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文地理学1.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区域性任何地理现象都有特定的空间和区域;综合性地理现象的多样性、整体性(涵盖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2. 人文地理学几大核心概念(研究主题)空间(space):物体和事件具有相对位置和方向的无限三维空间。地方(place):空间中具有特定人文和自然特征的某一部分地方感:对地方赋予的意义和情感地方感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方式(书籍、电影、图片、网络)建立地方感的过程。区位(location):人和事物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其分布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地理事件和过程产生的影响。绝对区位:地理事物在地球上的几何位置,经纬度相对区位:
2、地理事物相对于某种地理事物的位置区位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增长及理论地域(territory):被一个人或一部分人或一个机构所占领的一部分地理空间。(有边界)流动/运动(flow/movement):人、商品、思想在空间的移动。尺度(scale):事物/现象的空间范围。区域(region):某些现象集聚而形成的内部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地域。地理学第一定律:任何事物都相关,只是相近的事物关联更紧密。3.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人类活动叠加在自然景观之上所创造的形态,包括建筑、饮食、服饰、美术等,按照时间顺序层层叠加。4. 文化区的概念,三种文化区的区别文化
3、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不受外部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状态。(中国汉语方言图)功能文化区: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功能影响,内部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并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湖北政区图)乡土文化区:居住在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地缘意识、归属感)。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别: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乡土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的差别: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别在于是否有明确的边界,且内部文
4、化特征是否一致。5. 文化扩散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文化扩散的主要方式文化扩散:文化从文化源地(核心区)产生后,一直处于随时间的扩散过程,使文化区有的扩大,有的缩小。时间距离衰减:离文化核心区越远,受该文化影响的可能性越小。随时间变长,革新物影响范围变大。文化扩散方式:1) 扩展扩散:某种文化现象通过其居民不断向四周传递、辐射,占据空间扩大的过程。包括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2) 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文化主体的迁移 、流动对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引致文化扩散。6. 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思想流派产生背景、核心观点、方法论基础和代表人物区域地理学起源于对不同区域地
5、理现象的分类和描述。从古希腊时期的大量的地理考察、旅行开始,到19世纪地理大发现,逐渐推动地理学的学科化发展(1874年德国成立第一所地理系)。斯特拉波、洪堡、李特尔、赫特纳计量革命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快速扩张,现代消费社会兴起,凯恩斯福利国家政策,带来经济的繁荣发展。采用定量方法开展地理学研究。采用复杂的定量/数学方法和模型,探索地理/空间规律和法则。马克思主义和激进地理学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地理学文化转向、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地理学7. 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中的一些主要著作、重要人物及贡献9.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确定研究课题/目的根据目的: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根据内容:描述性、解释性、预测
6、性、对策性根据来源:国家/国际科研项目、应用性协作项目、个人自拟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分析研究研究总结、成果评审10.研究设计的内容及目的将抽象、宏观的研究目的转化为若干具体、可操作的研究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系列研究方法和程序进行设计。研究计划一般内容:1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优缺点1)经验主义方法论最古老的方法论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并通过对事物的直接观察和感受来认识世界。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地区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观察,通过实地调查,进行经验判断得出
7、结论;强调归纳与综合,从个别推论一般,从已知推论未知、过去推论未来受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很大,研究结果具有片面性。2)实证主义方法论逻辑实证主义(计量革命)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认为科学知识的基础依赖于公认的实验证实而不是个人经验感觉,首先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然后通过系统的方法进行验证,当验证的结果推翻原命题时,需修改原命题或改变假设条件。积极作用: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理论,增强了方法,减少了模糊,增加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性。负面影响:经济决定论的倾向,忽视人在地理环境与经济过程中的作用; 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得出的结论被推广到其他地方,忽视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简化了地理系统的开
8、放性和复杂性。3)人本主义方法论以人为本,反对实证主义对人的忽视,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包括历史地理、文化地理、社会地理等。研究者通过听取当地提供情况的人所反映的当地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然后加以整理分析,是以被调查者的主管定向的。积极作用:拓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其研究内容;体现了人文地理学的“人文关怀”。不足:主观性太强;过分关注个案,忽视了对总体特征和规律的把握;强调人文取向但无具体方法。4) 结构主义方法论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个体事物和社会事实来解释现实。其基本原理是,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是有
9、意义的。人只是复杂网络关系的一个元素,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结构决定的,因而是被动的,与人本主义有着原则上的分歧。优点: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缺点:忽视了对个体能动性的关注。12. 全球经济化的几个主要阶段,当代全球化的动力1) 全球化的发展历程l 古代全球化公元前-14世纪l 地理大发现15-17世纪l 现代全球化18世纪-一战l 当代全球化二战之后2)古代全球化以商人为主导,形成区域性贸易网络(可参考中国古丝绸之路)3)地理大发现有欧洲皇室和教会的支持,以发展经济利益、宣扬名族荣耀和传教为目的(全球性殖民
