这两座宏伟的大都市。特别是摩亨佐达罗城,从现存遗址来看,显然曾经经过严格的规划:全城分成上城和下城两个部分,上城住祭司、贵族,下城住平民;城市的街道很宽阔,拥有很完整的下水道;城里有各种建筑,包括宫殿、公共浴场、祭祀厅、住宅、粮仓等等,功能很明确。在那么早的时间就拥有如此成熟的城市,实在令人惊叹。印度是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发源地,又曾经受到伊斯兰教的重大影响,因此宗教建筑在古代印度始终是主流。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的种类主要有窣(音“苏”)堵波、石窟和塔。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孔雀王朝基本统一了印度全境。孔雀王朝的国力很强大,君主崇信佛教,

2、特别是著名的阿育王,对于修建佛教建筑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其在位期间在印度广阔的疆域里修建大量的窣堵波、石窟和塔。窣堵波是一种半圆形的建筑,样子像坟墓,又像倒扣着的饭钵,所以这种造型也叫“覆钵”。窣堵波主要用来掩埋佛祖释迦摩尼或其他圣 古印度人相信大地的深处与神灵具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因此热衷于在坚硬的山岩峭壁上开凿各种洞穴,以供僧人修行或信徒进行宗教仪式之用,这就是石窟。石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居住用的僧房(毗诃罗窟),另一种是祭祀聚会用的圣殿(支提窟)。石窟一般在门口做一个火焰形的门洞,主要空间藏在山岩里,光线很灰暗。印度一共有1200多个石窟,最大的一座卡尔利石窟属于支提窟,高13.7米,深

3、达37.8米,里面有很整齐的两排八边形柱子和拱形的屋顶,显得非常宽敞。洞穴入口处有一道石头门廊,门廊的上方开有马蹄形的窗口作通风用。在其尽端,设置了一个小窣堵波作为膜拜的对象。印度另一处著名的石窟是西部地区的阿旃(音“沾”)陀石窟群。这批石窟一共有30个,开凿在文雅达山的悬崖上,其中有5个是支提窟,其余都是僧房。其中的僧房有模仿木结构建筑的痕迹,三面石壁,室内常常有一个小水池。某些地方的窣堵波造型逐渐发生变化,下面的台基越来越高,形成高大的塔身,而半圆形的覆钵却缩小成为顶上的一支刹,这样就出现了新的建筑类型佛塔。印度的佛塔通身用石头砌筑,没有一层一层的檐,造型与后来的中国宝塔很不一样。印度最著

4、名的塔是佛陀迦耶的大菩提寺塔。大菩提寺塔有一个很高的台基,上面一共建了五座塔中央是一座55米高的大塔,四角是四座小塔,彼此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映衬出主塔的高大雄健。塔身上同样布满了各种雕刻。这种布局式样叫做“金刚宝座塔”,后来中国也仿照过,比如北京的正觉寺就有类似的一座。 婆罗门教建筑 从公元10世纪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婆罗门教庙宇。形式和规格都参照农村的公共集会建筑和佛教的支提窟,用石材建造,采用梁柱和叠式结构。其外形从台基到塔顶连成一个整体,布满雕刻,建筑形式各地不同:北部的寺院体量不大,有一间神堂和一间门厅,都是方形平面,共同立于高台基上。门厅部分的檐口水平挑出,上为密檐式方锥形顶,最

5、上端是一个扁球形宝顶。神堂上面是一个方锥形高塔,塔身密布凸棱,塔形曲线柔和,塔顶也是扁球形宝顶,神堂是一间圣殿,四方正方位开门,整个庙宇象征婆罗门教湿婆、毗湿奴、梵天三位一体神。最杰出的是科纳拉克的太神寺。 南部寺院规模庞大,通常以神堂为主体,还有僧舍、旅驿、浴室、马厩等。周围是长方形围墙,神堂顶上,每边围墙中央的大门顶上都有高耸的方锥形塔,造型挺拔、简洁,虽满布雕刻,仍保持单纯几何体的轮廓。典型的例于是马村拉大寺。 中部寺庙的四周有一圈柱廊,内为僧舍或圣物库。院子中央宽大的台基正中是一间举行宗教仪式的柱厅,它的两侧和前方,对称地簇拥着3个或5个神堂。神堂平面为放射多角形。神堂上的塔不高,彼此

