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公路沥青路面优秀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596613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1.54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沥青路面优秀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路沥青路面优秀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设 计 摘要:沥青公路在交通运输中性能优良,利用广泛,为国家经济腾飞起到了巨大作用。其建设成本高昂,技术难度要求高,在确保路基稳定性好、持久耐用同时还要求表面平整、抗滑性能良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修建标准颇多,规范严格。计算精度高,需综合考虑。此次课程设计(沥青路面设计)综合考虑了该地自然条件,参考设计规范,经过严谨计算,符合当地沥青路面建设标准。 关键词:沥青路面设计、设计规范、标准 1 基础资料 四川达州地域准备新建市郊一级公路,公路设计基准年为,使用年限, 拟选沥青路面结构路面进行路面结构设计。公路技术等级为一级公路,为双向六车道。估计交通量年增加率前八年为 9%,八年后为3%。 1.1 气侯水文资料 该公路在夏热冬冷地域,年均温16摄氏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 分明。雨水多集中在6~月,约占整年降水量50%以上,年均降水量1200—1500毫米。 1.2 土质和筑路资料 该路段山区盆地,土基为砂性土,路基干湿状态为中湿。当地沿线碎石产量丰富,石料质量良好,砂砾储量也较丰富,沿线有多个水泥厂、石灰厂,产量大质量好。另外,附件发电厂粉煤灰储量极为丰富,可用于本项目建设。 1.3 交通资料 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汇报得悉早期交通组成和交通量如表1-1所表示,不一样车型交通量参数见规范。 表1-1交通组成及交通量表 车型 汽车交通量(辆 / 日) 解放CA10B 160 解放CA30A 210 东风EQ140 190 黄河JN150 120 黄河JN162 180 黄河JN360 170 长征XD160 150 交通SH141 80 交通量平均年增加率 前八年为 9% , 八年后为 3% 2 沥青路面设计 2.1轴载分析 中国沥青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标准轴载计算参数按表2-1确定。 表2-1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 标准轴载名称 BZZ-100 标准轴载名称 BZZ-100 标准轴载P(KN) 100 单轮当量圆直径d(mm) 21.30 轮胎接地压强P(Mpa) 0.70 两轮中心距(cm) 1.5d 2.1.1当以设计弯沉值设计指标及沥青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前、后轴轴载大于25kN各级轴载作用次数均换算成标准轴载当量作用次数。 式中: — 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标准轴载当量次数; — 被换算车型各级轴载换算次数(次/日); — 标准轴载(); — 多种被换算车型轴载(); C1—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0,四轴组为0.38; C2— 轴数系数。 — 被换算车型轴载等级。 当轴间距离大于3m时,按单独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离小于3m时,双轴或多轴轴数系数按下面公式计算: 式中:m—轴数。 表2-2 轴载换算结果 车型 () (次/日) C1C2ni(Pi/P)4.35 解放 CA10B 前轴 19.40 1 6.4 160 — 后轴 60.85 1 1 160 18.44 解放 CA30A 前轴 29.50 1 6.4 210 6.64 后轴 2×36.75 2.2 1 210 121.06 东风 EQ140 前轴 23.70 1 6.4 190 — 后轴 69.20 1 1 190 38.30 黄河 JN150 前轴 49.00 1 6.4 120 34.49 后轴 101.60 1 1 120 128.58 黄河 JN162 前轴 59.50 1 6.4 180 120.39 后轴 115.00 1 1 180 330.60 黄河 JN360 前轴 50.00 1 6.4 170 53.35 后轴 2×110.00 2.2 1 170 11545.43 长征 XD160 前轴 42.60 1 6.4 150 23.45 后轴 2×85.20 2.2 1 150 3352.79 交通 SH141 前轴 25.55 1 6.4 80 1.35 后轴 55.10 1 1 80 5.99 累计交通量∑N 15780.86 则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量轴次: 式中 —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次数; t — 设计年限,由材料知,t=; — 设计端完工后十二个月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加率,由设计资料可知,前8年γ=0.09,然后7年γ=0.03; — 车道系数,此设计高速选定为双向六车道,η=0.3。 则前8年累计当量轴次: 后7年累计当量轴次: 则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量轴次: 由上面计算结果,故依据交通等级标准能够判定该交通量属于特重交通。 2.1.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累计当量轴次时,轴载当量换算 (1)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累计当量轴次时,凡轴载大于50KN各级轴载作用次数均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当量作用次数。 式中:— 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标准轴载当量次数; — 被换算车型各级轴载换算次数(次/日); — 标准轴载(); — 多种被换算车型轴载(); —轴数系数; —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18.5,四轮组为0.09。 当轴间距离大于3m时,按单独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离小于3m时,双轴或多轴轴数系数按下面公式计算: 式中:m—轴数。 (2)将交通量换算成标准轴载换算和累计轴载 表2-3 轴载换算结果 车型 () (次/日) 解放CA10B 前轴 19.40 1 18.5 160 — 后轴 60.85 1 1 160 3.01 解放 CA30A 前轴 29.50 1 18.5 210 — 后轴 2×36.75 3 1 210 35.77 东风 EQ140 前轴 23.70 1 18.5 190 — 后轴 69.20 1 1 190 9.99 黄河 JN150 前轴 49.00 1 18.5 120 — 后轴 101.60 1 1 120 136.25 黄河 JN162 前轴 59.50 1 18.5 180 52.31 后轴 115.00 1 1 180 550.62 黄河 JN360 前轴 50.00 1 18.5 170 12.29 后轴 2×110.00 3 1 170 186578.00 长征 XD160 前轴 42.60 1 18.5 150 — 后轴 2×85.20 3 1 150 21324.46 交通 SH141 前轴 25.55 1 18.5 80 — 后轴 55.10 1 1 80 0.68 累计交通量∑N 208703.40 则前8年累计当量轴次: 后7年累计当量轴次: 其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量轴次: 由上面计算结果,故依据交通等级标准能够判定该交通量属于特重交通。 