10、和贸易)“三角贸易”:17-19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欧美商人以廉价工业品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金银、工业原料),制成商品再运到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郑和下西洋、哥伦布环球旅行4)现代全球化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开始,奠定了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的基础5)当代全球化跨国公司相继成立,形成全球生产网络并引导新国际劳动分工郑和下西洋没有产生地理大发现的原因:地理大发现是出于对黄金和香料的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下的各位欧洲探险家,大体上采用的是一种“私人集资”的方式,高投入,高风险,故而逐利的心态极其强烈。前三次下西洋活动,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即巩固地位。这一目的又主要包
11、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踪迹建文帝”,以去成祖心病;二是“耀兵示富”,宣扬国威,促使诸国来朝。后四次下西洋则变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并重。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政治的而非经济的。中国的封建经济“没有对海外商品和市场的需要”。当代全球化的动力技术进步、生产方式的(空间)重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技术进步:商用喷气机的发展远距离快速移动; 集装箱能够进行大宗货物运输; ICT满足实时通信与大数据传输。生产方式的(空间)重组:模块化生产&垂直分一体化/纵向分工(将一个物体的个生产部件在全球范围内分共生产,以利用最低成本获得最高效率,以一家飞机的零件来自于全球各地为例;纵向分工可根据发达国家将
12、一些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产业迁往不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其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不发达国家的适当发展); 全球转移。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去管制化、自由化; 国际与区域组织的成立(WTO、APEC、EU等)。13.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里面被正式提出。特点:综合性-建设田园综合体,包括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方面; 商业性-是一种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模式。(地方+企业) 可持续性建设田园综合体,对于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功能、加
13、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推动农业农村实现历史性变革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搭建了新平台。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有助于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现有产业和发展载体的升级换代。为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联动发展提供了新支点。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在农村中找到新支点。田园综合体要素集中,功能全面,承载力强,是城乡一体化的理想结合点和重要标志,为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提供了支撑。为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统筹推进构建了新模式。建设田园综合体,在发展生产、壮大产业的同时,为农民探索多元化的聚居模式,既保持田
14、园特色,又实现现代化居住功能,为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最佳空间。为传承农村文明,实现农村历史性转变提供了新动力。通过田园综合体,有助于实现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融合发展,为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农耕文化提供了契机,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从而实现乡村发展的历史性转变。15.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一)前期与基础(1)科学前提与基础文艺复兴运动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经院学者与工匠的结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专门的技术领域出现了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工匠(市民身份)成为工业革命的前提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对产
15、品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新的要求,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船,定向定位,地图,产品技术等)。(2)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条件:1.18世纪的农业革命;18世纪后半段人口的高速增长,是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2.英国自然条件低温多雨,有利于牧羊业的发展,出产的羊毛质量高,纺织业发达,毛织品出口多,竞争力强。3.成为世界贸易中心、金融中心4.建立君主立宪制,促进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5.圈地运动加速发展,改变了中世纪所实行的庄园制,推动了土地集中,实现了农场经营,对提高农产品质量,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和劳动力以及工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6.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知识7.丰富的
16、重要矿产资源,煤铁矿石(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1)首先出现在纺织工业,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水里织布机以水力为动力来源,纺织厂建厂受到限制,限制纺织业发展。蒸汽机的发明和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纺织生产的动力供应得到解决,对工业革命的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 (2)钢铁工业冶炼燃料从木炭到焦炭到利用风箱再到反射炉,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社会开始进入钢铁时代。(3)采煤工业钢铁工业的发展和蒸汽机的使用带动了采煤工业发展。(4)运输业钢铁公布个月、采煤工业、蒸汽机的发明带动其发展。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罗伯特富尔顿建造第一艘商用汽船。(5)机械工业(6
17、)化学工业在漂白、印染行业率先出现,硫酸起重要作用(7)食品工业首先出现罐头加工业,关键技术是灭菌保鲜。(三)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扩散:英国在工业生产上垄断了将近一个世纪,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主要扩散方向是欧洲与北美。(1)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和德国。(2)向北美的扩散: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1850年),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继
18、续发展: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这次革命是技术的重大变革。第一次革命的发明家多是经验丰富的工人第二次工业生产革命-电气时代,发明家多是专家学者,他们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将工业生产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突出表现为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并以比第一次产业革命更快的速度向各国扩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特点:重要的新机器,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产生连锁反应;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影响