6、独立,塔身轮廓为柔和的曲线,有几道尖棱直通相轮宝顶。一圈出挑很大的檐口把几座独立的神堂和柱厅殿联为一体。 伊斯兰建筑 12世纪末开始,一些伊斯兰教的教徒在分裂的印度北方建立了几个小王国,也为印度带来了清真寺、陵墓、经院等新的建筑形式。后来伊斯兰教的势力在印度日益壮大,到了16世纪中叶,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儿王朝统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伊斯兰建筑也由此在印度达到了鼎盛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有许多中亚、伊朗的匠师来到印度,带来新的工艺,对印度建筑也产生了有益的影响。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陵墓、清真寺,同时宫殿、城堡等非宗教的世俗建筑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莫卧儿王朝在阿格拉堡离宫所建的清真寺正门

7、叫布兰达瓦扎,为八角形平面,中央开了一个巨大的凹廊,门洞处理成火焰形。这座建筑的构图很严谨,各部分比例经过严格推敲,显得很和谐。建筑的外观采用红色的砂石,并镶嵌上白色的大理石花纹。伊斯兰风格给印度建筑带来了穹顶。穹顶就是半圆形的屋顶,样子有点像洋葱头,顶上有一个尖。印度的古尔艮巴士墓建了一个60多米高的大穹顶,其宏大的规模超过了著名的古罗马万神庙,在古代世界是屈指可数的大型结构,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成就。16世纪最著名的陵墓是皇帝胡马雍墓,带有非常舒展的台基,陵体上面建有大穹顶,整个建筑采用纯净的大理石和砂岩砌筑,外表纯净,几乎没有雕刻。这座建筑标志着印度伊斯兰式的陵墓造型已经基本成熟。莫卧儿王朝

8、最伟大的建筑是17世纪中叶建造的泰姬玛哈尔陵,这座陵墓同时也是印度最著名的建筑,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泰姬玛哈尔陵是皇帝谢哈布丁沙阿杰汉为一位深受宠爱的皇后所建的陵墓,修建时集中了全印度的优秀设计师和工匠,还聘请了许多外国的能工巧匠,一共花费了18年的时间,每天工地上的工人达到两万人,几乎耗尽了整个王朝的国库,因此达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成就。整个建筑群占地很广阔。院子中有一大片草地和一个十字形的水渠,陵墓主体位于北端,坐落在96米见方的大台基上,四面完全对称。中央是一个抹角正方形的陵体,正中开有火焰形的拱券门,两侧则开有双层的小尺度拱券门。陵体上面托着一个直径18米的大穹顶,大穹顶的四周还

9、有四个小穹顶。台基的四角是四座40米高的圆形的塔,这种塔的造型源自伊斯兰清真寺,与印度传统的佛塔或婆罗门塔完全不同。泰姬玛哈尔陵具有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整座建筑采用白色半透明的大理石砌筑,在蓝天的映衬下表现出洁白晶莹的色泽,再加上水光的倒映,更显得圣洁庄严。到了傍晚,建筑又泛出与天空一样的黄色来,极富诗意。建筑本身采用明确的几何造型,突出陵体的厚重、穹顶曲线的柔和和四周圆塔的细高挺拔,彼此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各个部分的尺度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具有优雅的韵律感。同时建筑的虚实关系也得到着重的表现,小穹顶的下面带有八角形的小亭子,大小拱券门里面是较深的凹廊,形成丰富的光影变幻,更增添了一种闪烁飘忽的美感。整个陵墓充满了阿拉伯图案的雕饰,多用彩色的大理石镶嵌而成,有些局部甚至采用宝石。拱券周围刻有长长的古兰经铭文,渲染出一种宗教的气氛。陵体中央的墓室是一个八角形的大厅,装饰得华丽绝伦,窗户和屏风采用玲珑剔透的薄大理石板,镶嵌着珍珠宝石,光彩夺目,反映了古代印度工匠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公元10世纪康达利耶马哈迪神庙公元1268年卡撒瓦神庙公元11世纪林卡拉神庙公元17世纪明纳亚神庙公元1560年胡马雍陵公元1615年阿克巴陵公元1627年贾汗季陵公元1638年红堡公元1654年泰姬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