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内营力和外营力.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282529 上传时间:2024-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营力和外营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内营力和外营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内营力和外营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表的形态高低不平,根据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的差异,大致可区分为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等五大地形。各种地形的形成深受构造、营力和时间等要素影响,其中营力要素依其作用力的来源,可区分为内营力和外营力二类。内、外营力在各种不同的岩层构造上,经长时间的作用,把地表形态雕琢得多采多姿。柳江盆地形成演化的大地构造背景一、侏罗系燕山运动在本区以东西向挤压作用为主1、南北向的褶皱作用南北向的延伸的逆冲断层作用和北西、北东方向的共轭走滑断层作用。2、岩浆活动强烈,对本区构造起决定性作用。3、发育陆相碎屑岩和各种产状岩浆岩,以中性为主,表明具有弧后构造背景,由于受到太平洋板块强烈的推挤作用造成二、新生代差异

2、隆升阶段1、显著地差异隆升,盆地周缘(西、北和东部山区)表现为强烈隆升作用,中部地区隆升作用相对偏弱2、构造上表现为正断层的普遍发育,但规模较小。3、“河流回春”,多级河流阶地,在山顶残留古夷平面侏罗纪以前大地构造背景一、太古代前地槽发展阶段地壳构造已有一定的分异, 形成了一套受过程度不等的区域变质、花岗岩化、混合岩化的片麻岩建造, 如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等组成结晶基底, 但盆区仅见到上述岩石呈残留体赋存在混合花岩中的部分,通称绥中花岗岩中。二、新元古代为裂陷槽发育阶段华北克拉通裂陷槽的组成部分主体在中、新元古代发育,沉积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地层,由海相碎屑岩和碳

3、酸盐岩组成本区处在燕辽裂陷槽的东部边缘缺失中元古届长城系、蓟县系及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的下马岭组,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海相碎屑岩直接不整合到太古界地层之上三、震旦纪二叠纪为地台发展阶段大面积相对稳定的升降运动, 接受地台型沉积。震旦纪景儿峪期为初始期,沉积有灰白色石英砂岩等。寒武纪开始进入和缓期, 构造一地貌反差小, 沉积了一套岩相、厚度都十分稳定的浅海相碳酸盐建造。中奥陶世初, 隆起遭受剥蚀。中石炭世进入稳定期,形成海陆交互相沉积, 其中有含铝土建造和含煤建造, 一直延续到二叠纪末期。三叠纪时地壳抬升,遭受剥蚀。四、中生代燕山运动以来为地洼发展阶段大幅度隆起差异升降强烈, 出现陆相沉积。早侏罗世初

4、期, 老构造层在拱裂作用下产生拱曲、褶断, 形成柳江向斜盆地。盆地中的沉积物主要为含煤建造。中侏罗世进入激烈期, 构造反差加大, 火山活动激烈。有多次岩浆侵入、多次火山喷出活动, 断裂构造发育, 而且多为高角度逆断层。现阶段仍为华夏型地洼区余动期。柳江盆地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对其形成演化的影响1、太古代混合花岗岩构成该区域结晶基底,其后本区长期处于隆升剥蚀状态直至新元古代晚期2、裂陷槽发育阶段部分地层缺失,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海相碎屑岩直接不整合到太古界地层之上3、古生代地台盖层阶段,升降运动层级稳定的克拉通盆地,下古生届陆表海沉积稳定碳酸盐岩上古生代海陆交互相及陆相碎屑岩地层组成,末期海西运动使

5、本区遭受南北向挤压,形成东西向褶皱构造,总体构造不强烈,只在局部地区发育4、中生代印支燕山运动东西向挤压形成南北向褶皱及逆冲断层和共轭走滑断层,岩浆活动强烈5新生代差异隆升作用导致实习区强烈隆升,中部与边缘隆升程度不同,正断层发育营力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常引起地壳变动与火山活动等。这些活动,经常构成地表的原始地貌。例如:台湾岛就是因地壳发生变动,原来沉积在海床的地层,被挤压到海平面以上而形成的岛屿)。强烈的地壳变动,常伴随着火山爆发及褶曲、断层等作用,后二者是岩层发生变位而改变地表形态的作用。褶曲作用原始的沉积岩层,主要呈水平状态。当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力时,便会形成波浪状的弯曲,称为褶曲。一