2.2 结构组合和土基回弹模量 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该道路为一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为,并考虑公路沿途有砂石、碎石、石灰、粉煤灰水泥等材料供给,路面结构层采取沥青混凝土(180),基层采取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待定),底层采取级配碎石(250),采取三层式沥青混凝土面层,表层采取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40),中面层采取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60),下面层采取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80)。 2.3各层材料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 土基干湿类型确定为中湿,由土质,干湿类型,道路最大冻深,基层垫层类型查表确定路面最小防冻厚度为50cm。土基回弹模量确实定可依据查表法查得。各结构层材料抗压模量及劈裂强度参考规范给出推荐值确定,见表2-4。 表2-4 结构组合参数 层次 材料名 厚度 (cm) 抗压回弹模量 强度劈裂 (Mpa) 15°C模量 20°C模量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400 1.2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1800 1200 1.0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1200 1000 0.8 4 水泥稳定碎石 待定 1500 1500 0.6 5 级配碎石 25 250 250 — 6 土基 — 30 30 — 2.4 设计指标确实定 2.4.1设计弯沉值 公路为一级公路,则公路等级系数取1.0;面层是沥青混凝土,则面层类型系数取1.0;路面结构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则路面结构类型系数取1.0。 式中: — 设计弯沉值 — 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年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 公路等级系数,一级公路为1.0 —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 — 基层类型系数,半刚性基层为1.0 所以: 2.4.2各层材料许可层底拉应力 各层材料许可层底拉应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 — 路面结构材料极限抗拉强度(Mpa); — 路面结构材料许可拉应力,即该材料能承受设计年限次加载疲惫弯拉应力(Mpa); —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表2-5 结构层许可弯拉应力 材料名称 (Mpa) (Mpa) 细粒沥青混凝土 1.2 4.12 0.29 中粒沥青混凝土 1.0 4.12 0.24 粗粒沥青混凝土 0.8 4.12 0.19 水泥稳定碎石 0.6 3.23 0.19 级配碎石 — — — 2.5 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 应用程序计算新建路面结构厚度 公 路 等 级 : 高速公路 新建路面层数 : 5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18.54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4 设计层最小厚度 : 20 (cm)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18.54 (0.01mm) H( 4 )= 45 cm LS= 19 (0.01mm) H( 4 )= 50 cm LS= 17.4 (0.01mm) H( 4 )= 46.4 cm(仅考虑弯沉) 按许可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4 )= 46.4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46.4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46.4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46.4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4 )= 46.4 cm(仅考虑弯沉) H( 4 )= 46.4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2.6 路面结构层厚度确实定 依据计算内容,最终确定该道路结构设计为六层,各个结构层厚度确定见表2-6。 表2-6 路面结构层采取厚度 层位 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cm)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4 水泥稳定碎石 47 5 级配碎石 25 6 土基 — 总 结 本课程设计制订经过对达州地域市郊交通量调查和估计,综合考虑了该地地质水文及筑路材料条件,可信度高、实施性强、利用广泛。文中对车辆标准轴载进行了计算,依据设计标准,确定了交通等级。而且计算了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确定了路基土基回弹模量值,确定可能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方案,确定各结构层材料抗压回弹模量,完成了路面厚度计算。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同时借取该地域已经有工程经验及数据,初步确定了合理方案。伴随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进步,对公路运输能力及质量要求也有了对应提升,本文在一些方便还不够全方面,还有不切实际原因存在,在生产建设中还有待改善提升。 致 谢 这次课程设计能够得以顺利完成,是全部指导过我老师、帮助过我同学一直默默支持结果。在这里我要对她们表示深深谢意! 首先要尤其感谢我指导老师—刘建老师、郭寒英老师。两位老师在我课程设计过程中,给我提供了极大帮助和指导。刘老师不耐其烦为我指导了此次课程设计,郭老师在路基路面工程讲课中为我作出了理论指导。除此之外,她们还是我专业任课老师,两位老师严谨治学观念、务实行为作风、认真工作态度、独特人格魅力使我学到了很多。这将是我人生道路上一笔巨大财富。我将以两位老师为楷模目标,勤奋上进、坚持不懈。 其次我要感谢中外全部在相关领域做出宝贵研究学者和教授,是你们研究是我学习不竭源泉,是你们研究使我专业水平不停提升。 参考文件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 [5]《路基路面工程》邓学钧编著; [6]《公路路基设计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 北京; [7]《公路设计手册 - 路面》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