19、:生产手段由手工生产转向机器大生产;生产组织由手工工场转为工厂;工厂制度的确立工时制,支撑了英国19世纪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增长;改变了城乡结构,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中国工业的产生和发展(1949年-至今)建国以后: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集中表现在全国范围内修建了大量的钢铁工业基地,建成了飞机、汽车、重型仪器等多个重要项目,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工程、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等)。经济体制变革,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
20、济所有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调节作用的经济,刺激了工业发展。中西方文化差异:1) 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则强调征服、战胜自然;2) 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家庭问题上,中国文化以家庭为本,注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注重个人的自由与权力;3) 民族关系上,中国文化的传统就是维护民族的独立,不向外扩张,而西方讲究竞争,武力征服别的民族甚至统治世界。一、宗教 特点:1.宗教笃信的是神或者神化了的人;2.有正式的组织,有神职人员,有教徒和活动场所;3.宗教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宗教经典、教义与理论;有一定的宗教制度、祈祷形式、节日活动。 产生与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发展 宗
21、教对地理的间接影响(宗教与地理环境)影响人口的增长和迁移。以多种形式限制社会和经济活动,来影响地理环境。影响文化水平,同时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限制女性的活动空间,增大了对男性的依附。二、地名景观 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 作用:1. 推断文化的空间扩散过程2. 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有自身的历史;文物性;指位性 我国的地名景观反映自然环境方面,反映地点的相对位置。如山水地名、示位地名反映历史方面,如地名是历史政区的传承反映经济活动方面,如反映商业、集市贸易特点、自然资源、水运、以店、铺、驿站为名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如陕西的长安、绥德三、旅游 旅游
22、: 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流动,反应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它是旅游者通过旅游媒介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活动系统。 其构成要素有: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指以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为依托,由旅游者、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地文化: 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符合文化形态。 包含三个不同层面:旅游地文化的物质要素、旅游地的文化行为要素、文化的心理要素 基本特征:地域性、大众性、综合性、直观性、季节性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
23、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非传统旅游资源:概念:指在功能定位上具备双栖服务功能,(既能满足当地居民的休闲需求,又能满足外来旅游者旅游需求的休闲资源),或者以信息技术、创意产业为介体,突破传统的自然人文资源范畴, 能为旅游者创造新鲜休闲体验的资源。分类: 文化产业资源:文艺演出业,大众娱乐业,教育产业,体育产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历史建筑,地方民俗风情,节庆事件,艺术中心;商务和娱乐类休闲资源:会议展览,餐饮资源,运动健身场所,购物场所,城市开敞空间;新兴服务业资源:美容美体场所, 婚纱摄影,养生馆,休闲吧等 旅游的区域经济影响积极影响:赚取外汇,改善国际收支平衡出口创汇;
24、旅游业及劳务输出创汇积累资金、回笼货币(税收),促进财富再分配扩大劳动就业:直接就业 间接就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综合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消极影响:旅游过度超前发展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旅游动机产生的基础;地理环境造就和烘托了旅游资源;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性(山、水、气候)地理环境的演变、突变改变着景观的形态,影响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即一种产品从投入市场到被淘汰逐渐退出市场的过程。四、工业的产生与发展a) 产生与初期发展b) 扩散开始时,主要扩散方向是欧洲与北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扩散到东欧、日本、
25、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c) 继续发展 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这次革命是技术的重大变革。第一次革命的发明家多是经验丰富的工人,第二次工业生产革命-电气时代,发明家多是专家学者,他们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将工业生产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突出表现为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并以比第一次产业革命更快的速度向各国扩散。 我国工业发展历程a) 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和香港工业迅速发展b) 大陆工业在1949年以前只有一些提供生活资料的轻工业,多集中在沿海地区。c) 1949年以后,工业有较大发展,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发展
26、了东北的辽中南工业区、华北的京津唐工业区、东南沿海的沪宁杭工业区、华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另外,内地也出现西安兰州、重庆、武汉工业区。d)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对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实行优惠政策,深圳、珠海、厦门、上海浦东等地称为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工业的影响六、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史城市化的原生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第三产业史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额内生决定性力量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当代世界城市化特征: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迅速发展,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当代中国的城市化: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将明显表现出以下趋势: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形成全球城市多极结构;大都市里安眠曲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与活力的地区;首位城市将主宰世界经济;国际性城市内部社会极化现象突出;全球开始掀起建设生态城市浪潮;世界城市网络体系逐步完成。