6、个褶曲结构的两翼,其坡向相向者,称为向斜;其坡向相反者,称为背斜。原来沉积在海底的岩层,若因褶曲作用而形成山脉,则称为褶曲山脉,世界上的主要山脉,大多由此形成。褶曲山脉又可分为古褶曲山脉和新褶曲山脉。古褶曲山脉因形成年代久远,受到长期风化和侵蚀的影响,使得山势比较低矮平缓,如大兴安岭、阴山及北美洲东部的阿帕拉契山等。新褶曲山脉因形成的时间较短,受到风化和侵蚀的程度较轻微,故山势显得高耸崎岖,例如:台湾的中央山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南美洲的安地列斯山脉等。断层作用岩层受到压力而发生断裂,导致断裂面两侧发生变位的现象,称为断层作用。台湾位于地壳不稳定地带,因此出现不少断层,例如:北部的金山断层、

7、崁脚断层(照片7-2:金山断层与崁脚断层)及南部的潮州断层等。如果造成断层的压力,系由中心向两侧扩张,可能导致中央部分的岩层,因断裂而相对向下陷落,形成地堑,如非洲东部的东非大地堑;反之,如果造成断层的压力,系由两侧向中心挤压,则可能导致中央部分的岩层,因断裂而相对向上隆起,形成地垒,如新疆的天山山脉。断层的断裂面,可能形成断层崖;断层崖的高度不一,有些可能高达数百或数千公尺。如台湾东部苏澳到花莲间的海岸,即为典型的断层崖。内营力构成地表的原始地貌后,常再由外营力进一步雕塑,原始的单调地形因而产生变化。外营力主要源自太阳的热能,直接或间接透过空气和水的媒介作用于地表,其方式包括风化、崩坏、侵蚀

8、和堆积等作用。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在空气、水或生物的影响下,地表岩石的物理结构改变而在原地崩解,或其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而在原地分解的现象,前者称为物理风化,后者称为化学风化,二者经常同时进行。一般而言,温度变化剧烈的干燥地区,和时常冻融交替的高纬地区,物理风化较为盛行;高温多雨的气候,则有助于化学风化的进行。风化作用使得原本坚硬的岩石软化、疏松,有助于其他营力的进行。崩坏作用风化物质受重力和水分的作用,产生向下移动的现象,称为崩坏。一般而言,坡度陡、暴雨多、风化物质丰富和水土保持不良的地区,较易发生崩坏。崩坏作用的移动速度有的很缓慢,如山坡地的潜移,其过程不易被察觉,但可从树木、电线杆等地物的弯

9、曲或倾斜找到迹象。有些崩坏作用则移动急速,并常造成灾害,例如山崩、土石流等。侵蚀作用雨水、河流、海浪、冰河、风等营力将风化物质移走,使地表形态改变的作用,称为侵蚀作用。不同侵蚀营力对地表造成不同的影响,但同一种侵蚀营力,作用在不同性质的岩层构造上,结果也不相同。例如:台湾东北部海岸的岩层,其走向大致和海岸线成直交,且软硬岩层相间分布;由于软弱的岩层抗蚀力较低,故被侵蚀成湾澳;反之,较为坚硬的岩层,抗蚀力较高,形成相对突出的海岬。又如:有些软硬相间且成水平分布的岩层,因地壳变动而成倾斜状态,软岩层受侵蚀较多,硬岩层受侵蚀较少,常形成一侧陡峻、一侧平缓的单面山( 。堆积作用侵蚀作用造成岩石或其碎屑物移动,当搬运力量减弱时,所搬运的物质便发生堆积,是为堆积作用。侵蚀与堆积作用从不间断,随着时间的演进,地表形态也持续变化。若海平面与地壳保持稳定,由于侵蚀、堆积的不断进行,将使高处逐渐削平、低处逐渐填高,地表趋于平坦。经由内外营力的作用,地表的面貌逐渐多采多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